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拉善的特产是什么水果和蔬菜 阿拉善特产十大名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拉善的特产是什么水果和蔬菜 阿拉善特产十大名单更新时间:2023-01-31 06:01:19

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陈巴尔虎旗 肉肠和血肠

蒙古民族一般把羊血浆灌入大肠,做成灌肠。食用时一般在肉汤里煮10-15分钟。蒙古人和西1还直接运用动物的活血。《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叙:"当情况紧急时,有一种紧急探马,这些探马,能够马不停蹄地连续奔驰十昼夜,既不举火也不进餐,只用马血维持生命,他们割断自已坐骑的一根血管,吮吸马的血充饥。"从医学观点看来,血有高味觉性等益处。但不到紧急的时候,人们不常吸用活血。另一种灌肠加之薄层肉及肝等,拌以葱类和油盐等调料,煮之半小时后食用,此叫灌肠。

灌肠的工作一般都在现杀的羊皮上进行。因为羊皮光滑,肠子不易弄断。多数需二人合作。小肠下接盲肠(俗称苦肠),盲肠下接细肥肠。把细肥肠割掉,从割口处灌进水去,容量较大的盲肠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漏斗。灌满以后,一人不断用力挤压,水就流入小肠。一人用两手不断捋小肠,将粪便排在泔水桶里。如此再灌再排,直到把小肠基本洗净。再割一块肺子塞进小肠里,上面灌水并挤压排出,再用水涮一两次,就可以灌肠了。

从羊腔中舀在盆里的羊血,一般正好灌满它自己的肠肚。灌时,先用手把凝结的血块攥碎,搅进荞面或白面,加入切碎的漫肚、油、盐、调料、葱蒜等物。亦从割口处灌入,要灌得不可太满也不可太扁。小肠二三丈长,为煮食方便,可断为四、五部分,不撕掉外面连接肠壁的油脂。这些油脂有固定小肠的作用,灌时要注意摆顺不使扬子扭结。煮出时盘缠一团,一如腹中的自然状态。卧羊时节肠肚太多,一时吃不了,就灌好分成四五团冻起来,在来年清明时节煮食。宰羊剖腹后,把羊肥肠取出。羊肥肠粗而且有不少脂肪。用水把肠子冲洗干净,然后从羊腹腔靠脊骨两侧,用刀割下两条脆嫩的里脊肉,再割下脖子上的肉,掺进葱、蒜、姜粉、花椒面、食盐面,剁成肉馅,剁好后撒上一些炒面,装填进肥肠里。装时把肠子一头扎住,装好后有脂肪的一面就随肉馅翻到里面,原来是里面的就翻到了外面,用清水再次冲洗后下锅煮。煮熟后捞出,切成约三寸长的段,盛盘上桌。在捣好的蒜泥里加上醋,用手拿肠蘸着吃,味道十分鲜美。其实,肉肠做好了要比羊肉还香。

二. 新疆 阿拉尔 马肠子

是哈萨克人的一种熏肉制品。在马肠子中灌入马肋骨肉,用爬地柏熏制而成,吃时切片蘸佐料,其风味浓郁、独特。

三.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绿茶和红茶

海南传统出产的大宗出口产品。尤其是红茶,香味纯正醇厚,受到国外用户特别是欧洲用户的喜爱。五指山红茶被专家评为上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白沙县的绿茶,也颇受欢迎。( 海口)

四.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刺绣和挑花

毕节市苗族刺绣和挑花多以大自然为背景,结合生产实际,绣出风格优雅、充满民族气息的花纹图案。苗族妇女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有平绣、盘绣、结绣、绉绣、牵线绣、布贴绣等多种绣法,图案美观大方,耐人寻味,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才能和智慧,堪与其他绣种争芳斗妍。挑花历史悠久,除苗族以外,其他民族也非常喜爱。挑花多以几何化的形体挑绣,讲究反挑正看,平滑细腻,朴素自然,无论在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极富审美情趣,用挑花绣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围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饰品在民族传统工艺品中独具特色,深受游人青睐。

五.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沙米凉粉

沙米凉粉

沙米凉粉,系民勤县传统纯天然无污染美食珍品,选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野生沙米为原料,浸水6—8小时,用太阳射线消过毒的麦秸揉搓粉碎,置瓷器内揉搓取汁三次,然后用草木文火加热成浆,盛于瓷器中冷却,至清秀晶亮时翻转倒取,或摊凉于案上制成粉皮。食用时,切成条状,配以葱、蒜、盐、辣椒、芝麻、民勤陈醋,芳香扑鼻,令人口舌生津。

六.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白绒山羊

阿拉善白绒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阿拉善白绒山羊是内蒙古白绒山羊的一个优良类型。内蒙古白绒山羊是举世公认的珍贵畜种,所产山羊绒因纤维细长、手感柔软、拉力大、颜色正白而享有“纤维钻石”“软黄金”的美誉。

