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汉中有什么吃的特产吗 汉中十大特产在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汉中有什么吃的特产吗 汉中十大特产在哪更新时间:2023-01-02 11:22:43

一. 陕西省 汉中 留坝县 倒扣酥

此小吃来源于留坝玉皇庙镇,是流传于民间的节庆食品,选用精制面粉,植物油、猪油、食糖、各种干果仁等制成形态多样的小点心,食之品味醇香,甜脆上口。

二.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芝麻饼子

芝麻饼子,它还有个形象的别名叫草鞋底。六十年代末,几位西安的知青,一天在新集河沿街闲逛,看到一家摊位上卖饼子,就十分好奇地买了几块,尝了尝,觉得很好吃,遂买了一挎包带回村子。因为夜晚保管不善,一块饼子被老鼠拖到屋外,饼子正好和老农的一双草鞋躺在了一起,被一位知青无意中发现,他随即拿饼子跟草鞋比划了一番。很有诗意地跟大伙喊:“草鞋底。我们原来吃的是草鞋底啊!”自此,“草鞋底”取代了饼子名号,在新集大街小巷就传开了。

这种芝麻饼子的做法是,将水适量的加入麦面之中,慢慢地搅和成柔软的面团,发酵,面团呈蜂窝状后,即可切一块面团加干面粉搓揉成圆球,用手掌把圆球压扁,擀成薄薄的椭圆形,形似鞋底样,再往饼胎上摸一些用菜油泡过的芝麻,之后,放进鏊子里(现在大多用烤箱)加热烤制成熟。

三.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藤编

南郑藤编

南郑县黄官镇水井村具有悠久的藤编历史,全村家家户户都在发展藤编生产,把藤条加工成藤编桌、凳、茶几、沙发、躺椅等13个系列100多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达2600多万元、出0易额达580多万元,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

四.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古秦洋”酒

洋县“古秦洋”酒:“秦洋”牌古秦洋系列酒,为汉水流域浓香型第一酒。中国作协副主席、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先生视察秦洋长生酒业后挥毫题词“国宝朱鹮,美酒秦洋”。古秦洋酒系列产品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秦洋牌”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产品荣获国、部、省级大奖60余次,是陕西省强势的地产酒之一。

五.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略阳鸡

略阳鸡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肉用型品种。主产于陕西省略阳、勉县等地。在陕西省秦岭以南的宁强、城固、洋县、西乡等地的山区和丘陵区均有分布。该鸡种以体大、肉多、肉好和乌皮而著称,当地群众还惯用乌皮鸡与中草药炖食滋补身体。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出土的东汉至南宋时期的陪葬品中,有大量陶鸡器皿。其中有雏鸡、成年鸡和带雏母鸡,形态多样,彩陶公鸡羽毛绚丽,体格魁梧。此外,《重刻汉中府志》(1814年)中也有记载,说明略阳鸡已有1900多年历史。

外貌特征:体躯略偏长,胸部较宽,羽毛较松。冠型单冠,少数玫瑰冠,冠黑色、紫红色和红色,肉髯颜色与冠色一致。虹彩栗色、黑色。喙黑色,稍弯曲。公鸡羽色呈黑色、红色、白色;颈羽、鞍羽富有光泽,瑶羽发达,除白羽鸡外,均为黑色。母鸡羽毛颜色复杂,以黑色、麻花、白色为主。尾羽较短。皮肤白色或乌色。胫、趾乌色,少数鸡有胫毛。雏鸡绒羽有黑、麻、白、灰等色,麻花鸡背部绒毛有2-3条黑褐色线条。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39克;30日龄189克;60日龄公鸡617克,母鸡546克;90日龄公鸡1225克,母鸡1009克;120日龄公鸡1788克,母鸡1375克;150日龄公鸡2402克,母鸡1679克;成年公鸡2800克,母鸡2500克。120日龄公鸡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5.6%,母鸡82.3%;120日龄公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80.4%,母鸡77.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鸡平均开产日龄240天。500日龄平均产蛋73枚,平均蛋重60克。平均蛋壳厚度0.36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34。蛋壳褐色,少数白色或青色。公鸡平均性成熟期120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10-12) 。平均种蛋受精率79.3%,平均受精蛋孵化率77.7%。母鸡就巢性很强,每次平均就巢持续期23天。

