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北川黄连特产介绍 北川哪里的土特产最多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北川黄连特产介绍 北川哪里的土特产最多更新时间:2023-01-20 21:51:52

一.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北川腊肉

北川腊肉是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的。北川腊肉采用北川传统工艺腌制。制作出的腊肉色泽洪亮,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适应现代人对营养健康饮食的需求。

腊肉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全国各地腌制的腊肉口味都不尽相同,北川腊肉就是其中尤为著名的一种,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最高点插旗山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宝河、平通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

凭借北川的独特气候以及人文文化,北川腊肉随着当地的历史以及人们生活的不断演变,就形成当地以及全国比较出名的腊肉之一,淳朴的北川人民,利用当地的地形优势,全年用绿色的粮食以及植被养殖出来的猪,味道鲜美,口感更独特,把喂养出来的猪,熏制成腊肉,起初是为了把吃不完的猪肉,用一种方式存储起来,智慧的人们,就想到把新鲜的猪肉熏成腊肉,这种方式可以存储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这也是往往用来招待贵宾朋友的一种食物,随着生活的慢慢的改善以及被更多的人所认知,渐渐就形成了一种当地的,被更多人使用。

北川腊肉的做法

一:材料准备:绿色粮食以及青草养出来的猪、松柏树枝、食盐、花椒、茴香、桂皮等辅料

二:制作北川腊肉的步骤:

1、备料:取皮薄肥瘦适度的鲜肉或冻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0.8一1公斤、厚4—5厘米的标准带肋骨的肉条。如制作无骨腊肉,还要切除骨头。加工有骨腊肉用食盐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无骨腊肉用食盐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酱油备3.7公斤、蒸馏水3—4公斤。辅料配制前,将食盐和硝压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晒干碾细。

2、腌渍的三种方法:

(l)干脆。切好的肉条与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顺序放入缸内,最上一层皮面向上。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层肉条上,腌渍3天翻缸;

(2)湿腌。将腌渍无骨腊肉放入配制腌渍液中腌15一18小时,中间翻缸2次;

(3)混合臆。将肉条用干脆料擦好放入缸内,倒入经灭过菌的陈腌渍液淹没肉条,混合腌渍中食盐用量不超过6%。

3、熏制:熏前必须漂洗和晾干。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木炭8—9公斤、木屑12一14公斤。将晾好的肉胚挂在熏房内,引燃木屑,关闭熏房门,使熏烟均匀散布,熏房内初温70℃,3—4小时后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时左右为成品。刚刚成的腊肉,须经过3—4个月的保藏使成熟。

二. 四川省 绵阳市 北川县 桂花百合羹

桂花百合羹

取新鲜大百合数个,只用其中部鳞片(去包片与芯),以剪刀剪掉每片的尖部和着生部,洗净,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后捞起;锅人加适量清水,煮沸,投入百合片,放适量化猪油、蜂蜜,共煮至百合熟透,但不能过熟过烂,再放入少许姜丝、胡椒末,即可盛起,用有盖茶碗,碗内预先放入干净桂花20—30朵,百合蜜羹趁热盛入碗中,随即盖上碗盖,闷泡一阵后,即可开盖食用。具有糯甜、浓郁之香味。

三.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宣黄连

宣黄连因形如鸡爪,又名鸡爪黄连。中国医科院注释称“四川宣汉县生产的黄连称宣黄连”。宣黄连主产于渡口、龙泉、自由、鸡唱等山区,全县现有种植面积40公顷(600亩),年产8000公斤,畅销全国各地。

四.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北川薇菜

北川薇菜,谷称广东苔,素有“山珍”之称,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不仅富含多种维生素,而具有清热解毒、杀虫、镇痛、降血压、预防胃肠癌等功能,属蕨类野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划坡和灌木丛林之中。北川县自然钉件得天独厚,资源十分丰富。

薇菜干系鲜薇菜加工而成,北川自1976年引进国外加工技术以来,所加工的产品质地优良,成为家庭、餐馆美味菜肴,同时,在国际市场也颇为走俏,连年行销日本、乐南亚等国,深受外商亲睐。

五. 陕西省 安康 镇坪县 镇坪黄连

镇坪黄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镇坪黄连

黄连又名王连、支连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黄连属,一种常用中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作用。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镇坪黄连,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江西、四川、湖北大批药商纷纷来这里办会馆、建基地、发展贸易,形成了“无地不药、无农不药、无商不药”的局面。据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镇坪生产黄连200余担。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指示,以集体办药场的组织形式,在海拔1400米以上林区种植黄连。公社、大队办起药场99个,是解放后大面积栽植黄连的第一步。1984年,镇坪县黄连研究所成立,承担全县黄连基地建设,为镇坪黄-展提供了坚实地技术保障。

