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石花菜的特产是什么 石花菜是什么菜有什么好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石花菜的特产是什么 石花菜是什么菜有什么好处更新时间:2022-12-27 00:32:54

一. 湖南省 邵阳市 邵东 邵东黄花菜

邵东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省邵东县素有“黄花之乡”的美誉。黄花的学名叫萱草,中国古代常用“萱庭”、“萱堂”来代言母亲,因而民间称黄花菜为“母亲花”。因其颜色金黄,形状细长,所以又叫“金针花”。黄花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是一种美丽高雅的观赏植物。

邵东出产的黄花菜,被列为全国八大名贵蔬菜之一。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测定,邵东黄花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的含量,都高于西红柿等常见的蔬菜。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花有利胸膈、安五脏、通乳健胃、轻身明目等功效。在人们的餐桌上,常用黄花做汤、烧肉,味道十分鲜美;产妇的食谱也少不了黄花蒸鲫鱼、黄花炖鸡这两道菜。

湖南省邵东县有“黄花菜之乡”的美名。被例为全国八大名贵蔬菜之一。邵东黄花菜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邵东种植黄花菜,历史悠久。据清嘉庆25年(1820)编的《邵阳县志)记载:“萱,即宜男花,六出稚芽,花跗可食。”

素有黄花菜之乡美誉的湖南省卲东县,去冬今春黄花菜生产经营更是喜讯频传,去年12月菁洲牌黄花菜获湖南省第四届(国际)农博会金奖,今年3月又获湖南省名牌农产品、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品牌,并已通过美国FDA三批次质量检测合格,有望在4月份通过最后一次检测获得美国FDA质量认证,而成为免检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邵东县是黄花菜生产大县,黄花菜年种植面积在6万亩以上,总产干花蕾6000多吨,已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黄花菜这棵邵东县农业经济的“摇钱树”焕发出如此旺盛的生机,这正显示出该县黄花菜产业具有其深刻内涵和独特优势。

悠久的栽培历史

黄花菜,又名萱草、金针菜、安神菜、忘忧草,为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萱草属缩根多年生草木本植物,其花蕾是我国的名特蔬菜,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邵东县是黄花菜的原产地,栽培史悠久,据嘉庆25年编篡的邵阳县志记载,邵东在明弘治年间开始种黄花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时太平一都,太平二都(今邵东县崇山铺、团山、流光岭、水东江、杨桥)就种植黄花菜数千亩,后续扩至廉桥、光陂、黑田铺、黄陂桥等地,民国33年全县产黄花菜520吨,初具黄花菜生产规模。

辉煌的发展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邵东黄花菜生产迅速发展。1977年全县种植黄花菜3.7万亩,产干花2450吨,并采用先蒸制、漂烫、然后再晒干或烘干的独特加工工艺,由县供销合作社和县外贸公司调拔外贸出口“金鸡牌”黄花菜1000吨,生产效益不断增加,当年6月24日邵东县出席外贸先进工作会议,1978年参加全国财贸双先会。1980年该县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黄花菜研究所,主要从事黄花菜的品种改良,高产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全县种植黄花菜3.9万亩,总产量3249吨。1982年全县种植黄花菜4.6万亩,总产量4531吨,并大量出口,同年6月30日,全国黄花菜产销经验交流会在邵东县召开,邵东县政府领导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当时,1吨黄花菜可换小麦6.4吨,或换尿素8.2吨,或换钢材2.21;3.97吨黄花菜可换拖拉机一台,5.6吨黄花菜可换一辆大汽车。1988年种植面积达5.5万亩,总产6250吨,创历史新高,出口量占全省的50%,并被外贸部列为十大干菜出口基地之一。

从数量走向精品

近些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黄花菜价格上扬,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黄花菜产业,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黄花菜生产,2002年全县种植黄花菜6.2万亩,总产6500吨,总产值达6500多元。农民收入增加了,种植黄花菜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并美称黄花菜为“摇钱树”。

