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张掖特产在哪个市场卖 张掖哪里买特产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张掖特产在哪个市场卖 张掖哪里买特产便宜更新时间:2023-02-04 09:47:24

一.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南牦牛

肃南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肃南牦牛是海拔2600米以上的寒山区特有的牛种,集中分布在祁连山北麓的高山草原区。肃南裕固族群众特别喜爱牦牛,这与裕固族中流传的一个历史传说有关。据说裕固族的祖先甘州回鹘政权被西夏攻灭后,甘州回鹘余部-西迁出嘉峪关,游牧于今敦煌和新疆哈密一带,至明初洪武年间,吐鲁番察哈台后王出兵攻占哈密,进而骚扰嘉峪关外明王朝所设七个卫所。甘州回鹘后裔时为七卫所辖。饱受战乱之苦,思念故土,请示内迁获准,在大规模内迁途经沙漠时,迷路断水,大队人马面临绝境,部落中一老人告诉首领:牦牛识途,遂让一头黑牦牛引路,大队人马走出沙漠,找到水源并在祁连山下安居乐业。因此牦牛被裕固族人视为神牛而备受尊崇。

肃南牦牛躯体较小,像貌粗野,头大而重,眼突有神,颈短,垂肉少,甲高耸,背低而平直,十字部隆起,胫骨开张,腹大腰长,尾短毛长,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胸腹下部及大腿毛长而密,名曰"白裙毛"。公牛有角,粗而上弯;母牛无角,乳长而小。毛色以黑居多,其它较少。牦牛吼声如猪,故又名"猪声牛"。肃南牦牛以驮运和产肉为主,产奶和产毛次之。数量每年保持在4.4万头、4.9万头,多为裕固、藏族牧民饲养,是牧民的主要驮力,也是优质肉源,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

所在地域:

甘肃

申请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牦牛养殖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地理位置为东径90°20′—102°13′,北纬37°28′—39°49′之间,地形呈狭长地带,全县除明花乡属沙漠外,其余7个乡镇均系山地。与青海和甘肃的15个县(市)接壤,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呈带状起伏,整个地貌分走廊山前倾斜平原区和祁连山中高山区两个形态单元。海拔1327—5564米,相对高差4237米。 2013年6月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量达到110.02万头(只),其中:牦牛6.38万头,年出栏牦牛2.5万头,年产牦牛肉5000吨。

二.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东湾蔬菜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位于靖远县城东北部,东与平川区宝积乡、共和乡接壤,南连乌兰镇,西临黄河与糜滩、三滩隔河相望,北靠平川区水泉乡。

2001年,巷道乡组织菜农赴外地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总结出了高垄种植、控制灌水、严格育苗移栽的种植经验,引进种植陇椒2号、甘椒2号、金椒8号等5个品种。菜农们为了让温室有更高的收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品种生长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将传统的一茬种植模式改变为间作套种。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调整田间结构,变单作顶部平面用光为分层、分时交替用光,可使亩均纯收入在6500元左右,让菜农尝到了蔬菜间作套种的甜头,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多亩。

2011年,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香饭

香饭现叫西北大菜。张掖谚语云:唱戏凭的腔,筵席看香饭。据说香饭是在清康熙年间宫廷名宴中的首一道菜。这道名菜,是用猪和羊的肝肺剁成碎未,把葱蒜未掺进去,拌匀,加调料、食盐,并用面粉和成面团,再搓成圆条,用油炸熟,叫卷肝子。再将卷肝子切成圆片,拼码在碗内,加调料葱蒜,另拼大肉片子,加肉汤蒸好后,扣于另一大盘内,加鸡蛋索子,浇上汁子烹调而成。

四.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山丹油果子

将和成的两张面皮中夹一层红糖,做成佛手状,入油炸熟,酥香甜脆 山丹油果子是将和成的两张面皮中夹一层红糖,做成佛手状,入油炸熟,酥香甜脆。油果子有点像烧饼也有点像河南那边的锅盔,在当地是人人爱吃的特色食品。

五.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西北大菜

  香饭现叫西北大菜。张掖谚语云:唱戏凭的腔,筵席看香饭。据说香饭是在清康熙年间宫廷名宴中的首一道菜。这道名菜,是用猪和羊的肝肺剁成碎未,把葱蒜未掺进去,拌匀,加调料、食盐,并用面粉和成面团,再搓成圆条,用油炸熟,叫卷肝子。再将卷肝子切成圆片,拼码在碗内,加调料葱蒜,另拼大肉片子,加肉汤蒸好后,扣于另一大盘内,加鸡蛋索子,浇上汁子烹调而成。 

六.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桃娃子

制作方法与蒸馒头相同,只是多加抢面,炮得比蒸馒头的面要硬得多,入笼时,将面团做成比一般蒸馍大的馒头,把用面或杏仁、瓜子做的桃、花、叶。鸟之类的饰物按在上边,涂以食用颜色,蒸熟出笼便成.多用于长辈亲属死后的供品
( 张掖)