地域范围

镇坪黄连保护区域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东南部镇坪县,地处陕西省最南端,东至城关镇友谊村,南至华坪镇榆龙村,西至上竹镇化龙村,北至曾家镇金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 11′-109° 38′,北纬31° 42′-32° 13′。涉及华坪、钟宝、小曙河、曙坪、上竹、城关、牛头店、洪石、曾家等9个镇41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10万亩,年产量0.1万吨 。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镇坪黄连属味连,根茎丛生,形似鸡爪,少有过桥,外皮灰黄,质地坚实,易折断,断面整齐,茬鲜黄,味极苦。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镇坪黄连药用部分为地下根茎,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素等,其中小檗碱含量不低于5.50%,表小檗碱不低于0.80%,黄连碱不低于1.6%,巴马汀(C21H21NO4)不少于1.5%。3.安全要求:镇坪黄连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安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相关规定。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黄连

利川黄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川黄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恩施药材丰富,主要有利川黄连、窑归、板党、当归、天麻、贝母、田七等,利川黄连最为著名。黄连性寒、味苦,具有泻炎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主治高热烦躁、胸闷呕吐、泄泻痢疾。利川市春迟夏凉,秋早冬寒,垣充沛,日照较少,为黄连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利川市栽培黄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黄连的重要产地。

全世界种植栽培黄连最早的国家就是中国,其中,拥有将近1000年种植悠久历史的要数湖北省的利川市,自古以来被世人称为是中国“黄连之乡”,利川所产的黄连形如鸡爪,即有“利川黄连”之称,品质药用为全国最优,它别名又叫南岸味连,属于黄连中的名贵品种。

利川黄连形如鸡爪,根茎集聚成簇,黄肥坚实,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1985年,利川被湖北省计委列为全省黄连基地县,并被国家有关部门指定为全国黄连生产基地。

利川位于鄂西南隅,属于云贵高原东北延续部分,为大巴山系余脉,武陵山系西北部,面积为4602平方公里。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点位于东北部的寒池,海拔2415米,最低点位于西南部长顺郁江出境处,海拔315米。利川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平原相比,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低山四季分明、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高山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冬长夏短。年均气温8-12℃,年日照时数1278小时,年降雨量1500毫米,无霜期190天。

利川市为黄连生产作了大量艰苦、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工作,使利川成为全国黄连栽培新技术的原创地,全国黄连产地生态保护的示范地,中国“南岸味连”的正宗原产地。

《中国名乡大全》中记载,利川盛产的“鸡爪黄连”,出口日本和欧美等国。在2009年底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利川黄连”的品牌价值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估为5.99亿元,在中国品牌农产品百强排名中位居第89位。利川适宜种植黄连的地方很多,但最适宜的还是建南镇、谋道镇、汪营镇、忠路镇、凉雾乡、福宝山生态开发区等地海拔在1200米至1800米之间的高山地区。到2008年底,利川市共有黄连留存面积9.8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54%,黄连产业总收入达2.7亿元。

利川现有15个乡镇中有14个乡镇出产黄连。主要生产基地有:建南、汪营、谋道、忠路及福宝山5个乡镇和开发区,涉及有110个村、970个村民小组、3万多农户种植黄连。2009年利川黄连产业总收入4亿元,其中连农收入2.3亿元,销售企业1亿元,加工企业0.7亿元。其中,利川香连药业有限公司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以黄连为原料药,进行中成药加工,2004年通过国家“GMP”认证,其加工生产的“香连片”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国家应急储备药品。利川市清江黄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黄连种植为主,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专业公司,公司现有基地总面积4000余亩,其中黄连留存面积1500亩,产品以统连、枝连、黄连饮片为主,销往武汉、亳州及安国等地的药材市场及药材加工企业。

目前利川市黄连留存面积约5万亩。通过推广黄连之圣徐锦堂教授的“生态节能黄连栽培技术”后,从2001年以来每年以新栽培l万亩面积增长,预计到2010年留存面积将达到10万亩,每年产量超过4000吨,产值超过2亿元,药农增收1.2亿元左右。

地域范围

利川黄连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连,又称南岸味连,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利川黄连在当地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连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连基地。

特定品质

目前,利川黄连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文化典故

《利川县志·卷之七·物产篇》记载:“黄连,邑产甚多,似鸡腿者良。”说明明朝土司制度时期利川黄连已广有栽培,且有鉴别良莠的标准。其实,从唐至清代,黄连一直是利川重要的土产,并用作贡品。清朝以后,黄连种植面积逐渐增加。

