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北川平武有什么特产吗 北川特产值得买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北川平武有什么特产吗 北川特产值得买吗更新时间:2023-01-07 20:15:06

一. 四川省 绵阳市 北川县 桂花百合羹

桂花百合羹

取新鲜大百合数个,只用其中部鳞片(去包片与芯),以剪刀剪掉每片的尖部和着生部,洗净,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后捞起;锅人加适量清水,煮沸,投入百合片,放适量化猪油、蜂蜜,共煮至百合熟透,但不能过熟过烂,再放入少许姜丝、胡椒末,即可盛起,用有盖茶碗,碗内预先放入干净桂花20—30朵,百合蜜羹趁热盛入碗中,随即盖上碗盖,闷泡一阵后,即可开盖食用。具有糯甜、浓郁之香味。

二. 四川省 绵阳市 平武县 平武果梅

平武果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武果梅

古氐羌人在平武繁衍生息的历史,形成了涪江流域独特的民族原生态文化,移民迁徙文化,藏、羌寨民俗风情文化,也产生了平武果梅文化。它的发展,始于唐,鼎盛于明清,迄今1000余年。现存的明代龙安府西城门遗迹上,雕饰的梅花图案仍清晰可见,而陈年梅饯在明朝已作为贡品,贡宫廷食用。果梅,在平武各族人民的生活、精神层面占据着重要地位。羌人在梅子采摘后要先供奉在家里的神龛上敬祖,待客则奉上青梅汁或青梅酒。在他们心中,梅树的坚韧不拔、梅花的凌寒傲霜、梅子的生生不息,是先民经历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改土归流”、强制汉化、战乱以及瘟疫、地震等灾害后,仍顽强生存并保留自己民族特性的真实写照。平武果梅已成为高山羌族农耕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传承久远。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平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平武果梅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平武县平通镇、豆叩镇、大印镇、锁江羌族乡、徐塘羌族乡、平南羌族乡、响岩镇、南坝镇、坝子乡、古城镇、高村乡、水田羌族乡、龙安镇、阔达藏族乡、木座藏族乡、木皮藏族乡等16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0′-104°58′、北纬31°59′-33°02′。保护面积21000公顷,年产量3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品质:平武果梅果实中等大小,圆形或短椭圆形;果面黄绿色,有绒毛,阳面略带红晕,缝合线浅,两半对称;果顶平,梗洼中等深度;果肉绿黄色、脆、粘核;种子中等大小,风味酸,有香气。 (2)内在品质指标:平武果梅总酸≥6.8%,可溶性固形物≥8.9%。 (3)质量安全要求:平武果梅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三.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北川腊肉

北川腊肉是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的。北川腊肉采用北川传统工艺腌制。制作出的腊肉色泽洪亮,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适应现代人对营养健康饮食的需求。

腊肉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全国各地腌制的腊肉口味都不尽相同,北川腊肉就是其中尤为著名的一种,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最高点插旗山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宝河、平通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

凭借北川的独特气候以及人文文化,北川腊肉随着当地的历史以及人们生活的不断演变,就形成当地以及全国比较出名的腊肉之一,淳朴的北川人民,利用当地的地形优势,全年用绿色的粮食以及植被养殖出来的猪,味道鲜美,口感更独特,把喂养出来的猪,熏制成腊肉,起初是为了把吃不完的猪肉,用一种方式存储起来,智慧的人们,就想到把新鲜的猪肉熏成腊肉,这种方式可以存储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这也是往往用来招待贵宾朋友的一种食物,随着生活的慢慢的改善以及被更多的人所认知,渐渐就形成了一种当地的,被更多人使用。

北川腊肉的做法

一:材料准备:绿色粮食以及青草养出来的猪、松柏树枝、食盐、花椒、茴香、桂皮等辅料

二:制作北川腊肉的步骤:

