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味特产美食 福泉地方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味特产美食 福泉地方小吃更新时间:2023-02-09 16:29:48

一.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留福水晶肘子

沈丘留福的水晶肘子其肘子: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带皮烹制,肥而不腻。该数年前就被沈丘县志记载,闻名当地数百里。沈丘留福水晶肘子肉瓷实、皮薄肉嫩,营养也特别丰富。辅料的选用也非常精细,产地固定。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买来的肘子要经过水泡、去毛、剔骨、焯胚、码锅、酱制、出锅、浇汁等数道工序,历时6个多小时。几十年来,凡到沈丘留福的客人都会品尝沈丘留福肘子的,而且赞不绝口。逢年过节人们争相购买水晶肘子,以便走亲串友、来客招待派上用场,去晚了就买不到。

二. 广东省 江门 江海区 外海面(食)

外海面(食)

在江门街头,一讲到面食,人们好自然就会想到外海面。以外海面做卖点的面食档在江门真是随处开花遍布大街小巷。外海面之所以可以做到街知巷闻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它食落爽滑兼“弹牙”,并伴有靓面加鲜鸡蛋的清香,口感十足。据师傅讲,做外海面除了用靓的面粉加鲜鸡蛋按一定的比例精心配制外,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和面后用“竹升”压面团以增加面的筋度,这样做出来的面条就弹性十足。

外海面的手工制作技艺从清朝末年起已在外海盛行,流传至今,有着至少100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上世纪20年代,外海的摊贩就流行挑着担子、边走边敲着竹板叫卖,当时的流动面担商贩,穿街过巷时敲击着两块竹板,发出“笃得”之声,不绝于耳,吸引邻里。

到上世纪30至40年代,街市上出现“前店后厂”的面铺,还有一些卖外海面的大排挡,所用的外海面都是自产自销,风味地道。那时,很多外海人喜欢吃外海面,有人甚至每晚都要吃一碗外海面才能安睡。

外海面与其他面条最大的不同在于打面(即擀面)的方法不同。制作过程主要用鲜鸡蛋、靓面粉等作原料,反复搓匀,将一条长2米的粗竹杠(当地人又称“竹升”)套在拴于面板上的藤圈里,将和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用“竹升”对面板上的面团反复地弹压,直到起“筋”(粘性)为止。待面块薄如布匹后,再用利刀把面切得细如银丝,最后将面放在太阳下晒一两天,保存即可。

外海面制品生产主要以家庭式生产作坊为主,规模小、产量低、产品主要属初级加工产品,加之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导致难以做大做强。外海面发展至今,已有一些老字号走向了机械化批量生产道路,当中独占鳌头的当属“黎记”。

三. 新疆 阿勒泰 福海县 顶山食葵

顶山食葵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二团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综合性团场,组建于1960年,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属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无工业“三废”污染,非常适宜食用向日葵生长发育。经过50余年种植发展,已达到年种植2000余公顷,年产量0.6万吨的规模。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色泽鲜亮、大小均匀、籽粒饱满、炒熟后香味纯正、浓香溢口久留而不淡、适口性好等典型特征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远销四川、陕西、甘肃、浙江、山东、湖南等地。在团属龙头企业支撑下,实现了“基地+企业”一体化格局,形成了“顶山食葵”自主品牌。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获得“中国食葵之乡”、“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顶山食葵从外观上看色泽鲜亮、种皮颜色黑白相间,边缘白色,大小均匀、皮壳较薄、籽粒饱满,籽粒长椎型,炒熟后香味纯正、浓香溢口久留而不淡,适口性很好。 (2)内在品质指标:顶山食葵籽仁含油量收获时规范值30%-50%。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NY/T902-2004 无公害食品 向日葵,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标准等国家强制性规定。

地域范围

顶山食葵产区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地处额尔齐斯河以南,准葛尔盆地北沿,跨乌伦古河两岸,西邻福海喀拉马盖乡,东邻富蕴县杜热乡,北与公安农场接壤,南至索索泉洼地。地理坐标东经87°49'—88°12',北纬46°31'45"—46°49'30"。产区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河流冲积物,土层35-60厘米,多为轻质土,通透性良好。一八二团处于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夏酷冬寒,冬长夏短,蒸发量大于降水,干燥,光照充足,季候风多,风力强,开春迟,而且受西伯利亚寒潮侵袭,秋季来临早,降温快。食葵开花期无高温干旱气候,夜间平均气温低,非常适宜食葵生长。顶山食葵地域保护范围为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农十师一八二团,总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食葵5000吨。

