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以承德老家特产写作文 河北承德风俗400字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以承德老家特产写作文 河北承德风俗400字作文更新时间:2023-01-23 09:42:30

一.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满族旗鞋

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也是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习俗的反映。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高跟木底的女鞋,尤其满族贵族妇女,穿的更为普遍。满族妇女不尚裹脚,多为天足,通常穿着宽大的旗鞋,这种绣花的旗鞋,浅帮、短脸、尖口,史称“高底鞋”,又称作“寸子鞋”,其鞋极有特色。鞋底用木制作,其木底高度一般为一至二寸,鞋脸尖端突出上翅,其形状似船底,又称“船底鞋”。后来增高到三四寸,最高的甚至达到五寸左右,长度约占全鞋的二分之一。鞋底上下宽中间细,或上宽下窄呈梯形,鞋底的中部以木料为垫。木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装有前平后圆的马蹄形木底,踏地时印痕若马蹄,故称“马蹄底”,另一种是上宽下窄,形似花盆状,因此得名“花盆底”,两种都属于高底鞋。这两种鞋是满族妇女盛装的服饰,多在庆典祭祀时穿用。穿着这种旗鞋者,大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青年妇女。妇女盛饰时,穿着这种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的第三十回“新娘子悄惊鼠窃魂憨老翁醉索鱼鳞瓦”里说,穿这种鞋走起来“大是扬着个脸儿,振着个胸脯儿,挺着个腰板走”,走起来还“吉噔咯噔”,有着清脆的响动。由此,满族妇女的那种矫健举止呼之欲出,直到今天,我还经常可以在舞台或影视片中领略到她们当年的风采。在鞋的装饰上有很多讲究,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的另一处这样描写道:“只见他来到外问儿,在他那随身包袄里拿出个小红包儿来,……金、玉姊妹接过来一看,只见一盘儿里托着是一双大红缎子平金钉花线儿A字锦地扣‘百蝠流云’三寸半底儿的满帮着旗装双脸儿鞋,合一双鱼白标布袜子……”。旗鞋的鞋面多用彩色绸缎制成,上施五彩刺绣,也有镶饰各种珠宝者,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底腰身部分也常用刺绣或芽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鞋底木跟用白布包裹,鞋底一般抹有白粉,俗谓”粉底”。这种鞋的高木底非常结实,往往鞋面已破了,即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穿上这种鞋子,配上旗袍,更显身材修长,婀娜多姿,别有一番风韵。但穿这种鞋走路颇为不易,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方可。

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满族妇女喜欢遮脚面的长旗袍,为了行走方便,使旗袍的下摆既不拖地,又能遮盖双脚,她们便在鞋下安上了高高的木跟底。第二种说法认为,满族妇女穿高底鞋是为了增其身高,同时,穿高底鞋走路步履必然不会太长,莲花碎步能体现出女人婀娜的体态、优美的身姿。第三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了防止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作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第四种说法是,鞋面上有美丽的绣花图案,为了防止雨雪污泥弄脏鞋面,便把鞋底垫高。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权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记那些苦难的、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改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但是,若追究这种高底旗鞋的历史却并不久远,大约是在满族人关前后始兴起来的,这一点通过《满文老档》的记录可以了解到。《满文老档》的记载所涉及的尽是各种面料做的靴子,而不是那种高底鞋,说明当时的妇女仍是骑马。只有在女子渐渐不再骑马的时候,才可能兴起这种对行走自由有很大限制作用的高底鞋。

中年妇女则随着年龄的增长,鞋底的高度也逐渐下降,直至老年其鞋也以平木为底。一般劳动妇女也穿平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的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俗称“平底鞋”或“厚底鞋”,这种鞋是满族妇女的坤鞋。其鞋底的厚度为八分、一寸、一寸半、二寸不等,鞋底的长短与脚大体相等,其前端着地处稍削,形成前锐后圆,以便于行走。鞋面的材料一般是用布或缎,色泽不一。鞋帮、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镶彩色或串珠,鞋前脸多绣“云头”,也属家常便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冬絮薄棉夏为单,袜勒到小腿,袜底也纳有花纹,有的还用各种锦缎镶了边。

二. 河北省 承德 围场 荞面河漏

荞面是承德地区特别是坝上的传统作物,用它作成的面食有特殊风味,滑润而又耐嚼。荞面分白荞面和黑荞面,各有特色。用荞面以淡碱水和好揉匀,通过河漏床子,把面压成长条,投入滚水,入水即熟。挑出后配上卤,佐以蒜末、香油、醋,极为鲜美可口。美食家们认为,北京抻面、山西刀削面、承德荞面压河漏是北方面食三绝,各具风味,难分轩轾.