1、备料:取皮薄肥瘦适度的鲜肉或冻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0.8一1公斤、厚4—5厘米的标准带肋骨的肉条。如制作无骨腊肉,还要切除骨头。加工有骨腊肉用食盐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无骨腊肉用食盐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酱油备3.7公斤、蒸馏水3—4公斤。辅料配制前,将食盐和硝压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晒干碾细。

2、腌渍的三种方法:

(l)干脆。切好的肉条与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顺序放入缸内,最上一层皮面向上。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层肉条上,腌渍3天翻缸;

(2)湿腌。将腌渍无骨腊肉放入配制腌渍液中腌15一18小时,中间翻缸2次;

(3)混合臆。将肉条用干脆料擦好放入缸内,倒入经灭过菌的陈腌渍液淹没肉条,混合腌渍中食盐用量不超过6%。

3、熏制:熏前必须漂洗和晾干。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木炭8—9公斤、木屑12一14公斤。将晾好的肉胚挂在熏房内,引燃木屑,关闭熏房门,使熏烟均匀散布,熏房内初温70℃,3—4小时后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时左右为成品。刚刚成的腊肉,须经过3—4个月的保藏使成熟。

四.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九大碗

“九大碗”,也叫做“九斗碗”,流于四川各地。

成都平原农村的地区风俗,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儿诞生、老人寿辰等喜事,都要办一顿丰盛的酒席。旧时,除猪肉外,或鸡或羊必上满九碗主菜,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即: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后来发展演变为上九道菜,依次顺序为:一、干盘菜;二、凉菜;三、炒菜;四、镶碗; 五、墩子;六、膀;七、烧白;八、鸡;九、汤菜。

“九斗碗”是客家人传统敬归客佳肴,因其多摆席于农家院坝头,又称“坝坝宴”。 坝坝宴最能体现出成都人的吃相。但要吃出味道,吃出氛围,在形式和内容上肯定都是大有考究的。在形式上,食客要多多益善,吃饭如同打一场歼灭战,声势要大大的,兵员要旺旺的,动作要猛猛的。在内容上,“九大碗”是起码的。之所以叫“九大碗”,是因“九”字含吉祥之意,民间有“九九长寿”、“九子登科”、“天长地久(九)”等说法。

民间有首《九碗歌》:主人请我吃晌午,九碗摆得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鲤鱼燕窝焯,四碗猪肉焖豆腐。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墩有块数。八碗肥肉火巴漉漉。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酥。

五. 四川省 绵阳市 平武县 平武腊肉

平武腊肉是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的。平武腊肉以其纯正的肉质、鲜香的口味、亮净的色泽而闻名,也成为平武的一张名片。

平武的生猪大多是粮食喂出来的,是制作腊肉的上好原料,腊肉肉质好、口味好,这也是外地游客看中平武腊肉最大的特点之一。凡是来到平武旅游的游客,都喜欢吃平武腊肉。

在平武县城,有十多家专门销售腊肉的商店,但大多商店是各种土“杂货铺”,有卖茶叶,有卖木耳、香菌,兼卖腊肉。

目前,平武腊肉制作仍主要以家庭小作坊生产为主。

六. 四川省 绵阳 平武县 平武黄牛

平武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武黄牛

平武县畜牧产业发展协会

产地:四川省平武县。

数量:1995年存栏1.2万头。

主要特征:体格较大,体态匀称。被毛黄或红黄色,有的枣红牛出现黑色背线。公牛头较重,角大多短小,角尖向外上方。垂皮较发达,肩峰明显(尤其公牛)。尻部平直略倾斜,欠丰满,尾大小适中,较轻,长度在跗骨上下。成年公牛屠宰率为49%,母牛泌乳天数180天,产乳115千克。母牛发情为春、秋两季较多,双胎率为5%,犊牛成活率为91%。