七.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高台发菜

高台县

黑泉乡:土产发菜,盛产甘草、甜菜、胡麻

八.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张掖民间刺绣

张掖的民间刺绣,几乎遍及城市和农村的各个家庭。自古至今,刺绣为妇女的必修针工,一生不辍,日相传习。旧时,张掖民间曾广泛流传着这样的民歌?quot;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了绣房绣牡丹,百花百鸟都绣上,男人穿上做新郎,姑娘穿上做新娘。"

张掖的刺绣花样别致,种类繁多。有枕头、披肩、香袋、绣帽、绣鞋、袜垫、针包、肚兜、桌裙、口袋、门帘、被单、床罩、围裙、围巾、旗袍、寿衣等。

刺绣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花卉草木、飞禽走兽、吉祥文字、人物肖像、山川河流、亭台楼阁、民间传奇、佛祖菩萨、天宫神仙等无所不绣。技艺娴熟,心灵手巧的妇女,还绣"二十四孝图"、"红楼梦人物"、"水浒传人物"、"西游记人物"、"三国演义人物"、"封神演义人物"、"八仙过海人物"等,其技法采取平绣、锁绣、排绣、穿插绣、挑绣、套绣、网绣等。为使绣制品鲜艳美观,光彩照人,往往有剪绒、锁边、圈金、刺银、钉线、打眼等一些辅助工序。

旧时姑娘出嫁,多有自己绣制的绣花裙、绣花鞋、绣花巾、绣花把披肩、绣花枕头、绣花床罩等花样别致的绣制品伴随。出嫁之日,将这些嫁妆摆于院内,让亲友和来宾们观展,以显示姑娘刺绣技艺水平。

每年端阳节,是张掖民间刺绣艺术自发性的展示比赛日,这一天,小孩童各个身上系挂刺绣品,有挂小狮子、小老虎、小白兔者,有挂小龙、小蛇、小青蛙、小猴子、小豹子者,也有持小象、小鹿、牛、马、羊、骆驼者等;还有挂仙桃、苹果、金瓜、银豆等动物和植物荷包者等。这天还有三五结队的成、老年妇女带上自己精心制做的作品,上街兜售。在老人贺寿时,常见到刺绣的寿幛。有的寿幛上刺?quot;南极仙翁"、有的刺绣大"寿"字,并用福(蝙蝠)、禄(鹿)、寿(桃)、禧(喜鹊)组成图样,绣工精细,层次分明。

张掖境内,除汉族妇女刺绣外,蒙古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妇女,在自己的衣袍上、花帽上、或帐房边沿上、地毯上、也刺绣出许多色彩艳丽的云头纹等花样,显示了高原民族的刚健、朴实、勇敢、大度的风格。

1979年以来,张掖各县(市)文化馆开始收藏民间刺绣珍品,总计收集到500多件。其中最早的有清代的枕头、"三寸金莲"等,现代绣品占绝大多数,但都保持着传统的图样和绣技。

九.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黑番茄

番茄原产南美洲,因果实颜色而得名。其番茄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7倍,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维c、维e、叶酸、烟酸且有高钙低钠、低糖等特征,是不可多得的营养果品。三年前希腊人用黑番茄提取物制成了希腊神哥而风靡世界。后经美国、德国研究开发,成为高端时尚消费的营养果品而供不应求,售价达到7欧元/斤。

甘肃三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在军通过与美国专家的技术合作,历时5年潜心研究培育,于2008年在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积温高的高台县沙嘴墩将黑番茄培育成功,中国从此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标准化生产黑番茄的基地。三鑫农林培育出的黑番茄由祁连山雪融水浇灌,有机标准化栽培,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通过检测,无论是果实品质,还是种子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美国和德国。特别是它的发芽率达到96%,远远高出德国的58%和美国的62%。

经甘肃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甘肃三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优质樱桃黑番茄新品种大漠骄子1号选育"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国际果蔬博览会"优质果品奖";2008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既高新技术展优秀参展项目奖",并为2008奥运会特供,曾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

黑番茄茄红素和维生素C含量大于红番茄,并含有大量花青素,药食兼用,营养价值高,医学界专家称经常食用新鲜黑番茄或黑番茄酱,可长期保持身体健康,能减少患前列腺癌和心脏病的机率,对滋阴护肾、美白肌肤、缓解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等有一定功效。

十.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小河红枣

张掖小河乡的红枣,成熟后表面全都是红褐色,果形较小,但肉质细密,味甜、核小,营养丰富。除鲜吃外,晒成干枣,供煮粥或制甜食品。它不仅含有大量的糖粉,蛋白质和脂肪,而且含有比一般果品高的钙和磷,特别是含有大量的铁是补血的佳品,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可治虚损劳伤诸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这种红枣久贮不坏,很少生虫,鲜食和干食均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