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宣汉大巴山土特产有哪些品种 宣汉大巴山土特产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宣汉大巴山土特产有哪些品种 宣汉大巴山土特产有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3-01-19 07:47:26

一. 四川省 达州市 宣汉县 峰城玉米

峰城玉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峰城玉米是四川达州宣汉县的。

峰城玉米产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当地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民国时期,峰城玉米作为百姓主要食物和重要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峰城玉米产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种植的玉米产量高、品质优,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淀粉、氨基酸,及其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峰城玉米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也为宣汉县粮食9年增,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褒奖,新闻联播先后两进行了播报。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宣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峰城玉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宣汉境内的峰城镇、桃花镇、南坪乡、凤林乡、观山乡、老君乡、龙泉乡、渡口乡、三墩乡、漆树乡、樊哙镇、漆碑乡、土黄镇、白马乡、华景镇、五宝镇、天台乡、茶河乡、塔河乡、南坝镇、上峡乡、下八镇、凉风乡、黄石乡、芭蕉镇、三河乡、清溪镇、东乡镇、天生镇、七里乡、柏树镇、天宝乡、庙安乡、东林乡、君塘镇、红岭乡、明月乡、柳池乡、大成镇、双河镇、庆云乡、马渡乡、隘口乡、土主镇、普光镇、黄金镇、厂溪乡、新华镇、石铁乡、胡家镇、毛坝镇、花池乡、凤鸣乡、红峰乡等54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2′-108°32′,北纬31°07′-31°49′,东邻开县,南邻开江县,西南邻达川区,西邻通川区,西北邻平昌县,北邻万源市,东北邻城口县。保护面积56470公顷,年产量16.3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锋城玉米果穗大、均匀,圆筒形或锥形;结实好,籽粒饱满,出籽率高;色泽鲜亮,以黄色、白色为主。 (2)内在品质指标:峰城玉米蛋白质含量≥6.5%,脂肪含量≥2.6%,钙≥34.0mg/kg,氨基酸总量≥5.5%。 (3)安全要求:峰城玉米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

二.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巴山银杏

巴山银杏,是四川省巴中市的著名,该品是世界上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特等优质的经济林木,树龄可达数千年,有“活化石”之称,银杏原产于长江中下游,后引种各地,历史悠久,川菜中常以银杏果入菜。

巴山银杏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而成为四川省最佳的银杏适生区而得名。大巴山山脉位于秦岭以南,横亘于四川省盆地北部和东北边缘,包括南江、通江、镇巴、万源、城口等地,境内最高峰为南江北面的光雾山。BYG

银杏又称白果树、公孙树。属于裸子植物。银杏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每年4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银杏浑身都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文化价值。BYG

大巴山以南为我国著名的第三纪植物的避难所,幸存下来的古老的孑遗植物银杏主要分布在大巴山以南的南江、通江、镇巴、万源、城口。尤以通江县的银杏资源丰富、品种优良,质量上乘,以“巴山银杏”冠名,名副其实。BYG

“巴山银杏”是世界上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特等优质的经济林木,树龄可达数千年,有“活化石”之称,银杏原产于长江中下游,后引种各地,历史悠久。BYG

“巴山银杏”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树高可达40米,胸径可达5米,一般实生苗约20年后结实,40年后进入盛产期,人工大砧嫁接后2—3年即能结实。银杏属阳性喜光向阳树种,深根系、耐旱,抗大气污染。但不耐水涝,不耐阴,抗风力差。BYG

银杏果仁俗称“白果”,营养丰富,药食两用,通江百姓用白果做食疗历史悠久,有银杏止咳汤、白果银耳粥、白果腊八粥等。《日用本草》、《本草纲目》、《医林要集》等中医古书也将白果列为重要药材。近现代研究表明,白果及其附属产品在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牙齿虫龋、小儿腹泻、痤疱疽瘤、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方面功效显著。银杏叶提取物中含160多种成份,主要是黄酮甙及银杏内酯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就有44种。银杏叶提取物还可研制成营养口服液、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其花粉、外种皮都是较好的制药原料。BYG

“巴山银杏”适应能力强,是速生丰产林,可以提供大量的优秀木材、叶子和果实,同时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治虫害、调节气温、调节心理等,是良好的造林、绿化和观赏树种。“巴山银杏”树冠高大、雄伟挺拔,世界上各大中城市已把银杏作为庭院、街道和园林绿化树种广泛栽植。已有不少专家支持将银杏立为“国树”。植于商代的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的古银杏树、植于晚宋的鹁鸪山鸳鸯合欢古银杏、颇受宋代苏东坡喜爱的净居寺银杏现都已成为“国宝”。BYG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四. 四川省 达州市 万源 大巴山黄牛

近年来,四川省万源市坚持全面发展的思路,把肉牛产业化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选择,并实施重点扶持创新产业模式,加强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打造“大巴山”黄牛品牌。

据了解,该市重点扶持建设5个~10个基础条件好、养殖户积极性高的肉牛基地和210国道沿线养牛规模30头以上的养殖户100户、100头以上的养殖户10户、500头以上的养殖户2户。

同时,该市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乡镇牛改体系建设,建立牛肉产品加工厂1个、肉牛综合交易市场1个,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包装打造“大巴山黄牛”品牌,并申请注册地理标志产品。

