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镇江特产美味食品有哪些品种 江苏镇江的特产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镇江特产美味食品有哪些品种 江苏镇江的特产有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3-01-02 11:13:05

一.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恒顺酱菜

恒顺酱菜以新鲜果蔬为原料,通过挑选加工、渍盐、优质面酱浸渍、装杯、高温杀菌等制作而成。具有“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味甜且鲜,脆嫩爽口”之特色。 恒顺酱菜品种繁多,有乳黄瓜、萝卜头,宝塔菜、嫩芽姜、什锦菜、香菜芯、甜瓜、醋蒜、姜丝乳瓜、辣油香菜芯等,各具风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理想的佐餐小菜。 金山牌恒顺酱菜,早在30年代就曾多次获西湖博览会、江苏物产展览会、中华国货展览会一等奖、优等奖,1987年获国家银奖, 1988年获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二.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麻油馓子

走在鱼巷附近,有时候还能看到麻油馓子出锅,那特别的香味慢慢地传出。香气扑鼻而来,隔两条巷子都闻得到。

镇江的麻油馓子,油用的是小磨麻油,所以又脆又酥,越嚼越香。今天,不少镇江老年人还有吃麻油馓子搭茶。有些人煮馓子像是下面条,将麻油馓子放在开水锅里煮沸,盛在碗里,或加盐或加糖调味;有些人很简单,将麻油馓子折断放在一只大碗里,放上白糖,倒入开水,盖好盖子焖上一会儿。

还有一些人家仍有用馓子给妇女做月子的习惯。据说过去产妇坐月子,家里婆婆总要称上两三把麻油馓子回去,抓上一把放到开水锅里煮沸后,再打一个鸡蛋,锅一开便盛到大碗里,往里面放一勺子老红糖,真是不要太滋补哦。

当然,也有家长买回去给小孩当茶余饭后的休闲小吃,孩子嘴里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越嚼越香的味道,往往是一个孩子起头,旁边的小孩闻着香味、情不自禁的也闹着要,最后,大人小孩一起大嚼麻油馓子。

镇江有句老话,“清明不吃脐儿和馓子,死后阎王老爷要打板子。”清明时节为什么非要吃麻油馓子,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馓子”这种经常能见到的食物,竟然是那么的历史悠久。

麻油馓子,古代又称寒具,为什么古人要称它为寒具?所谓寒具,是供寒食节所用的食品。

古人将冬至以后的第105天定为寒食节,也是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与他一起共患难的介子推。在这一天,风俗上是不能生火烧饭的,于是称为寒食节。寒食节到了,但人又不能不吃饭。于是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可以不用生火而冷吃的食物:用面粉搓成细条制成环状或栅状的面饼,油煎而成。因为是专供寒食节时食用,所以,老0们就称之为“寒具”。油炸后的熟食,可以随时食用,干嚼或用水泡食均可,而且携带又方便。渐渐地,它就不仅是寒食期间的食品。据说在汉代,馓子就是当时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食”。

关于麻油馓子,还有不少趣闻,东晋大臣桓玄家的馓子,先油煎,然后和上蜜糖。有客人上门,桓玄就用“油蜜馓子”招待。桓玄喜爱书画,有时候一面请来客吃油蜜馓子,一面欣赏书画作品。客人中往往有吃了馓子又不洗手的,于是就会油污了书画。北宋皇帝徽宗,宠幸东京名0李师师。他送给李师师的皇家礼品中,与黄金、白金以及各种各样珍品茶叶、艺术灯具等陈放在一起的,就有“寒具、银饼数盒”。装在食品盒中的馓子,是皇帝送给其心爱女性的高档礼品。

中饭和晚饭中间的一顿,老镇江话叫做“吃下午”。 “吃下午”,是件让人舒心的事情啊。下晚时分,热腾腾的泡上一碗麻油馓子,那香气,真叫“滴板”啊。麻油馓子吃到嘴里,像是面条,但滑溜溜、软绵绵,比面条柔顺;而且,那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 “滋溜滋溜”一碗下肚,汗珠沁出,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那真叫一个“展了”!吃完,嘴一咂,摸摸鼓鼓的肚子,恨不得再来上一碗。

