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潮汕特产黑芝麻姜糖的功效 黑芝麻姜糖有什么好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潮汕特产黑芝麻姜糖的功效 黑芝麻姜糖有什么好处更新时间:2023-01-28 10:13:03

一.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汕橄榄菜

潮汕橄榄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橄榄菜是一种闻名遐迩的潮汕杂咸小菜,不仅海内外的潮汕人喜欢,很多外地人吃后也都赞不绝口。不但如此,乌橄榄菜还与菜脯和咸菜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潮菜原料,用它来炒饭或蒸肉,能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油香美味。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青绿色的嫩橄榄,与咸菜叶一起熬制之后,会变成黑亮如墨的乌橄榄菜呢?而且这样一种风味独特的黑色食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被创造发明出来的呢?

有这样一个创制乌橄榄菜的民间传说:每年夏天,肆虐的台风刮过之后,橄榄林子里总会落下一地的橄榄花。橄榄花就是尚未成熟的青橄榄,这时距离秋冬的采摘期尚远,橄榄果个小色青肉嫩核稚,吃起来粘稠味涩。有一位巧媳妇,舍不得让橄榄花在地里烂掉,就拾了一篮回家熬煮。因为旧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咸菜瓮,瓮头(上面)总堆放着一些咸菜尾(叶),巧媳妇便将这些咸菜下脚料也取出来洗净切碎,放进生铁鼎(锅)里与橄榄花同煮。她的本意,只是将废物利用起来,留着以后慢慢食用。不想奇迹真的出现了,乌橄榄菜就此诞生了!

从技术的层面看,发明乌橄榄菜的关键环节是熬煎橄榄树脂。但此项技术的发明及应用,潮汕人的先民南越人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掌握了。这是因为橄榄本来就是一种原产于南越的果树,南越人除了嗜食橄榄果之外,还熟悉橄榄树的种植技术并能够综合利用橄榄树的各种价值。

对此唐朝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是这样记载的:“橄榄树枝皆高耸,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虽苦涩而芳香胜于含鸡香也。有野生者,子繁树峻,不可梯缘,但刻其根下方寸许,纳盐于其中,一夕,子皆自落。树枝节上生脂膏如桃胶,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调如黑饧,谓之橄榄糖。用泥船隙,干后牢于胶漆,著水益坚耳。”这里提到,橄榄树的枝节皮叶会分泌一种乳脂,经过熬煎之后,就变成黑色的饧状物,所以称之为橄榄糖。

橄榄树脂并不仅仅作为船舶的粘合剂,品质好的还能成为香料或药材。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提到一种“橄榄香”,说其由“橄榄木节结成,状如黑胶饴,独有清烈出尘之意,品在黄连、枫香之上”。

潮汕人从南越人身上传承过来的橄榄文化,首先表现在对橄榄果的嗜好上。嚼橄榄犹如喝功夫茶,个中滋味非此道中人是很难理解的。地方志书在记载橄榄时最重视的就是品质,比如嘉庆《澄海县志》说橄榄:“实尖而小者为美,圆而大者稍逊之。”光绪《海阳县志》则说:“其种有青有黄。青者味涩,唯黄而尖有三棱者佳。”这里提到的三棱橄榄,原产地在潮阳金玉的芦塘乡。2005年有一株树龄五百年的橄榄树王,挂果158公斤,拍卖得到52.7万元,创下了惊人的交易记录。

其次是表现在对橄榄树的综合利用上。橄榄树挺拔高耸,木质轻疏松软,故张岱《夜航船》说:“此木可作舟楫,所经皆浮起。”按古人造船的最大特点是不用铁钉,有了橄榄树,造船所需的木材和粘合剂就都能够解决,航海就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我们说,不但潮汕人的乌橄榄菜可能与橄榄糖有关,就连航海等生活方式都可能与橄榄糖有关。这也许能够回答为什么古代的潮州海商会那么出名,古航道:“万里石塘”为什么由潮州起始,经南海诸岛而到达异国他乡。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姜糖

