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安徽省的特产 安徽最出名的特产是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安徽省的特产 安徽最出名的特产是啥更新时间:2023-01-07 05:20:03

一.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二.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羊角蜜

羊角蜜白色,因其形态似山羊之角,内含蜜糖而得名。此品系选用上等面粉、蜂蜜、白糖、麦芽糖、素油等为原料精制而成。成品里外三层:蜂蜜糖浆、角壳、粉屑。食时,咬破角壳,蜜浆流出,香甜满口,别有风味。羊角蜜圆圆饱饱的身子,皮又酥又薄,糖稀很浓很甜,咬一口能拉出几道咖啡色糖丝。

三.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瓦店羊肉

选用纯正黄淮白山羊,精制而成,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膻味较低,口感清爽,具有独特的风味,十分好吃,令人喜食。是属合当今人类健康饮食标准的绿色肉类食品。

四. 安徽省 蚌埠 怀远 怀远泥鳅

怀远泥鳅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怀远泥鳅品种主要有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行销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泥鳅,俗名泥鳅龙,通常生活在水的底层,食性较杂,体长12至18厘米,体重10至25克,雌性体重大于雄性2至3倍。泥鳅肉质细嫩,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属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小型经济鱼类,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可红烧、清炖、油炸,做成多种美味佳肴。《本草纲目》、《本草拾遗》载,泥鳅性甘平无毒、祛湿邪、治消渴、益脾肾,对肝炎、小儿盗汗、皮肤痛痒、跌打损伤、痔疮、疥癣等有一定疗效。

怀远县境内河湖塘达30万亩,可养殖水面20余万亩,是安徽省水产品养殖大县。泥鳅品种主要有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大鳞副泥鳅又名黄板鳅、扁鳅,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真泥鳅又叫泥鳅、圆鳅、青鳅,行销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泥鳅环境适应性强,河流、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均能生长。进入新世纪以来,怀远县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大力推广泥鳅人工养殖技术,利用低洼地、沟塘、稻田,开展泥鳅的人工繁育养殖。建成了马城、魏庄、找郢、淝南、兰桥等多处泥鳅人工养殖基地,人工放养面积达万余亩。其中池塘养殖2000余亩。年产商品泥鳅2400多吨,年出口国外300吨以上。怀远泥鳅名声鹊起,成为继怀远甲鱼、黑鱼、鳜鱼、青虾、黄鳝等水产品之后,特种水产养殖的又一拳头产品。

五.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潵汤

潵汤

潵汤味道香醇,为早点中的重要角色,其制作方法作为商业机密很少被人们了解,县城内有名的潵锅多为回民经营。一般潵汤中主料为羊肉丝,小麦仁,辅料有葱,姜,胡椒面,小茴香,大茴香,丁香,花椒,桂皮等。

六.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会龙辣椒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龙辣椒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龙辣椒是安徽阜阳阜南的。

会龙镇是阜阳市的延秋辣椒生产发源地,也是全国闻名的“辣椒之乡”。2002年元月,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集辰”牌商标后,会龙辣椒因无公害、果大肉厚、味道醇美、色泽鲜亮、品种齐全等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椒”,并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

会龙辣椒

阜南县会龙镇蔬菜协会

12869479

新鲜辣椒

七.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白虾

白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每百克含蛋白质47.6克、脂肪0.5克,以及大量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在国际市场上,被奉为水产珍品,供不应求,往往作为主菜的高级佐料。白虾的吃法,一般有炒虾仁、烩虾仁或氽汤、吃馅等。用热水浸泡,烧豆腐、白菜或芹菜,风味独特,皆成佳肴。做卤或熬菜汤,加入一些虾米,滋味尤为鲜美。拌凉菜或煨汤,其味更佳,为鲜虾所不及。

八.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长官牛肉

长官镇牛肉品质优良,肉质鲜嫩,口感纯正,驰名中外,很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已形成以该镇为中心的“临泉县黄牛屠宰加工市场”。本镇龙头企业—临泉县肉食加工(集团)有限公司现拥有两条黄牛吊宰生产线,四部冷藏车,22个分部,库容量3500吨,平均日屠宰黄牛600头,年产鲜、冻牛肉2万吨,产值逾2亿元,其产品远销东南亚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黄牛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是阜阳市黄牛系列开发增值增效的示范区,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九.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十.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安庆炒米

安庆炒米是安徽省安庆市的特色小吃。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起,慢慢品尝。这道鸡汤泡炒米,简单,质朴,却蕴藏着道不尽的家乡味道,让无数身在外地的安庆人为之魂牵梦绕。

