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自我介绍浙江哪个县特产好 浙江各县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自我介绍浙江哪个县特产好 浙江各县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2-02 00:00:07

一.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媒鸭

媒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主产于杭州市萧山区。目前饲养量较少,品种已濒临灭绝。媒鸭外貌极像野鸭,产蛋量介于野鸭与绍兴鸭之间,从目前提高产蛋率的育种进展非常缓慢等推测,媒鸭可能是野鸭与绍兴鸭杂交后育成的。从外貌羽色遗传之稳定性(年平均以全同胞或半同胞近交繁育不见退化和变异分离)来看,又像是野鸭驯养而成。江苏洪泽湖地区常见有家鸭与野鸭杂交的后代(当地群众也称媒鸭),这与萧山媒鸭的形成可能相似。青年公母鸭均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母鸭在产蛋前能飞7-8米高、100米左右远。

外貌特征:媒鸭可分“黄安”和“乌潮”两种。雏鸭自头顶至背、腰、尾均呈褐黑色,头侧黄色,从喙基部起有一条黑褐色的条纹延伸至近枕部。背和腰的两侧各有块明显的黄斑,翅外侧和迪端黄色,喙上片铁黑色,下片基部带橘黄色,跗跖铁黑色。出壳不久的雏鸭胎羽及外形均一致,难以区别是“黄安”或“乌潮”,到体羽长出时才有明显区别。“黄安”羽为橙色带斑,俗称“麻斑”。“乌潮”羽均呈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40克;25日龄408克;成年体重“乌潮”比“黄安”重100-300克。成年媒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2.61%,平均全净膛屠宰率60.87%。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30天。平均年产蛋225枚,平均蛋重61克。平均蛋壳厚度0.4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22。蛋壳灰绿色,极少数灰白色。公鸭100天就有明显的性行为。

二.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风鳗

产品名称:风鳗

产品产地: 浙江舟山普陀

产品特性肉质白嫩,香且爽口,味道鲜美.

产品成分: 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

产品功效: 活血通络、解毒消炎之功能,对面部神经麻痹、神经衰弱及贫血等症有辅助疗效。

产品简介: 风鳗是舟山的,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人民所喜爱的海鲜,风鳗和鳗鲞最位著名。

产品历史: 范守霖看来,申城持续多日的低温天,恰好赋予了鳗鱼最为适宜的风干条件,这也正是促使沪上鳗鱼旺销的最大原因。“喜欢吃鳗鱼的老一辈上海人,把鱼身风干之后晾挂在家里,就像悬挂了假的红辣椒、红炮仗一样,照样能给家中添上不少喜气。”

产品典故: 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国交战,带兵攻陷越地鄞邑,即现在的宁波地区,御厨在五鼎食中,除牛肉、羊肉、麋肉、猪肉外,取当地的鳗鲞,代替鲜鱼作菜。吴王食后,觉得此鱼香浓味美,与往日宫中所吃的鲤鱼、鲫鱼不同。待到回宫,虽餐有鱼肴,但总觉其味不如鄞邑的可口。后来他差人到鄞县海边抓来一位老渔民,专为他制作鱼肴。

三. 浙江省 台州 黄岩 浙江杨梅

杨梅

浙江杨梅,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堪称世界“杨梅之都”。杨梅是浙江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特色优势的果品,面积产量一直在全国居主导地位,现有面积近100万亩,产量达25万吨,现行四大良种东魁、荸荠种、丁岙梅和晚稻杨梅都出自浙江。

杨梅为常绿乔木,

古称机子,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它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称杨梅。杨梅早春开花,初夏成熟,果色红艳,风味佳美。果实色鲜味佳,营养独特,性平、无毒,具有止渴生津、消食、除湿、消暑、御寒、止泻、清肠胃、利尿、治痢疾等功能,作为夏季时令水果,历来深受江浙一带消费者欢迎。杨梅果肉含糖量11%-13%,含酸0.5%-1.2%,富含维生素C,并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脂肪。杨梅所含的8种氨基酸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果实中的钙、磷、铁要高出其他水果几倍至100倍以上。杨梅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糖水罐头、果汁、果酒、果干等。杨梅属常绿小乔木,树冠圆整,树性强健,耐旱耐瘠,易栽培,是园林绿化的良好树种。

东魁杨梅原产黄岩,意为“东方之魁”,是目前果实最大的杨梅品种,具极高的经济生态效益,已成为我国杨梅生产的主栽品种之一。

四.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麦虾

麦虾

麦粉和成面糊,经充分搅拌,增加韧性。然后以筷削条入锅,条条面疙瘩跳入沸水,像虾一样在水中浮动,故以此得名。出锅后加香菇、香肠、早瓜、牛肉等佐料,汗香味浓。

五.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海蜇

产品名称:海蜇

产品别名:海红、水母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鲜香脆嫩、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海蜇,原名海红,又名水母,系属腔肠动物,全身呈胶质透明而粘滑,大的直径约有1公尺,上部形如覆盖,下面之中央为口腔,口缘有腔腕4个,与胃相接,自由游浮于海面。共覆盖部位,经腌制后,俗称"海蜇皮",简称"皮子",缘瓣经腌制后,俗称"海蜇头",都是宁波海品。
多彩