凤凰姜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姜糖的成型,源于凤凰民间治风寒感冒的一种小配方。人吃五谷杂粮,终年操心劳作,偶遇风寒,难免会生出病痛。对于这种小疾,凤凰人一般不求助于医,他们自己解救自己,切几片姜拌以红糖在瓦钵里煎煮,到了一定火候,就着热汤服下,盖上棉被,发出一身大汗,便感一身轻快,体复如初。

谓之姜糖,主要成分为姜与糖。姜乃中国传统的中草药。所以,古人留下的食养口诀有: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早晨吃片姜,赛过人参汤,常吃萝卜和生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既然生姜有如此诸多功效,凤凰先祖的一些脑筋灵转之人便将生姜与糖制成可以存放的固体糖丸,闲时经常取一两粒含于口中,调口干舌燥、苦涩味觉及防范风寒。在日月轮回的光阴中,姜糖制作日渐得以精细,一些富裕人家不断深研将其加入一系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中草药。如此一来,姜糖便成其为凤凰诸家祖传秘不外泄的糖物精品,因而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凤凰人独领1的常用保健糖物。由此它走入市场,成为一些人主要的营生之道。共和国建国前后,凤凰古城便有多家制作姜糖作坊,由小孩妇女提篮在古城街巷转卖。长街之上,经常可见大人小孩鼓着腮帮,将姜糖吮吸得津津有味。

凤凰姜糖自清乾隆沿袭下来,一直在湘西地盘流传,至20世纪60年代中断。三年困难时期的“苦日子”,人们食不裹腹,农民不种生姜,食糖断绝供应,使得姜糖无料加工,在近四十年时间里姜糖在市面上销声匿迹。

20世纪末,当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在祖国大地上已吹拂了近20年,凤凰姜糖这久藏闺阁人已忘的稀罕物才古董般地被搬出市场亮相。虽是摸着石头过河,却在如林的洋包装糖物面前居然站稳了脚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凤凰姜糖如今在市场上已是红红火火地走着。凤凰人不喜露富,吃在肚里,营养在身上。当问起作坊的经营姜糖收入如何,老板们总是笑而不答。但他们全都湿湿的嘴唇,红红的脸庞,可以看得出他们不缺钱不缺粮。他们不哭穷而笑,笑里可以看出丰厚收入的内容。

三. 河南省 南阳市 方城县 芝麻

芝麻是南阳传统的油料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集中分布在唐河、淅川、邓州、社旗、方城、镇平等五县市,面积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的四分之一。南阳芝麻含油率高、食用品质好、面积大、货源足,在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深受欧美各国及日本客商的欢迎。镇平张林产的林麻油始于唐代,兴盛于清,以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驰名海内外。南阳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非常适合芝麻的生长发育。目前,全市主要种植有豫芝8号、9号等白芝麻系列优良品种。1998年,全市种植芝麻85.6万亩,总产6919.6万公斤,年均单产80.4公斤,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南阳芝麻及其加工而成的食用油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南阳)

四. 山东省 滨州 阳信县 滨州芝麻糖

芝麻酥糖是滨州民间传统风味食品,亦为山东名产之一,以其制做工艺精细、造型美观、营养丰富、香酥甜脆而闻名于世。这一名吃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近年来,滨州食品厂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并以名贵花卉“君子兰”作为注册商标,使“滨州芝麻糖”的名声进一步扩大,多次被商业部和山东省评为优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五. 山东省 德州 齐河 黑芝麻香油

齐河“东顺王”牌黑芝麻香油是由100%纯黑芝麻采用传统工艺经现代技术加工精制而成。它具有味道纯正,芳香浓郁之特点,还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亚油酸是人体最主要的必需脂肪酸,黑芝麻所含亚油酸极高,可达50%左右”。 常食黑芝麻香油,可清肺健胃、祛痰止咳,提神明目、滋补肝肾、养血润肠、滋补肝肾并对身体虚弱、便秘、肝肾不足、头晕目眩、秃养发、白发变乌润肤养颜、贫血、乳汁乏无有一定食用疗效。