炒米,是安徽安庆市特有的汉族小吃,属于安徽菜。0鸡汤泡炒米,是安庆的招牌菜。来了安庆不吃一顿0鸡汤泡炒米,确是一大损失。鸡汤泡炒米,本来是用来打尖的,现在却成了安庆的一道美食。盛一碗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泡化,舀起,品尝。简单,质朴,道不尽的家乡味道。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在古代,炒米就是“冬米”。

关于“冬米”的词义,地方志解释说,这是因为爆米花只在冬季春节前后才制作。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1)旧时老百姓生活困难,平常也就粗茶淡饭,春节时炸点冬米,用以制作山粉圆子、切糖、欢团,小孩子当然也可以干吃。这说明,爆米花的确多在春节时制作,但其它时节遇到丧事、喜事,也可以制作,跟冬天并无必然联系;(2)仔细品味安庆方言,准确的叫法并不是“冬米”,而是叫“跺米”,这就跟冬天更没有关系了。

有些字典将“冬米”解释为糯米,又叫江米。虽然“糯”“江”古音与“冬”相近,但安庆方言所说的“冬米”明显不是糯米,它特指经过膨胀的爆米花,这是没有疑义的。旧时北方不产糯米,可能也不怎么制作爆米花,往往将南方人所说的“冬米糖”理解为糯米糖,这是不正确的。赣语地区将爆米花称为“冻米”,它与“冬米”“跺米”一样,不同的注音而已。

其实,安庆方言里的“冬米”“跺米”是注音字,本字就是“爆米”,也就是今天的炒米。爆,上古音读若跺。古代没有炸爆米花的大肚铁罐,更没有“嘭”的一声巨响,所谓“爆米”只不过是将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爆米”。由于炒米膨胀程度小,并不0为“花”,所以方言只称“跺米”“冬米”,从来不称“冬米花”。后来随着爆米机推广,人们将爆米花称为冬米,原来的冬米(爆米)便改称为炒米。

过去艰难岁月,炒米是出远门时的干粮。路上实在饿了,抓一把就着水干吃。歇脚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开水冲泡着吃。农忙的时候,炒米可以带到田间地头打尖。

那个年代,泡炒米有两种方法:一是糖水鸡蛋泡炒米,俗称糖鸡蛋;二是油煎鸡蛋泡炒米,俗称咸鸡蛋。过去的人家难得杀鸡,而杀鸡的时候通常是下面条,鸡汤泡炒米实在不多见。

平常居家,如果来了贵客又不能留下来吃饭,通常需要烧茶。并不是泡茶,而是糖水鸡蛋泡炒米,做起来快速简单。鸡蛋一般是3个,客人不能全吃完,至少要留下1个给旁边流口水的小孩。

过年的时候,炒米常用来制作切糖,给小孩子当搭嘴食。在切糖众多花色品种中,有一种称为欢团。它跟切糖的原料完全相同,只是被捏成了团状。欢,本字是伙、合,也就是将糖浆、炒米、冬米、花生、芝麻这些东西伙在一起、合在一起。

在漫长的时期内,炒米不管怎么吃,它都是饭而不是菜。后来生活条件好了,鸡汤泡炒米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道菜。在大多数上看来,它比糖鸡蛋、咸鸡蛋味道都要好些。今天,在安庆很多饭店里,都有鸡汤泡炒米这道菜。甚至,平常人家的炒米也是买来的,而不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炒米的制作程序是:将糯米淘净浸泡,添加适当的大米,否则太粘→用饭罾将糯米蒸熟(不能煮熟)→摊开晒干,变成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炒米。

炒米的制作工艺,说起来也不难。选用上等糯米,先用开水浸泡,待其谷子(米粒核心部位)发软,能掐动,便用竹箩或簸箕捞起来,用大量冷水冲,洗清米粒外围,防止互相粘连。等水分沥干,便可下锅炒作。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开水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长了,把米粒全部泡化了,成了一个粑,只好磨成糯米淀粉了;时间短了,米谷子未软,炒出来吃不动。其二,锅下的火力要恰到好处,火大了,把米炒焦了,吃起来有煳味;火小了,炒出来发僵吃不动。炒作最好用大铁锅,以竹子枝丫扎成扫帚形状,便于米粒翻动。锅里放入菜油,油热后下米,在大火的威力下,众多米粒在锅中竞相跳动、蹦高,宛如一场精彩的比赛,令人目不暇接且油香扑鼻。为了保证“比赛”秩序,每次下锅米量大约在二至三两(常用寿碗半碗),视锅的大小而定。

近些年,人们生活富裕,炒米已成为日常小吃。在古城安庆,到处可见小摊贩卖炒米,而且出现了“炸米”,即米不炒改用油炸熟。炸米操作简单,价格又贵几毛钱,故商家乐此不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