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盱眙的特产广告词150字 淮安特产广告词150字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盱眙的特产广告词150字 淮安特产广告词150字大全更新时间:2023-02-01 06:30:36

一. 江苏省 淮安市 盱眙县 盱眙大葱

盱眙大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盱眙大葱是淮安盱眙县的。

营养成分】

葱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还含有苹果酸、磷酸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铁、钙、镁及挥发性成分。

【药性功效】

中医认为,葱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健胃、祛痰、杀菌、利肺通阳、发汗解表、通乳止血、定痛疗伤的功效,可用于痢疾、腹痛、关节炎、便秘等症;葱独特的香辣味来源于挥发硫化物葱素,能刺激胃液和唾液分泌,增进食欲;葱中含有大量特殊微量元素硒,具有防止人体细胞老化的功能,所含的苹果酸、磷酸糖等可兴奋神经系统,刺激血液循环,促使发汗,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葱中所含的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可促进胎儿组织器官的发育和供给孕妇大量的热能,有利于母体和胎儿的健康;葱蒜辣素可杀菌抑菌,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从而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宜食】

葱适宜伤风感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腹痛腹泻、胃寒、食欲不振、胃口不开者食用;适宜孕妇以及头皮屑多而痒者食用;此外宜在烧鱼烧肉之时作为调味食用。

【忌食】

狐臭及表虚多汗、自汗之人忌食。葱不可与蜂蜜、大枣、杨梅和野鸡一同食用。在服用中药地黄、常山、首乌之时,也忌食葱。

二.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四. 河北省 邯郸 鸡泽县 织字土布

鸡泽民间土布是纯棉手工提花纺织品,通称之为“粗布”。它是用古老织染法(即从黄道婆时代流传至今的一种织染术)纺织而成(俗成老土布)。土布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曾子的母亲织布的记载。元明时期,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的大量种植,使用棉花作原料纺线织布越来越普遍。人们将传统的葛、麻、丝织工艺揉于棉纺工艺。当时的工艺比较粗糙,花色单调,品种较少。随着明清两代纺织工具的改进,民间土布的织造和印染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种棉、纺纱、织布逐渐形成规模。

鸡泽民间土布的花纹种类有二匹缯、四匹缯、提花抖纹、核桃纹子、洋鬼子钻山、一条大路通北京、五架山、七架山、大斜纹、小斜纹、石榴大开花、枣花儿、土布图案、土布对联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鸡泽农村家庭纺织业达到了兴盛时期,全县拥有土布织布机3万余台,在农闲时节从事纺织的农村妇女达5万余人。村庄里几乎每家就有一台织布机,每户就有两三架纺棉车,每家每户都能独立进行纺、浆、经、涮、织、染等全套工序。这时,人们在纺织工艺上进行了研究、改革和发展,生产出许多织染工艺精细的产品,其中有土布词语、土布对联、豆面花布、印染花布等产品,多为农家女结婚自用。随着商品化、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土布工艺受到现代纺织的冲击趋于沉寂。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土布又有了新的认识,土布制作各类产品,用起来健康、舒适,价位较高,所以农村又有一批妇女在农闲时进行纺纱、织布,继承和发展我国这一流传千年的土布工艺。

五.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六.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七. 江苏省 淮安市 盱眙县 盱眙螃蟹

盱眙螃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盱眙螃蟹

盱眙县农副产品营销协会

自古以来蟹即是非常美味之食物,东汉郑玄注《周礼·天官·庖人》:“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许慎《说文解字》曰:“胥,蟹醢也(醢,肉酱)。”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卷三有:“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太平御览》引《岭南异物志》云:“尝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维舟登崖,系于水旁,半炊而林没于水,其缆忽断,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

八. 江苏省 淮安市 盱眙县 盱眙龙虾

盱眙龙虾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盱眙龙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盱眙龙虾,是淡水龙虾,又称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传至我国的南京一带,再进入盱眙境内的陡湖、洪泽湖,进而进入天泉湖、猫耳湖、天鹅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塘,在盱眙境内生长、繁育、壮大,成为盱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盱眙龙虾,以陡湖、天泉湖、猫耳湖、天鹅湖、八仙湖的五湖龙虾最为有名,每年5-9月份是旺季,年产量可达5000吨。

盱眙龙虾,是淡水龙虾,又称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盱眙龙虾,味道独特,具有麻、辣、鲜、香的特点,作为一种大众化、平民化的食品,余香不绝,回味无穷,屡食不厌,因而有相当强的市场占有率,深受广大食客的青睐。盱眙龙虾,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是手抓十三香龙虾。其奥妙何在看着红红的一盆虾子,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诱人食欲。吃的时候,麻、辣、鲜、美、香、甜、嫩、酥、肥、亮,令人欲罢不能。吃后余味不绝,绕手三日,叫人无法忘记。盱眙龙虾之所以有名,是与它的烹制方法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它的配料是独一无二的,即十三香(数十种中草药组成);另外盱眙大小餐馆在将龙虾上桌时不是用的碗、碟之类的餐具,而是用的面盒、脸盒等;由于前几年螃蟹价格具高不下,对于普通百姓只好以虾代蟹过把瘾了,所以盱眙龙虾又被戏称为“螃蟹助理”。可以说盱眙是最早吃龙虾的地方之一,随着十三香龙虾的闻名,为了带动我县经济发展,盱眙县人民0于2000年7月中旬举办了首届中国龙年盱眙龙虾节。期间举办了“大型文艺晚会”、“天泉湖龙舟赛”、“山地越野车表演赛”、“水上传统民俗婚礼”、“千人龙虾宴”等活动。那么这种价廉物美的小龙虾与那些身价不菲的大龙虾有什么关系呢?小龙虾学名叫虫剌蛄,又称螯虾,属甲壳纲河虾类,形状似龙虾而小,所以又称小龙虾,第一对步足极发达,类似于蟹的螯;外壳色泽鲜艳美丽,呈血红色;常栖息于山溪及其附近的河川之中。盱眙这种大头螯虾,又称“克拉氏螯虾”,属同科的螯虾类,常穴居在田畦和其岸边。克氏螯虾,个体较大,甲壳很厚,身体呈暗红色。它原产于北美洲,后被日本引进,本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由于螯虾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都很强,分布范围日渐扩大,如今在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诸省市都能见到。螯虾能给堤坝造成危害是由其喜欢穴居的生活习性决定的,它的前端长有一对钳子般的螯足,打洞的速度很快,范围也较大。由于它们经常生活在江、河、水库、池塘和水田等的岸边,因此对于堤坝的危害可能比白蚁的危害更大。实地考察发现,螯虾主要出现在堤坝的背水面,只要有水坑、水沟或很潮湿的地方,一般就会有它们的踪迹。

