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玉溪的特产作文300字 美丽的玉溪作文3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玉溪的特产作文300字 美丽的玉溪作文300字更新时间:2023-01-11 10:30:16

一.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笋丝

竹笋为竹子下茎所生的嫩芽,因其营养非常丰富,故享有“素食第一名”的美称。新平是竹笋的故乡,产区主要分布在距县城70余公里的温带山区——老厂乡。新平笋丝其制作工艺是将鲜笋切头,去笋衣,洗净,切成细丝,放在沸水中漂煮后,晾干即成。

成品色泽金黄,保存期长,食用时用热水浸泡1—2小时待回软即可用于清炒、红烧等各种烹调,基味道清香,鲜嫩回甜,实在是佳肴精品。

二.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兴中麻片

“清清的泉水,巧巧的工艺,脆脆的麻片,美美的滋味”。人们这样称赞驰名全国的兴中麻片。

兴中麻片,是玉溪市的传统名特糕点之一,它是采用上等白芝麻、高级白糖、葡萄糖液、精油为原料,以独特的工艺制作而成的。麻片色泽光润,黄白鲜明,成型均匀,片薄剔透,吃起来甜脆爽口,香气四溢。

芝麻片原是杂于“什锦南糖”中的一个品种,尤受人们的喜爱。在待客的糕点群中,芝麻片被当作珍品,不可缺少。玉溪市大营街供销社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开办了一个农商联营的兴中麻片厂,专项生产芝麻片供应市场,由于严格地按传统工艺制作,质量精良,信誉颇佳,1984年荣获云南优秀产品奖。

兴中麻片不仅在糕点当中居于上品,并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成了喜庆节日宴会必备的佳品,也成了馈送亲友的上乘礼物。仅1985年产量就超过13万斤,畅销北京、石家庄、四川、贵州、昆明、个旧等地。昆明民航局每年特定4万斤,作为飞机乘客的专用食品。

三. 云南省 玉溪 元江县 汽锅饭

元江因远白族煮饭用的锅是汽锅,锅底较平,锅正中留有一眼圆洞,洞的直径约五至七市寸左右。锅口和锅肚一样大,铸造时就是连在一起的。

汽锅饭的做法是:用这种汽锅做出的饭,因不用水煮,不除米汤吃起来特别香甜。

四.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冬瓜蜜饯

到玉溪市旅游的游客,以能够买到本地冬瓜蜜饯带回家去而感到不虚此行。热情好客的玉溪主人,在待客的糕点中缺少了冬瓜蜜饯,就会表示歉意。亲友之间,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常以馈送冬瓜蜜饯作为一种礼品。玉溪市冬瓜蜜饯具有清凉甜脆、透明无渣的特点
相传玉溪制作冬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玉溪凤香斋糕点铺名师唐家荣,增创"水晶蜜饯,使玉溪蜜饯声名大震。玉溪冬瓜蜜饯则分为红蜜饯和白蜜饯两种,两种蜜饯均呈透明状,且色泽鲜艳,故而红蜜饯被誉为"琥珀蜜饯",白蜜饯被誉为"水晶蜜饯"。 玉溪冬瓜蜜饯,虽然称蜜饯,却并非以蜜制作,而是选用上等红、白糖精工制成,质优味美,让人吃后真有"不是蜜味胜似蜜味"感觉。制作各种蜜饯,首先选用水分适中的冬瓜,削皮成净片,再将冬瓜净片切成块状后,用石灰水浸泡、漂洗一星期,待冬瓜净片呈丰满的透明状态时,先用糖浸一日,然后反复煮、清三次。成品后,按干装和水装两种藏于阴凉干燥处,较长时期不会变质。玉溪冬瓜蜜饯畅销省内、远销北京、福建等地,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玉溪)

五. 云南省 玉溪 易门县 易门豆豉

易门豆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易门豆豉分青豆豆豉和干豆豆豉两大类,特别以青豆水豆豉最受欢迎。辣酱鲜红,豉仁嫩绿,红绿相间,望之即令人食欲大增。入口后,清香甜嫩,使人回味不已。用它作配料烹调鱼肉,更是别有风味。

易门青豆豉的特点是“青”,必须选取七、八成成熟的大豆青株,剥出鲜豆米,趁鲜制作,才能使豆豉清香鲜嫩。制作青豆豉,在每年七、八月间。那时,大豆青株割回家来,晚饭后,三家五户,在街头巷尾团团围坐,男女老少,亲朋邻里,乘夜剥豆,以不失鲜。

