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州什么特产方便送人吃 福州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家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州什么特产方便送人吃 福州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家送人更新时间:2022-12-29 14:36:55

一.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马祖酥

与马祖同名的“马祖酥”,原名“起马酥”,是流行於闽东地区的甜食。蒋经国赴马巡视,品之後大为惊艳,说道:“只有马祖才能吃到的好点心,得改名马祖酥才名副其实。”於是从此有了新名字。

马祖酥其实类似台湾传统点心地瓜酥,是以面粉、鸡蛋为原料。先经过和面,切成小片油炸。起锅冷却後,与麦芽糖浆拌匀压实,再切成小片,配茶或咖啡都很美味。

马祖酥最早只有天美轩与宝利轩两家传统老店制造,近年来因为马祖开放观光,销量大增,遂有多家饼店跟进。

二.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蛎煎

蛎煎

蛎煎又称蛎粕,以新鲜牡蛎调油、味精、香葱、芹菜、拌入薯粉成糊状,入锅铺平,两面油煎,状如薄饼。香酥清甜,可与闽南、台湾之“蠔煎”媲美。

三. 福建省 福州 晋安区 福州花茶

福州花茶是精选优质烘青绿茶,配进香花经过窨制而成;茶、花并艳,秀丽天成,气香汁清,滋味清远醇和。

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一1861年)这里就开始大量生产,1933年前后为极盛时期。年产花茶达十五万担。当时,省内外各地茶商云集福州,生产和经营花茶的有八十余家。

福州花菜根据所用鲜花种类不同,可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玫瑰花茶、柚子花茶等。其中,茉莉花茶品质最佳,花香浓烈,鲜灵持久;茶汤醇厚显香,汤色黄绿明亮,而且耐泡。此茶尤为中国北方广大消费者喜爱。

目前,茉莉花茶名品有:

1、茉莉大毫,原料选自高山,芽叶肥壮、多毫的大白茶良种,于首春茶芽初伸时采其 毫芽,再配用伏天大暑前后采摘的优质茉莉花,经过七窨一提而成。1979年,在全国茉莉花茶评比会上,被评为最优茉莉花茶;

2、茉莉银毫,是六窨一提制成,为出口茉莉花茶的珍品;

3、茉莉春风,是经五窨一提制成,也是出口外销的优质花茶;

4、茉莉雀舌,芽尖细小似雀鸟之舌,故名,是花茶中的高档产品;

5、荣莉明前,因采用“清明”前采制的烘青绿茶,故也称“明前绿”,

6、茉莉龙团,茶叶外形紧结呈圆珠形,香味浓厚,特别耐泡,为茉莉花茶中的中级产品。

福州花茶,分别以绿茶或乌龙茶加不同的香花,经过拼和(依等级按比例配入茶坯和鲜花)、通花(即在适当温度时散热)、收堆、起花、烘干、提花等多道工序窨制而成.

四. 福建省 福州 永泰 永泰九重果

永泰九重果,是用大米制作而成的。

五.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福州肉燕

福州肉燕燕皮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棰捣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包馅前,用刀切燕皮成约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馅选瘦猪肉和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剁成酱,后加少许酱油、葱白调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状,蒸熟即成肉燕。

福州人常将“扁肉燕”与去壳鸭蛋相配作菜肴,因福州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取“压”了“乱”就会平安之意,故称“太平燕”,“燕”与“宴”同音,又称“太平宴”。

“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庆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时鸣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长辈即席致谢后,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湾同胞和海外福州侨胞喜爱,到福州来,必带燕皮回去馈赠亲友。

六.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主产地。清咸丰年间,茉莉花茶就成为皇家贡茶,后大量出口海外,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茶”。2009年,福州茉莉花茶获地理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茉莉花茶清香馥郁,滋味甘醇,清新爽口,经常饮用可以清肝明目,延年益寿。

追溯历史

茉莉花几乎与古城福州相伴而生。

有史可考,在西汉时,八闽之地的山光良景里就可追溯出茉莉花存在的蛛丝马迹,那时花为花,并不与其他物质掺合配搭。然而深受土地滋养的人们,在精耕细作的劳动中领会了自然无私的馈赠,到了宋朝,聪慧灵敏的福州人开始将茉莉花与茶相融,制作出茉莉花茶。

曾经福州北郊的新店、战坂,南郊的盖山、城门,西郊的洪山、洪塘,以及闽侯的上街、侯官,都是著名的“花乡”。

七.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葱饼

葱饼

平潭葱饼选料和制作均十分考究,是本地很有名气的风味小吃,有“葱饼出炉满街香”这说。用精面粉发酵起酥,制成层皮,以肉丁、虾仁、葱珠、紫菜、香菇末、冬菜等作馅,成扁圆饼状,贴护内烤熟。出炉时香气四溢,色呈金黄,入口酥嫩适中,留齿生香。