麻油馓子,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的食品,给了镇江老少多少怀旧的思绪和脉脉的温情,希望这股麻油馓子香,和我们的传统风俗,能继续传承下去。

三.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秧草

扬中秧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中秧草是江苏镇江扬中市的。

秧草,学名黄花苜蓿,俗称金花菜、三叶草、草头。秧草原产印度,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长安试种,是古老野生蔬菜之一,在扬中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

秧草是民间自然野生膳菜,无虫害,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食物纤维、有益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较多,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贺乎一切蔬菜之上,其它如蛋白质、维他命A 、C、B含量也相当丰富,在叶菜中胡萝卜素、铁含量甚丰,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将苜蓿列入菜部,“干食益人,可久食,利五脏……”据研究,秧草具有降血脂、抗凝血、防出血、清内热、促排泄、保护动脉壁等作用。

秧草因具有抗病抗虫、高产高效、营养丰富、天然绿色的特性,已成为都市人餐桌上绿色佳蔬。秧草在其他地区亦有种植,但其生长对土壤、气候、光照、温度等都有较高要求,故品相较次,而扬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域优势,加上200年的种植、膳食和加工历史,尤以扬中秧草色泽碧绿,柔软鲜嫩,品质为最佳。

秧草每一片叶柄上一般只有三片叶子,且叶片呈心形。据说在十万株秧草中,可能会发现有四片叶的,因此“四叶秧草”被称为幸运草。

扬中市江洲秧草专业合作联社创办于2010年,注册资金1100万元,入社社员800人,高级科技人才17名。联社现拥有万亩秧草种植基地,千亩设施栽培基地。联社的鲜叶秧草已获得有机食品证书,鲜叶秧草畅销北京、上海、南京、扬州、镇江等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联社现有秧草深加工企业13家,经过多年培育,已创建了“三业”、“花红盛”、“秧花”、“正坤”、“锦润”、“绿岛”6个知名商标,年销售8000万元。

为进一步实施“万亩秧草产业化”工程,加快扬中秧草产业发展,联社正致力于“扬中秧草”品牌和基地建设、秧草新品种和深加工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真正体现做强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

扬中秧草

南方秧草协会

11850101

秧草

四.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美味假蒌叶

“假蒌”,一个挺陌生的名字。也许有人从没听说过。其实,这名字虽然陌生,但实物可能你不一定陌生,假如你生长在南方农村的话。

假蒌是胡椒科植物,一般生长在村边的竹林缘,或和竹子混生在一起。它的别名有:假蒟、蛤蒌、山蒌等。它的叶子跟胡椒的叶子很相似,叶面光亮有革质,有一种特异的香味。它的花白色,由多数的小浆果集合而成圆柱状,长1.5~3.5厘米,直径0.3~0.5厘米,也有特异香气。

在我的印象当中,假蒌应该是一种名不见经传,无人认识的植物,只有土生土长的家乡农村人才懂得怎么使用它。其实不然,假蒌叶是一种在南方广为使用的美味调味品,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它的美味经常和紫苏叶相提并论。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奶奶和母亲都喜欢包粽子。粽子的馅一般是用猪肉条来做。猪肉条要肥夹瘦的才好吃,单纯瘦的肉条不好吃。首先把猪肉切成条状,放到一个盘子里,拌上盐、油、五香粉等调味料,然后用假蒌叶子卷起猪肉条,再把卷着假蒌叶的猪肉条包进糯米里,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吃起来有一股浓浓的香味。咬一口,猪肉的油香伴着假蒌叶的特有香气一起流出来,真是芳香四溢!

每当想起端午节的粽子,就想起假蒌叶那浓浓的特异香气。不知何因,现在农村人也很少用假蒌叶做粽子了,是不是他们也觉得假蒌叶太老土而不能登大雅之堂了?时下的粽子,都时兴用虾米、冬菇、火腿,甚至是鲍鱼等贵重的食材来做馅。可是,我总觉得这种馅的粽子,缺少了一点什么,似乎是缺少了一种来自乡土的原始风味。我怀念家乡的假蒌叶粽子!

