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武汉有特产吗 武汉哪里有卖湖北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武汉有特产吗 武汉哪里有卖湖北特产更新时间:2023-01-10 20:22:54

一. 湖北省 武汉 青山区 苕窝窝

面窝是武汉地方性小吃之一,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 其实用“面”来修饰“窝”并不贴切,因为它的成分中面粉只占少数,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加葱花、细盐。炸时用的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将那种混合浆舀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下凹处因面浆多,所以肥厚,炸成后像个圆圈圈,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 面窝除了米面窝外,还有炸豌豆窝、红薯窝(武汉人称“苕窝窝”)、虾子窝,别有风味。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面窝是人们喜爱的小吃之一,也是跟热干面一样有特色的早点之一。

二.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青草湖甲鱼

青草湖甲鱼

武汉市汉南区东荆街黄家墩青草湖甲鱼养殖协会

甲鱼又称鳖、团鱼,南方一些地方称为潭鱼、嘉鱼。其头象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边缘有软状裙边,壳要比乌龟的软。颜色墨绿。外形呈椭圆形,比龟更扁平,它的背腹甲上着生柔软的外膜,周围是细腻的裙边,头颈和四肢可以伸缩,肢各生五爪,爬行敏捷,从外形颜色观察,甲鱼通常背脊和四肢呈暗绿色,有的背面浅褐色,腹面白里透红。

鳖与其它海龟的壳不同之处在于:骨质壳没有周边骨板,高纹理表层,没有角状外骨板以及松散连接的腹(腹甲)。躯干略呈卵圆形,吻长,鼻孔开口于吻端,背部隆起有骨质甲。四肢粗短稍扁平,为五趾型,趾间有蹼膜,雌体尾一般不达裙边外缘,雄体大都伸出裙边外。

三.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洪山菜苔

洪山菜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洪山菜苔,俗称红菜苔,又名“芸菜苔”。色紫红、花金黄,是武汉地区的。据史籍记载,红菜苔在唐代是著名的蔬菜,历来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曾1为“金殿玉菜”,与武昌鱼齐名。它营养丰富,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成分,丙种维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都高。且色泽艳丽,质地脆嫩,为佐餐之佳品。洪山菜苔,尤以洪山宝通寺之卓刀泉九岭十八凹一带出产的品质最佳。优质红菜苔只产在洪山,若迁地移植,不仅颜色不同,口味也有差异。民国初年,黎元洪离开湖北,到北京当大总统时,每临冬天,必派专差到洪山来运红菜苔。由于长途大批运输,鲜菜运到北京后,时间一久,菜苔失去原有的色泽和鲜味,较之产地新鲜嫩菜苔当然逊色不少,常使食者感到美中不足。于是有人出谋把洪山的泥土装上几火车皮运往北京试种,结果,菜苔虽长出来了,但色不红、味不鲜。试种失败,更感到洪山菜苔之可贵,以后不得不沿用老办法,用火车成批运转菜苔到北京。