八.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渔溪龙眼

渔溪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渔溪镇不仅有“鱼米之乡”之称,更有“龙眼之乡”美誉。相传,在清光绪十年至二十年之间(1884——1894年),渔溪人将兴化一带的良种与本地品种进行嫁接,遂繁衍出一代传一代的绝佳果实。当下正是龙眼的收获季节,渔溪镇漫山遍野、溪头圳边、房前屋后尽是龙眼,着实惹人喜爱。

渔溪龙眼以其皮薄、核小、肉脆、口感好而负有盛名,数百年来为玉融百姓津津乐道。经省农科院测定,渔溪龙眼的含糖量达20-21%,其中大鼻龙含糖量竟达23%,高出省内各地及广东龙眼的七个百分点。因而,渔溪龙眼几乎让所有品尝过的人念念不忘。

在渔溪镇,栽种龙眼树成活率高、结果快、产量高,长果期可达百年以上,因此成为农民的首选果树品种。据介绍,当地栽一棵龙眼树,3年后即可产果,第4年产10斤,第6年产30斤,第7年产80斤,第8年后稳产150—200斤,此后产量逐年增加。在双墩村垄底有棵老树单产1355斤的一级龙眼,堪称名副其实的“龙眼王”。而像这样的老树在渔溪镇还有许多。

渔溪的龙眼树为何能长出如此与众不同风味的果实呢?据了解,这要归功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渔溪镇地下水位高、沙壤土,山地多是粗骨性红壤,保证了植物通风透气性和水分的充足供给,因而非常适宜龙眼果树的生长。同时,渔溪地处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叉地带,空气中有效积温高,使得龙眼果的含糖量胜出一筹。

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渔溪龙眼的收获期已由以往的一个月延长至两个月。为了错开销售高峰,让更多的民众在传统的非龙眼时令,甚至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品尝到龙眼,渔溪镇果农对龙眼树进行了品种改良,把过去传统的一季挂果,改造为早、中、晚三个季节。

现在,市面上见到的渔溪龙眼主要有“大鼻龙”、友谊“106”、“九月乌”、“顺丰本”、“东宝”、“红核”、“立冬本”等优良品种。按其品种生长特性,渔溪龙眼的上市时间大致顺序为:“大鼻龙”系早熟的品种,上市时间8月底——9月中旬,“白露”后一周结束;之后“顺丰本”、“东宝”、“ 红核”等接棒上市,形成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于10月初产生,友谊“106”(成熟期为10月6日),尔后是“九月乌”等品种接踵而至,上市时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晚熟的品种为“立冬本”,顾名思义,成熟期为11月初的“立冬”季节前后,上市时间11月下旬至冬至。

渔溪龙眼上市,前后持续两个半月之久,其生长期之长,是许多非长年生长果类所望尘莫及的。纵观渔溪龙眼,肉脆、味甜、汁多、甜而不腻、口感好是其最诱人的共性,此外不同品种还有各自的优点。

据当地果农介绍,“大鼻龙”特点是口感好、产量高,适应大众口味。其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大鼻龙·”是渔溪龙眼的主流及支柱品种,约占渔溪地区龙眼总量的一半。

“九月乌”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特点。其果实大,扁圆形,黄褐色,大小均匀,单果重14—16.5克,最大19克以上,果肉厚而质脆,汁多,味甜,鲜食或制干均佳。

“红核龙眼”,该品种树高大。花穗大,果穗大,但挂果率低,遇雨水极易破裂,其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嫩脆汁多,味蜜甜,风味浓,种子大而扁呈红色(故名红核)。

“立冬本”品种特点是耐寒,挂果率高,肉厚甜度高,果实大,其果肉晶莹剔透,厚而嫩脆,口感极佳。

在龙眼果丰收季节,整个渔溪镇为之沸腾。如果你来到渔溪,走进农家小院、果园底下,你就会切身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每天凌晨,当大地尚沉浸在黎明前的黑暗时,龙眼的交易市场早已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果农们摘下尚带着露珠的新鲜龙眼,肩挑车载,一担担、一车车赶往早市,热闹极了!

渔溪龙眼

福清市渔溪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10461152

龙眼(鲜水果)

九.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刺参

福建刺参:主产于牛山渔场与闽东渔场等海涂区。

十.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百胜缢蛏

百胜缢蛏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缢蛏,俗称蛏,因外壳中央稍靠近前方,有一条自壳顶至腹缘微凹的斜沟,似缢痕,故称缢蛏,栖息于河口和有淡水注入的浅海内湾。

百胜村位于连江县东部沿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百胜缢蛏独特的品质,壳薄肉厚,肉嫩味鲜,口感独特,有补虚与治痢之功效。

百胜村的缢蛏海水养殖,自宋代就已闻名全省。连江百胜缢蛏现有养殖面积3000亩,养殖渔民3354户,年产量5000吨,年产值5000万元。

虽然享誉已久,但是由于“有名无牌、有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百胜缢蛏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更制约了产业化发展水平。基于此,连江县工商局把打响品牌,作为扶持连江缢蛏海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攻坚克难终于填补空白

2008年底,连江县工商局邀请省、福州市工商局领导,实地查看了百胜村缢蛏养殖情况,并正式将“百胜缢蛏”列为“一县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培育目标。

连江百胜缢蛏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