(1)化良种优势为高产优势。

邵东县黄花菜品种资源丰富。全县现有栽培品种31个,且优良品种众多,其中四月花、荆州花、茶子花、中秋花、长嘴子花、茄子花、矮箭中期花、猛子花、白花等新良种,早熟、高产、质优等特点非常突出。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广优良种,不断提高单们面积产量。近几年来,共推广长嘴子花、猛子花、白花等优良品种1.5万亩,平均亩产113.4公斤,比老品种亩增35.1公斤,增产44.8%,充分体现了优良增产优势,而且黄花菜品质量也大大优于老品种。

(2)化加工优势为出口优势

邵东县大量生产黄花菜有200多年历史,加工、贮藏经验丰富,其传统的无硫原干黄花菜名扬海内外。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将鲜花蕾高温处理晒干放在干燥处密封保存。加工的高温处理有蒸制和漂烫两种,即利用高温水蒸汽或热水迅速破坏细胞的活力,引趣醇类转化,使之更甜脆爽口,易于干燥和食用。经过恰到好处的高温处理后,摊开散热,再放到竹搭子上翻晒直到花条脆而易断时即可,干花过夜回潮拣出开花、裂嘴花,破青条等,再装袋置干燥处贮藏。近两年,邵东县积极办起了邵东县精华农产品开发公司、邵东流泽东阳农副产品加工厂,邵东县太一黄花菜有限公司、邵东县日升黄花菜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从事黄花菜为主的系列农产品开发与经营,并同湖南农大联合研究开发即食用黄花菜和鲜黄花菜加工等项目,其中真空预冷包装鲜黄花菜远销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颇受消费者欢迎,其传统的原干无硫黄花菜出口量也不断扩大,产品远销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初邵东县精华农产品有限公司一家就与美国商谈了500万美元的黄花菜销售协议,邵东县东阳农副产品加工厂也与加拿大签订数目较大黄花菜销售合同。为了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精华公司现积极与科研机构联手“克隆”黄花菜新良种,将大量繁殖颇具发展的新品种,加速全县黄花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全面提升全县黄花菜生产水平。

二.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七须黄花菜

七须黄花菜产于晋城市沁河流域的加丰镇。其优点,一是颜色鲜黄,干净整齐;二是角苞长、肉厚,粗壮肥硕;三是脆嫩清口,久煮不烂。

黄花菜俗称金针,有五须、七须之分。潘河村的七须金针不同于一般的五须金针,它具有色泽金黄、须长5寸、美味可口、肉嫩鲜明、营养丰富的特点。这种黄花菜对土、肥、水有一定要求,在蒸、晒过程中也有特殊技术要求,一般用10公斤鲜菜才能蒸晒1公斤。此菜移植到其它地方不能长为七须,也只有在潘河,大自然赐予了该村独特的山泉水、黄沙石板和其他利于栽培七须金针的优越条件。

据当地老人讲,他们村栽培七须金针历史久远。相传,唐朝武则天曾下诏封潘河的七须金针为“御菜”,当地官吏将此作为贡品每年夏季敬献给皇帝食用。直到清末年,由于自然灾害,才一度失传。新中国建立后,当地农民重又栽培七须黄花菜。

三.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桦川县 佳木斯黄花菜

黄花菜为传统的优质山菜,历来受人们食用。其幼苗和嫩叶还可入药。黄花菜的嫩茎,叶含粗蛋白2.63%、粗脂肪0.89%、粗纤维3.59%、纯蛋白质2.37%、磷酸等多种成分。其花叶鲜美,富于营养, 每百克含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C 1.31毫克,采后即可鲜食,也可盐渍或晒成干菜贮存。食用黄花菜一般先用开水煮过后炒食或作汤,也可配肉、蛋、豆腐泡等做多种炖菜

四. 甘肃省 白银 景泰县 甘肃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古称忘忧。湖南、浙江、四川、湖北、江苏、甘肃、陕西七个省为主产区。其滋味鲜美,荤素兼优,菜汤皆宜,且又有“消食,利湿热”之药理作用。甘肃省庆阳、平凉、陇东等地的黄花菜质量名列全国之首。

