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萧县马井特产 萧县能带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萧县马井特产 萧县能带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1-05 13:18:46

一.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面皮

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萝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它早已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

二.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官桥樱桃

官桥樱桃

官桥镇地处东南的山区,利用山坡栽培樱挑历史悠久,该地山坡地到处都有樱挑栽培,主要品种有中国樱挑,即小樱挑,也称樱株、莺挑、玛瑙等。为落叶乔木或小乔木,单果重1、2—2、5克,肉软多汁、皮薄、有红色、黄色和红黄色,5月上旬成熟,花期及早,先于叶开放常用分株或压条繁殖,抗寒力叫弱,2005年全镇樱挑5000亩,总产达300万斤。

三.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苹果

吃苹果既能减肥,又能帮助消化,老人吃了会很好的。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构成大脑所必须的营养成分。苹果中的纤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益,能促进生长及发育。苹果中的锌对儿童的记忆有益,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但苹果中的酸能腐蚀牙齿,吃完苹果后最好漱漱口。

四.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葡萄酒

该酒营养丰富,醇香浓郁,柔和爽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具有药用价值,长期饮用,可增进食欲,活络筋骨。

该酒品种繁多,主要品牌有味美思、白兰地、十全大补、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等。特别是“夜光杯”牌葡萄酒在全国享有盛名,并远销东欧、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五.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瓦子口葱

瓦子口葱——开始栽种在瓦子口东南角马四先生家的菜园里,他是清朝末年的一位中医。菜园属沙淤两会土,面积2亩,内有水井1眼,马家的葱,葱白长约1尺,粗如姆指,每根葱皮内包有两根,故名分葱。该葱软化较好,质地柔嫩,煮熟10—20分钟后,自然“开花”散开,葱味浓厚,民国以来,颇有盛誉,民谚有:“帽山萝卜瓦子口葱,苗桥(在永城县内)白菜出家东”之说。1955年初级社时,马家后代已成五保户,以后,在该菜园里建设了大队医院,马家葱不再存在。但瓦子口的葱仍以其独特风味畅销各地。

六.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孙楼辣椒

孙楼辣椒——该辣椒产于孙楼乡的孙楼、石桥、夏庄、穆寨、毛河等村,以孙楼面积最大。这里是沙质土壤,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适宜辣椒生产,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据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这一带,看到辣椒个大、色艳,赞不绝口,之后,从山东来了不少贩客,抢购一空,从此扬名在外。孙楼辣椒有两个品种,一是羊角椒,占70—80%,由于果实基部粗,尾部细而稍曲,状如羊角而得名。另一种是线椒,果实细而长,故取名线椒。羊角椒是孙楼辣椒的代表,颜色鲜红,晒干后色暗红。比其他椒子肉厚,辣中带香,辣而不呛,味美可口,不论是调味还是作主菜均宜。孙楼辣椒每年种植千亩左右。远销斯里兰卡、日本、民德、联邦德国等地。

七.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桃子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树冠开展。小枝红褐色或褐绿色。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边缘有粗锯齿。花期3~4月,花单生,无柄,通常粉红色,单瓣。果实6~9月成熟,核果卵球形,表面有短柔毛。

八.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国圣桃

萧国圣桃是萧县圣泉乡郑腰庄村真郑安新于1981年发现的一棵自然实生株,在萧县农技推广中心参与和指导下,经多代无性繁殖,成为一个性状稳定的中晚熟挑新品种,经安徽省科技厅组织鉴定,于2001年9月22日,正式定名“萧国圣挑”。

该品种一是树势中庸,结实力强,一般定植后2—3年开始结果,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一般亩产3000kg,高者5000kg以上。一般亩产值9000元以上。二是品质优,果个特大,一般单果重350g,大者达750g,果实底色乳白,阳面艳红色,含糖量11、3%,酸含量0、24%维生素C含量12、12mg/100g可容性固性物含量14、7%。三是耐运,带皮硬新7、75kg/cm,一般室内常温可储藏20天以上。四是果实熟期好,正值“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市场无其它鲜挑供应。五是抗逆性、抗病性强,显著优于大久保和白凤。

萧国盛桃品质佳,效益高,周边地区纷纷引种,至2005年底萧县已发展2万亩,总产达6000万斤,同时,砀山、铜山、丰县永城等周边县市也纷纷引种。该品种最适宜在黄淮海地区发展,新疆引种表现良好的结果习性,四川、山东、河北均有引种。

萧国圣挑自花不育,花期必须进行个人工辅助授粉,特别是低微温多雨天气更要进行人工授粉。

九.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皇藏峪莪子

皇藏峪莪子——3000多亩林木繁茂的山峪谷凹里都有出产,其中以瑞云寺周围以及寺南双顶山、钻天峪、皇藏洞为多,狼窝、过山路等地次之。主要原因是林木、落叶、干草较多,年积月累腐朽之后,给莪子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年6—9月汛期一到,为产莪旺季,连阴雨时,每天有上百人进山采莪。皇藏峪莪子有10多种,鲜食为主的有槐花、鹿角、黄鸭蛋、青莪、高脑莪、松花、茄皮、草莪、一窝鸡等;干鲜兼用的有土里埋、红脂莪、腊莪等。其中较名贵的品种是槐花、鹿角、土里埋等。民国38年(1949),大蔡庄中医蔡书全,一日雨后,在瑞云寺西北角的龙咂咀,发现一块石板被顶歪,扒开一看是一只土里埋莪子,此莪盖如馍盘大小,直径尺许,视为宝物。特别是香莪,大如指头,色红,晒干后放进衣箱,有浓香味,有人试验香味可维持30年之久,此香味有驱虫、防蛀功效。莪子食法较多,尤以草汤熬煮,其味更佳。当地群众说:“吃了莪子忘了肉。”皇藏峪莪子,过去较多,旺季官桥、曹村、萧城均能买到,后来,人口渐多,山里落叶、烂草不少被人们拾去当柴烧,获量大减,除鲜食外,少量的售于当地饭店或赠送亲友。

十.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马井韭黄

马井韭黄——韭黄之佳,苏轼到徐州时曾有诗云:“韭芽茁土奉如藏”。但是韭黄人工大量生产却是近10多年来的事。因产于冬季,可补淡季蔬菜之不足。1967年,穆集乡徐新庄社员徐作华从江苏铜山县夹河公社史庄苗姓的亲戚家引进技术,当年春天育苗半分,麦后移栽半亩,冬季收入345元。第二年5户栽种3亩,收益颇丰。后传至孙庄6队、红柳树4队,以后逐步向周围扩散,以至形成马井区这个集中产地。1972年,查禁韭黄,理由是与大田争劳力、争肥料,不少韭黄被割掉。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韭黄生产获得新生。1982年全区栽种4000多亩。产菜1000万斤,收入450万元。目前,马井区韭黄7500亩,产菜近2000万斤,除部分自食外,大部分销往郑州、洛阳、西安、济南、天津、青岛、上海、杭州等地。为全国产地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