四.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双湾食葵

双湾食葵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人文历史情况。金昌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壬辖地,自西汉武帝置县,到元初的千余年间,曾设弯鸟、番和、显美、番禾、焉支等郡、县。元置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金川区始建于1985年,系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镍矿储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祖国镍都。金川区究竟何时开始种植食葵,历史上无详细文字记载,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年),该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谱三*菊”中附“丈菊”, 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阳花,茎长丈余,秆坚粗如竹,叶类麻,多直生,虽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渐紫黑而坚,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堕胎”。 “向日”之名,见于文震亨《长物志》(约1635年左右)。1820年谢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处处有之,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近代记载,向日葵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传入中国,是作为观赏植物和小油料作物零星种植,新中国成立后才转向大面积栽培,从上述史料中看出中国种植向日葵的历史久远,大概“双湾食葵”种植的历史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据考证,金川区种植向日葵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有记录的种植食葵的历史可追潮到上世纪60年代初,从建国后到2000年以前葵花种植方式主要在田埂、地头点套零星种植,种植品种有黑葵花子、白葵花子、花葵花子、伊犂早熟、三刀眉、新疆大葵花子、内葵杂1号、内葵杂2号等常规种子。据老年人回忆,解放前金川区食葵种植面积有限,只有少数富户人家零星种植,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食葵的种植面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很有限,且产量低,以自食为主。故当地有“亲戚来了炕上让,一盘瓜子炕桌上端”的待客之礼。每逢过节和办喜事、白事待客,餐桌上总是要提前摆上一盘子混合有花糖的葵花籽,供客人在就餐前聊天时食用,葵花籽点缀着节日和喜事的祥和气氛。食葵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融为一体。 2.现时状况 ⑴新品种与新技术配套优势 悠久地栽培历史和当地农户种植食葵的传统经验,以及种植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双湾食葵因品质上佳而享誉省内外,金川区也因此获得了“向日葵之乡”的美誉。为了使双湾食葵生产尽快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当地农业部门自2000年开始引进美国DK119、欧洲油葵、康地等油葵复种成功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0.5万亩;2004年在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同时,又引进杂交食葵品种种植,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种植品种有RH 3738、RH3708、RH118、737C等杂交食葵新品种,亩产25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高于当地西瓜、玉米等优势作物。从2006年开始,我区农业部门为进一步提高食葵经济效益,培育和壮大食葵产业,本着产量高、商品性能高、口感好、子粒大、饱满、抗病性强等特点,先后引进试验示范、种植推广LD5009、先瑞316、SH815、RH316RT、SH363等许多新品种,亩产量高达350公斤左右,年种植面积在3万亩以上。随着食葵种植面积逐年大幅度扩大,种植品种不断更新,种植技术不断改进,种植食葵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食葵产业已成为我区目前主要经济特色产业之一,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田野的绿色食葵已象征金昌大地呈现自然、生态、生命和充满生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和锻炼了一批技术骨干和“土专家”,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食葵产业的行列中,全区现有农业推广技术人员3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农艺师:18人,助理农艺师:11人。伴随着食葵产业的大发展,急需充实技术力量,研究解决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⑵食葵生产显现产业规模优势 为了更好的将双湾食葵打造成为农业支柱性产业,金川区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一个以双湾镇为主要产地向四周辐射的食葵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并作为金昌市特色产业和金川区的支柱性产业,市、区两级财政每年立项对食葵产业进行扶持,通过新品种引进、推广,食葵丰产配套技术、一膜两用、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灌、间作套种等科学种植技术的研究、示范以及对加工企业的扶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初具雏形。2010年金川区申报的《金川区食葵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作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在2011年2月得到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项目正在实施中。近年来,金川区紧紧抓住临近城郊的地域优势,按照“典型示范,规模发展,科技支撑,协会带动”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真抓实干,食葵产业呈现出基地型规模发展态势。目前,金川区种植的食葵产量高、效益好,极大地调动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全区涌现了一批从事食葵产业生产、营销的专业队、专业户。经过近20年的发展,金川区食葵种植面积达到1600公顷,年产食葵6000吨,年产值3600万元。建成食葵加工企业2家,金园瓜子、马记瓜子在我省各地均由销售,深受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年产炒制瓜子均在80吨左右,销售额140万以上;成立食葵销售专业合作组织36个。食葵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葵花生产技术规程》作为甘肃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使食葵生产过程具有全套的技术标准,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保障和体系保障。主要种植区域为双湾镇陈家沟、新粮地、许家沟、金河、康盛、营盘、天生炕、古城、龙口、龙源、龙寨、三角城、九个井以及宁远堡镇新华、油籽洼、下四分、新安等村。近年来,随着金川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双湾食葵的种植面积也稳步增长,金川区政府特别注重食葵的示范村建设,加大标准化种植的示范作用,将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果,示范区严格按照食葵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同时,在标准化示范村建设过程中,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区生产所需的农资产品采用了集中采购的方式,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又减少农民的生产投入,此项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在地域: 甘肃