五. 湖南省 衡阳市 祁东 祁东黄花菜

祁东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花莱

又名金针菜。古时称“忘忧”或“谖草”,属百合科萱草属的宿很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能生叶两次。当黄花含苞欲放时,就采摘其花蕾经过蒸制晒干,叶干黄花,便于收藏。黄花菜营养丰富、经济实惠,干湿可食,味道鲜美,还有医药价值,具有养血平肝、利尿、健胃。生津等功效。衡阳产黄花的历史悠久,明弘治元年(1488)就有人种植。衡阳市辖祁东、衡南。耒阳、常宁、衡阳等县(市)及市郊都建立黄花生产基地,以祁东县种植面积最大,占全市黄花基地面积的65.8%,1983年,全市黄花菜总产量达2900吨,总产值达10OO万元以上。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邵阳市。

黄花菜即金针菜,又名忘忧草、萱草花、健脑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祁东县黄花菜己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清朝年间,当时祁东县所在地的地方开始将黄花菜作为地方贡品向朝廷进贡。清朝朝廷要员、有铁嘴铜牙之称的风流才子纪晓岚最爱吃黄花菜.他还赞美道:黄花菜可是个好菜,清爽香脆,其味无穷,常吃黄花菜的人聪明。

20世纪80年代中期,湖南祁东黄花菜基地以祁东县农科所为主的科研人员,对黄花菜的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繁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培育了一大批黄花菜的新品种,按早熟、中熟、迟熟三种类型,早熟型有:四月花、五月花、清早花、早茶山条子花共4种;中熟型有:矮箭中期花、高箭中期花、猛子花、白花、茄子花、杈子花、长把花、黑咀花、茶条子花、炮竹花、才朝花、红筋花、冲里花、棒槌花、金钱花、青叶子花、粗箭花、高垄花、长咀子花共20种;迟熟型有:倒箭花、细叶子花、中秋花、大叶子花4种。经过科研人员的研究实践下,发现冲里花、猛子花和白花是产量最高,长出的黄花菜质量最好的.所以现在湖南祁东一带现在主要种植的是这3个品种。

1.猛子花又叫大种花,是湖南省祁东县的栽培品种。中熟,全生育期190天,叶片直立,深绿色,长75~95厘米,宽13~17毫米。花蕾黄色,长10.5~13厘米,粗7~8毫米,每50~60朵晒干花50克,干制率18%。花莛高110厘米左右,每莛能采花蕾60个左右,耐旱力强,虫害少,分蘖快。

2.冲里花又叫大叶子花、黑嘴子花,是湖南省祁东县的主栽品种之一。生长势强,叶较柔软,多自叶身中部曲折下垂,花莛高约150厘米。6月中、下旬开始收获,9月上旬收完,采收期70天左右,抗病和抗旱力强,落蕾少。花蕾大,长达12厘米,花被厚,干制率高,每60个鲜花蕾能晒干花50克,5.5公斤鲜花蕾晒干花1公斤。花蕾色黄,但嘴尖略带紫红色,干制后呈黑褐色,俗称黑嘴子花,等级较低、分蘖慢,栽植后进入盛花期需要时间长,但栽一次连续收获的年数较多。产量高,一般每亩产干菜350~400公斤,高的可达475公斤。

3.白花湖南省祁东县的优良品种。中熟,全生育期196天,叶平直,淡绿色,长91~110厘米,宽19~20毫米,花莛高150厘米,每莛着花60~100朵,6月上旬开始采收,至9月初结束,长约90天。花蕾长10~11厘米,粗6~8毫米,干花浅黄色,花嘴麻红色,干制率22%。抗病虫力强,耐旱,分蘖快,落蕾少,花蕾再生力强,每亩产干菜可达400公斤。

