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株洲浏阳土特产有哪些店名 株洲特产哪里买比较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株洲浏阳土特产有哪些店名 株洲特产哪里买比较好更新时间:2023-01-07 16:30:46

一.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豆豉剁辣椒

豆豉剁辣椒,系浏阳县历史传统产品,采用本地小红辣椒与优质豆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在湖南省内素负盛名。

原料配方:红剁辣椒94公斤豆豉5公斤味精300克麻油500克棕檬酸300克糖精10克

制作方法:将15度盐水倒入豆豉内,搅拌均匀,待盐水全部被豆豉吸收后放置备用。再按比例将辅助料全部放入剁辣内搅拌均匀,装坛,密封即成。

注意事项:用后应及时盖好,及防霉变,存放久了,由于豆豉液的渗透,色泽有所变化,但对质量与滋味没有影响。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浏阳茴饼

是浏阳著名的传统产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采用糖皮包酥、缸隔炉烤的独特制作方法,以面粉、茶油、白糖、饴糖作主料,金桔花、小茵香、熟芝麻、桂子油、碎冰糖等为辅料,经过和皮子、和蕊子、擦油酥、扯脐包酥、开皮灌蕊、成型烘烤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外表美观,面圆微凸,火色金黄光亮,表面起酥,里皮燥脆,内馅丰满,松泡爽口,油甜不腻。具有小茴、桂子、芝麻等天然芳香。( 长沙)

浏阳茴饼相传已有300年的产销历史,它与浏阳花炮、夏布、菊花石、豆豉一起构成浏阳五大土,久负盛名。

原料配方:
皮料:面粉5千克,菜油2.5千克,饴糖2千克,碳酸钠50克,老面100克;
油酥:面粉2千克,茶油1千克;
馅料:白糖2千克,熟面3千克,荞饼250克,桂花糖200克,冰糖500克,熟芝麻500克,桂枝油25克,小茴香50克,茶油1.5千克,碳酸氢纳15克。

制作方法:
1、制皮:先将面粉2.25千克与老面加入温水1千克调和,置容器内保温发酵。次日,用2.75千克面粉摊成圆圈,将发酵的老面与饴糖到入圈内搅匀,缓慢加入碳钠酸,加油搅匀,再将面粉拌入和匀即成皮料。
2、制酥:将面粉与茶油拌匀察匀。
3、制馅:将糖、熟面与辅料拌匀擦散,再加油擦匀。
4、包酥包馅:将酥面包入皮内,再包入馅心,用凸形锤打成直径8厘米的饼坯,打好气孔以备烘烤。
5、烘烤:采用隧道式远红外线烤炉,炉温170-180℃,烘烤时间13-15分钟。待饼面色泽金黄即成。冷却包装。
质量标准:
形态:表面微凸,印模端正。
色泽:金黄光亮,边缘牙白,底色深黄。
组织:皮匀芯正。
口味:松脆酥香,有茴香独特风味。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石雕艺术品