关于洪山菜苔的传说很多,一种说法是:相传1700多年前,洪山脚下的小村子力,有个叫玉叶的姑娘,年方十八,相貌娟秀、心灵手巧。邻村有个叫田勇的小伙子,勤劳朴实、热心助人。两人相互倾慕,早已相爱。阳春三月,他们到风景秀丽的洪山游玩,被人称“恶太岁”的杨熊撞见。杨熊见玉叶十分漂亮,令兵勇将她抢走。田勇奋力拼打,将玉叶救出,拉着她就往山下跑,杨熊见漂亮姑娘得而复失,叫兵勇将两人乱箭射死。顿时,田勇和玉叶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杨熊见出了人命,策马逃跑,突然一阵雷电,将杨熊一伙全击死在山腰。事后,当地百姓将田勇和玉叶埋在死难的地方,后来坟堆周围长满了紫红色的小苗苗,乡亲们常给它们浇水施肥。到了秋天,当地遇上大虫灾,庄稼颗粒无收,乡亲们将坟堆周围的紫红色的苔秆采来食用,觉得甜脆清香,且越来越多,渡过了荒年。秋后,家家户户采集了菜籽,在自家菜园里种植,空时把菜苔挑到城里去卖,城里人吃到这种稀有的蔬菜赞不绝口,红菜苔的名声越来越大,种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另一种说法与洪山宝塔有关。当年,唐朝的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出任襄州都督时,路过江夏(今武昌)县,郢州刺史忙令家人预备了一桌丰盛酒宴为尉迟敬德接风。席间,尉迟敬德对满桌 的山珍海味不怎么感兴趣,而最后上桌的一道紫红色蔬菜却使他食欲大增。他边吃边赞道:“好菜!好菜!色香味皆美,脆嫩可口。”尉迟敬德从未见过次佳肴,不知其名。郢州刺史告诉他,“这是楚天名菜‘菜苔’,与武昌鱼齐名;若长期食用,可益寿延年。”尉迟敬德闻之,甚为欢喜,一口气将满盘菜苔吃的精光。临行前,郢州刺史令人给尉迟敬德备了一份厚礼。尉迟敬德一件未收,唯独要了一框菜苔去,准备在路上享用。同时嘱咐郢州差役,请他每年给他送去一框菜苔去。三年过去了,尉迟敬德在府上苦等菜苔未到,心情十分急躁。心想,这郢州刺史为何如此不守信用?于是,他派人到江夏催促。差役回报说,东山(洪山)出了“井蛛湖怪”,菜苔都被妖怪吃了,尉迟敬德不信,便亲自带领一班人马,浩浩荡荡来到江夏,一则看个究竟,二则当面责问郢州刺史。尉迟敬德来到东山,果然看见一大片菜苔全都有叶无苔。这时,弥勒寺(今宝通寺)的主持见尉迟敬德的到来,忙率全寺僧众出门迎接,并对尉迟敬德说:“要整治这些害人的妖怪不难,只要在东山南麓,敝寺的西面建一座七曾八面的宝塔即可。”尉迟敬德听此言后急忙亲自进京见架,请皇帝赐金建塔。唐太宗李世民当即下诏,拨皇银万两,命尉迟敬德立即建塔。结果,宝塔建成了,妖怪镇住了,而尉迟敬德因积劳成疾,还没有来得及吃上新长出来的芸苔就不幸谢世了。从此,由于宝塔的神威,弥勤寺钟声播及之处,长满了茂盛的芸苔菜。其中以宝塔投影之地的“学恭田”生长的苔菜味道最佳。人们又可以吃到又脆又甜的苔菜了,这“芸苔菜”就是今天的洪山菜苔。

四.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碧绿苦瓜

碧绿苦瓜是高校新选育的苦瓜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病、耐涝等特征。商品瓜皮淡绿色,瓜呈长圆棒型,瓜瘤丰满而直,瓜长35-40厘米,粗11厘米左右,单瓜重300-500克。微苦,甘脆,口感优美,耐储运,品质上乘,能适应全国各地种植,部分地区可春秋两季种植,亩产4000千克左右。

苦瓜的营养价值

苦瓜是一种好吃的食品。用苦瓜加粳米、糖,煮成苦瓜粥,有清暑涤热、清心明目的解毒作用,可治热痛烦渴、中暑发热、流感痢疾、目赤疼痛等症;用苦瓜加瘦肉煮成苦瓜汤,有清热解暑、明目去毒的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痱子过多、眼结膜炎等症;用苦瓜焖鸡翅,加黄酒、姜汁、酱油、糖、盐调味,有清肝明目、补肾润脾、解热除烦等功效。苦瓜还可制成保健饮料。用青苦瓜泡制或煎汤成凉茶,可以清暑怡神,除烦止渴;用青苦瓜制成糖汁,饮后可清热解毒,补肾润脾。

苦瓜的药物成分及价值

苦瓜是一剂良药。苦瓜以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供药用,性寒,味苦,入心、脾、胃经,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据《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生生编》记载,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本草纲目》记载,苦瓜“清心明目,益气解热”。