湖南祁东黄花菜种苗适宜各种土质,但以红黄土壤最好,产量平均在干菜800余斤/亩(每5斤鲜菜晒1斤干菜)。每年农历阳历12月是其根茎移植最佳期,阳历5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采摘期,每日采摘最佳时间是10时以前,10时以后采摘易开花,它的有效生长期9-10年,移种后9-10年应翻耕重种。

目前祁东已经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从祁东县城出发,依次经过风石堰、白地市、响鼓岭、黄土铺、官家嘴、步云桥、蒋家桥等几个大镇,黄花菜产区就集中在以官家嘴镇为中心,覆盖黄土铺、步云桥2个镇的拓展范围。全县年产干黄花菜8万吨,年销售额10多亿元,已经成为祁东农业经济的主要来源。

目前在祁东比较活跃的黄花菜公司、经济实体主要有:衡阳映武黄花集团、祁东忘忧黄花菜销售中心等几个公司。其中衡阳映武黄花集团为广大黄花菜销售企业所熟悉,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祁东忘忧黄花菜销售中心为农村合作化组织,现有基地3000多亩,以村民种植黄花菜带动公司销售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祁东黄花菜产业。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带动全村2000多户农户,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祁东黄花菜以根条大,上市时间早,产量最大,货源最充足、质量均匀为突出特点。

祁东黄花菜主要干货品种以原干菜,熟针、脱水药发菜为主。其中脱水药发菜占据了全国药发菜的90%以上市场。药发菜主要用来进行泡菜加工、火锅作料等。

祁东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祁东黄花菜原产地域范围拟划定为祁东县所辖行政区域。

六.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黄花菜

德化黄花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德化县农技推广小组注重黄花菜优良品种的种苗繁育,建立黄花菜种苗圃,对本地黄花菜品种进行“提纯复壮”,2009年在梁春村陈道坂、黑石坂良种改良种植500多亩,筛选出高优品种无偿提供给农民进行全面推广,广受欢迎。

获农产品地理标志

陈祖水是德化县的科技示范户。成了科技示范户的陈祖水又带动周边的村民一起种植黄花菜。市农业局相关人员介绍,通过示范带动辐射作用,黄花菜在德化县成为特色农产品,去年,德化黄花菜成功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随后,又通过国家级黄花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这都得益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

据了解,发展黄花菜产业,德化县坚持专业队伍和业余队伍相结合,通过农技推广,培养一大批科技种黄花菜带头人和示范户,涌现出10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为德化黄花菜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德化县扶优扶壮龙头企业,强化“十八格”黄花菜品牌建设等方式,完善“公司+农户+标准+基地”的农业产业化栽培模式和“科研+示范+推广”的服务模式。

德化黄花菜(又称金针菜、萱草、忘忧草、鹿葱花、宜男花等)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德化县春美乡、大铭乡、汤头乡、上涌镇、龙浔镇等18个镇乡。德化县位于福建中部,大樟溪上游,泉州市北面。介于东经117゜56ˊ~118゜33ˊ,北纬25゜23ˊ~25゜57ˊ之间。东与福州市永泰县、莆田市仙游县界连,南与永春县毗邻,西与三明市大田县接壤,北与三明市尤溪县相邻。全县总面积2219.72平方公里。黄花菜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160万公斤,干品产量20万公斤,总产值800万元。

七.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耿镇黄花菜

高陵耿镇黄花菜

耿镇地处高陵县最南端,与灞桥区、临潼区相临,全镇共有耕地15000亩,人口15600人。下辖6个行政村,57个村民小组。1982年耿镇开始引种黄花菜,到目前为止,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对黄花菜价值的逐渐了解,市场对黄花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黄花菜价格也随之提高,群众的栽植积极性越来越大,栽植面积也大幅度增加,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目前的近4000亩,年产鲜黄花菜600万斤。由于耿镇黄花菜具有肉厚、个大、色亮、味美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到鲜菜收获时节,各地客商云集收购,货源供不应求,大部分做为鲜菜走向全国各地市场,只有小部分加工成干菜。2002年镇党委、政府经过调研,决定把黄花菜当做耿镇的一个主导产业来发展,计划用2—3年时间,建成一个万亩黄花菜生产基地。同时,注重提高基地建设标准,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目前,基地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耿镇政府还准备在基地建设一个黄花菜深加工企业,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