长沙地区盛产奇石,石雕艺术也随之而兴,以浏阳菊花石雕、长沙墨晶石雕和长沙谷山砚石最为著名。相传很久以前,浏阳河畔的永和镇有一座蝴蝶山,山下有一个老秀才,种菊、爱菊、言菊,以菊为邻。他的独生女儿取名菊花,从小长得如菊花一样,美丽动人,人品出众。随着年龄渐长,菊花与青梅竹马的花童菊石建立了恋情。老秀才知道后,偏偏不允。最终,菊花和菊石便跳入河中以死殉情。浏阳河水在霎时浪花四溅,河潭中的青石上,绽开朵朵晶莹洁白的菊花,在清溪的浸润和月光的映照下,诉说着一个凄苦的故事。菊花石的真正来历则是由于沧海桑田的变迁。据科学家考证,早在两亿多年前,浏阳东乡一带是浅海,几经沧桑,自然界慢慢形成了以硅质燧石结核小的无青石放射集合体,以后又被碳酸钙(方解石)置换填充,形成了由白色方解石组成的菊花瓣状的石菊花。由于日月的磨砺,石菊花便显得形态各异,绚丽多姿。菊花石的发现和加工大约在清乾隆(1736—1795)年间。有人在永和镇侧的河床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石头后,便碾传传到一个叫欧阳锡藩的秀才手中。欧阳秀才平日擅长雕刻,见石如获宝,拿回家中,细细揣摩,依照花形,精心雕琢。不久,一个高雅别致的菊花石砚出现在客厅,引来各路文人墨客观赏。清《浏阳县志》载:“菊花石堪称菊石花,在县东永和镇侧,大溪水过永和市,中流石亘如洲,无甚花卉,一望如漩涡堆积凹凸万状,如镂如封,色苍然可爱,有纹而晶莹,作菊花状,跗萼宛然。其中式含苞半吐,殊极有趣。每秋高水落,益玲珑可喜。” 至光绪年间,当地阳长厚正式开设“补天石”菊花石雕作坊,产品主要为浅刻和平面雕刻的砚台、镜屏等。清末民初,开始发展浮雕,半浮雕、镂空和圆雕的茶具、酒杯、茶几、桌面、假山、花瓶等。花形由简到繁,如“梅兰竹菊”四君子,蝴蝶采菊、蜜蜂采花、金鸡采菊等作品,成为工艺美术珍品。长沙墨晶石雕也颇负盛名。湖南多产墨晶石,古名“楚石”,又称“墨玉”。石质细腻,黝黑油亮。雕刻成仕女、山水景物、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及多钟仿古器皿、实用器皿等品种造型的墨晶石雕,造型典雅,刀法洗炼,线纹苍劲,抛光晶亮,雕刻精细。 谷山砚以长沙谷山青纹花石制成。《清一统志》载:“谷山,在长沙县西七十里,产青纹花石,可为砚”。《砚史》也载:“潭州谷山砚,色淡青,有纹如乱丝理。慢扣之无声。得墨快,发墨有光。( 长沙)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辣椒

盛产于醴陵,其色泽鲜艳,肉厚籽少,微含甜味,是醴陵的重要出口农副产品。因其光亮剔透,被誉为玻璃辣椒,在古代就远销国外。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湘东水煮鱼

湘东水煮鱼选鱼以网箱养的草鱼,鲤鱼,鲫鱼为主,最好是河水网箱最佳。湘东水鲜最大的特色是调料少,无非盐、姜、紫苏、鲜青椒,烹调用油已茶油为主。

做 法

将鱼宰杀,用盐腌好15分种,下锅前一定把鱼再用水冲一下;将鱼用茶油把皮煎一下,放盐、姜、紫苏、鲜青椒、加水煮鱼;煮个20分钟,加适量盐,出锅。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柰李

炎陵柰李属小乔木,树冠半圆形,枝条丰立或半张开。三月上中旬开花,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成熟,正值水果淡季上市,倍受顾客青睐。炎陵县柰李果大形美,核小肉厚,质脆致密,风味浓甜,清香可口,果实心形似桃,果皮黄绿色,果肉黄色,半离核,平均单果重71.4克,最大果重204克。经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5%,总糖8.55%,含酸量0.56%,糖酸比为15.3,含维生素C16.84毫克/100克,可食率97.7-98.2%,耐贮运,鲜食或加工兼优。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大围山梨

大围山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围山梨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围山镇的。大围山梨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多汁,果核极小。大围山梨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围山镇地处湖南省东北部,湘赣边境,北与平江接壤,东与江西铜鼓相邻,南界张坊镇,西连达浒镇,闻名遐迩的浏阳河发源于此,璀璨的湘东明珠大围山镶嵌其中。

