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桥王记熏鱼(廊坊特产) 苏桥王记熏鱼开袋即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桥王记熏鱼(廊坊特产) 苏桥王记熏鱼开袋即食更新时间:2023-02-03 01:15:54

一. 河北省 廊坊 广阳区 广阳金丝小枣

红枣作为传统食补佳品,具有很大的市场,具有传统种植的火头营贡枣基地,
利用现有的苗木、水电等配套设施,建年产"贡枣"400万斤的"贡枣"种植加工基地
,建设一集种植、储存、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红枣龙头企业。
该枣成熟后为全红色,核小、肉厚,口感脆甜,清香爽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糖、钙、铁等多种维生素。现随着中国养生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国际市
场对红枣的需求明显上升,运用高科技手段对红枣深加工,生产出的红枣饮品,具
有健脾生津,防癌功效,是健身强体延年益寿之佳品。

二. 河北省 廊坊 大厂 大厂清真八大碗

在大厂回族的饮食文化上“清真八大碗”享有盛名,历史悠久,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究其历史,之所以能发展流传和出名,归纳起来主要因由有二:

其一,这里的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按教规不许喝酒,不饮酒就不用预备炒菜;同时教规教义上提倡节俭,反对铺张,任何铺张浪费都是“古那海”(罪过)。

其二,历史上,大厂回族人民生活十分贫苦,而回族人民又十分好客。为此勤劳智慧的回族群众创造了宴席形式——“清真八大碗”,既节俭,又表达了宴客的氛围。

这“八大碗”中有炖牛肉、炖杂碎,胡萝卜、长山药、海带、醋溜白菜、粉条、丸子、炸豆腐等,以八碗为限,灵活配伍。稍富的可上两碗杂碎,两碗肉;穷苦一点儿的,可八大碗仅上“菜帽”,下面一律用胡萝卜垫底。

三.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文安小磨香油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文安小磨香油历史悠久,原料精良,工艺考究,色泽澄亮,纯净浓香。它既是烹饪的上等用油,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周边各市县乃至京、津诸地,均享有盛名。

小磨香油的原料是芝麻。芝麻既称这种植物,又称这种植物的种子。芝麻富含油脂,故称“脂麻”;芝麻原产自非洲,相传汉代张骞在西域得其种,故称“胡麻”。晋石勒时讳“胡”字,改为芝麻。芝麻榨油技术是芝麻传入中国后开始的。

文安的小磨香油当然也和芝麻的种植有直接关系。不过,文安种植芝麻的历史,明代以前没有记载,至明末创修《文安县志》才有记载。文安人对芝麻情有独钟,“要发家,芝麻瓜”的民谣流传已久。民国9年(公元1920年),城内辟有芝麻交易场所——芝麻行。《河北通志稿》记载文安造油业作坊的户数:民国21年(公元1932年)50家、22年48家、23年51家。在这些户数中,估计小磨香油至少占一半。

据小磨香油世家在世人薪火相传的回忆,文安最早的(是回忆中最早的,实际不一定是最早的)香油坊是县城东关外姓马的大户人家开的。清光绪年间,吉村农民张树春在这家当长工,经常到香油坊打杂、帮忙,慢慢学会了小磨香油的技术。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张树春回到老家,自己开了一家香油坊。后来,他儿子张恩荣又接着干。到第三代张学增,社会1,香油坊时开时关。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办副业,张学增又为生产队开香油坊。第四代张法明、张法信、张法光也各自在生产队开办香油坊。直到张永强、张永良、张同喜,共计五代世家。第五代遇上改革开放时期,香油坊又重新由个人开办,张永强、张永良两家迁移到县城蔬菜市场西侧,张同喜仍留在本村。吉村另一家香油坊是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村民王汝从开办的。第二代王树德经历了自家开办和生产队办两个阶段。第三代王鸿起仍在生产队干,直到1981年又自家开办。第四代王国祥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工艺不断改进,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建立了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址迁至黄甫农场食品工业园内,改作坊为工厂,成为这一行业的佼佼者。王家务村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据张树芝老人回忆,第一家香油坊是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张万香开办的。其子张洪皂继承父业,到人民公社化后,张洪皂又为生产队开香油房。在生产队里,他带出了一批小磨香油的技术人员。至今,该村仍有5家香油坊。此外,东关、冯郭、郭辛庄、留郡、大叩皂、阜安、边王赵、马庄等村庄的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纵观文安小磨香油的发展历史,清代及其以前没有文字记载,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约有20余家,人民公社化期间,生产队共办香油坊100余家,这些香油房规模都很小,一般每家每天仅磨芝麻50斤,甚至有的两天磨50斤芝麻。香油坊由个人开办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你方唱罢我登场”,香油坊时增时减。进入21世纪,香油坊基本上趋于稳定,大约80余家,其中城内(防洪堤内)8家,城外70余家,分布在县域各地。这些香油坊的数量比生产队时虽然减少了,但每家的规模都扩大了。至2005年,每家香油坊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最快,已成为拥有一整套生产流水线的现代工业。

四.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大城金丝小枣

大城金丝小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金丝小枣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枣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县金丝小枣种植面积已达13.74万亩,进入盛果期的枣树3.2万亩,金丝小枣产量达800万公斤,销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大城县所产的金丝小枣1997年被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中心确定为无毒、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被河北省第一届农博会确定为名优产品。