易门豆豉以用大龙泉、小龙泉、石莲寺、双龙潭等泉水制作的最为上乘,但过去产量甚少,只是农家用以馈赠至亲好友。一九五六年成立了国营酱菜厂后,才有少量产品投放市场。近年来,由于农村生产形势好,青豆原料供应充足,又扩大了加工网点,使产量大增,一九八二年供应市场的豆豉已达三十万斤,更多的群众有机会品尝到清香味美的易门豆豉了。

六. 云南省 玉溪 华宁县 华宁土陶

华宁土陶历史悠久。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9年)江西景德镇人车鹏到华宁首开陶业生产。600多年来,华宁陶业人继承传统工艺,致力于陶艺的发展,古老的陶艺焕发出勃勃生机。产品以华宁特有的优质白胶泥为原料,烧制出的陶器质地细腻,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其釉色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兰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产品由单一的生活陶发展至建筑陶、园林陶、工艺陶,生活陶和东巴文化陶五大系列700多个品种,年产陶600余万件。产品经质量认证达国家GB9179-88标准,被评为中国首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1997年工艺陶获首届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产品博览会暨国际荣誉评奖会金奖。2000年"宁州"牌彩陶被评为云南省名牌产品,东巴文化陶则在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旅游商品展销会及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华宁土陶以其深厚的民族传统内涵,成功地实现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一次次握手,从美国到日本,从泰国到新加坡,不同的国度、民族、文化都为这闪耀着华夏文明之光的华宁土陶所倾倒。

七. 云南省 玉溪 华宁县 烧饵块

饵块这一米类制品,走遍全国各地,唯带云南是有。据古籍记载,麦类制作的食品古时约统称为"饼",米类制作的为"饵"。云南是古人类的发祥地,水稻栽种历史悠久,民间到了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最好的大米,洗净浸泡后蒸熟,放在碓中舂细如泥,案板上用蜂蜡抹好,再搓揉为长方、椭圆、扁圆等形状,用作馈赠的食品,称为"饵馈",时间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谐称为饵块了。( 昆明)

八.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玉溪卤饵块

“看上去油晶晶,吃起来香喷喷”的玉溪卤饵块,由于卤汁紧裹,油而不腻,绵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人们的欢迎。

玉溪卤饵块约有7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20年代,玉溪的名厨师翟永安在昆明端士街经营“永顺园”小食店,以出售饵块、小锅米线为主。翟师傅对各种米线、饵块的加工颇有研究,不断增加花色品种。一次,有位伙计提出,煮饵块吃腻了,能不能增加一个玉溪口味的卤饵块。翟师傅和大家合计,觉得肝有卤肝、鸭有卤鸭、肉有卤肉,饵块当然能卤。于是他博采了炒饵块、小锅煮饵块等的长处,用卤法加工成了吃味鲜美的玉溪卤饵块。由于他们加工考究、用料精细,这种独特风味的饵块制品,很快就受到了广大顾客的青睐。“永顺园”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玉溪卤饵块以它独特的风味,一直相沿至今。其制作方法也不费事:将小锅放在火上,放进鸡汤,煮沸后依次将韭菜、酸菜、饵块丝、鲜肉末,酱油,油辣椒、味精放进去,待汤汁快干时放进猪油,用手勺滑锅底,使油包住饵块,在小锅内翻颠几下,便可以了。

今日,玉溪街头有不少食店能烹制卤饵块,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常停车下马,以一饱口福为快。

九. 云南省 玉溪 易门县 冰稀饭

冰稀饭,用糯米煮成的稀饭,加入冰块、红糖稀、芝麻、红绿丝,搅拌后吃,糯米软而香甜,冰凉的感觉让人忘记了先前的辣,十分适合夏天吃。


十. 云南省 玉溪 元江县 元江鲤

元江鲤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元江鲤是我国多种杂交鲤鱼的重要父本材料,曾被全国许多地方引种,全国知名鱼类。

形态特征:体侧扁较高,略呈椭圆,头较小,略尖,口下位,上颌较下颌突出,须2对,鳞较大,在腹鳍基部有一较发达的腋鳞。鲜活时尾鳍下叶呈红色,偶鳍呈淡红色,故当地称红尾鲤鱼。

生活习性:杂食性偏动物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底栖寡毛动物,也摄食昆虫的幼虫、螺蛳及小型的甲壳动物。

分布:元江水系、珠江水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