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最有名特产是什么 安徽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最有名特产是什么 安徽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3-01-18 08:35:21

一. 安徽省 六安 雁鹅

雁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肉用型品种。原产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和江苏省的镇江、南京丘陵山区。在江苏通常称雁鹅为“灰色四季鹅”。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头部圆形略方。喙黑色、扁阔。头上有黑色肉瘤,质地柔软,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突出。眼睑黑色或灰黑色,眼球黑色,虹彩灰蓝色。颈细长,胸深广,背宽平,腹下有皱褶。皮肤多为黄白色。全身羽毛紧贴,呈灰色,背羽、翼羽、肩羽及胫羽为灰底白边的镶边羽,腹部灰白羽。成年鹅羽毛灰褐色和深褐色,颈的背侧有一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体躯的羽毛从上往下由深渐淡,至腹部为灰白色或白色。除腹部白色羽外,背、翼、肩及胫羽皆为银边羽,排列整齐。肉瘤的边缘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胫、蹼橘黄色,趾黑色。雏鹅全身绒羽墨绿色或棕褐色,喙、胫、蹼灰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公鹅109克,母鹅106克;30日龄公鹅791克,母鹅810克;60日龄公鹅2437克,母鹅2170克;90日龄公鹅3947克,母鹅3462克;120日龄公鹅4513克,母鹅3955克;成年公鹅6020克,母鹅4775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6.10%,母鹅83.80%;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2.60%,母鹅65.3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50天,早者210天。平均年产蛋65枚,平均蛋重159克。平均蛋壳厚度0.60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51。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120-15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1:(5-7)。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0%。母鹅就巢性强,就巢率83%,一般年就巢2-3次。公鹅平均利用年限2年,母鹅3年。

二. 安徽省 滁州 明光 安徽白薇

安徽白薇:气微弱,微苦,以根色黄棕、粗壮,条匀,断面白色、实心者为佳。具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效,主治阴虚内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肿毒等症。主要分布于滁州市、明光市和来安县,量多质好。

三. 安徽省 阜阳 皖北猪

皖北猪产于安徽省的阜阳地区。皖北猪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阜阳、涡阳、蒙城、颍上等县。淮南、淮北、蚌埠、定远、芜湖、马鞍山等地也有饲养。此外我国广东、江苏、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县也有引进。

生长环境:阜阳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是一个以旱粮为主的农业大区。该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08~222天,粮食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红麻、烟叶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为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养猪提供了物质基础。

外貌特征:皖北猪体型中等大小,被毛全黑色。头轻秀适中,耳较大且下垂,嘴筒长而直、额部有菱形皱纹。体躯较长,背腰平直,腹部较大而不下垂,腿臀部较丰满,体质结实。07对以上,排列整齐。

品种性能:皖北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210公斤,成年母猪为170公斤。皖北猪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的特点。但具有皮厚、骨粗的缺点。

四.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桐城茶叶

桐城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桐城市农业委员会

桐城茶叶桐城市小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桐城市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

五.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粉鸡

粉鸡有-鸡和白粉鸡两种,-鸡是油炸的,白粉鸡是水煮的。

选用上好的鸡脯肉,切成条状。加入盐。也可以打一个鸡蛋清,和红芋淀粉,充分摔打揉搓,让肉和淀粉充分粘和,放半个小时。旺火把鸡汤煮沸,鸡肉分开放入锅内,轻轻搅拌,把旺火改为慢火煮十分钟即可。加入适量的盐、鸡精、胡椒、香菜,点入香油就可以了。如果想做-鸡把鸡汤改为油炸,然后把粉鸡放入鸡汤煮沸,放入作料同上即可。

粉鸡:阜阳经典小吃。

粉鸡是用嫩鸡肉,拌上厚厚的水淀粉、鸡蛋,然后在盆里可劲的摔(摔的过程很重要,一定要很大力气),摔到淀粉不脱落,然后下到滚开的清水中,煮熟后捞出

然后在用鸡汤做汤底,放上葱姜,材料,下入粉鸡,放点小白菜、黑木耳,一碗鲜嫩的粉鸡就出锅了。

六.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葡萄

萧县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萧县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徽著名。萧县出产葡萄已有1000多年历史,"萧县葡萄"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很像珊瑚玛瑙,而且有穗大、粒饱、肉脆、多汁、甘甜、清香、食后生津等优点;"白羽"葡萄则犹如水晶碧玉,果粒严密,皮薄汁多,香郁爽口。"萧县葡萄"营养丰富,一般含糖18-25%,还含有维生素A1、B1、B2及胡萝卜素和10多种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利筋骨、治瘘痹;从葡萄皮中可以提炼丹宁、酒石酸,用作镇静和食物防腐;"玫瑰香"葡萄的藤叶,可制成注射剂,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萧县葡萄"的三分之一供应市场,三分之二用于制罐及酿酒。葡萄酒的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酒质清亮透明,柔和爽口,回味绵长,具有浓郁的葡萄果香和陈酒的醇香。1984年"双喜牌"白葡萄酒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双喜牌"红葡萄酒被评为轻工部部优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