申请人: 金川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南缘,属阿拉善台地,南面临永昌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武威相连;西与张掖毗邻。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是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之一。全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3052 米,最低点1327米,平均海拔1500米。属残丘平川地带,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为充足,有靠祁连山雪水形成的东、西大河和永昌县城郊泉水形成的金川河流经境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辖区总面积37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3万亩,总人口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69%。区内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食葵的生长。“双湾食葵”久负盛名,有“每十日一食葵,葵滑,所以通五藏擁气,又是菜之主,不用合心食之”之说。双湾食葵的种植区域在金川区行政区域内,包括双湾镇的龙口村、古城村、营盘村、金河村、康盛村、许家沟村、陈家沟村、天生炕村、新粮地村、九个进村、三角城村、龙源村、龙寨村等13个村和宁远堡镇的新华、油籽洼、下四分、新安四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5′至102°43′,北纬38°15′至39°00′,是金川区主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双湾食葵一年一季,种植面积维持在1600公顷左右,总产量达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⑴外在感官特征 “双湾食葵”品种感官特点概括起来是:该产品籽粒长锥形,黑皮白边有不规则白色条纹,籽粒长2.0-2.2CM,横径0.9CM左右;籽粒饱满,千粒重180g左右;加工性能良好,干籽不脱皮,品质上佳,口感香脆,食用之后齿颊留香,香而不腻。 ⑵内在品质指标 “双湾食葵”食用型籽粒较长,果皮黑白条纹占多数,果皮厚,约占种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百粒重≥14.0g,皮壳率≤44.0%。脂肪含量≥41.0g/100g,蛋白含量≥29.5g/100g,棕榈酸含量≥1.2g/100g,亚油酸含量≥10.5g/100g,a-亚麻酸含量≥0.02 g/100g,硒含量≥16.0ug/100g,钙含量≥75.0mg/100g,锌含量≥3.70mg/100g,营养价值高。 ⑶安全要求 双湾食葵产地环境按照DB62/T 798—2002(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质量)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319-2006(无公害食品 瓜子)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 1960-2010(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食用葵花)和双湾食葵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五. 四川省 宜宾市 高县 南福曲酒

南福曲酒产于四川省南福曲酒厂,该厂生产的南福牌系列产品以四川名酒“南福头曲及其姊妹酒博采五粮液、泸州老窖工艺之精华、精心勾兑、调味而成,以“浓香醇厚、绵甜净爽、诸味协调、余味悠长”而著称,荣获“名酒之乡”名酒称号、“首届巴蜀食品节金奖”、“四川名酒”、“中商部优质酒”;“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优质酒”称号,荣获的地区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信得过”、四川省“食品卫生信得过产品”,95年中国商标包装装潢金奖
( 宜宾)

六. 重庆市 涪陵 增福土鸡

增福土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福土鸡”凭借其个小、肉嫩、味鲜等特点,成为众多主城居民青睐的绿色食品。

增福土鸡

重庆市涪陵区增福土鸡协会

11112017

土鸡(活动物)

