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石泉水乡特产介绍作文三百字 石泉的特产300字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石泉水乡特产介绍作文三百字 石泉的特产300字作文更新时间:2022-12-29 14:31:21

一.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明星生猪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的明星村辖8个村民小组,1031人,耕地1199亩,人均1.2亩。这几年来在养猪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有258户养猪,占到了全村总户数的88%,其中年饲养万头以上的养殖场3个,千头养殖场8个,100头以上的大户102户。

明星村优先从有养猪经验和能力的骨干户抓起,让党员和村组干部带头,采取示范带动,滚雪球式地发展,把养几十头的发展成百头户,又从百头户中选择经济实力、经营能力较强的培育建成千头场,进而在千头场中支持发展万头场;同时牵头组建明星村片区养猪合作社,注册成立畜产实业有限公司,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和风险。

2011年底,明星村生猪饲养量达到68000余头,出栏量达到21000多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生猪饲养已成为该村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该村也先后荣获全省、全国“一村一品”生猪养殖示范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明星”村,该村组建的明星养猪专业合作社也先后被授予全省、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二.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猫屎瓜

猫屎瓜

猫屎瓜的名字不好听,但山里人给这山中野瓜起的名却形象恰当。

猫屎瓜的形状也如香蕉同八月瓜相同,大小跟八月瓜相仿,但成熟时瓜皮的颜色是深蓝色,象是猫屎的颜色。猫屎瓜瓜皮的颜色不太好看,瓜瓤吃起来却甜得要命,味道还不错,只是瓜籽既大又多,瓜瓤显得少了,不能大口吃瓜瓤。猫屎瓜生命力特别旺盛,可能是瓜籽特多的原因,它在森林中到处都有,随处可见。

三.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五里稠酒

声誉极高的五里稠酒:安康的五里稠酒也极有声名,它和西安的黄桂稠酒堪有一比。五里稠酒的制作比甜酒还要精细。成酒后色泽橙黄,甘甜爽口,回味无穷。稠酒不但具有滋补营养、活血化淤、祛风御寒作用,而且还能防病、治病,喝一碗稠酒,一时间血顺气畅,腰腿舒展,极为舒服。( 安康)

四.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蒸碗子

蒸碗子

蒸碗子作法较简单,无论什么肉质都可以入碗。一般为碗下放上几种适宜的配菜,菜上放入调好味道的肉后,入笼蒸,蒸熟后待用。上席时,汤碗肉加鸡汤,姜、葱丝后,将蒸熟的蒸碗扣入汤碗中便可,口味香浓,汤清肉酥,尤其适合老人和小孩。

五.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中坝白果

中坝白果(野生银杏)

中坝乡是全县闻名的“白果之乡”,全乡年产白果20吨,全部为自然生长的野生白果,该乡的白果以黄村坝最为有名。我们在黄村坝调查时发现,树龄三百年以上的白果树就有二百多株,千年白果村有二株,其中生长在熊家院子的古白果树年龄达1148岁,树高19.5米,直径2.5米。

白果,学名银杏,具有较高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野生果最为珍贵。

六.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安康米酒

安康人多喜饮酒。一般家庭,常年备有甜酒、稠酒,客一进门,就斟上一大碗,使人既解渴,又解乏。甜酒,亦称“醪糟”,米酒是安康一带著名的传统饮料,含有多种维生素。酒精成分含量仅为十度左右,即使不善饮者也可饮用。在安康城乡,逢年过节,婚嫁喜庆,家家酿制甜酒自饮或招待宾客已成习俗。安康甜酒的制作工艺细巧精湛。酿成饮用时,若在甜酒中调入鸡蛋、核桃仁、葡萄干、红枣、桂园、银耳、元宵等,其味更佳,营养更丰富,为一大补品。( 安康)

七.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石泉蚕丝

石泉蚕丝是陕西安康石泉县的。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云雾山镇、曾溪镇、中池镇、后柳镇、喜河镇、熨斗镇、两河镇、饶峰镇、池河镇、迎丰镇现辖行政区域

《石泉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石泉蚕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石政函〔2017〕54号

安康市地方标准DB6109/T270.1-13-2017:

《“石泉蚕丝”地理标志产品系列生产技术规程》

八.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鬼谷子腊肉

鬼谷子腊肉

鬼谷子腊肉产于秦巴山区,采用纯正玉米及野青菜、草喂养的农家土猪,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属无污染,无激素的绿色食品。

鬼谷子腊肉色泽红润、口味香美独特、肥而不腻、久食不厌、香气浓郁。含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人体不可缺失的VC、钾、钠、硒、铁等微量元素。

石泉出产的“鬼谷子”腊肉制作的很精致,味道地道,虽然肥了点,但从古至今腊肉都是用五花肉腌制的,现今为了适应人们健康的需要,腊肉在制作时增加了瘦肉,可腌制后的瘦肉吃在嘴里如嚼干柴,很费劲。鬼谷子腊肉是在腌制好后进行了真空包装,肉不是很干硬的,不用浸泡,洗干净直接蒸就可以食用了。

九.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火棘果

火棘果

火棘在云雾山中点缀在丛林里,象一个个穿红衣的姑娘在林中捉迷藏。

火棘的果实只有黄豆般大小,形状圆形,它们成团成团集中生长,十分繁密。秋天,火棘成熟后,鲜红鲜红,尤其在阳光照射下,更是红得鲜艳夺目。火棘果当地人又叫它“救命粮”,因为这种小果实也可以吃,尽管吃起来酸中带甜,酸味十足,并有淀粉感。从前,山里人粮食歉产时,秋日火棘成熟后,山民们就要到山里采摘火棘果,采回后用竹箕凉晒干,然后磨成粉面,储藏至来年青黄不接时,煮粥时将火棘面加添到粥中,以度粮食不够吃的饥荒季节。现在火棘果已失去了昔日的功用,只能是城里孩子尝新鲜的野果,火棘树也成了园艺师工人栽盆景的好树种。

十.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铨水乡大黄(铨黄)

铨水乡:以盛产大黄(铨黄)闻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