此外,假蒌叶还有其他的调味用途。假蒌牛肉饼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它的做法是:首先将500克的精牛肉剁泥茸状,放进生粉、小苏打、盐、胡椒粉、味精、生抽、适量麻油及适量的水,拌打至充分起胶;然后将24块假蒌叶洗净,抹干水分,在每张叶面拍上些生粉,把牛肉胶分成12份,用假蒌叶两张夹一份牛肉胶,压扁修理整齐待用;最后将油锅烧至六成热,放入假蒌叶夹着的牛肉合炸,炸至牛肉熟后捞起装碟即成。这道菜的特点是:碧绿形美,清香,外脆内爽。制作关键是,牛肉要充分打起胶,炸的火候要掌握好。

假蒌香辣田螺的美味更是令尝过它的人永志难忘。买养好吐过泥的田螺做起来比较省事,没养好的就得提前三两天买回来放进水里。把一个鲜红的辣椒切碎后放进水里,它使田螺的泥吐得更干净;养好田螺后,用菜刀敲掉田螺尾,用干净的布仔细地一个个擦拭干净螺壳表面的附着物,用水冲洗;锅里放半锅水,加姜、酒,把螺放进去煮开,水开后会浮起很多白色泡沫,水变混浊,倒掉,把死螺捡出来扔掉(很臭),用水再冲干净,沥干水分待用。

这道菜的做法是这样的:锅里先不放油,把用作配料的酸笋的水分炒干盛出;然后在锅里放三汤匙油,稍微加热,把辣椒、花椒、蒜米、姜片倒进去,慢慢炸出香味来;加辣酱一汤匙,慢火煸出红油来;把螺倒进去,加炒过的酸笋,翻炒;把盐、糖、蚝油、姜汁酒全加进去,继续翻炒;最后倒入高汤,大火煮开,转小火焖十五到二十分钟,等汁收得差不多干了,加进紫苏叶、假蒌叶,炒两分钟,出锅即成。

据说越南人还用假蒌叶做沙虫汤,有机会到越南去的人,一定要去找这道菜来品尝一下哦!

每个不同的地域都有它特有的植物物种。在民间,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植物都有它的存在意义和使用价值。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懂得怎样利用这个地域中亿万年以来所孕育出的有别于其它地区的植物物种,并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育、乐、医药、甚至民俗礼仪、宗教信仰等范畴。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后,就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饮食习惯和民情风俗,这就是民俗植物的意义。

五.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江苏漳锻

产于江苏丹阳。属全真丝熟织物,以8枚缎纹作地,经绒起花,制成成品为缎地衬托凸起绒面,形似浮雕,并富有弹性。系在元代著名的“帐绵里”剪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制作工艺复杂,都是手工操作,绒经采用四纬型固结法,投纬顺序必须按粗纬、细纬、中纬与起毛杆进行,使用提花木机织造。绒经根据花纹单独提升,其余不起花部分则沉于地背,接结于细纬上。绒经利用宝塔简子架、绒经管等单独直向出丝。织造时,织工与挽花工一定要密切配合,经繁复操作,织成绒圈,至到一定长度后,用刀刮断,形成绒毛。该缎图案色彩古雅华贵,分圆花与散花两种。前者有吉祥如意、福寿无疆的八仙图、双线云吉圆花、牡丹如意花等;后者有大乐丹满散花、满散横花、四宝穿枝、四仙寿、满花奔圆散寿花等。颜色以黑、蓝、棕、杏黄为主。产品绒毛挺立,经久不倒,典雅庄丽,品格高贵。可作高档袍料,蒙、藏兄弟民族视为珍品,并作装饰用料,如沙发套、窗帘等。