七.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食惯嘴粉皮

食惯嘴粉皮,原产于该市郊池洞镇食惯嘴(地名),已有百多年历史。这种粉皮以大米为原料,加水磨浆,然后用蒸具蒸熟成一张白纸状的粉皮。磨制的十分讲究,选料上乘,要用冬季稻黄谷,精心加工成白米,用适当比例的水,浸一小时以后才磨,必须磨两次:第一次粗磨,第二次细磨,适当加上配料,蒸粉皮时一要薄,二要猛火,并特别要掌握火候。蒸好后切成丝条状,再加上调味品,即可食用。粉皮主要特点是:粉薄、幼嫩、香滑、软韧、细条均匀、美味可口。由于粉皮好吃,成为人们“食惯嘴”,这名称也就“一箭双雕”了。

在信宜市林林总总的土食品中,“食惯嘴”粉皮和“柴枪粉”,颇负盛名,被称作“粉中双璧”。一些外地客人到信宜吃过这两种“粉皮”的都齐口夸赞,堪称上乘佳品。

“食惯嘴”本来叫“食龟嘴”,它是个地名,就在池垌大队周村的对面河边。”提起食惯嘴,根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做粉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都有人做,‘食惯嘴’则是在-政府时代才叫开的。以前池垌一带交通很不方便,去信宜、罗定、广西等地赶集的挑夫,喜欢在食龟嘴这个地方歇息,吃碟粉。开始时人们叫‘食龟嘴’粉,后来觉得‘食龟嘴’有把食客暗示成龟的意思,不大好听,于是有人将它改为‘食惯嘴’,含有‘食惯了再来’的意思,且又通俗顺口,‘食惯嘴’粉的叫法就是这样来的。”

“食惯嘴”实际上就是一种米粉,跟广州的沙河粉、布拉肠异曲同工。邓家的“食惯嘴”自认正宗,有斋粉(捞粉)、肠粉、煎粉、炒粉4种。邓的儿子说,吃斋粉的人最多,但店家没什么钱赚,因为一碟2元的斋粉,成本就要1块五左右;肠粉、煎粉每份10元,利微;只有炒粉会有点利润。

正宗的食惯嘴讲究“韧、软、滑”3个字,它皮薄、吃起来爽口。做工也比较讲究,米选用池垌一带产量极低的黄谷米(有的说是红谷米),一般亩产只有300市斤,但价钱却贵,现在是1.8元/市斤。制作流程是:先浸米,然后磨米、打浆、调浆、吹粉、蒸粉、切粉,配以花生油、蚝油、酱油、生葱蒜头,如果做肠粉,还配以猪肠、猪肚、瘦肉等。蒸粉最讲究火候,一般要两分钟左右,太熟了会粘成一团,未熟粉会太硬,一般判断是当面层起泡时就可以了。一市斤米,一般只能做4条粉。邓家的粉店客多,一天要用45市斤米,一碟粉要用1两花生油,每斤花生油7元,还请了4个帮工,扣除各种成本费用,一个月净利润会有三四千元。但是很辛苦,凌晨4点半就起床,一直忙到中午12点过后,下午、晚上休息。

八. 海南省 澄迈 澄迈福橙

澄迈福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澄迈福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日前,澄迈福橙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国家农业部质量检测中心评为“中国十大名橙”。这是继“中国国宴特供水果”后福橙获得的又一殊荣。

福橙是澄迈县2003年从广东引进并培育成功、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热带橙类作物。其特点是:果大、皮簿、汁多、硒含量高、风味甜酸、特别适口。近年来,澄迈县将福橙产业化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重点品牌来抓,采取政策扶持、科技推广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福橙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全县福橙种植达2万多亩,挂果1万多亩。全县福橙总产值已达到5亿多元,部分农民纯收入的70%以上来自福橙。福橙已经成了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了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在大力发展福橙产业的同时,澄迈县创新理念,大力打造品牌,以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2008年1月,福橙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选定为国宴果品,澄迈县也因此被授予“中国福橙之乡”。2008年2月,福橙被定为“中国国家女子举重队专用果品”,并成为陪伴该队出征2008年1的唯一果品;2008年4月,“澄迈福橙”商标获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批准。今年11年,福橙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国家农业部质量检测中心评为“中国十大名橙”。

