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州韶关翁江县特产 韶关武江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州韶关翁江县特产 韶关武江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1-05 23:14:46

一. 广东省 韶关 乐昌 乐昌梅花猪

梅花猪是广东省著名地方品种大花白猪的一个重要品系,原产于韶关乐昌市梅花镇,主要分布于乐昌市和乳源县。梅花猪的主要特点是外形体型较小,毛色为黑白相间,白色占全身的三分之二,头、嘴、耳朵、臀部及尾部的四分之一为黑色;四肢、腹部为白色;背部黑白交错;背腰圆而凹,腹部膨大而下垂。种猪利用年限长、母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强。梅花猪皮薄、肉味鲜美,肉质鲜嫩而爽滑,肉味浓郁而纯正,香甜不腻,肉质跟其它品种的猪有很大不同。食用方法可根据个人口味制作,做扣肉、团子肉、大杂烩(带皮肥瘦肉片、猪杂、猪骨、豆芽或萝卜等同煮)更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乐昌市是广东省最北部的山区县(市),东部与本省仁化县交界,西南与本省乳源县比邻,北面与湖南省接壤。地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稳定,雨量充足,自然条件较好,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451.2小时,年平均气温19.7℃,年平均降雨量1491.0毫米,无霜期295天,对梅花猪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由于种种原因,梅花猪目前已濒临灭绝状态,纯种梅花猪已所剩无几,在对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已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今天,全面系统地开展对这一优良猪种遗传特性的研究,加快保种与开发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我市于2004年开展梅花猪保种繁育与推广,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景栋林教授的指导下,乐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实施,有关猪场和畜牧兽医水产站共同参与,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12年梅花猪已基本恢复原来体型外貌特征、性状基本达到原来的生产性能,甚至产量更高,并且全部建立档案和系谱,形成梅花猪保护区。

为加强对梅花猪的开发研究与保护,提高梅花猪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喂养梅花猪均用番薯藤、野菜、黄豆和大米等天然绿色饲料,结合放养方式,以保证出栏的都是环保、健康、美味的绿色梅花猪。

目前梅花猪养殖生产单位主要有广东金珠农业科技乳源分公司和乐昌市天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爽脆肉丸

翁源爽脆肉丸

新鲜猪肉,用手工传统方法棒槌拍打成糕浆,伴以食粉制成的肉丸,与普通肉丸大不相同,其特点:爽脆嫩滑。至今翁源仍保留这一民间传统料理,深受食客偏爱,情有独钟

三.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石斛

始兴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始兴石斛是广东韶关始兴的。

据著名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集注》记载:“今用石斛出始兴,生石上,细实。以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如蚱蜢髀者佳……”。当时所谓“始兴”,就是今广东韶关地区,是行政区域名称,叫“始兴郡”。

这足以说明:韶关地区是石斛优良品种的原产地,加工历史悠久。

既然有历史典籍为韶关“野生石斛鼻祖”作证,那么,近几年韶关石斛种苗培育及移栽种植基地快速发展就变得理所当然。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我市石斛种植面积已经从2004年的100亩扩大到2000多亩,约占全省石斛种植面积的50%以上,遍布全市各县(市、区),年产值约1.5亿元;全市石斛种植基地共16个,其中30亩以上种植规模的基地有10个,主要分布在始兴县、仁化县、新丰县、乳源县和翁源县等地。

始兴石斛的发展状况

1、庭院式种植。一千多年来,始兴人常把始兴石斛当作观赏性花草或药材种植在自家的庭院内。

2、小规模种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兴人开始开发野生始兴石斛资源,尝试小规模种植始兴石斛。全县累计种植始兴石斛80多亩。由于缺乏苗木繁殖技术和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苗木繁殖缓慢,扩大再生产的难大。