萧县葡萄,安徽著名。萧县葡萄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编《萧县志·物产篇》中就有记载。安徽萧县为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

产品品种

萧县葡萄品种繁多,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尤以“玫瑰香”葡萄为最佳。这种葡萄果实圆满,紫里透红,宛如珊瑚玛瑙,并有穗大、粒饱、肉肥、多汁、甘甜、透明、清香、食后生津等优点。其次,“白羽”葡萄亦别具风味,它犹如水晶白玉,晶莹透明,果粒严实,皮薄汁多,既酸又甜,香郁爽口。此外,还有金皇后、龙眼、黑罕、佳利酿、北醇等品种也颇受人们欢迎。

产品价值

萧县葡萄除生食外,大量用来酿酒,并加工罐头。同时,萧县葡萄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壮筋骨、治瘘痹。从葡萄中提取的单宁,酒石酸,可用于镇静和食物防腐等。

“萧县葡萄”营养丰富,一般含糖18-25%,还含有维生素A1、B1、B2及胡萝卜素和10多种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利筋骨、治瘘痹;从葡萄皮中可以提炼丹宁、酒石酸,用作镇静和食物防腐;“玫瑰香”葡萄的藤叶,可制成注射剂,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萧县葡萄”,三分之一供应市场,三分之二用于制罐及酿酒。

七.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砀山黄桃

砀山黄桃是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砀山黄桃品质超群,果肉金黄,无红色素,做出的罐头不浑汤,酸甜适中。

砀山县是全国优质黄桃生产基地。目前该县黄桃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鲜桃4.8亿公斤,鲜桃日交易量突破了300万公斤,尤其是今年市场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以上,达到了2.8元每公斤,黄桃成了当地果农的“黄金桃”。

安徽省砀山县西南门镇,位于310国道北8公里,现有加工用黄桃(不溶质)面积6万亩,年产黄桃20万余吨,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达10万亩。成为中国最大的连片加工用黄桃基地。2004年,“砀优”牌黄桃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产品,2005年8月西南门镇被授予“中国黄桃之乡”称号。“砀优”牌无公害黄桃的成功认证进一步提高了果品标准化生产程度,扩大了市场准入和竞争。深受各地加工厂商欢迎,从而成为众多黄桃加工企业的订单生产基地。享誉大江南北。 西南门镇黄桃主栽品种有:锦绣、83、罐5、金童5、19等,其色泽金黄,香气浓郁,果肉不溶质性状优良。适合加工罐头、桃脯、桃汁、速冻桃片等。加工制品在欧美、韩日、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市场深受欢迎。

八. 安徽省 滁州 凤阳 凤阳树莓

凤阳树莓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第九届国际树莓大会在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举行,凤阳县在会上被国际树莓联盟授予“中国树莓之都”称号。

树莓又称覆盆子,含有丰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防治衰老、炎症、肿瘤、辐射等方面显示出独特功能,素有“黄金水果”之称。

据了解,凤阳县将重点扶持金小岗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2000亩树莓研究与种苗基地,同时积极引进树莓深加工企业群,形成农业深加工示范区。

小岗村已经形成3000亩基础粮食产区、万亩“黑土地”特色产区和以树莓、蓝莓、大樱桃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区齐头并进的局面。

九.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河口韭菜

河口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口韭菜

安庆市大观区农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河口韭菜种植历史悠久,产于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长江河流冲积地带,韭菜内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含量较高。

韭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韭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同时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十. 安徽省 宿州 灵璧 磬云石

“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壁玉”。这是《宿州州志》记载的赞颂灵壁磬云石之〈壁石歌〉中的名句,足见该石之名贵。此石击之有声,音韵悦耳。1986年,灵壁县工艺厂以其特有的磬云石为原料,精心研制出编磬、鱼 寿磬、石方响、缶等古乐器,被南京歌舞团搬上舞台。据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记载,“泗滨浮磬”正是当今灵壁县渔沟区内磬云山。其山石色如墨、光如镜、声如青铜,为历代人所称道,用其制作的乐器更为历代所珍重。宋史曾多处记载历代皇家来灵壁采磬之声。相传,在北宋时,有人取磬云石制作砚台,雕刻上“灵壁小峰”的画面,献给当朝皇帝宋徽宗,宋徽宗对雕砚十分喜爱,便信手在小峰旁刻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从此,灵壁 磬云石身价倍增,更加引人瞩目。到了明、清两代,各地来灵壁采磬云石者越来越多。据〈灵 壁县志〉记载:“石之灵光闪烁,色如壁玉。”“灵壁”二字由此而得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