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有关镇江特产的作文 关于镇江特产的作文素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有关镇江特产的作文 关于镇江特产的作文素材更新时间:2023-01-10 16:51:10

一.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镇江陈醋

镇江陈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江苏省镇江市辖区内,包括京口区、润州区、新区、丹徒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

特定品质

镇江香醋,驰名中外。其色浓而味鲜,香而微甜,酸而不涩,并以“香醋摆不坏”而著称。

文化典故

镇江香醋创于1840年,是江苏著名的,驰名中外,1909年开始少量出口。镇江香醋在国内曾5次分别获得金牌奖、优等奖、一等奖等,1980年获国家银质奖。

二.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延陵鸭饺

延陵鸭饺是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延陵镇的。丹阳延陵鸭饺口感清淡细腻,不肥不腻;肉质松软,香气诱人;滋补养胃,口口留香。

延陵鸭饺是丹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鸭饺,亦堪称丹阳一绝。“鸭饺”,并非是用鸭肉包的饺子,而是用一种特殊方法制作的美味鸭肴。

延陵鸭饺创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制作鸭饺,必须选用延陵镇小个儿菜鸭,尤以秋鸭为佳,此鸭别地皆无,故堪称一绝。数百年来,无数名厨对鸭饺的烹制方法不断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延陵鸭饺的制作方法为:选用膘肥体壮的秋鸭1只,宰杀、煺毛、开膛,除去内脏,洗净后入锅煮一下,撇去浮沫,然后加入葱、姜、黄酒、精盐及五香八角等佐料,在锅内焖滚后将鸭捞出,斩下头、颈、翅、爪与脊背,然后将颈和脊背剁成8块,再将鸭的躯干均匀切成8块。接着,用8只碗各装入一块,碗内加入冰糖,放满清汤。最后,将各碗分装入青竹笼内,一笼笼垒起上锅清蒸,2~3小时后起笼停蒸即成。在品尝时,但见碗中那一块块鸭肉,酷似雪白的饺子,这便是“鸭饺”美名的由来。碗内的汤汁,更是鲜美欲绝,令人难忘。

金秋时节,正是品尝正宗延陵鸭饺独特风味的最佳季节。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四.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春城葡萄

产自句容春城的“继生”葡萄在沪宁线一带享有一定声誉。春城镇葡萄科技示范园1991年建园,1998年4月列入镇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园。1999年初,在原葡萄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将原有的农产品主要在生产和技术上的相互协作,拓展到生产、管理、技术、营销等各个方面,实现生产管理技术上的统一,园内葡萄一样的色泽、一样的口感、一样的品牌、一样的价格,从而以规模优势、品质优势赢得了市场。目前种植户360户,面积达 2200亩,2003年共销售葡萄1950吨,销售额达1800万元,实现利润1034 万元,农民获利920万元,葡萄合作社积累基金114万元。



葡萄科技示范园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实现品牌和技术资源优势共享,走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优质化发展之路。几年来,葡萄合作社先后 6 次邀请日本葡萄专 家早川 先生等来为农户现场传授葡萄栽培和管理技术。从2000年开始示范园葡萄栽培管理全部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产品品质日益提高。



2002年获江苏省二十佳示范合作社,被江苏省外国专家局确定为引智示范基地,2003年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早川葡萄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园内建立了600平方米 的葡萄销售市场和保鲜冷库,申请注册了“继生”牌商标,2003年“继生”牌葡萄被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被省工商局、省消费者协会命名为“江苏省名牌农产品”。



葡萄示范园建设以来,获得了一系列殊荣,2001年荣获江苏省农产品营销大户五十强,江苏市场农副产品质量服务信得过单位,2003年9月葡萄合作社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

五.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河豚

扬中河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这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对盛产河豚时鲜的赞誉。河豚古名“鱼规”,俗名吹肚鱼,能“咕故”作声,体呈纺

锤形,紫鳍青背白肚皮,头圆尾小眼睛细,无鳞有荆刺,无胆含剧毒,盛产于清明前后,历来为“长江四鲜”之首。河豚味美,质地鲜嫩,营养丰富,早在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至宋时已成为名贵佳肴、桌上珍品。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苏东坡用“值得一死”来形容品尝后的感受。河豚含剧毒,其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卵巢(鱼子)、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血液、眼睛和皮,新鲜鱼肉则基本无毒。仅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能毒死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正由如此,河豚长期被禁,美味不能成席中珍甚是可惜。自从人工养殖河豚技术达到国家认可后, 河豚又回到了餐桌。

六.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七.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八.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句容草莓

句容种植草莓在国内时间最早,发展规模以及产业化开发水平在国内乃至东南亚享有较高知名度,八十年代即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乡”,目前,已形成草莓科研、草莓品种选育、种苗繁殖、草莓生产、加工、出口创汇链式产业开发,成为全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柱产业,总面积已达4万亩,其中大棚草莓1万亩,年产草莓2.5万吨,产值1.15亿元,从业人数1.2万人,农民人均纯增加收入1680万元。2003年4月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草莓之乡”称号。

句容草莓生产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一是具有健全的良种选育和繁殖体系。自八十年代初起,位于句容市境内的镇江农科所与中国医药科大学合作,在本市建立了优质草莓苗引种、区试、脱毒苗生产、繁育基地,先后引进美国、日本等优质大果品种宝交早生、美国六号、丰香、明宝、枥木少女、女峰等品种40多个,建立脱毒苗生产基地200亩,常规苗生产基地1800亩。目前句容市当家草莓品种丰香、明宝和枥木少女,无论是单果重,还是糖度,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二是先进的栽培技术体系。句容市草莓生产技术来源于日本国,并与日本国保持同步发展。八十年代至今,应日本国友人邀请,句容市先后派出农技人员20名,草莓种植户农民200人次赴日本国爱知县研修草莓种植技术。最近几年,日本国草莓专家石川、近藤每年都来句容开展技术讲座,句容市草莓种植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日本国专家的认可,也曾多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农业科技成果奖。目前,由句容市科技人员研究试验成功的调节草莓花芽分化技术,精确施肥技术以及立体支架栽培技术均获得国家技术专利。三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句容市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称,不仅田园风光优美,而且工业和生活污染少。近两年来实施了万亩优质草莓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在种苗繁育、大田生产、包装等各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推广清洁生产,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显著提高了草莓品质,加之申请注册了“云兔”、“天王寺”牌专有商标,使草莓鲜果顺利在大中城市超市、宾馆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央、省新闻媒体给予我市草莓生产与发展较大的关注,多次来我市草莓基地采风。

九.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白岁的干锅鱼

白岁的干锅鱼,到了之后自己在池子里挑选新鲜的活鱼,就是等的时间长点,上来的就是一大锅鱼肉,切成一片片的,肉很嫩,进嘴就融化的感觉,口感很好。吃完可以加汤吃火锅的。价格根据鱼的重量,加上别的菜,3-4个人,一般在100以内的样子。

十. 江苏省 镇江 丹徒区 镇江香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江香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镇江香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的镇江香醋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具有色、香、酸、醇、浓五大特点。色浓和味鲜,香而微甜,酸而不涩,存放愈久,味道愈香。用它作调料,可提味增香,去腥解腻,并具有开胃口,助消化的作用。镇江香醋以优质糯米及黄酒糟为主要原料,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