3、产业化设施种植。2012~2014年始兴石斛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始兴石斛质量技术规范》和《始兴石斛》的地方标准(见附件8),从“苗木组培——设施栽培——采收”的技术含量实现质的飞跃,始兴石斛进行产业化设施种植。至2014年,全县累计种植始兴石斛1250亩。

4、可持续发展。自2015年开始,始兴石斛生产企业以“公司(或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以韶关学院、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韶关市农科所、韶关药检所等多家科研机构为科技支撑,以韶关车八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始兴绿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始兴石斛质量技术规范》和《始兴石斛》为地方标准,建立始兴石斛生产基地、苗木组培基地。在有效保护野生始兴石斛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开发,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一条龙服务体系,始兴石斛产业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始兴石斛

广东省始兴县现辖行政区域

《始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始兴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建议的函》,始府函〔2014〕102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0222/T6-2014《始兴石斛》

四.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乡村鱼

乡村鱼

山区的水质清甜,养出的鱼肉质不错。来南雄是一定要尝尝客家乡村鱼的。南雄的水是北江的水源之一,直接从岭南山脉上留下来的山泉水,十分清甜,农村家家户户都围山塘养鱼,养出来的鱼肉质嫩滑,口感微甜,客家人喜欢用豆腐、辣椒做成一煲鲜嫩香辣的鱼汤。而豆腐也是山水做成的,配上一样嫩滑的鱼肉,口感配合得天衣无缝。为了让鱼肉更香,在下锅之前会先用姜葱煎香鱼肉,再加入豆腐、辣椒一起煮,鱼肉入味而不烂,无论是鱼肉还是鱼汤,都是送饭的佳品。

五.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南雄板鸭

南雄板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雄板鸭”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当地亦称这为“曝腌”。它造型美观、颜色金黄、香气浓郁、油尾丰满、皮薄肉嫩、肉红味鲜、骨脆可嚼。与之相比,“南雄板鸭”又以珠玑巷腊巷的板鸭最为出名。腊巷是珠玑巷中的行业作坊街巷之一,以精制腊味而闻名遐迩。

南雄腊鸭又称板鸭,造型美观、鸭皮白中透黄、油尾丰满、皮薄肉嫩、肉红味鲜、骨脆可嚼、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因此千余年来南来北往的客人都要品尝或购买南雄精制的腊鸭。

外观:呈扁平状或扁圆形,腿硬,头足完整,体表光洁无小毛,表皮完整无破损,呈黄白或乳白色,腹腔内壁干燥,肌肉切面呈玫瑰红色。无尾油,鸭身干爽,板鸭两边肌肉呈鲜紫色,肋骨呈白色。

口感:香韧骨脆,咸淡适中,腊味浓香,气味绵长。煮沸后肉汤及肉味具有清澈、芳香,液面大片团聚脂肪及肉嫩味鲜的特点。

南雄板鸭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当地亦称这为“曝腌”。据清代《南雄州志》记载:“雄鸭,鸭嫩而肥,脆之,渍以茶油,日久鲜红而味美,广城甚贵之。” “南雄板鸭”又以珠玑巷腊巷的板鸭最为出名。腊巷是珠玑巷中的行业作坊街巷之一,以精制腊味而闻名遐迩。鸭子品质好,属于麻鸭类,而南雄当地水塘众多,很适合饲养鸭子,这里长的鸭子皮薄肉厚,味道奇美。二是其地处粤北山区,昼夜温差大以及霜冻等因素,使得“南雄板鸭”有特殊的香味。

“北风起,腊鸭香。”每年冬季,当地乡民便利用自家养的毛鸭子进行加工,采取粗盐腌泡,但不绷板,在阳光下自然晒干。所以,那个时候民间称之为“泡腌”。后来,逐步发展成商品进行生产,加工工艺也不断提高,把原来的腌制方法改为绷板定型,门板、磨石压制改为折腿,盘成琵琶形,进而做成桃园形,板鸭的名称也就开始出现了。