近年来,大围山镇特色水果种植规模每年以2000亩的速度递增,种植总面积已超过24000亩。桃、梨、李是主要果品,占水果总面积的80%。全镇共发展水果种植户2000多户,建成金溪、井头、杨梅岭等特色果园和规模基地15个。2011年,全镇实现水果总产量1050万公斤,产业总产值4400万元,水果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2013年,浏阳市果茶业协会申报的“大围山梨”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大围山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大围山镇、张坊镇、小河乡等三个乡镇。东邻江西铜鼓县和宜春市,南靠江西万载县,西环达浒、官渡镇和七宝山乡,北接平江市。地理坐标于:东经113°58′59″—114°15′08″北纬:28°11′24″—28°34′02″。总保护面积1500公倾,年产量2.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大围山梨果实圆形或扁圆形,果形端正,果较大,果实横径≥60毫米,单果重200~500克。成熟后黄绿色或黄褐色,有光泽。果肉质乳白,质地细腻,脆嫩无渣,清香爽口、果心小皮薄、可食率高,汁液多、风味好。符合NY5011-2006的要求。 2、内在品质指标:大围山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据测定:果实硬度(kg/平方厘米)≥4kg/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11,总糖(%)≥7,总酸量(%)≤0.20,固酸比≥60:1,维生素C≥4mg/100g。 3、符合《NY5011-2006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标准的安全要求。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酱烧琵琶鸭

酱烧琵琶鸭被称为“美林一绝”,采用十多种进口酱料和香料秘制而成,口感融合了鲜、脆、爽的特质,值得提醒的是每天限量销售,食客需提前预订。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株洲县 株洲油茶

株洲油茶是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的。株洲县是经相关部门评审认定的湖南省“油茶大县”,共有油茶林26.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9.12%,14个乡镇均有油茶林分布。

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全球茶油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作为我国油茶产业的龙头大省,湖南油茶产量占全国的40%强,加工能力占全国的60%强。株洲是全省油茶中心产区之一,株洲市下辖的醴陵、攸县、株洲县均为国内著名的油茶之乡。根据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我省将大力培植油茶龙头企业,至2015年,湖南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000万亩,茶油年产量达到50万吨,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株洲县是经相关部门评审认定的湖南省“油茶大县”,共有油茶林26.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9.12%,14个乡镇均有油茶林分布。近年来,该县采用“公司+油茶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依托县内现有无林地、疏林地营造油茶林,改造部分低产低效林,加快油茶基地建设步伐。引进湖南省森龙林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洲坪、南阳桥、仙井3个乡租赁38000亩山地,栽种油茶树。经过4年多的努力,该县油茶产业开发初具规模,11.5万亩优质油茶林基地项目已于去年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备案建设。建成后,可年产茶油1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

十. 湖南省 株洲市 芦淞区 豆腐虾仁

豆腐虾仁是道美味可口的佳肴,味道细腻、鲜嫩。其原料为豆腐500克、猪肉末250克、大虾仁12只、水发香菇20克、青豆5克、绍酒、精盐、酱油、白糖、番茄酱、味精、葱末、水淀粉。

制作方法:

1、将肉末放入碗内,加绍酒、精盐拌和成肉馅。

2、将豆腐切成12块小方块,排放在漏勺中,沥去水。豆油烧至八成热时,将漏勺内豆腐滑入,炸至豆腐外表起软壳、呈金黄色时捞出。

3、每块豆腐中间挖去一部分嫩豆腐(底不能挖穿),然后填满肉馅,再在肉馅上面横嵌一只大虾仁。

4、坐锅点火,放入葱末炸香后,再放入香菇、青豆,锅端离火口,将豆腐排入锅中,再移至旺火上,加绍酒、酱油、白糖、番茄酱、猪肉汤、精盐、味精适量。

烧沸后,盖上锅盖,移小火上烧约6分钟至肉馅熟后,揭去锅盖,再置旺火上,晃动炒锅,收稠汤汁,用水淀粉勾芡,倒入盘中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