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莞地瓜粉丝特产公司 东莞红薯粉条招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莞地瓜粉丝特产公司 东莞红薯粉条招商更新时间:2023-01-04 16:23:37

一. 广东省 东莞 大朗荔枝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以色、香、味俱全的荔枝而闻名中外,“食之令人畅然意满”的东莞荔枝被誉为“岭南第一品”。

东莞荔枝栽培历史悠久,《东莞县志》记载“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饴,其种不一,盖岭南之佳品也”。

荔枝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山区、丘陵、埔田地区。主要产区有大朗、大岭山、寮步等20多个镇区,是东莞市水果中的拳头产品。

东莞荔枝的主要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三月红、黑叶、槐枝等传统优良品种,近几年又培育出红绣球、无核荔枝等新品种。值得一赞的是大岭山镇的糯米糍荔枝,以其个大、皮薄、肉多、果甜、味浓的特点而享誉中外,曾获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和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的名句已成为东莞荔枝的广告词。

二.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文登地瓜

地瓜进入文登大约是在200多年以前。

文登地瓜多种植在丘陵地带,沙壤土,光照足,通气好,排水快。所产的地瓜个头均匀,外皮光滑,颜色新鲜,筋少面多,而且糖度适中,淀粉质丰富,吃起来口感很好。

文登地瓜含有丰富的淀粉质、糖分、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胡萝卜素等。地瓜热量高但不含脂肪,所含的“脱氢雄固酮”有减肥、抗衰、抗癌作用,是很好的保健食物。现在文登地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2000公顷左右,栽培品种主要有红东、高息10多个等加工型地瓜。这些地瓜,除农民少量的自食外,大多数用于深加工,如地瓜淀粉、地瓜粉条、地瓜汁、地瓜薯条、烤鲜地瓜等。

三. 广东省 东莞 道滘肉丸粥

道滘粥是以肉丸为主料的米粥,在岭南粥品中独树一帜,在肉丸粥中独占鳌头。由于道滘粥的肉丸选用新鲜上肉,切碎后用钢条敲打直至成为肉酱,这样使肉丸有韧性,入口香脆,弹性特强,佐肉不夺肉香,丸香不腻,齿颊留香,肉味长存,令人垂涎。

道滘历来是鱼米之乡,农产品丰富,加上人杰心灵手巧制作,创制了不少地方,道滘粥就是其中之一。道滘粥的主料——肉丸,创始人是道滘人叶成,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闻名。肉丸选用新鲜猪肉,切碎后用钢条敲打直至成为肉酱,使肉丸有韧性,弹性特强,入口香脆,佐肉不夺肉香,丸香不腻,齿颊留香,肉味久存,令人垂涎。目前道滘镇有许多个体户制作肉丸,货销东莞市各大酒楼宾馆,东莞市也出现了以出售道滘粥为主的饮食店。道滘粥已成为具有特色的地方。

四. 广东省 东莞 东莞千角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千角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角灯是广东东莞民间工艺的瑰宝,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东莞赵氏为宋帝皇族后裔,相传元初时赵家开始扎制千角灯,配饰的灯带共24条。千角灯十年扎制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在濮藩宗(即解元坊之赵氏宗祠)展出过。灯虽不断重制,而灯带仍为宋物,一向由赵家珍藏,20世纪60年代被毁。

千角灯的制作中断40年后重新复苏,现主要传承人在莞城区政府的支持下费时八月扎制成了千角灯,但毕竟已至耄耋之年,后继乏人,因此急需将千角灯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五. 广东省 东莞 麻涌香蕉

麻涌香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香蕉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也是东莞市水乡、沿海地区三大传统作物之一,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早在元代东莞已有香蕉生产。《元一统志》载:"蕉子,番禺、南海、东莞、清远并有,美香而甘。"明末清初屈大均记载东莞中堂蕉利村"芭蕉满海天",清嘉庆年间"蕉多出麻涌蕉利一带"可见当时水乡的香蕉生产已有相当的规模。

东莞香蕉主要有大种高把和大种矮把等优良品种。大种高把在东莞种植面积最多,一般单株产10-25公斤,个别高达50公斤,为香蕉类中的著名优良品种;大种矮把,植株较短,抗风力强、蕉肉香甜、嫩滑、蕉皮光亮薄身、不易起黑斑点是适合东莞气候的传统优良品种之一。其他还有油蕉、齐尾、矮(高)脚顿地雷、越南香蕉、天宝蕉、萝岗矮把、广西高型香蕉、泰国香蕉、潮安香蕉、台湾高把、广西矮、威廉斯、海南蕉等品种。

东莞市利用其土地肥沃、温度高、阳光足、雨水多等优势积极发展香蕉业,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推广试管大苗、果实套袋和保鲜等一系列新技术,生产出果大饱满、色泽鲜丽、含糖量高、品质优良的香蕉,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香蕉一直是全市水果生产发展的重点对象,种植面积占全市水果生产总面积的30%以上,其产量占80%-90%,2001年种植面积5772公顷,总产量13.23万 吨。