大城金丝小枣是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的。大城县金丝小枣栽培历史悠久,所产的金丝小枣1997年被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中心确定为无毒、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被河北省第一届农博会确定为名优产品。“大城金丝小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廊坊市大城县枣树种植历史悠久,600年前就有种植记载,土质适合枣树生长,现存300年以上树龄的枣树仍能丰产。近年来,该县坚持把枣树种植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截至目前,大城县已实现枣树进田24万亩,480万株枣树,年产小枣4.8万吨。枣树品种已达328种,占全国枣种总数的47%。

大城县的金丝小枣主要分布在南部几个乡镇,如里坦镇、留各庄镇、权村镇等。经过河北省无公害管理办公室产地认证的无公害小枣生产面积,已达10万亩。为进一步推动“小枣之乡”建设,大城县多次聘请林业专家进行科技讲座,并采取现场培训等形式,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街,对果农进行指导,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目前,广大果农及部分果品生产大户自发组织成立了大城县林果业联合会。已拥有会员600多人,涉及8个乡镇,40多个村街。

除了农民自摘自买外,近年来,大城县整合当地资源,中秋及国庆期间还常常推出“金丝小枣采摘节“的活动,很多来自北京、天津等周边地区的游客都到大城品尝鲜枣。现以每亩枣园30株、每株产枣15公斤计算,大城县金丝小枣的亩产可达450公斤,按每公斤6元计算,亩产值可达2700元。种植金丝小枣已成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

2013年,“大城县金丝小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为大城县乃至廊坊市第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五.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栗子面窝窝头

栗子面窝窝头

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

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

六. 河北省 廊坊 大厂 京东肉饼

京东肉饼

京东肉饼以牛羊肉为馅,每个大则约500克,小的也足有300克。京东肉饼为北京以东夏垫镇(属今大厂回族自治县)杨景禄(别名-七)所创制。据传1770年乾隆皇帝路过此地,曾品尝过这种肉饼,对其色香味赞不绝口。从此京东肉饼生意大振,至今仍为很多人喜爱。

七.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肉沫烧饼

肉沫烧饼

相传有一天夜里,慈禧做了个梦,梦见吃夹了肉沫的烧饼。第二天早膳时,果然上的是肉沫烧饼。慈禧一看和梦中吃的一样,心里非常高兴,说是给她圆了梦。问是谁做的烧饼,当差的说是御厨赵永寿。慈禧当即令人赏给赵永寿一个尾翎和二十两银子。从此,肉沫烧饼作为圆梦的烧饼流传了下来。说白了肉沫烧饼就是个炒肉沫夹烧饼。

八.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燕潮酩酒

燕潮酩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燕潮酩酒发展历史悠久,据《三河县志》记:清代三河县酒业甚为发达。彭帮鼎著《闻处光阴》载:“境内有烧锅十二家…,曲如不计,蜀秫日需百四十四石,所产烧酒称‘东路酒’”。清光绪一十四年(1888年)燕郊建“德泉永”烧锅,雇工150余人,日耗粮食40余石,烧酒2000余斤。建国后(1950年)“德泉永”烧锅由通县专署接收为“国营燕郊酒厂”,历时一个多世纪,至今有一百一十八年历史。

“燕郊酒厂”地处燕山南麓,潮白河东岸,故称“燕潮酩”酒。一百多年以来,“燕潮酩”酒始终秉承故态发酵的传统酿造工艺,经老窖陈酿、冷气蒸烧而成。品质具有绵、甜、尽、爽、香的特色。1979年,“燕潮酩”酒首次被授予“国家优质酒”称号,1985年,“燕潮酩”酒以优良的品质再度荣获“国家银质奖章”,步入国家名优酒的行列,同年,被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著名商标》的称号。

三河古都燕潮酩酿酒有限公司愿景:成为秉承传统白酒酿造技术的倡导者和卓越先驱。

三河古都燕潮酩酿酒有限公司理念:倾注我们全部的专业精神,把纯粮酿制成甘露,献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三河古都燕潮酩酿酒有限公司使命:为顾客—酿造绿色健康的产品;为员工—提供和谐向上的环境;为伙伴—搭建互惠共赢的平台;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的回报;为社会—承担企业公民的责任。

九.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文安红小豆

文安红小豆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被誉为“红珍珠”的文安红小豆,以皮薄肉厚、饱满均匀、沙性大、色泽上乘而驰名中外,俏销国际市场。

因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文安县历来就有种植小杂粮的传统,红小豆、绿豆、黑豆、芝麻、谷类等杂粮作物应有尽有,素有“收了文安洼,粮食盛不下”的美誉,并以盛产“天津红”红小豆而著称。

据了解,文安县年出口小杂粮及系列产品达10多万吨,创汇7000多万美元,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声誉,其中红小豆出口占据日本市场的70%左右。

目前,文安县每年出口日本的红小豆都在5万吨以上,占日本市场的70%,一度控制了日本红小豆的市场价格,可以说日本人的餐桌上离不开了文安的红小豆,此外红小豆在国外还是口红等化妆品的重要原料。供销粮油、占祥食品、艳阳公司等多家企业纷纷闯入国际市场,除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外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十. 河北省 廊坊 永清县 花丝首饰

花丝首饰

花丝首饰取材广泛,从花鸟、草虫到各种动物、水族,无一不有。品种包括发饰、耳饰、手饰、带饰、佩饰等,花色样式达1200多个。产品远销欧洲、中东、东南亚、北美、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