苦瓜有降低血糖和防治癌症作用。苦瓜为苦寒之品,含苦瓜甙、苦瓜素等。据近代药理试验,苦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认为这是由于苦瓜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物质的缘故,其效果比现用降血糖药“甲磺丁脲”还强,所以苦瓜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苦瓜防治癌症的前景也很广阔。在国外,科学家把苦瓜中的脂蛋白类成分注入患有淋巴癌的老鼠体内,老鼠存活时间延长,这说明苦瓜脂蛋白类成分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因此,科学家预言,苦瓜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药。

苦瓜的营养丰富,抗坏血酸含量在瓜类中突出,为黄瓜的14倍,冬瓜的5倍,西红柿的7倍。据营养分析资料,每l00克苦瓜可食部分,含水分84克,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2克,无机盐0.6克,粗纤维1.1克,热量75.3千焦,维生素A0.08毫克,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钙18毫克,磷29毫克,铁0.6毫克。苦瓜的果实中含有苦瓜甙,还有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等。苦瓜的种子和叶中含有大量的苦瓜素。

苦瓜因其特殊的苦味而得名。各地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癞瓜、锦(金)荔枝、癞葡萄、癞哈蟆、红姑娘、凉瓜、君子菜等。这些名字中的“癞”大约是指苦瓜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果形多数为纺缍形和长圆锥形或短圆锥形。嫩果为浓绿色或淡绿色。称苦瓜为“红姑娘”可能是指随着生理成熟度增加,表皮转为绿白发亮,逐渐变至黄红色。达到红熟果实,顶部极易开裂,露出血红色的瓜瓤,瓤内包裹着种子,一般每瓜有20-50粒种子。从苦瓜的主要作用在清热解毒这一点,称之为“凉瓜”似较贴切。

五.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香菜圆子

南方的丸子在不南不北的武汉过油一炸就叫圆子,而香菜圆子在许多年里都和藕圆子、豆腐圆子并称为穷人家的三宝,因为它们看上去金黄松脆与肉圆子一无二致直到入了口才见真招,所以特别能给穷人家争脸。不过金玉其外的联想毕竟使它们难登大雅之堂。今天,物质的丰富自不必说,宴席间倒很有点“食肉者敝”的味道,香菜圆子和它其它的素食圆子兄弟就此合了素食、健康食品的潮流,成为新宠。

六.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糖油粑

一、 原料:糯米,白糖,糖桂花,芝麻仁,面粉,麻油。



二、 做法:糯米洗净后放入旺火沸水锅中蒸熟,再倒入木盆中加入少许沸水,拌匀,等二十分钟使水池进糯米饭中。将白糖,芝麻仁,白糖桂花面粉拌成馅,包入小砣糯米中,捏成菱角形,放入麻油旺火中炸成金黄色即可。



三、 特点:色泽橙黄,质地酥松,外焦内糍,香甜可口。



四、经营户名称及地址:小文糖油耙 户部巷38 号

七.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武汉蛋酒

武汉早点蛋酒,是一种“过早”饮料,喝蛋酒多在吃油条或面窝之际。蛋酒香浓可口,色淡而甘甜,口感极佳,酒气不重,喝后却觉得身子暖和。许多家庭中喜欢用酒酿来制作蛋酒,在感冒初期当作特效药使用。喝了之后会出汗退烧。感冒发烧时,因为食欲低落,身体也容易虚弱,蛋酒中有蛋有酒,可以补给营养和热量。

如果是较小的孩子或是对酒精过敏的人,可以先将蛋酒放到锅中煮开,让酒精挥发后在饮用。趁着蛋酒温热时喝下,再睡个好觉,感冒很快就会好了。除了在感冒初期饮用外,蛋酒对恢复疲劳或治疗失眠都很有效。由于它可以让身体生暖,也很适合寒性体质的人饮用。