阿拉善地区自有史以来,当地牧民就有从事山羊业的生产活动,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阿拉善型白绒山羊属克什米尔绒山羊的一支,是在阿拉善特定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本品种选育)而形成的地方良种。1988年被自治区政府命名为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是内蒙古白绒山羊三大类型之一,属绒肉兼用型,以其绒毛细柔(绒细度为13—15um)、光泽好等特性驰名中外,曾荣获意大利“柴格那”绒毛奖和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在历史上,阿拉善白绒山羊绒被赐名为“软黄金”,定为朝廷贡品。阿拉善蒙古族冬季服饰、被褥、毛毡、面袋、绳子及山羊绒高端产品等生活生产用品多以阿拉善白绒山羊绒(毛)制成,因此产生了花色品种多样的绒毛制品、服饰文化。山羊毛、胡子可做狼毫、毛刷等生活用品,头骨、羊皮可做工艺饰品和纪念品。山羊奶和羊肉是当地传统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牧民喜爱将羊奶制成酸奶、奶酪、酥油、奶皮、奶茶、奶酒等食用。平日宴请则以手抓羊肉为主,还有血肠、“古日勒岱”、“祖日木”、“夏日子”、干羊肉、羊肉饺子等。在传统的那达慕盛会上与白绒山羊养殖文化有密切联系的表演和活动有:搓毛绳、骟羊、种公羊评比、宰羊(剥皮、洗杂碎、剔羊骨)比赛、撒羊拐等内容。阿拉善蒙古族还保留着传统的祭羊活动,它是一种集宗教信仰、传统生产、人文思想为一体的民间活动,分为祭公羊和祭母羊。

地域范围

阿拉善白绒山羊主要产自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阿拉善盟,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三个现辖行政区域。包括巴彦浩特镇、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库布镇等23个苏木镇。盟境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地理坐标:东经97°10′—106°52′,北纬37°21′—42°47′之间,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阿拉善白绒山羊体躯结构匀称,骨骼结实,四肢强健有力,公母羊均有角,额部有半弯形粗毛,须长颈粗,体形长方,全身被毛纯白,分内外两层,外层为有髓粗毛,长10—30厘米,内层为无髓绒毛,自然厚度4—5厘米,绒毛与粗毛混生,腰毛较短。公羊体重45公斤,母羊体重35公斤。 2、品种适应性:阿拉善白绒山羊体质结实,抗旱抗病能力强,耐粗饲、耐盐碱、耐酷暑严寒,在自然状态下适应范围广,通过长期进化,具备了稳定的生态性。 3、肉内在品质:阿拉善白绒山羊肉具有香味浓郁的特点、鲜嫩多汁、无膻味、肥而不腻、色泽鲜美、肉层厚实紧凑。鲜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肌肉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肌纤维致密、坚实、有弹性、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冻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湿润、不粘手,肌肉有光泽、色鲜艳,肉质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强。脂肪呈乳白色。每百克鲜羊肉中蛋白质含量高于16.00%,脂肪含量在3.00%左右,富含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在29.62%左右。 4、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养殖区域的管理,严格执行NY5028、NY/T388、NY5045、GB5410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国家标准。

七.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其蛋子

其蛋子

当地著名面食,将面和好后,切成条状或小块状,用油炸制,可以长期保存。

八.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沁县和子饭

【和子饭】是沁县民间晚餐常见的一种饭食。主料有小米或少量的玉米圪糁。配料按季节选用豆类(大白豆、大绿豆、黄豆),蔬菜类(红薯、土豆、南瓜、北瓜、鲜豆角、红萝卜、白萝卜、芹菜、干豆角、南瓜条)、野菜类(苦苦菜、玉谷菜)。品种可多可少,数量根据喜爱,各取所需,适量为宜。调料多用葱花、蒜片、精盐、食油、醋烹炝入锅。具体做法:锅里盛清水置旺火上烧开,先放入豆类、小米、略煮一阵,再加入易煮的蔬菜,熬熟后,投入香柱细的白面条和三和面条,沸熟后,放盐,定好口味起锅。另用饭勺将食用油在火上加热,将葱花或蒜片炸出香味,点醋成汁,烹入“和子饭”内搅匀即成。食时,香味四溢,味美可口,然后再配小菜,如小葱、水萝卜更佳。

九. 辽宁省 鞍山市 岫岩 饽饽和粘米饭

县内群众尤其是满族人喜粘食,称粘米做的糕为饽饽。饽饽品类多样,有豆面饽饽、粘糕饽饽、苏子叶饽饽等。此外,大黄米、粘高粱米等各种粘米饭也是各族群众喜欢的主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