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弥渡龙街特产有哪些 弥渡什么吃的最出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弥渡龙街特产有哪些 弥渡什么吃的最出名更新时间:2023-01-02 11:48:29

一.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酸腌菜

弥渡酸腌菜是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的。“弥渡酸腌菜,云南人最爱。”弥渡腌菜色鲜、酸香,特别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是家庭常备的酸菜之一。凉拌、爆炒、生吃、煮汤,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有点酸酸的,很开胃的。

弥渡民间流传的酸腌菜主要有两种:一种叫水腌菜,另外一种叫扑菜。两种产品都是选用在弥渡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大青菜为主要原料,胡萝卜、萝卜为辅料,加入食盐、辣椒粉、原汁红糖、香辛料等配料,利用土罐(土坛)密封在自然条件下发酵而成。因在腌制过程中选用的青菜原料自身的水分含量的不同和辅料配比的不同,就形成水腌菜和扑菜两种产品,扑菜一般不加辅料,扑菜的腌制时间和自然保质期比水腌菜长,基本都是一年,更长的能达两年,水腌菜色泽鲜艳、味道酸辣,扑菜的酸香味比水腌菜更加耐人回味。

近年来,酸腌菜的腌制在充分保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化生产加工设备结合,形成了“三选、三洗、一腌”的制作工艺。三选,通过三次选择,精心挑选出优质青菜原料用于加工;三洗,两次机洗,一次人工洗;一腌,腌制中加入食盐、辣椒粉、原汁红糖、秘制香料,入罐密封,其味自然天成。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三.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酿雪梨

云南白族有一道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的传统甜品酿雪梨,此佳肴雪白晶莹、细嫩鲜甜、芳香味浓,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B1、B2、C等成分,是时尚美女饱口福、美容颜的秘方。

酿雪梨做起来并不难,挑选出几个好的雪梨去皮掏空梨核,在梨下开一切口为盖,将梨放入五成熟的油锅内炸至金黄色,取出沥干油,把大枣、桂圆、火腿、柿饼、松子、白菜、莲子等配料切碎、混合、蒸熟,加入洗沙拌均成馅,装入梨中,盖上梨盖,再插上竹签,上笼蒸透后即可食用。如果想要做得美观些,挑选梨的时候注意大小均匀即可。

四.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寅街黄粉

寅街启官营民间传统工艺,用汪豆淀粉煮制而成,历史悠久,早在400多年前就以色正味纯而远近闻名。1965年时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阎红彦到弥渡调研时,在县委代理书记张玉琪陪同品偿后连声称赞。有“黄粉下酒越吃越有”的民间俗语为证。

五.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密祉豆腐

密祉独特传统工艺,用特制的酸浆水点制,《小河淌水》之源“珍珠泉”水煮而成。白豆腐、毛(臭)豆腐,随你炸、煮、蒸、炒、煎,豆浆也好,豆花也罢,冷热皆宜、营养丰富,味道极佳,自成一体豆腐宴。

六.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红烧狗肉

在该县花灯广场左侧,是一家专营饵丝米线和红烧狗肉的食店,每晚7点钟开始营业,狗肉专门选当地的土狗,经过店主精心加工后,隔百米你就可以闻到狗肉的香味,5元钱一碗狗肉,这里的狗肉不仅肉嫩、汤鲜,由于加工时放有中草药既滋补又不上火,但提醒你去迟了可能没位子或狗肉卖完掉哟!

七.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喜洲耙耙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

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上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做成圆形小饼后,一次6个,咸甜各半,整齐地摆在一块圆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饼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层香油,然后放入油锅中烘烤。大约十分钟后,一锅黄灿灿、香喷喷、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锅了。

喜洲粑粑不仅色美味香,而且价廉实惠,向来一直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方便食品,倍受人们的欢迎.

八.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大蒜

弥渡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弥渡农民素有种大蒜的传统,所产大蒜个头肥大、蒜素含量高于平原地区3倍多,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近年来,该县扩大种植面积,推广科技措施,着力把大蒜培植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弥渡充分发挥该县作为滇西蔬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建设了14个蔬菜及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同时,积极鼓励扶持本地的大蒜运销大户“升级换代”,加速膨胀大蒜加工出口产业集群规模,形成了一业竞起,群峰竞秀的发展态势。目前该县已形成5000多人的大蒜及农副产品经纪人队伍,从业人员3万多人。通过科技推动、营销驱动和龙头企业带动,拓展大蒜商品市场空间。实现了大蒜产、加、销一条龙服务。

2006年该县种植的5万亩大蒜,产量达10万吨,平均每亩产值2000元,总产值超过了1亿元。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南亚、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为国家赚回了不菲的外汇收入。

九.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黄粉皮

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金黄透亮的弥渡黄粉皮,是家庭必备的干菜,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制作工艺:将豌豆磨成粉,按比例兑水,加佐料,盛入锅里搅拌至熟,取之入筛内,冷却后用马尾削成皮状,透明为最佳,待粉皮凉干后,便可上市。食用:可油炸,味道香脆回甜;可配酸腌菜煮吃,色鲜黄而味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