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夏特产介绍文字内容 临夏特产送人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夏特产介绍文字内容 临夏特产送人一览表更新时间:2023-02-02 14:51:48

一.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炕子

炕子的另一种解释是烤。这种馍馍的做法和锅盔不同,是将生面团加小苏打用擀面杖研成小锅盖大的面饼,双手脱着放进烧热的铁锅里,用文火烤黄一面,再翻过来烤另一面。然后在面饼上用顶针和手镯压出星星和月亮的形状。如今都用铝铸平底锅炕的锅盔,大多用发酵了的面团。因为是发面烙的炕子,易于消化,多炕几块成为可能。每天早晨,在康乐县的大街上可以买到又大又厚的白面炕子,带回家吃早点。

二.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平伙羊肉

平伙羊肉是康乐民间乡亲、朋友聚会用餐的一种习俗,在农闲或雨雪天,由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钱买一只羊,推选一个人家在他家里制作,一般在该户人家不出羊钱,负责加工,但肉照样他有一份。肉煮好后,由东家搬到所有参加会餐者的面前,按照人头将整羊等分,在切割时必须每个部位都要切到,打成份子,每人一份,然后各吃各的份子,吃不完可以拿走。吃完肉后,在肉汤里面揪面片,共同吃一顿会餐饭。从宰羊、制做、分肉、吃面都浓罩在一种和谐热烈的气氛中。

三. 甘肃省 临夏 永靖县 刘家峡黄河珍珠米

永靖县沿黄河两岸的广大稻农,采用先进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盐碱地种植的水稻以米质优良、色泽鲜亮、味道香醇赢得了“黄河珍珠米”的美誉。

水稻自一九九六年由县农技站试种成功以来,面积逐年扩大,截止九九年底,全县累积种植水稻近9000亩,总产稻谷5237.8吨,新增总产1025.3万元。二000年全县种植8000亩,绿油油的稻田生机一片,水稻生产已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黄河珍珠米”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

刘家峡、岘塬两乡紧靠盐锅峡库区。自盐锅峡电站建成蓄水后,库区两岸土地盐碱化程度日益加剧。1996年,县上从外地引进水稻优良新品种搞种植试验获得成功。1997年发动库区沿岸上百名群众开发盐碱滩地,采用挖沟排碱、打井防渗等有效措施,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利用旱地大棚科学育苗插秧种植水稻605亩,当年平均亩产576公斤,出米率为75%。初尝甜头后,黄河两岸的广大农民掀起了开挖盐碱荒地,大搞水稻种植的热潮。使全县的水稻种植面积增至6028亩,可年产大米300多万公斤,新增产值700余万元。

刘家峡以其优越的土质、丰富的水源、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等自然环境,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生产出的稻谷颗粒大,籽饱满,千粒重25.5克,色泽鲜亮,米质优良,口感香醇,赢得了"黄河珍珠米"的美誉。

四.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面片子

面片子:拌擀同长面,切成长8厘米左右,宽2厘米左右的长方形或菱形片子,煮熟后,加鸡蛋花、葱花、肉臊子、调和等食用的名甜面片子;调入炝浆水的名酸面片子。面拌和后,以手拉条揪片,随揪随下入滚水锅内煮熟的名“揪面片子”。

五.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砖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是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它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在临夏市的一些建筑物上,丰富多彩的砖雕几乎到处可见了,而红园和座落在市区八坊东南面的东公馆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有不少是出自名家高手的佳作,显示了临夏砖雕艺术的独特风彩和精湛技艺。

临夏砖雕,历史悠久,始于宋金,成熟于明清,完善于当代,它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成为河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凝结着临夏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灿烂文化。其艺术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湛细致,极具想象力和表现力,主要用于影壁、墙面、门楣、棰头等处的建筑装饰,巧妙地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融为一体,栩栩如生,雅俗共赏,博得了中外游客和众多艺术家的赞誉,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2006 年,被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河州砖雕”商标。同年 10 月份,在全国第 100 届广交会上引起了1总理、1副总理等领导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效应。

为了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着力打造经营性文化拳头产品,使传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临夏砖雕产业,把我县砖雕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 年,县上因势利导,按照“小产品、大产业、大市场”的产业开发思路,从砖雕艺人技艺的传承保护、提升传统工艺水平、解决“小而散”问题、走好深度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的路子入手,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培育力度,成功兴办神韵砖雕有限责任公司和能成砖雕有限公司,并迅速发挥效益,其砖雕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并于 2008 年 5 月 9 日,在能成砖雕公司成立临夏州砖雕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进一步推进砖雕产业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2008 年全县生产砖雕产品 30000 平方米,实现产值 3850 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11.8% ,目前,砖雕产业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甘肃省临夏市的枹罕镇、城郊镇、折桥镇、南龙镇;临夏县的黄泥湾乡、尹集镇、韩集镇、土桥镇、新集镇、马集镇、莲花镇、先锋乡、漫路乡、红台乡;和政县的城关镇、三合镇、马家堡镇、买家集镇、松鸣镇;广河县的城关镇、三甲集镇、祁家集镇、齐家镇;康乐县的附城镇、苏集镇、莲麓镇、虎关乡;永靖县的刘家峡镇、盐锅峡镇、太极镇、西河镇、三塬乡、岘塬镇、陈井镇、三条岘乡、杨塔乡;东乡县的锁南镇、达板镇、河滩镇、唐汪镇、东塬乡;积石山县的吹麻滩镇、大河家镇、别藏镇、居集镇、刘集乡、寨子沟乡、铺川乡、银川乡、石塬乡等现辖行政区域