材料:鸡蛋1个,酒酿(米酒)适量,白砂糖1大匙。

制作过程:1、在锅中先放入水和1小匙酒酿。2、加入白砂糖,等到水沸腾。3、把鸡蛋放入碗中打散倒入锅中,改用小火煮,待到蛋花和酒酿(米酒)浮起即可。

蛋酒起源:蛋酒是17世纪从欧洲传入北美洲的。因为蛋酒主要是由牛奶,鸡蛋和酒混合制成的,所以它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典故。北美殖民地期间,人们用朗姆酒混合鸡蛋和牛奶来制作蛋酒。那个时候,朗姆酒也被称为grog,而制成的蛋酒也就被叫做“egg-and-grog”,当时乘放蛋酒的是一种叫做noggin的木质马克杯,时间久了,人们就将这种带有朗姆酒的蛋酒称为“eggnog”了。自十九世纪起,蛋酒开始在北美洲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已经成为圣诞节人们必备的节日饮品了。

蛋酒大致可分为谷物酒、香料草药酒、水果酒、奶蛋酒、植物浆液酒、蜂蜜酒和混合酒七大类;若以饮用时机来进行酒类的划分,又有餐前酒(开胃酒)、佐餐酒、餐后酒和特饮酒的不同。还有武汉早点蛋酒、客家点心蛋酒等。

八.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甸沉湖

蔡甸沉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蔡甸沉湖”鳙鱼近日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填补了武汉市蔡甸区无水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空白。

“蔡甸沉湖”鳙鱼主要产自蔡甸消泗、沉湖湖区水域,有水域面积约10万亩。该区域水质肥沃,饵料生物十分丰富,产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使所产鳙鱼体型健美、鳞片紧密、体表光滑,无异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其口感远远优于其它产区产品。

“蔡甸沉湖”鳙鱼作为蔡甸区知名水产品,一直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在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由于品牌宣传不到位和销售机制不健,存在“蔡甸沉湖”鳙鱼贱卖现象,制约了鳙鱼产业的发展。为了保护原产地名称,提高产品质量,蔡甸区水产服务中心启动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于2011年开始,积极组织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终获成功。“蔡甸沉湖”地理证明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31类即鳙鱼(活的)。

蔡甸沉湖

武汉市蔡甸区水产服务中心

10297667

鳙鱼(活的)

九.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武汉面窝

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的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武汉)

面窝是武汉的一种名小吃。其实用“面”来修饰“窝”并不贴切,因为它的成分中没有面粉,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加葱花、细盐。炸时用的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将那种合浆舀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下凹处因面浆多,所以肥厚,炸成后像个圆圈圈,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技术好的早点师傅可以将面窝炸成“匡匡”——没有中间的焦脆部分,主要供老人食用;或者将中间焦脆部分炸的比例比较大,供喜欢焦脆的人食用。

面窝的历史和其他武汉过早一样其实不可考。一说为,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家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做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但实际上面窝的由来没有具体文字记载,传言而已。

目前的面窝主要分布于武汉和湖北其它城市大街小巷的摊点,尤为武汉汉口老城区口味地道。目前在武汉三镇都有一些特别的做法使得面窝别有风味。比如在武昌自由路的户部巷,谢荣德炸的面窝,配料讲究,用的是优质大米,掺一定比例的糯米,用香麻油,加葱花、芝麻、姜末作料。他不惜工本,做出的面窝自然与众不同,一投入油锅就香味四溢,吃起来更是焦脆适度、香酥并重,因而被人们誉为谢氏面窝。但这并不是传统的面窝了。面窝除了米面窝外,还有炸豌豆窝、“苕面窝”(红薯窝),中间是没有洞的形状,别有风味。

面窝的食用既可以单独成为早餐主食,也可以成为热干面,清酒/蛋酒,米粉或者其他汤面的搭配食品,后一种吃法更为广泛。

十. 湖北省 武汉 黄陂区 塔耳柿子

塔耳柿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塔耳柿子是湖北武汉黄陂区的。

塔耳柿子

武汉市黄陂区土协会

14060564

柿子(新鲜水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