六. 江苏省 苏州 昆山 万三系列食品

万三蹄、万三方肉、万三三味圆、万三猪手、万三鸡腿、万三野鸭、及万三贡酒、万三宴酒和万三家酒,已成为周庄美食的代表。尤以万三蹄独树一帜,多次被评为食品金奖。随着周庄知名度的日增,已走出周庄,涌向中外餐桌
万三蹄:以猪腿为原料,佐以调料,用旺火烧煮,经过蒸焖,皮润肉酥,汤色酱红,肥而不腻,咸甜适中,堪称色、香、味、形俱佳的肴馔
万三方肉:有猪鲜肋肉切方,以“万三蹄”工艺煮酥,是与万三蹄响应的宴客主菜
万三味圆:有新鲜面粉制成面筋,包入肉末或虾仁、鸡丝作馅,做丸煮熟,兼具小笼、馄饨、汤包之味
万三猪手:以传统配方烧煮的猪蹄爪,滋润美味
万三鸡腿:以当年新鸡大腿为原料加工,皮酥肉嫩
万三野鸭:以太湖野鸭为原料,用“万三蹄”工艺烧煮,肉嫩味鲜,成为餐桌上乘佳肴
万三贡酒、万三宴酒、万三家酒相传沈万三家以糯米、高粱、玉米、小麦、大米及南湖水采用特殊流程,精心酿制而成,酒液清洌,口味甘醇
( 昆山)

七.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倒刺鲃

倒刺鲃——又名光鱼,属鲤科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其抗病能力强,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得人们喜爱。烹制方法:红汤、香辣汁。

八.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镇江江蟹

镇江江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镇江江蟹是江苏镇江丹阳的。

镇江江蟹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自三国后期至元、清,镇江历史上皆有相关记载,镇江江蟹文化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应和时代元素。江蟹文化助推了镇江江蟹产业的发展,江蟹产业发展又进一步丰富了镇江江蟹文化内涵。 相传早在三国后期镇江人就创造发明了独特的“蟹黄汤包”。相传为纪念孙尚香,镇江人学着汨罗人用粽子来祭祀屈原,便包了肉馒头,投入江中。由于孙夫人生前爱吃螃蟹,遂加入蟹黄,称“蟹黄汤包”。从此代代相传至今,蟹包和肴肉是镇江的两大名产,同获全国“金鼎”奖。 元代,镇江更有输送蟹王之所的美誉。据《至顺镇江志》[元]记载:“蟹,俗称旁蟹,以其横行故也。《本草》:“蟹至八月,即衔稻芒两茎长寸许,东乡至海,输送蟹王之所”。镇江市原丹徒县大港、大路、姚桥三镇,至今仍称谓“镇江东乡”。镇江东乡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秋风起,蟹脚齐,打灯笼,围竹篱,大哥挽裤脚,小弟断水渠,大娘洗新姜,二姐打醋急 清朝,“芙蓉套蟹”曾定为镇江乾隆御宴。《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作者曹雪芹笔下生动的描写,至今令人回味无穷,令人难忘。“持蟹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小说故事发生在金陵(现南京市),与镇江近在咫尺,如今高铁仅18分钟行程。其席间品尝的螃蟹有理由相信正是镇江输送的“蟹王”。硕大肥美的“蟹王”,正是昔日达官贵人享用美味佳肴。 截止上世纪80年代初,镇江江蟹皆为长江天然资源捕获物,据水产年报资料,1955年捕捞产量达616.8吨。随着时代发展,江蟹天然捕捞产量已远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1977年开始组织大水面人工增殖放流。《丹徒县志》记载:“螃蟹养殖,1977年从崇明县购回螃蟹苗535公斤人工放养。1980年荣炳公社洋湖水产养殖场放流蟹苗7.5公斤,当年收益”。据《润州志》记载:“1982年,镇江市郊汝山乡新生、长江村人工试养螃蟹各1亩,1985年发展到120亩”。 《镇江年鉴》2002记载:上世纪九十年代,镇江“兴建特色餐饮江鲜一条街”,同时“在扬中、丹徒等地沿江滩地,充分发挥长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势资源优势,通过‘低坝、高栏、围养’方式发展长江名贵鱼类和江蟹”。近年来,西津渡(镇江)长江蟹文化节、扬中江鲜文化馆应运而生。 为了更好地传承镇江江蟹文化,做大做强镇江江鲜产业,镇江市委市政高度重视江蟹产业发展。2012年,时任镇江市市委书记的张敬华作出指示:要求尽快创建镇江江蟹自主品牌,发展江鲜产业。市农委立即行动,全力推进。2013年将发展镇江江蟹产业列入《农业产业千亿工程规划(2013-2015)》和《镇江现代特色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镇江市江鲜产业协会,注册了“梦之鲜”品牌,开办了镇江市江鲜产业协会江鲜连锁店江蟹直销店。同年3月,镇江市农委出台了《促进镇江江鲜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了镇江江蟹产业发展和壮大,2013年江蟹养殖面积2871.2公顷,产量2135.6吨。