五.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蜀宣花牛

蜀宣花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蜀宣花牛”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宣汉县畜牧食品局等单位,从1978年开始在四川宣汉县共同培育,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33年不懈努力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建国以来中国第六个、黄河以南首次培育出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填补了中国南方、四川无培育牛品种的空白,是中国畜牧业史上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这将对四川乃至全国奶牛业、肉牛业的发展壮大,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蜀宣花牛”是以四川宣汉黄牛为母本,选用原产于瑞士的西门塔尔牛和荷兰的荷斯坦乳用公牛为父本,进行杂交创新,经横交固定和4个世代的选育、培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种。该牛性情温顺,具有生长发育快、产奶和产肉性能较优、抗逆性强、耐湿热气候、耐粗饲,广范适应中国南方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自然气候及农区较粗放饲养管理条件等特点,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蜀宣花牛”现总存栏3万余头,主要分布在宣汉县近30个乡镇,在选育区有基础母牛群8000多头,公牛400多头,其中核心群母牛1300多头。目前已推广到贵州、云南、西藏、重庆、河南、福建、上海等省市和省内近20个市(州),累计向育种区外出售肉牛560167头、奶牛8399头、种公牛897头。

六.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庙安脆红李

庙安乡是宣汉县脆红李的发源地,又名“中秋红李”,果实在8月中下旬-9月初成熟,丰产,高抗细菌性穿孔病。果实正圆球型,果面色泽紫红,果肉橙黄色,平均单果重20-25克,果面光滑,粉质厚,皮薄,果肉脆爽,甘甜,核小,全离核,独具玫瑰香味,汁多如密,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风味特佳,且耐贮耐运性能好,2-3.5℃下更可存放2-3个月之久,果实不软化。看山乡李海,品野簌山珍;品庙安脆红李,游美丽花果山。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充分依托庙安脆红李产业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与市场共同助推促脆红李产业结构升级,一箭双雕,多管齐下,把庙安乡真正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七. 四川省 达州市 宣汉县 九顶雪眉

九顶雪眉产于川、陕、鄂交界处的大巴山腹地——宣汉县漆碑乡。茶叶产区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态平衡,无工业污染。

茶树植保以生物防治为主,农残低、无公害。茶叶外开条索扁平、直伸,宛如少女之秀眉,色泽银毫披露如绿玉,毫中隐翠,绿里透毫,平伏匀整,内质香高持久,沁脾留齿,滋味鲜爽、醇、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翠嫩柔软。“九顶”名茶系列包括九顶雪眉、九顶翠芽、九顶香茗、九顶绿茶等品种,具有外形美观、汤色绿亮清澈、滋味鲜爽醇雅、清香持久等特点,其中九顶雪眉、九顶翠芽在1995年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双获金奖。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九. 四川省 达州市 宣汉县 巴山玉叶

巴山玉叶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宣汉县茶果站开发研制的 “巴山玉叶” 优质名茶,以其“色绿、香高、味醇、形美”的独特品质,受到专家肯定和消费者青睐。

茶叶是宣汉特色优势产业,2008年被四川省列入了富硒茶核心生产基地重点打造。宣汉县“巴山玉叶”茶内质好、外形美观,在参加中国茶叶学会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过硬的品质,获得名优茶一等奖殊荣。

十. 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巴山面酱

巴山面酱是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阿湖镇的。新沂巴山面酱不仅可以作为一道开胃小菜,用大葱等沾着吃,还是制作炒菜的配料,比如在烧制回锅时,在炒肉的过程中加入面酱爆炒,味道极佳。

新沂的巴山面酱为李家祖传技艺,距今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是由清朝年间清登侍郎李崎西独创秘方制作,历经六代传承至今。

酱在中国古代烹饪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元前158年,西汉史游《急就篇》有“芜荑盐豉醯酢酱”,把“酱”与其它调味品并列,可见酱的重要性。颜师古注曰:“酱,以豆合面而为之也。” 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食经》作小麦酱法,小麦一石,溃一宿,炊,卧之,令生黄衣,以水一石六斗,盐三升,煮作卤,澄取八斗,著瓮中,炊小麦投之,搅令调均,覆著日中,十日可食。”

新沂的巴山面酱由小麦面粉、水和食盐,不添加任何调味剂、香精香料,经过天然发酵制作而成,是纯天然食品。

巴山面酱制作工序复杂,周期长,要经过和面粉、制作面砖、上笼蒸熟、冷却、制曲、入缸自然发酵、翻搅、细磨等工序,历时一年才做成面酱。面酱色呈紫红色,味美而富有营养,含有蔗糖甜味和香油的香味,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既可作小菜,又是调味品。

巴山面酱的制作工序繁杂,在传承中全凭口传身教,制作过程中对气候的要求很高,受季节的限制,生产周期长,一般需要一年才成酱,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已无年轻人再去学习传统甜油制作的工艺。目前能熟练掌握这一传统工艺的人寥寥无几,多为50岁以上,所以亟需得到保护与传承。

■面酱的家庭做法

备好面、盐,和好面后蒸熟,可做成馒头,弄碎后加温发酵,然后晒干。和盐水混合搅拌均匀,在太阳下暴晒,如果是夏天,天气晴朗,晒1、2个月即可食用。

在家庭的餐桌上,面酱不仅可以作为一道开胃小菜,用大葱等沾着吃,还是制作炒菜的配料,比如在烧制回锅时,在炒肉的过程中加入面酱爆炒,味道极佳。

■面酱的几种家常吃法

吃法一:卷煎饼。就像贾汪一样,新沂人也爱吃煎饼。在煎饼上摊上一层面酱,放根小黄瓜或本地小葱,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吃法二:炒菜。平时炒菜又要放盐又要放酱油,而面酱则可一带二,而且还起到了挂浆的作用。

吃法三:做回锅肉。徐州人喜欢辛辣菜肴,回锅肉便是其中之一。在锅里倒上油,微热后放勺面酱,炸到出香味时,放上葱、姜、肉等材料,炒到一定火候出锅。回锅肉的味道、色彩更加鲜美、鲜亮。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