六.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芝麻虾排

芝麻虾排

配料:海虾10两,

蛋1个,

面粉2两,

芝麻2两,

牙签12支,

盐4茶匙,

油3杯,

制作

1.取虾仁去泥肠,洗净,加盐拌匀。

2.用牙签2支将5只虾串成虾排。

3.将虾排依序沾面粉、蛋液、芝麻备用。

4.油沸以中火将虾排炸呈金黄色,盛起去牙签排盘即可。

七.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乌石芝麻

芝麻多产于南方,土壤和地理环境尤为重要,它喜光厌水。陆丰乌石这一带属丘陵地带,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所以生产出来的芝麻,虽不敢说独一无二,但属上品完全是事实!乌石芝麻,光亮圆黑、皮薄、内白丰满等优点。那亮晶晶的芝麻,犹如一粒粒黑色的小珍珠。众所周知,黑芝麻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成分。黑芝麻的药用价值很高,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等功效,还有对美容、头发变黑更有奇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凡胆结石患者,其胆汁中的卵磷脂含量一定不足,常吃黑芝麻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胆结石,同时还有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的作用,确实是中老年人常用的保健佳品。因为芝麻的诸多好处,故芝麻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芝麻,海陆丰人多用来擂咸茶。其实,芝麻大有潜力可挖,我相信通过芝麻可以打造出一系列亮晶晶的品牌。芝麻可做芝麻糖、芝麻糊、芝麻饮料,前者早已有之,芝麻饮料,目前的市场上还没有。芝麻富有营养,生津止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

典故

相传南宋末年(1279年2月),元兵入侵,宋室南走,宋帝昺与陆秀夫逃到陆丰乌石村一带,住在一户姓林的农家里。当时的百姓贫困潦倒,民不聊生,适逢青黄不接,宋帝吃不到一顿像样的饭。尝尽山珍海味的皇帝,哪里吃得下农家饭。一天,林大娘做芝麻糊给孙子,多做了一碗给宋帝。宋帝看到黑乎乎的芝麻糊,皱着眉头问:“这是什么东西?这么脏的东西能吃?”林大娘回答:“芝麻糊。”那碗芝麻糊浓浓的香味,直钻宋帝的鼻子,在皇宫再好的佳肴也闻不到这么香的味道。宋帝经不住那香味的吸引,还是端起了芝麻糊。他用汤匙挖了一点点送进嘴里,芝麻糊一到嘴里,就惊叫了一声:“好东西!”那碗芝麻糊几汤匙就给宋帝吃得干干净净,吃完后叫道:“再来一碗!乌石芝麻天下一绝,独一无二!”林大娘回答:“没有了。”宋帝很是遗憾地说:“大嫂,以后,天天给我做芝麻糊。”林大娘对他苦笑着摇了摇头,本想说几句,但还是忍了。深居皇宫的宋帝,哪里知道百姓的疾苦。宋帝看着林大娘喂着才四个多月的孙子,就问:“怎不见孩子的母亲?”宋帝这一问,林大娘的眼泪簌簌而下,她擦着眼泪说:“孩子出世不到十天,她……她死了,这苦命的孙子就是用……用芝麻糊养活的,是这芝麻糊救了他的命……”宋帝看着孩子回答林大娘:“是一个好孩子,他的命不苦。你看他长得眉清目秀、大耳朵、阔嘴巴,是一个福相之人,日后必有出息!”林大娘听到宋帝这番话,终于破涕为笑。后来,这孩子应验了宋帝的金口玉言,果然有出息,成了一个大商人,富甲一方。

八.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蒲庙铁锅芝麻饼

起源于蒲庙、那楼、刘圩、中和等乡镇,原是邕宁人过年过节的喜庆小吃,现在只有少数老年人会做这种小吃,是一种将近失传的小吃。米面做的饼皮,黄糖加上若干种粟米加工成的饼心,在烧红的铁锅上烙干,撒上芝麻。其貌不扬的圆饼,香脆的饼面咬在嘴里咔吱而化,渗出清甜的饼陷和芝麻的香味,在口中慢慢散开。