在地域: 江苏

申请人: 镇江市江鲜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镇江江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镇江长江行政区域段沿江及5条支流(通济河、九曲河、香草河、大运河和便民河)两岸1公里范围内。行政区域包括扬中市所有6个镇(街道办事处),镇江新区大路镇、姚桥镇、大港街道办事处,润州区蒋乔镇、七里甸街道办事处,京口区谏壁镇、象山镇,丹徒区高桥镇、江心镇、世业镇,丹阳市新桥镇、后巷镇、陵口镇、珥陵镇、延陵镇,句容市宝华镇、下蜀镇等7个县(市、区)的23个镇(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为:E119°04′15″~119°56′52″,N31°48′45″~32°18′40″。面积2871.2hm2,产量2135.6t。

九.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镇江锅盖面

   很多人都知道,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锅盖面就是“三怪”里的一怪。

    关于锅盖面,镇江人爱吃,渐渐地在外地也有了些名声。但到底什么是锅盖面呢?我这个镇江人以前根本没怎么特意关注过。这次和境由心造交流起这个问题,倒促使我去稍微详细地了解一些情况了。

    锅盖面,顾名思义,就是跟锅盖有关的面条啰——就是用大锅下面条,上面盖个小锅盖,小锅盖在水面上浮着,这样下出来的面条很有劲道,不软不硬,很好吃。说白了,锅盖面,是一种下面条的方法,而不是面条的品种。

    关于锅盖面的传说,有好几种版本呢。

    其一,说古时候镇江有户人家,妻子为丈夫下面条,大意将锅灶上的汤罐盖滑入面锅里(过去都是用柴草烧大灶,大灶上有两个灶头,两个锅中间还有一个汤罐,是烧水的,有句老话叫“汤罐里的水,带就带热了”,意思就是在烧火的时候,顺便就可将汤罐里的水一同烧热了)。哪晓得这样下出来的面条比往常好吃,不硬不烂,软熟相当。于是,他们就伙同别人开了个面店。由于面锅里放锅盖,又是合伙开店,所以镇江的面店又称"伙面店",下出来的面条,人们爱称"锅盖面"。

    其二,说以前有个家里只有老爸带着三个儿子过日子,家里没有女人啊,日子过得穷凑合,刷锅从来都不洗锅盖的,也没什么东西吃。一次家里来客人,就剩点面条了,也没有油盐酱醋什么的佐料,就光把面条放在大锅里煮,面条下锅了,习惯地拿起平时自己做饭的小锅盖子放进锅里了,也没留神,就出去找邻居借佐料,回来面条已经煮好,居然满屋飘香——原来这家锅盖从来不洗,上面的佐料都很齐全啊,从此锅盖面就出来了。

    其三,传说是乾隆下江南至镇江,驾临面店,店老板一时慌张,将小锅盖放在了大锅上,不想煮出来的面却香味四溢,锅盖面由此得名。

    其实这些都是民间传说而已。我倒觉得第一个传说还可靠些。可能是一次偶然的发现,再经过多次的试验,就成了一个发明。那么为什么要“面锅里面煮锅盖”呢?

十.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白汤大面

镇江的白汤大面,主要以汤的烹制方法别具一格而著名。此汤是用鲜鲫鱼加豆油炒成鱼粉放入布袋,再与猪骨入锅加清水和荤。素油熬制而成。汤汁稠浓,色白如奶,面条软硬适中,入味爽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