冬天的南雄,到处都是腊鸭的浓香,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看见每家的门前或屋顶晒的腊鸭,那是人们对过年的企盼;不管你到哪家,主人都会端上一盘让人垂涎欲滴的腊鸭,或清蒸或煎炸或小炒,无论怎样煮,都让人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冬天做的板鸭也更多了,过年的时候走亲访友带上一两只。南雄的腊鸭香浓味远,而今早已经成为他乡宴客的上等佳肴。

南雄板鸭的制作纯属传统工艺,要经过宰杀、脱水、开剖、腌制、定型、露晒、检验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南雄板鸭腌制后采用自然风干、露天晾晒的方法干燥脱水,与人工加热烘烤工艺制作的腊鸭相比具有肉质鲜嫩、腊味浓香的特点。另外南雄板鸭的制作会在晾晒前涂上一层当地酿造的米酒以增加香味。

南雄板鸭在标准的制定上体现出了低盐、低水分、低脂肪、高蛋白质的特点,属于环保健康食品。另外还制定严格限制食品添加剂的标准项目,保证了南雄板鸭的天然风味和质量安全。

目前,南雄板鸭的生产单位主要有南雄市古市镇珠玑食品加工厂和南雄市珠玑二塘坂鸭厂。

六.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瑶山茶油

瑶山茶油

茶油是公认的“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是最佳的保健食用油。本品选用本地瑶山优质油茶果仁,经传统工艺精榨而成。其品质纯正,不含黄曲霉素和胆固醇。长期食用,可预防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等保健功效。此外,茶油还是天然的护肤、护发、化妆用品和高级糕点的理想原料。用茶油治疗烧、烫伤以及婴幼儿驱风祛湿是民间传统风俗。

七.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布袋鸭

布袋鸭

选用肥鸭一只,宰后,先用冷水浸片刻,再用滚水脱毛,然后用清水洗净,从颈侧处剪开二寸许的大口,把内脏取出,洗净腹内,用锋利小刀从两翅膀处把鸭骨剔除,仍保持鸭体完整,再把在剔出鸭骨上削下的鸭肉,和切碎的金钩、对虾、尤鱼、瘦猪肉、冬笋(或笋干)、香菇及莲子,加少许食盐混合起来,从颈侧开口处纳入腹内,即用线将口缝紧,放在长盘内,置蒸笼中蒸到熟透,取出食时,剪开线,用筷子夹开,连肉带馅一起吃,真令人说不出其中的妙味。也有用叉烤的,在鸭腹内加灌点肉汤,名为灌汤烧鸭,味比蒸的更香。此菜四季适用,在丰盛的筵席上才有。

八.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梅香虾米

虾米蒸虾酱,梅香伴家常,这是水乡人家一种美味家常菜,锦江河虾米,以色泽鲜红连壳可食流传于民间。

九.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花雕莲藕

翁源花雕莲藕

翁源粉莲修长丝密,粉质松软,莲香味浓郁,名誉南粤各地。用花雕酒煲翁源莲藕,清甜甘香,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乃属当地民间特色美食一绝

十.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客家酿豆腐

千年古县翁源,是客家人聚居之地,中原人南迁到这里,不仅带来了勤劳朴素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在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上挖个小洞,然后把猪肉和葱做成的馅“酿”入其中,然后放到锅里慢慢焖,最后洒上葱花,一道美味的客家酿豆腐就做成啦。客家酿豆腐,是翁源客家人的名菜。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翁源的客家酿豆腐,因使用的水和豆制品不一样,酿出来的豆腐韧而爽口,清甜中带有嚼劲。翁源的酿豆腐馅多种多样,有韭菜、香菇肉馅及其他。翁源的豆腐最有名的就要数新江镇太坪村的了,太坪豆腐是用本地农家黄豆,不添加其他物质,再配以太坪山泉水,古老石磨,纯手工制作,自榨花生油烹制,做出的豆腐“豆味”十足,非常爽口、嫩滑、香甜!

信息来源:翁源县旅游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