七.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江团鱼

江团鱼体表裸露无鳞,肉嫩而肥厚,刺少。这种鱼终年栖身于嶙峋险峻、苍翠幽深的岷江山峡十多米深水底的鱼窝中,学名长吻鲍,肉鼻在前,嘴在头下,无硬刺。畏光,喜居深岩穴,以水生昆虫,小杂鱼、岩浆为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肥而不腻,是席上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是一种稀有的珍贵鱼类。

苏轼诗赞江团:“芽姜紫醋灸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

八. 四川省 绵阳 平武县 平武厚朴

平武厚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武厚朴是四川绵阳平武县的。

平武厚朴是平武县境特色中药材之一,生产历史悠久,并享有盛名,全县有厚朴种植面积25万余亩,干品产量达37800余吨,产值达3亿元,是平武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并具有较大规模。

锁江羌族乡是平武厚朴主要分布的乡镇之一,是最大的平武厚朴产销基地,平武厚朴产业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全乡有优质丰产平武厚朴园10万余亩,2650多万株,年产值上千万元,人均种植厚朴15亩,人均年增收1500余元。

锁江羌族乡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平武厚朴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强乡富民的拳头产品来抓。今年,县人民政府正在组织将锁江羌族乡申报为全国“厚朴之乡”。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发利用,创立品牌。2013年4月成立了平武县匡合厚朴种植专业合作社,下一步,专业合作社计划投资1400万元建设中药材全制动烘干生产线,已完成了立项审批和厂房设计,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厚朴皮依靠日晒干燥的落后方式,提升产品质量,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平武厚朴

四川省平武县现辖行政区域

《平武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平武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平府函〔2014〕86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727/T009-2014《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武厚朴种植技术规范》

九.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北川花魔芋

北川花魔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魔芋是北川的传统产品,历以加工成芋角,行销省内外。魔芋用途广,有80—100倍的澎涨力,粘着性强,有可逆等特点。既是保健食品,又是轻工业重要原料,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

“雪魔芋” 产品是根据峨嵋山市雪魔芋加工工艺,以生长在1800米以上高山的魔芋为主料,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富含葡甘露聚糖、纤维、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常食可 减肥,治高血压,防治动脉血管硬化。结便秘、痔疮、直肠、乳腺癌等疾病,具有预防和抑制功能 ,产品质地松软,富有弹性,十分畅销。

一、产品名称、类别、地域范围
(一)产品名称:北川花魔芋
(二)类别:经济作物
(三)地域范围: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永昌镇、曲山镇、擂鼓镇、通口镇、永安镇、漩坪乡、陈家坝乡、桂溪乡、都坝乡、贯岭乡,禹里乡,白坭乡、香泉乡、桃龙乡、马槽乡、墩上乡、开坪乡、片口乡、坝底乡、小坝乡、青片乡、白什乡,共23个行政乡镇。
二、产品生产的地理特征
(一)地理环境。隶属四川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地处北纬31°14′--32°14′,东经103°44′--104°42′,新县城距绵阳市区40公里,距成都140公里。
(二)气候特点。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4769米,最低海拔540米,县城所在地海拔652米。北川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无霜期在125—128天,年平均降水量1399.11毫米,平均日照931.1至1111.5小时。
(三)产品特点。
a)感官特征。块茎近球形,直径0.7-25厘米,顶部中央稍下陷,中央着生一大型顶芽,鳞片叶肉红色,表皮暗褐色,肉质白色,有时微红。根状茎长5-20厘米,顶端膨大或不膨大。叶柄长10-150厘米,茎部粗0.3-7厘米,黄绿色或淡红色,光滑,有绿褐色斑块;叶柄基部有膜质鳞片叶4-7片,披针形,粉红色,有绿褐色斑
b)产品加工特性。北川花魔芋由于特殊地域品质,葡甘聚糖含量比一般魔芋高,反应在出片率(达14.3%)、干片成粉率(50%以上)都比普通魔芋高,标准魔芋精粉提取回收率达55--60%,精粉转化魔芋胶达75~80%。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