七.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黄连麻糍

为宜丰、潭山、天宝、同安、花桥等地传统米馃,黄莲麻糍由当地黄莲糯米及黄莲树灰做原料。其米粒粗而短,粘性介于糯米和梗米之间。黄莲麻糍具有软而不粘、味香色好、煎煮皆宜、饱食不腻等特点。先将糯米碾白、洗净,浸一天一晚,滤干蒸熟,倒入竹盘内拌适量碱水,米饭成金黄色后,用甑蒸第二次,上大气后倒入石臼内,用竹(木)杆舂至不见米粒,表面光滑时,取出搓条,切成长8寸、宽1寸半、厚1寸左右的长条,或填入有花纹的模具内压成圆形饼状,冷却后漂入碱水内。吃时切成片,放如鲜汤内煮熟,加大蒜、辣椒、酱油、味精等调料,或水煮、油炒后,拌白糖或加食盐皆可。

八.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北川花魔芋

北川花魔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魔芋是北川的传统产品,历以加工成芋角,行销省内外。魔芋用途广,有80—100倍的澎涨力,粘着性强,有可逆等特点。既是保健食品,又是轻工业重要原料,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

“雪魔芋” 产品是根据峨嵋山市雪魔芋加工工艺,以生长在1800米以上高山的魔芋为主料,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富含葡甘露聚糖、纤维、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常食可 减肥,治高血压,防治动脉血管硬化。结便秘、痔疮、直肠、乳腺癌等疾病,具有预防和抑制功能 ,产品质地松软,富有弹性,十分畅销。

一、产品名称、类别、地域范围
(一)产品名称:北川花魔芋
(二)类别:经济作物
(三)地域范围: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永昌镇、曲山镇、擂鼓镇、通口镇、永安镇、漩坪乡、陈家坝乡、桂溪乡、都坝乡、贯岭乡,禹里乡,白坭乡、香泉乡、桃龙乡、马槽乡、墩上乡、开坪乡、片口乡、坝底乡、小坝乡、青片乡、白什乡,共23个行政乡镇。
二、产品生产的地理特征
(一)地理环境。隶属四川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地处北纬31°14′--32°14′,东经103°44′--104°42′,新县城距绵阳市区40公里,距成都140公里。
(二)气候特点。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4769米,最低海拔540米,县城所在地海拔652米。北川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无霜期在125—128天,年平均降水量1399.11毫米,平均日照931.1至1111.5小时。
(三)产品特点。
a)感官特征。块茎近球形,直径0.7-25厘米,顶部中央稍下陷,中央着生一大型顶芽,鳞片叶肉红色,表皮暗褐色,肉质白色,有时微红。根状茎长5-20厘米,顶端膨大或不膨大。叶柄长10-150厘米,茎部粗0.3-7厘米,黄绿色或淡红色,光滑,有绿褐色斑块;叶柄基部有膜质鳞片叶4-7片,披针形,粉红色,有绿褐色斑
b)产品加工特性。北川花魔芋由于特殊地域品质,葡甘聚糖含量比一般魔芋高,反应在出片率(达14.3%)、干片成粉率(50%以上)都比普通魔芋高,标准魔芋精粉提取回收率达55--60%,精粉转化魔芋胶达75~80%。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水黄连

紫草科草本植物,茎不成型,高约25公分,疏有分枝,叶互生,椭圆形,长0.5厘米至0.6厘米,宽1至2厘米。夏日枝梢抽穗状花序,开小型紫色、白色喇叭花。味苦超越黄连,并带鱼腥。利用洪水自然播种,我县酉水沿岸水滨产有少量。清热解毒,治妇科慢性疾病具有特效,亦可治痢疾、子宫颈癌等多种疾病。( 龙山)

十.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北川蚕桑

北川蚕桑 生产较早,宣统二年《四川劝业道》统计,北川共有桑地880亩。建国后,北川蚕桑有较大的发展,至2000年,全县共有桑树3000万株,蚕茧产量达348吨。境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桑叶质量好,蚕茧质量高,单粒重2.1—2.45克,按国际标准:试缫质茧层率47%以上,茧丝长1100米以上,解舒率70%以上,纤度2.56D(担尼尔)。据1982年测量,每茧丝长达1154.6—1337.1米,比全省主产区茧丝(608.2—1043.5米)长2983.6—546.4米。 被国务院编为8号免检出口茧 ,1984年起作为出口产品销往日本,1985年被列为绵阳市出口蚕茧基地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