六.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翻开《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积石山县志》,在志书前集中排列的彩色图片中,各有一幅题名《薄皮核桃》和《大河家鸡蛋皮核桃》的彩色照片与其它地方名产照片排列在一起。照片中盛在碟子里的核桃,壳光滑,有几颗壳已弄破,露出饱满略呈淡黄色的核桃仁,可以看出其壳很薄,桃仁间没有夹层。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临夏回族自治州志·林业志》写道:"大河家核桃种植资源丰富,据1964年省、州果树资源调查:有六月黄、大0、鸡蛋皮、鸭蛋、石拿、绵核桃、大三棱、小三棱、柴核桃等。鸡蛋皮核桃最出名。"

核桃亦称胡桃,胡桃科,落叶乔木,树高20-40米不等,树冠覆盖面可达400-1200平方米,初夏开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下垂,核果称椭圆形或球形。仁富含油质,醇肥味美,可食用、榨油,也可入药,性温味甘,功能温沛补肾,主治虚寒喘咳、肾虚腰痛等症。营养丰富,是健脑之上品。积石山核桃栽植有2000多年历史,各乡镇均有栽培,品种较多,年产量在10万公斤左右,但以大河家镇、四堡子乡鸡蛋皮最为有名,这种核桃壳光滑而薄,似"鸡蛋皮",用手轻轻一捏即可破壳,脱仁容易,仁醇肥香甜,品质优良且出仁率高。产量较高,单株产量可达90-120公斤。但挂果树不多,没形成规模,产品供不应求,近年已引起自治县0高度重视,扶持发展这种地方,已在大河家、四堡子建立苗圃约十亩,每年可出苗2000余株,并已栽植500余亩,相信鸡蛋皮核桃这一地方名产一定会成为自治县特色经济中的拳头产品。(《积石山史话》董克义)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积石县大河家镇、刘集乡、石塬乡、柳沟乡、关家川乡、胡林家乡、安集乡、银川乡、铺川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原生核桃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700m至1950m,土壤为黑垆土、红土,土壤pH值6.3至8.2,有机质含量≥1%,土壤厚度≥1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以普通实生苗为砧木的嫁接苗。

2.定植:定植时间是4月中下旬,定植株行距果粮间作采用6×8m或8×9m,每公顷≤139株;纯园栽培采用3×5m或4×6m,每公顷≤417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幼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15kg;初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25kg;盛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35kg。

4.整形修剪:树冠内枝条分布均匀,保证通风透光。

5.鲜果采收:当全株1/3以上青果自然开裂时即可采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1.脱青皮:在采收当天不能脱皮的,堆沤后及时脱皮。

2.干燥:晒干或烘干至坚果含水率≤8%。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果形 壳面特征 外壳颜色 种仁色泽 口感

卵圆形 缝合线紧密,果面光滑 浅黄色 黄白色 香甜

2.理化指标:

单果重(g) 壳厚度(mm) 出仁率(%)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8.0 1.0~1.6 50%~60% >52 >16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七.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糖合合

糖盒盒回族绝技。用沸水调和面粉,揉好擀开,直径大小不等,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间,呈圆形,需两张,选用上好的红白糖、花生、葡萄、核桃仁、玫瑰、红枣泥、牛(羊)油做成馅子,在两张面饼之间摊开合缝,也有将面饼置于模子中,压出花纹。在平底油锅中煎烙,稍后翻转,如是几次,面脆焦黄便成,装盘食用,既耐看又好吃,以甜味为主。

八.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馃馃

馃馃是康乐回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油炸面点,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先以蛋清、蜂蜜和出浅黄色的面,再以酽茶、红糖、枣泥为料和出褐色面,然后将浅黄与褐色面迭合一起,高超者会捏出孔雀、锦鸡、蝴蝶、蜻蜒、荷花、石榴、秋菊、如意、灵芝、瑶草等形状各异图案各异的馃馃,又名为嵌花馃馃。

九. 甘肃省 临夏 永靖县 刘家峡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是淡水鱼类的著名品种,是刘家峡水库的特色鱼种,因刘家峡水库地处黄河上游,水质无污染,适宜黄河鲤鱼生长,且肉质鲜嫩,广泛销售于西北市场及各大城市。刘家峡水库人工养殖产量近600余吨。

十.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秴馍

秴馍用热水调和面粉,擀成面叶,捏制法大体同包子,褶子不成形,馅料多为韭苔和羊肉,蒸熟,蘸以醋和辣子油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