六.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汉中大鲵

汉中大鲵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汉中大鲵是陕西汉中的。

汉中大鲵,是中国大鲵天然种群引种人工繁殖的珍稀养殖品种,源自中国大鲵原产地-陕西汉中,这里被称为中国大鲵之乡,是中国大鲵原生态繁育基地,汉中大鲵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

陕西汉中在中国地理版图的最中心位置,有一片被绿色包围的盆地,这里是长江第一大支流的发源地,这里气候湿润,植被茂密,雨量充沛,河网密布,水资源十分的丰富,清澈的水质,纯净的空气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汉中大鲵就是其中的一种。

目前由于大鲵肉嫩味鲜,遭到人们大量捕杀,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拯救与保护大鲵的种质资源,因为有“种”才有苗,不然,则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大鲵的苗种繁育,首先要从种质资源的源头抓起,彻底解决大鲵苗种繁育的“种源”问题。

汉中是我国大鲵四大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大鲵种源的基地,全国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引进的汉中大鲵种苗。

秦巴山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大鲵生活和繁衍的乐园,汉中野生大鲵主要集中分布在汉江流域部分干流及支流内,流域内植物繁茂,水源丰富、人烟稀少、水质清澈、环境清静,非常适宜野生大鲵的繁衍栖息,良好的生长环境。

汉中大鲵就是利用汉中野生大鲵生长环境,人工养殖的原生态商品大鲵,汉中大鲵有着以下的优点:品质优、生长快、搞病力强、体色鲜艳、肉质鲜美,可与野生大鲵媲美。

汉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养殖环境,成就了优质的汉中大鲵。

汉中大鲵

汉中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协会

10497893

大鲵

七.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勉县绿茶

勉县绿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八.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华阳腊肉

华阳腊肉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的。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方,是陕南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走陕南,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洋县秦岭南坡华阳一带山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华阳宰杀的年猪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为淡贮,终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腊肉。因此,一般农家,均以此为家常必备之乡食,遂成乡土美味。特别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腊肉的多寡,来衡量贫富的标志。

九. 陕西省 汉中 略阳县 锅塌塌

农耕历史悠久的略阳山区坡地旱田居多,本土的骨干农作物长期以来首推玉米种植,自然就成了略阳县百姓终年四季的主粮。而以巧手慧心粗粮细作,在略阳县的饮食文化中,是独树一帜的秦岭南麓山地特色。玉米在本地称作包谷,多以磨制为面粉食用,而包谷面中最有特点的则非略阳锅塌塌莫属。锅塌塌乃一种家常粗粮蒸馍,顾名思义,是不借助笼屉而直接将面团塌在加水的铁锅边再施以旺火连蒸带烤而成的面食妙品。此物在蒸制之前,须以酵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中卧发,待到面团产生出明显的酒香后,再加入适量的包谷干粉揉匀备用。这样做出来的成品酥绵滑软,微甜微酸,滋味独特,食之可口,齿颊生香。当然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里面添加不同的水果蔬菜,例如本地特有的瓢儿、水莎子等,风味又是不同。曾有人把它概括为四奇:“一奇酸甜醇香人皆食,二奇不用蒸笼锅边贴,三奇经暑经寒滋味长,四奇可添可掺巧杂合。”

十. 陕西省 汉中 佛坪县 汉中黑木耳

【黑木耳】汉中有丰富的适合木耳生长的栎、桦类树种资源,气候湿润温暖,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条件得天独厚。汉中木耳以体干、肉厚、朵大、胶质多、色褐黑、木质纤维细等特点著称。食药兼用,具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镇静止痛、延年益寿之效,并对肠风、血痢、痔疮、产后虚弱等症有特效,更具有消化纤维、除尘灰之特点,是从事矿产、纺织等行业工人的保健食用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