海蜇制法为:捕上的海蜇,将头、皮分别倒入桶内,先用矾水漂浸,将红色及腥辣液漂净后,隔时取出,用矾拌盐,每张皮子中间放盐一把,一叠数张放入桶内,以盐满为止。一个月后取出,再如法重盐一次,如此三次,俗称三矾。海蜇经过三矾,虽经五年十年,亦可久藏不坏,而且越陈越老,越老越脆,越食之有味。腌海蜇头较腌皮子简易,一层用矾,一层用盐,用脚踏实即可。

海蜇最忌荤腥。腌制过程中或已制成的海蜇,一沾荤腥,即霉烂变质,无法食用。 海蜇食法很简单,不论海蜇皮或海蜇头,必须先行动切碎成细条,洗净后用清水漂淡,用酱油,加几滴芝蘑油蘸着吃,鲜香脆嫩,滋味甚美,是酒席上受欢迎的冷盆菜。

产品历史:海蜇初发于梅季时节。即每年五月间,体小而红色,俗称梅蜇,但数量不多。海蜇旺汛,约在夏末秋初。宁波慈溪一带,地处钱塘江,杭州湾南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海蜇大量繁殖又快速成长,最多时年产500吨。民间有"三北雨汪汪,海蜇以砻糠"之民谚。

六.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丝瓜

丝瓜

仲夏时节,来到慈溪中北部的新浦镇一带沿海农村,就仿佛觉得已置身于一片绿色的世界。这里,并没有冠盖如云的参天大树,也不见气势如虹的茂密丛林,有的只是一架架结实的棚架。那“叶密千层绿,花开万里青”的绿色植物丝瓜游藤走蔓交错相叠,布成一张翠绿的天幕,遮挡夏日太阳的炽热,留下一片荫凉。纵眼望去,那些垂挂在棚架上的丝瓜果犹如岩洞中倒挂的柱石,令人叹为观止。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溟溟不见家”。借用这句诗来描绘夏天时慈溪沿海的农村,是最合适不过了。

慈溪沿海农村种植丝瓜始于民国25年,即1936年,是从上海引入试种的。丝瓜属一年生蔓草葫芦科瓜果类植物,关于丝瓜的形态性状特占及作用,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有详尽的描述。

“丝瓜,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于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尺许,长一二尺,甚至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扭如织成,经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括楼子,黑色而扁。唐宋以前无闻,始自南方来,故曰蛮瓜,今南北皆有之。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以为常蔬。”

丝瓜的种植比较方便,但亦需施肥、除虫、删剪芜枝。丝瓜最怕台风秋霖,遇之则棚倒、花落、瓜烂,一无收获。丝瓜开花都为单性,雌雄同秆,不断开花,不断结果,终霜为止,然以夏初结的瓜最好。花落后不久长出的稚瓜可作羹而食,且味道鲜美,但成熟后的丝瓜络具有较高的经济、医药价值,所以人们一般不将瓜作食用。成熟后丝瓜收摘后须入水浸泡,烂去表皮和里面的瓜籽,剩下的网织状纤维柱体就是丝瓜络。人们通常将它和麦冬、红花并称为慈溪三大药材。作为药材的丝瓜,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等功能。丝瓜络除药用外,更是理想的工业原料。慈溪农村所产丝瓜络素以洁白、个大、挺直、质坚著称。进入80年代,慈溪的丝瓜络生产发展较快,常年种植在2500亩左右,产量约150吨。1980年,慈溪种植丝瓜络达4500亩,总产量达440吨,居全国之首,成为浙江省最大的丝瓜生产基地。慈溪丝瓜络约三分之二出口欧美、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创汇农产品之一。

七.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海螺

产品名称:海螺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含有钙,银,维他命,氨基化合物酸

产品简介:海螺是生活在济州岛清静海域水深10米左右的干净的大海里,以裙带菜,紫菜等海藻类为食的水产物,济州岛世代流传着一个大病后喝海螺汤就会復原的传说。

海螺在被称为世界上最长寿国家的日本作为最受欢迎的食品大量输入。海螺中不仅含有钙,银,维他命,氨基化合物酸,而且具有独特的组织感和温馨的气味。

产品历史:海螺在北魏时期便已出现,现流行于沿海省份和京族、藏族、蒙古族居住地区。宋代《乐书》:“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啰之音,盖仿佛於笳而为之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一支清代贝,乾隆年间(1736—1795)所制,取天然生长的青白色海螺,磨平螺尖,镶嵌铜吹嘴。螺身镶嵌铜板,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乾隆御制”四字,全长35厘米。海螺采用海水中天然大海螺制作,全长约25~33厘米,颜色青白,有的还有花条纹,音色与螺纹粗细、多少有关。磨穿螺尖作为吹孔,发音呜呜然,浑厚低沉。在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海螺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在广东、广西(京族)、福建等沿海地区,海螺可作为召集群众集会的工具。在藏族、蒙古族居住地区,海螺是一个宗教法器,与唢呐、号筒、鼓、钹、铙等乐器伴奏,音响粗犷,气氛肃穆而庄重,并有恐怖之感。

