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省西双版纳市有什么特产 西双版纳什么特产最火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省西双版纳市有什么特产 西双版纳什么特产最火更新时间:2023-01-24 01:41:07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傣族黑陶

黑陶是傣族民间的传统手工制品。1995年,为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勐海县景真八角亭旁兴建了工艺美术黑陶厂,生产土黑陶制品。先后开发出坛、罐、瓶、烟具、茶具、陶马、陶牛等63个系列产品。产品造型新颖别致,雕刻精细,图案古朴典雅,美观大方。黑陶茶具泡茶、醇香之味保持长久。黑陶花瓶插花,有较好的保鲜作用。黑陶产品很受游客喜爱。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景洪苦笋

景洪苦笋

苦笋是傣族人最爱吃的一种素菜。吃苦笋最讲究佐料,人们称这种佐料为“南秘”。可以用鱼、虾、螃蟹制作而成,比较简单,最普遍的是用西红柿制作的南秘。吃的时候只要拿烧好的苦笋蘸上“南秘”即可食用。这时的苦笋是又苦又香,又辣又酸,主味是苦,但傣族人吃笋很特殊,他们是越苦越爱吃。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活血圣药”血竭

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众多的奇异的药材,“活血圣药”血竭是其中的一种。血竭古称“麒麟竭”,主要医治:跌打、损伤、血瘀疼痛、风湿麻木、妇科杂症等病,同时也是配制“七厘散”药品的主要原料。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采用生长在季雨林中的龙血树,力口工成的“雨林牌”血竭是血竭中的正品,其疗效优于进口原料生产的皇冠牌血竭。1992年被云南省卫生厅审定为“云南优势药品”。1994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被国家科委评为金奖。1995年又获得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和科技创新奖。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云海白毫

云海白毫因产地终年云雾缭绕,酷似云海,茶叶身披白毫而得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上世纪70年代初创制的名茶。 云海白毫产地勐海,地处祖国的南端,这里古树参天,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腐殖质层深厚,是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大叶种茶树,是云海白毫品质形成的优越条件。

白毫茶采摘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半开展或初展,要求芽叶大小、长短、色泽均匀一致。芽叶采回后做到及时摊放,及时加工,保持芽叶新鲜。 云海白毫茶为手工炒制。主要工艺分蒸青、揉捻、炒二青、理条整形、复炒、干燥等六道工序。 蒸青:目的是利用蒸气破坏芽叶内的酶活性。蒸青锅锅径为30厘米,蒸汽温度95℃左右,每锅投叶量300克,历时2.5分钟左右,蒸好下锅摊凉2~3分钟。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勐腊砂仁

勐腊砂仁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砂仁产业是勐腊县山区农民继橡胶、茶叶之后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为贯彻落实勐腊县“绿色产业富县”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升勐腊县绿色生态经济产业,拓宽农民经济收入渠道,今年勐腊县加大了低产砂仁园改良的扶持力度,在全县7个乡镇14个村民小组实施低产砂仁园改良1.06万亩,新植0.45万亩,全县建立砂仁苗圃地10亩,共繁育优质阳春砂仁苗30万株,为农民无偿供苗225万株,供复合肥7万公斤。目前,勐腊县的砂仁面积已达到6.008万亩,总产量(干果)458吨,产值5500万元。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西双版纳风味小吃

西双版纳风味小吃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版纳地毯

云南省版纳地毯,是我国纯羊毛手工纺织地毯中具有独特地方民族风格的一种。版纳地毯选用优质羊毛作原料,精心编织成的,图案设计独具匠心,融合各民族传统的装饰艺术,加以创新,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装饰美感和艺术享受,并且编织工艺精良,产品质地紧密,富于弹性,经久耐用,成为受人欢迎的实用工艺佳品,陈设装饰于客厅、卧室,富丽堂皇,满室生辉。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味酸肉

西双版纳傣族善于腌渍酸肉,所腌酸肉,以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酸牛筋,以牛筋(主要为蹄筋)为原料腌制。加工时,将牛筋上的油、肉、粘膜等杂质剔去,取纯牛筋切条,煮至可以嚼食程度,捞出用冷水淘洗、滤干、晾冷。拌以适量食盐、辣椒、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使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这道菜,筋白而净,清清爽爽,味微酸,香辣适口,是当地傣味餐馆一道独具风格的主菜。