产地与产量

原产于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传至我国的南京一带,再进入盱眙境内的陡湖、洪泽湖,进而进入天泉湖、猫耳湖、天鹅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塘,在盱眙境内生长、繁育、壮大,成为盱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盱眙龙虾,以陡湖、天泉湖、猫耳湖、天鹅湖、八仙湖的五湖龙虾最为有名,每年5-9月份是旺季,年产量可达5000吨。

最出名的十三香

盱眙龙虾,味道独特,具有麻、辣、鲜、香的特点,作为一种大众化、平民化的食品,余香不绝,回味无穷,屡食不厌,因而有相当强的市场占有率,深受广大食客的青睐。盱眙龙虾之所以有名,是与它的烹制方法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它的配料是独一无二的,即十三香(数十种中草药组成);另外盱眙大小餐馆在将龙虾上桌时不是用的碗、碟之类的餐具,而是用的面盆、脸盆等;由于前几年螃蟹价格具高不下,对于普通百姓只好以虾代蟹过把瘾了,所以盱眙龙虾又被戏称为“螃蟹助理”。盱眙龙虾,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是手抓十三香龙虾。其奥妙何在看着红红的一盆虾子,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诱人食欲。吃的时候,麻、辣、鲜、美、香、甜、嫩、酥、肥、亮,令人欲罢不能。吃后余味不绝,绕手三日,叫人无法忘记。可以说盱眙是最早吃龙虾的地方之一,随着十三香龙虾的闻名,为了带动盱眙经济发展,盱眙县人民0于2000年7月中旬举办了首届中国龙年盱眙龙虾节。期间举办了“大型文艺晚会”、“天泉湖龙舟赛”、“山地越野车表演赛”、“水上传统民俗婚礼”、“千人龙虾宴”等活动。

2009年12月18日,2009年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参事、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代表大会认定“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达41.3亿元。“盱眙龙虾”位居全国106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9位,成为“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

2009年12月20日,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最新公告,确认江苏省盱眙县“盱眙龙虾XUYILONGXIA及图”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宣告第一个龙虾“中国驰名商标”的诞生,注册人为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

盱眙龙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江苏省盱眙县现辖行政区域内自然水域。

九. 江苏省 淮安市 盱眙县 淮安黄瓜

淮安黄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淮安黄瓜”:瓜-菇轮作效益高

“淮安黄瓜”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一直以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等优点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喜爱,“淮安黄瓜”畅销大江南北。2011年4月“淮安黄瓜”已通过江苏省绿色食品办产品鉴评,申报材料已报农业部。

“淮安黄瓜”采用日光温室栽培,采用独特的“瓜-菇轮作”方式,草菇的生长为黄瓜积累大量的有机质,减轻了黄瓜连作障碍和根结线虫病问题,加上农户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主施有机肥,使得“淮安黄瓜”与其他黄瓜相比品质更优、口感更好、产量更高,亩均纯收10000元以上。目前,全市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35万吨,销售额8.5亿元。

“淮安黄瓜”采用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等质量管理办法,形成了淮安日光能温室黄瓜栽培技术标准,并发布贯彻,不断提高淮安黄瓜品质,推动黄瓜产业发展起。“淮安黄瓜”2006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蔬菜认证;获江苏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三等奖。

地域范围

"淮安黄瓜"的生产地域范围为淮安市境内的淮阴区、清河区、楚州区等县区,区域范围北纬32°43ˊ00"~34°06ˊ00",东经118°12ˊ00"~119°36ˊ30"之间。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公里,面积10072平方公里。 “淮安黄瓜”的总面积8万亩,其核心区范围为淮阴区丁集镇、刘老庄乡、渔沟镇、袁集乡、五里镇、棉花庄镇共6个乡镇的20余村,总面积3万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淮安黄瓜”瓜长5-0cm,瓜径4-5cm,粗细均匀,瓜把短,无棱,刺密;果肉呈淡绿色、含水量高,瓜肉清脆细腻,微甜爽口,可生食,也可凉拌或炒食,地域特征明显。每00克“淮安黄瓜”中维生素C﹥0mg、蛋白质﹥0.85g。“淮安黄瓜”严格按照淮安市蔬菜流通协会制定的《绿色食品 淮安黄瓜种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淮安黄瓜”的质量安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