八. 福建省 宁德 周宁 周宁黄花菜

周宁黄花菜

九. 河北省 张家口 沽源 沽源黄花菜

沽源黄花菜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的。沽源黄花菜用它作汤,汤鲜味美;用它下酒,酒香菜甜,开胃提神。黄花入药店,具有健胃、利尿、通乳、消肿、止痛等功能。

黄花,又名萱草、黄花菜、金针菜。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黄花因色而称,金针因蕊而得。每当夏至,黄花盛开,碧波荡漾的草原上,点缀着一片一抹金黄,映衬着山丹丹点点鲜红,有“晚上醉落了太阳,白天醉落了月亮”美称。黄花为传统名菜,《诗经》有赞誉黄花的诗歌;三国时的《养生经》有“萱草忘忧亦食之”的记述。

黄花分鲜品和干制品两种,属美味佳肴。它含有丰富的萝卜素、维生素B、钙、磷、铁、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微量天冬素等营养成份。用它作汤,汤鲜味美;用它下酒,酒香菜甜,开胃提神。黄花入药店,具有健胃、利尿、通乳、消肿、止痛等功能。

黄花的适应性强,原多为野生,现在好多地方都成片栽种。黄花栽培容易,收益早,产量高。田梗地边,房前屋后,均可种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保持水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十. 福建省 泉州 丰泽区 石花膏

石花膏在泉州有上百年历史,至今仍广受欢迎。石花膏采用生长于海底的天然植物石花草为原料,采摘极为不易。

石花膏为纯手工制作,先以大锅熬制石花草,后用纱布过滤,冷却后自然凝固像果冻,透亮清澈,食用时可加入蜜水、糖水。天热食之可清凉降火气。

石花膏外观类似果冻,但在口感方面则脆而嫩。吃时店家用一把类似刨刀的工具,麻利地在固体状石花膏块上刮,把石花膏刮成均匀的细条盛在碗里,加上红豆沙或是芋泥等,舀一勺蜂蜜水,便是夏日的一道清凉特色小食。

佐石花膏的料有很多种,莲子羹、红豆沙、绿豆沙、银耳、枣糕、仙草蜜、芋丁、鲜果丁等,石花膏价廉物美,老少皆宜,颇受泉州人喜爱。

近日,读者小白对石花膏进行翻译,称它为stonepudding(石头布丁)。小白认为,英文中称膏冻状的东西叫布丁(pudding),石花膏也是这种东西。它虽然是由一种草熬制而成的,并不是说原料真拿石头做的,但原料既叫石花,不妨取其stone之意,命名为stonepudding,带着“石花”之意,挺有意思。

但是和以“石花”海藻原料引申的翻译Seagrasspudding,海藻布丁或许更有味道。

其他读者对石花膏的翻译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1.honeyjelly如果从石花膏的状态去理解,应该和果冻差不多,就是Jelly,但是闽南的石花膏,饮用时一般都会加蜂蜜,即honeyjelly,和果冻也有所区别,乍一看也可以是“亲爱的果冻”。

2.grassjelly老外果冻是fruitjelly,依样画葫芦,石花膏是海边的一种草炼成的,就叫grassjelly。

3.starchagar用淀粉做的像石头花一样的凝固剂,虽然事实上石花膏不是用淀粉提炼的,但我们知道它的原料是一种海草提炼物,虽然像果冻,又不是果冻,不妨叫starchagar。

4.jellyagar石花膏可以理解为用生长在海底的石花菜做成的果冻,它是用生长在海底的石花菜熬制而成的,可以叫jellyagar。

5.agar-madejelly石花膏类似于果冻,果冻的英文是jelly,但据资料显示,石花膏是用一种琼脂草做的,琼脂的英文是agar,所以也可翻译为agar-madejelly。(来源:泉州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