酸腌牛头脚,一般以一个牛头、4只牛脚为主要原料。先用沸水烧烫牛头、牛脚,刮尽牛毛(有不尽之毛,应用火燎烧后刮除),剔去头骨、脚骨,仅取皮肉用淘米水浸泡,认真搓揉清洗,再用清水漂洗,煮熟晾干,皮肉切片、牛筋切条,加食盐、姜末、蒜末、辣椒面、桔皮、花椒叶、野花椒等佐料和少许稀饭搅拌均匀,装入坛内或竹筒内密封腌制3~5天,使牛肉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腌制的牛头脚筋肉,味略酸辛,无油腻感,清凉爽口,宜作夏日冷盘。

西双版纳的居民多是傣族人,傣味菜以糯米、酸味食品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颇具独特的民族风味。而诸多美食之中,我最偏爱酸味食品。

傣族人善于腌制酸肉,所腌酸肉,又以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酸牛筋以牛蹄筋为原料,先切条,煮后再淘洗,晾冷,拌以食盐、辣椒、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这道菜一上来,看上去筋白而净,清清爽爽,挟一筷入口,味微酸,香辣适口,很是开胃。

酸腌牛头脚也是一大特色。一般以一个牛头、4只牛脚为主要原料。用沸水烧烫牛头、牛脚,刮尽牛毛,剔去头骨、脚骨,仅取皮肉用淘米水浸泡,认真搓揉清洗,再用清水漂洗,煮熟晾干,皮肉切片、牛筋切条,加食盐、姜末、蒜末、辣椒面、橘皮、花椒叶、野花椒等佐料和少许稀饭搅拌均匀,装入坛内或竹筒内密封腌制3~5天,使牛肉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腌制的牛头脚筋肉,味略酸辛,无油腻感,清凉爽口,天热的时候佐上一瓶冰啤,大口喝酒,大口吃菜,不亦快哉。

此外,傣族的酸笋也是闻名遐迩。傣家人通常将采来的鲜笋切成丝,用井水或泉水洗净后直接放入大坛中压紧,加盐后密封腌制,两周后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酸笋了。酸笋炒肉,肉的鲜味和笋的酸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口舌生津,大快朵颐。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民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制法有两种,一种是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又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小饭甄里,甄子底层堆放一层用水浸透的糯米,甄心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蒸约十五分钟,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这种方法制出的竹筒香茶,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竹筒的口径约为6厘米,长25厘米左右,边装边用木棍将竹筒内的茶叶舂压紧,边装、边烤,边舂,直到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竹筒口,放在离炭火约40厘米的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约五分钟翻动竹筒一次,待竹筒由青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全部烧干时剖开竹筒,竹香茶即制成。

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竹香茶具有芽叶肥嫩,白毫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甜的特点。傣族群众到田间劳动,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山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入竹筒香茶再烧数分钟,待茶水稍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令人浑身舒畅。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腌牛脚筋

腌牛脚筋是傣族传统性的一道名菜。其原料是黄牛头、脚,佐料有姜、蒜、红辣椒、野花椒叶、盐等。制作时,将牛的头、脚、刮洗干净、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煮烂。将煮烂的头、脚去骨,切成短小的条状,用淘米水浸泡3小时后再用冷水洗干净,滤干。用切细的红辣椒、舂细的姜、蒜、加盐、野花椒叶一起拌拢,装入瓦罐封好。半月后即可以食用。滋味酸香,质地软嫩,清凉爽口。( 西双版纳)

用"腌"的方法烹调菜肴的有

腌牛脚筋、腌黄牛皮、腌水牛皮、腌猪脚、腌鱼、腌竹笋等,期制作方法大体相同,腌鱼和竹笋较简单。味道因食物不同而各异。
除了上述烤、蒸、剁、腌四大类以外,还有油炸烹调。如油炸知了背肉馅、油炸牛皮、油煎荷包蛋蛹等等。其制作方法较为简单风味又别具一格。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