澄迈县代县长陈笑波告诉记者,到2010年全县福橙种植规模将达到6.1万亩,挂果面积2万亩,总产量6万吨,预计2010年产值将达到7.2亿元。

海南澄迈县福山镇是在03年引进并试种成功的福橙品种,福橙较同类其他品种成熟较早,色红皮薄多汁,营养丰富等特点,颇受果农及市场的偏爱,是上市时间最长的果品。海南澄迈,于07年的11月,在北京召开的经验交流和推荐宣传表彰大会上,被授予“中国福橙之乡”称号。

澄迈的福橙又称为黄福橙,起源于中国,15世纪传入欧洲和美洲。澄迈是多年生长的灌木,它主要的优质是品质优,果皮清化,果肉大,营养丰富,是十分适合现代人对高品质的需求。一般时候两年零六个月就可以出厂,它的亩产可以达到上万元。此外福橙两年后产量可以达到万斤左右,每亩可以余利两万左右。澄迈福橙在这个过程中,是最我国的最好的品种。

“澄迈福橙”是澄迈县新引进的优良品种,2003年在该县福山镇试种成功,该品种具有果实大、色泽鲜红、皮薄汁多、化渣率高、维生素C含量丰富等特点,在同类品种中成熟最早,挂果时间较长,摘果时间从每年的10月延续到翌年的2月,是我国橙类上市时间最长的品种,最佳采摘时间正值春节期间,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经过多年的种植发展,至2008年底全县种植面积达1.6万亩,挂果面积达4000多亩,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250万斤。

“澄迈福橙”避开了同类产品的上市高峰期和填补市场销售的空白,因此市场的前景十分的广阔。为了加快澄迈农业的发展,全力打造澄迈福橙的新品牌,进一步扩大澄迈福橙的知名度,提高品牌的优势和竞争力。07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果品产业经验交流暨先进典型宣传推介表彰大会上,澄迈县被中国果品之乡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福橙之乡”,“澄迈福橙”获评“中国最具特色产品奖”。

地域范围

“澄迈福橙”的生产地域保护范围为澄迈县境内的金江镇、福山镇、老城镇、桥头镇、大丰镇、瑞溪镇、永发镇等7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9′~110°12′,北纬19°37′~20°03′。东西轴长41.60公里,南北轴长41.91公里,总面积为775平方公里。澄迈福橙生产面积达4000公顷,年总产量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个大,单果重150-300g,果径60-85mm。表色金黄、肉质橙红、皮薄汁多、化渣率高、味清香甜,口感特别好。2、内在品质指标:澄迈福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铁、锌、钙、镁、硒等矿物质元素,属富硒农产品。橙果实可食率7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0%以上,固酸比大于等于20。3、质量安全要求:福橙鲜果要求严格按照《鲜福橙-DB469023/T7—2008》(海南省澄迈县地方标准)执行。

九. 山东省 烟台 海阳市 烟台味美思

味美思属于甜型加料葡萄酒,源于古希腊,在很早的时候希腊人喜欢在葡萄酒内加入中药材作为香料,以增加酒的风味。到了罗马时代,罗马人对配方进行改进,称之“加香葡萄酒”。十七世纪,一个比埃蒙人首先将苦艾引入南部,酒厂把苦艾用作酿造加香葡萄酒的配料,又取名“苦艾葡萄酒”。后来条顿人进入南欧,把这种酒又改称“味美思”,原意是人们饮用此酒能 “保持勇敢精神”。这个美名传遍欧洲各国。中国也称之为“味美思”。

烟台“葵花”牌味美思是选用山东龙眼、贵人香、雷司令、李将军等优质白葡萄为主要原料,经过破碎压榨,取其一次压榨自流,又经四十多天的低温发酵而成的白葡萄酒,再经二年以上三次换桶贮存,然后将藏红 花、肉桂、豆葵、龙胆草、公丁香、大黄、白芷等二十多种名贵中药材浸 泡取汁,与白葡萄酒精心勾兑后即成“味美思”。然后再冷冻、过滤、杀菌, 再贮存半年以上,装瓶出厂。含糖量15%。含多种维生素。酒液呈棕红色,清亮透明 ,酒香药香谐调,甜苦爽口,滋味丰满。开胃健脾,补血益气,滋阴补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