地域范围

麻涌香蕉产于三角洲腹地,广州、深圳走廊中部,东江北支流的最下游珠江口北部东岸珠江三角洲平原,广东省东莞市西北部麻涌镇所辖的麻一、麻二、麻三、麻四、漳澎、大步、东太、新基、川槎、鸥涌、黎滘、华阳、南洲、大盛14个村(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2″~113°40′00″,北纬22°58′36″~23°40′50″。面积930 公顷,总产量1.8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麻涌香蕉果梳整齐端正,果指无伤斑,皮色呈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果指长度不低于20cm,单果重不低于120g,轻摇不脱柄;果肉细滑、口感清甜、香味浓郁,可食部分大于60%。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8.5%,可滴定酸含量不大于0.272%,铁不低于0.41%,可溶性糖含量大于14.3%,每100g可食用部分含维生素C不低于6.728mg。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

六. 江苏省 徐州市 贾汪区 蜜汁地瓜

蜜汁地瓜,又称红薯、白芋、山芋、番薯等。徐州丰沛一带所产地瓜,亦称花叶红薯,皮黄肉红,味道鲜甜,据传是清时的贡品。传统名菜“拔丝贡薯”即是取用此种红薯作主料。“蜜汁地瓜”久受食者喜爱,是徐州甜品中的佼佼者。此菜的辅料有白糖、蜂蜜、桂花汁、金橘等。做法讲究,需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其特点是鲜甜不腻、汁浓味美。

七. 内蒙古 通辽 奈曼旗 地瓜粉

地瓜粉又称红薯粉,地瓜粉是我们奈曼旗青龙山镇的主导产业之一。它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蒸、煮、煎、炸,吃法众多,一经巧手烹饪,也能成为席上佳肴。

信息来源:乡村大世界

八. 辽宁省 朝阳 北票 龙潭绿豆粉丝

龙潭绿豆粉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潭绿豆粉丝”辽宁省北票市,历史悠久,选用纯天然绿 .豆做原料,佐以优质的龙潭山泉水,经专家精心研制,由传统粉丝生产工艺和现代技术精制而成。产品丝条均匀、色泽洁白光亮、筋大耐煮、不化汤、不发粘、味美爽口,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丰富,既是上等食品,又是医疗佳品,具有消毒、消炎、消暑去火功能,素有“华夏第一粉”之称。2006年被清华大学定为特供产品,2008年11月又被钓鱼台国宾馆定为特供产品。产品畅销省内外,远销德国、美国、南韩、日本等国。.

地域特点

北票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丘陵地区,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十年九旱,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抗旱耐瘠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至此北票及周边地区绿豆种植历史悠久,年绿豆产量在万吨以上,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优良。为“龙潭绿豆粉丝”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产地范围

龙潭绿豆粉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辽宁省北票市所辖行政区域。.

九.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农家地瓜粉

地瓜粉也叫番薯粉,它是由蕃薯淀粉等所制成的粉末,一般地瓜粉呈颗粒状,有粗粒和细粒两种,通常家中购买以粗粒地瓜粉为佳。

地瓜粉与太白粉一样,融于水中后加热会呈现粘稠状,而地瓜粉的粘度较太白粉更高,因此,在中菜勾芡时较少使用地瓜粉,因为粘度较粘控制。

地瓜粉应用于中式点心制作较多。地瓜粉同样也可以用于油炸,在腌好的排骨上沾上粗粒地瓜粉油炸后,地瓜粉可呈现酥脆的口感,同时颗粒状的表皮也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效果。

地瓜粉是制作厦门海蛎煎福州蛋燕龙岩芋饺等地方名菜的最佳原料。

十.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地瓜粉粿

地瓜粉粿

地瓜粉粿是翔安人宴请客人的主食。翔安人如此喜欢地瓜粉粿,除了其本身美不可言外,还有历史传说的原因。

传说明嘉靖进士洪朝选家境贫寒,赴京赶考前夕,母亲想做一顿佳肴为儿送行,可家里只剩一点稀饭、地瓜粉和别人送的海蛎、文昌鱼。母亲把地瓜粉和着稀饭加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放到锅里烤成薄薄的地瓜粉粿,出锅后切成一条条粉条,之后加上海蛎和文昌鱼,就煮出了香飘四溢的地瓜粉粿,让洪朝选难以忘怀。

洪朝选高中进士后,回家省亲。村里人盛情设宴款待,美味佳肴一道又一道上席,即将散席也未见地瓜粉粿的踪影,洪朝选忍不住问乡亲什么时候上这道菜,乡亲们都莫名其妙,问过洪朝选的母亲后才解其中奥妙,后来依法煎煮,果然十分好吃。

翔安鹭翔酒家、泰源酒家、东方新星酒家等酒家都有这道主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