八.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胡葱

平湖种植葱历史悠久,明清时期以细而香的龙爪葱最有名。民国时期,所在产庄基胡葱为上品。庄基胡葱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调味、去腥、杀菌,又能发汗健胃,是一种保健营养蔬菜;多食葱白,对于心血管病人减少胆固醇积累、避免发生血栓及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均有好处。( 平湖)

九.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萸肉

产品产地:杭州临安

产品特性:性味功效,酸、涩、微温。

产品季节:实生苗7~8年开花结果,树龄长达200年左右,20年后至180年盛果期。

产品成分:含有多种甙,16种氨基酸,8种氨基酸。还有五种糖、六种有机酸、二十三种矿物元素、维生素A、C等含量丰富,还有黄酮类物质和香豆精。

产品功效: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强身之药,有抑制肿瘤细胞和防御紫外线危害作用。近来临床试验发现山茱萸在抗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艾滋病、补益肝肾、治疗性病和免疫等方面均有疗效。

产品简介:萸肉俗名“药枣皮”,系山茱萸成熟后果实去核后的带后果肉晒(烘)干而成。临安市的洪岭、湍口、上溪、龙井桥等乡(镇)所产萸肉为久享盛誉之地道药材,质量为全国之冠。 萸肉是临安市传统珍贵药材,栽培及利用历史的1500年以上,传统上作为补益肝、肾、补血明目、强身、延年的良药。《神农本草经》把山茱萸列为中品,称“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逐寒湿脾,去浊,久服轻身”。

产品历史:萸肉是临安市传统珍贵药材,栽培及利用历史的1500年以上,传统上作为补益肝、肾、补血明目、强身、延年的良药。《神农本草经》把山茱萸列为中品,称“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逐寒湿脾,去浊,久服轻身”;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强身之药。

十.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越瓷

我国是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而越瓷的故乡上虞市,则被认为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越瓷是我国陶瓷艺术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早在商朝中期,古越人民就率先彩叠压的“龙瓷”,烧制印纹硬陶,釉色绿中泛黄,具有一定的光泽度,这就是历史上的原始青瓷,至东汉,制瓷技艺日趋成熟,至今在曹娥江两岸遗留下来的汉代古窑址就有40多处。从这些古窑中发掘的瓷片,经过化验表明,烧成温度达1300℃,釉色呈淡青色,光亮明快,瓷胎质地坚实细致,说明越瓷从色泽到质地,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已具有相当水平了。到了唐代中后期,由于创制了将坯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使瓷器烧制技术达到了纯熟的程度。当时的越瓷器型端庄,器壁减薄,色泽青绿、晶莹,质量位居全国瓷器之冠,蜚声海内外,产品广传到日本、朝鲜、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收藏有越瓷的珍品。

目前,越瓷生产具有传统制作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以细瓷生产为例,从原料到成品共需经过72道工序。生产的瓷器主要有4大类:

1、高温变色釉瓷器。这是越瓷的佼佼者。它以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发色灵敏,能随着光源的不同变幻十余种颜色。既可制日用品又可制高档工艺品,采用腐蚀金装饰后更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1981年获轻工部科技成果奖,产品远销至日本、美国、德国,载誉五洲四海。

2、兰亭牌青花瓷。这是当今越窑新瓷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氧化钴为着色剂,以高温煅烧而成,具有瓷青花白、幽靓雅致的特点。其中30—150头中西餐具、敦煌壁画画面的艺术挂盘和大小花瓶、青花旅游瓷器等尤为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

3、帆船牌中式餐具。分红、蓝边花2种,造型端庄秀丽、配套合理周全,配件中饭碗、酒盅、碟子都采用微微翻边的“正德式”。用金银线装饰,具有赏用兼优、艳而不俗的特点。多次荣获浙江省轻纺产品“百花奖”和省优质产品称号。

4、仿越窑青瓷。上虞陶瓷厂已仿制出汉代至宋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越窑青瓷代表作。其中有:四系罐、鸡头壶、羊尊、蛙盂、狮形烛台、羊形烛台、觞、扁壶、荷花粉盒、熊足砚、龟形水注、龙柄凤头壶、香熏、鼎炉、碗、盏、盘等二、三十个品种。其中部分产品已被编入《中国陶瓷》丛书。这些仿制品,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釉色、形态或胎质,古风犹存,几可乱真。质地比古瓷细腻,制作也更为精良。产品投放市场后,赢得较高的声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