荞面河漏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北京抻面、山西刀削面齐名。锅中把水烧沸,河漏订子漏放在锅沿上,和好荞面填进订子漏内,然后加压,荞面从漏底许多小眼0来落在锅中沸水里,熟后捞出盛碗,浇卤汁,吃起来滑润筋道,饶有风味。

三. 河北省 承德 隆化 隆化山野菜

隆化县位于河北北部燕山深处,适宜生长蕨菜、刺嫩芽、苍术苗等品种繁多的山野菜,其维生素和钾、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极高,纯天然无公害,由格林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碧洁牌”、“格林牌”系列山野菜产品被国家轻工业局质量保证中心命名为“中国著名保护品牌”,被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认证为“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

四. 河北省 承德 承德县 承德山菜

在承德地区的众多野生山菜中,有一种蕨菜,素称“山菜之王”,享誉国内外市场。每年端午节前后,村民们有采摘蕨菜的习俗。

蕨菜,又名如意菜,性喜湿润而又冷凉的气候。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的高山阴冷地区。承德地区的围场、丰宁等县地处塞外的高山区,气候较寒冷,很适合蕨菜的生长。这种野生山菜生长较快,最高可达1米,而其采收期较短,一般从萌动出土3—5天即可采收。每年农历五月上旬,正是采集蕨菜的理想期。可采三茬,在20天左右即可采完。这一期间的蔬菜,叶小花淡,茎梗肉质细嫩、软脆,营养价值高。如果在此期间不及时采收,时间一长,就会失去食用价值。

在围场满族蒙族自治县民间,有人把蕨菜叫“长寿菜”。原来,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唐代乾隆皇帝有一年带领文官武将、随从、侍卫和射手们,出京师,经承德,到木兰围场行围狩猎时,走得饥饿难当。乾隆命几个侍卫去附近找食粮,而当地黎民贫困不堪,无法提供粮食。这时,有一个老农采来一筐鲜蕨菜,献给皇帝,乾隆一见,顿时大怒道:“朕要食粮,你为什么让朕吃草?”说着,欲令随从将他杀了。可老农不敢说这是蕨菜,因为这个“蕨”字与“绝”字谐音,不吉样,便随口说道:“万岁爷不知,这是一种深山珍宝,名叫长寿菜。这种菜闻之清香扑鼻,食之嫩滑鲜美,入口润喉生津,下肚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如经常食用,目朗神明,颜面如玉,无疾长寿,乃是仙家所用之宝物。”乾隆皇帝听罢,龙颜大悦,即命御厨做成菜呈上。他一尝,果然别具风味。于是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从此之后,这长寿菜的名字便在当地民间流传开来。围场的蕨菜,经采收、加工、腋渍后,更具有色绿、鲜嫩、细软、味美的特点。加之食用也方便,因而在诸多的野生山菜中,被称为“山菜之王”。

近年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蕨菜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广泛欢迎,远销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买到腌渍的蕨菜,经过脱水去盐后,可制作各种菜肴,饷宾待友,成为人们家宴中必备的美味。从70年代初期开始,在塞罕坝下的城子、孟奎、南山嘴、燕格柏等地开始进行鲜蕨菜加工,逐步扩展到80年代末期的百余个点加工蕨菜,商品量由50吨增加到400多吨。外地来旅游参观的人,都想购买一点蕨菜带走。

五.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满族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是满族妇女挂在身上装香料、香花的装饰品。香囊质地种类很多,有玉镂雕的,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一般制成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囊多是两片相合中间镂空,也有的中空缩口,但都必须有孔透气,用以散发香味。香囊长约十厘米,宽五厘米,厚二厘米。顶端有便于悬挂的丝绦,下端系有结出百结(百吉)的系绳丝线彩绦或珠宝流苏。

在百花盛开的春夏季节,满族妇女采来白兰花、茉莉花、玳玳花放人香囊中,挂在身上,以闻其香。冬天无香花时节,放上香料、香草,挂在身上提神开窍。尤其在暑天三伏,在香囊中放入紫金锭,既能避暑防瘟,又能防蚊驱虫。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老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由于香囊制作工艺精致、漂亮,满族妇女除将香囊挂在身上以外,还将香囊挂在自己的寝帐中,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熏染、净化空气,对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六. 河北省 承德 丰宁 坝上蕨菜

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又称长寿菜。它是野生植物,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称,产自深山。蕨菜营养丰富,含胡罗卜素、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蕨菜可鲜吃,也可腌制后食用。坝上地区也是我国蕨菜的产地之一,不仅国内畅销,还深受国外宾客的赞誉。

七.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燕山无角山羊

产于河北宽城。其体大健壮,头顶宽平,大小与体躯相称。耳略向前上方,颌下有长髯。背腰平直,体躯深广,肉用体型较为明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被毛以黑色为主,白色次之,少数为黑白混生,毛长绒厚,能耐寒。母羊乳房发育良好,其适应性极强,有较强抗病力。适宜于干燥环境。耐粗饲,终年放牧饲养,善采食青草、灌木、枯草、枝叶及带刺植物叶等。冬雪季节,有刨雪觅食能力。高山陡坡、险峰峭壁均可攀登采食。成年羊抓膘能力强、增重快,产肉率高、羊毛质量高,羊皮一般为中上等皮。

八. 河北省 承德 滦平县 无角山羊

无角山羊为本县代表畜种

九. 河北省 承德 隆化 清宫御膳银丝杂面

银丝杂面是一种用各种豆子面和制而成的面条,是承德民间传统食品,已有300多年历史。承德属于杂粮产区,古时候麦子多从关内购进,售价高昂,而承德人又十分喜欢吃面类食品,人们就用土产的各类豆子磨成粉,轧制成杂面食用,后来杂面逐渐由民间传入皇宫、市井。 银丝杂面的原料有豌豆、绿豆、冬小麦、江豆。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嗜好配以各种肉丁、蔬菜、辣酱或其它不同佐料。其特点是清淡爽口,营养丰富,可消热、祛毒、开胃、降压。常食对冠心病、糖尿病多有益处。( 承德)

十. 河北省 承德 滦平县 滦平玉米

滦平玉米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

滦平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7.6°C,是玉米、水稻、大豆、高粱、谷子等农作物主要产区,以生产优质玉米著称,是玉米出口基地县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