在冬天的蒲庙街头,偶尔会看见坐在架着平底大铁锅的火炉旁烙芝麻饼的烙奶奶,吃着蒲庙铁锅芝麻饼,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九. 四川省 眉山 仁寿 仁寿芝麻糕

仁寿芝麻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仁寿芝麻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仁寿县芝麻糕,是仁寿独特的地方名品;其味馨香,糕质细嫩,柔和化渣,甜而不腻,润肺补身,营养丰富,老幼皆宜,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多次获得产品和质量荣誉。制作工艺:上等芝麻、核桃、蜂蜜、白砂糖、饴糖、大糯米,上等面粉、豆粉、精炼植物油、花生等,经严格筛选,按科学配方精制而成。

仁寿芝麻糕,为四川乐山地区传统的名品之一,由于仁寿县现隶属眉山市,故名。其特点:糕质细嫩,柔熟化渣,甜香爽口,有独行风味。

仁寿芝麻糕原料配方:

芝麻粉7.5公斤、搅砂糖34.25公斤、糕粉3.25公斤、熟面粉5公斤、豆粉0.25公斤。

仁寿芝麻糕制作方法:

1、制芝麻粉:选颗粒饱满的芝麻,以清水淘洗,去杂质泥沙,捞起将水滤干后再下锅炒制。用微火炒至呈谷黄色时,取出摊开冷却,筛去碎颗粒和杂物,用碾子把芝麻碾破,再筛去芝麻壳,碾成芝麻粉。

2、搅砂糖:以50公斤优质川白糖为比例,加10%的水和10%的饴糖,倒入锅里熬至沸点后,起锅到入冰箱,同时放进2%的猪油,并不断地搅拌,直至翻砂冷却为止。

3、制糕粉:将糯米过筛,去掉杂物和半节子米,倒进60℃的温水中浸泡,巡回搅拌。过5分钟左右,便可捞出用麻袋盖上,让其“发汗”。然后晾干,再用河沙拌炒,直至炒泡。泡米要求饱满,然后过筛,磨成细粉末,储存半年后使用。若急需用时,也要将糕粉用筛摊开放在潮润地上,让其自然吸潮,一个星期左右方可用。

4、制熟面粉:把面粉送进烘炉烘烤,炉温四周要均匀,烤熟后过筛即可。

5、拌合:(1)糕心:用芝麻粉、熟面粉和88.5%的搅糖放在一起拌匀,并用力擦绒和。(2)底面粉:将糕粉和11.5%的搅糖用滚筒碾绒过筛,便可用。

6.、上盆、成型:每盆先取出糕粉0.1公斤作底粉,倒入粉盆底摊开;再取出糕心1.75公斤,均匀地倒入盆内铺平压紧,然后再用糕粉0.15公斤作面粉,盖在糕心上擀平-;最后用少许的豆粉撒面。静置1小时后,就可以切块成型,包装为成品。tAy

仁寿芝麻糕成品标准:

规格:糕块整齐,刀口光滑。色泽:外观呈乳白色,无斑点,无杂质。组织:糕质细嫩,细润松软,不翻砂,无糖子。口味:爽口,具有浓郁的芝麻香味。

仁寿芝麻糕

四川省仁寿县文林镇、大化镇、1镇共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仁寿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仁寿芝麻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仁府函〔2013〕47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1421/T6.2~6.3-2011《仁寿芝麻糕》

十. 河北省 邯郸 大名县 芝麻焦烧饼

芝麻焦烧饼为大名县风味食品之一,已有百年之久。芝麻焦烧饼为圆饼形,两面沾有芝麻,有咸、甜之分,现今为了满足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开发、研制了豆沙、枣泥等系列加馅产品。其特点是:入口香脆,落口回香,焦而不硬,香而不腻,为老少皆宜和馈赠亲友物美价廉之食品。芝麻焦烧饼的制做原为吊炉烘烤,现多为烤炉烘制,原料为面粉、芝麻、植物油、花椒和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