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嘉兴有哪些特产点心 嘉兴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嘉兴有哪些特产点心 嘉兴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3-01-07 16:56:46

一.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海宁缸肉

海宁缸肉是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的特色美食。海宁缸肉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不油不腻,特异非常。它不是东坡肉,而是东坡肉的“娘”。

用缸煮肉,为海宁一大奇观。在海宁每逢过年过节,设宴招待亲朋好友之时都可见到缸肉(俗称“酥肉”);敬神祭祖,喜庆宴会,招待贵宾友人时,缸肉也必不可少。

凡用缸煮其肉“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不油不腻,特异凡常。”在我国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经之一《礼记•内则》“淳熬”篇可查到缸肉的用火之法;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求》“炙法第八十”又有发展。是谁发明用缸煮肉?在烹饪学中寻到:陶烹时代陶器的发明是烹饪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先民有了陶质的缸、罐,不仅有了容器,也可用它作饮具;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证实了这六千年前仰韶人用泥质较细的黄土作胎,为了增强耐火性能,在陶土中渗和适当的沙子烧成砂陶。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的饮具中,有陶釜,这就是改进的陶罐。此后,把食物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煮熟,就成了用缸煮肉的烹饪方法。海宁就一直保留着这一祖先煮肉的方法,至今已逾七千年。(就这“海宁缸肉”也可获个世界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宁缸肉”的又一大提升,就是北宋熙宁八年(1075)六月,苏东坡来海宁撰《安国寺大悲阁记》。他是美食家尝到海宁缸肉后大为惊喜,并亲自为此进行了佐料调整。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常与一批怀才不遇的墨客骚人一起饮酒解闷,吟诗消愁。他即把用缸煮肉之法,改瓦罐煮给友人吃,并告诉好友罐不及缸,缸可煮猪一头,那煮出的肉才叫美。有名的《食猪肉诗》便是当时的作品:“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摧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诗中详细介绍了缸肉的煮法。后来在杭州任知府他就用此肉慰劳修苏堤的民工。后苏东坡又在眉州、杨州、常州居住,随即“海宁缸肉”大为流传。因他的传播人们却习惯称“东坡肉”了。但“海宁缸肉”不管怎么叫,它已成为人间美食之精华。

二.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三.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嘉善黄酒

嘉善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善黄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名称:嘉善黄酒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嘉善

产品特性:酒液澄黄、透明、有光泽,醇香浓郁,味鲜甜、醇厚、柔和、爽口、味甘。

产品成分:糖分、糊精、有机酸、酯类、甘油、高级醇和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

产品功效:祛寒、助阳通络、解表、行气止痛、补强壮、缓急调中、通络活血、温脾散寒之功效。

产品简介: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作糖化发酵剂,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造成的发酵酒。色泽澄黄,清亮透明,具有独特的浓郁香气,味醇和鲜美,营养成分丰富。

产品历史:嘉善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最古龙的酒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酒种。历史上,黄酒名品数不胜数。它与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迄今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嘉善的酿造业在明清时代已非常发达。汾湖牌嘉善黄酒系列是以糯米作原料,加陈年黄酒,于冬季采用传统配方和工艺酿造而成。酒液澄黄、透明,有光泽,醇香浓郁,味甘、醇厚、柔和,属半甜型黄酒,内含18种氨基酸,营养丰富,是大众喜爱的底度酒类,适于筵席、宴会等场合。

四. 亚洲 以色列 佛拉佛点心

以色列Bissli公司生产的这种面食小吃类似于炒粉,最畅销的当属佛拉佛——一种鹰嘴豆丸子的风味。

五.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西瓜

产品名称:平湖西瓜

产品产地:浙江嘉兴

产品特性: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

产品成分: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果胶物质、纤维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A、C、胡萝卜素和尼克酸等

产品季节:夏季

产品功能: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

产品历史:我国种植西瓜则以新疆为最早,古籍对此有诸多记载。宋代欧阳修于《五代史》中说,同州郃阳县令胡峤为辽军俘去,在契丹做官七年,他在这里“始食西瓜”,并获知契丹西瓜是由回纥传入的信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契丹破回纥,始得此种,以牛粪覆而种之。”又言:“按胡峤陷虏记言: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五代时,回纥的中心已由漠北转到今新疆地区,由此可见我国内地在1000年前才开始种西瓜,其瓜种则由新疆经北方而传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也说:“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更能说明问题的史料,有11世纪马赫穆德·喀什噶尔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记载。据该书云,10世纪时,今南疆及中亚地区已广泛种植“塔吾孜”(西瓜)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0土了1000多年前的西瓜籽,这个事实无疑又为上述史籍的记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产品简介:平湖西瓜已有七八百年的栽种历史。它具有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等优点,被誉为“江南第一瓜”,盛名海内外。明代“产虹霓堰者佳”。二十世纪初引种形似橄榄的马铃瓜,尤以南门外曹况港(今胜利乡)所产为著名,曾远销香港、澳门、南洋等地。解放后,不断引种外地瓜种,瓜形由长变圆,俗称“解放瓜”。60年代起,马铃瓜又被优良新品种“中育”系列所代替。1980年,在浙江省西瓜鉴定会上,平湖引种的“中育一号”西瓜赢得“头名状元”的美称。近年来选育了“平优一号”西瓜,肉脆汁多,味甜爽口,成熟早,产量高,已成为平湖西瓜的当家品种。“平优一号”在上海经济区西瓜品种品评会上和浙江省中熟西瓜品种区试中,分别获质量第一各省丰收奖。

六.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桐乡湖羊

桐乡湖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桐乡湖羊是浙江省嘉兴桐乡的。

桐乡湖羊饲养历史悠久,其祖先是北方的蒙古羊。据记载始于宋朝,《嘉泰吴兴志》记载,宋时,“嘉属一带盛产吴羊”。在明清时期,桐乡湖羊养殖就已成为农民的重要副业。明末清初《农书》记载,崇德、桐乡两县“湖羊为当地主要家畜”。

桐乡湖羊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与桐乡栽桑养蚕密切相关,湖羊春秋季爱嚼青草桑叶,冬季喜啃枯桑叶,吃食几乎与蚕宝宝一样,所以产出的小羔羊毛质有着蚕丝一样的光泽,柔软而富有弹性。

得天独厚的“桑山叶海”使桐乡的湖羊业迅速发展。据调查统计显示,桐乡的湖羊饲养量一直以来占全国饲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去年,桐乡湖羊存栏数达到22.38万头,出栏数达到30万头。

桐乡湖羊

桐乡市畜牧兽医局

13449613

湖羊(活的)

七.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海宁西瓜

海宁西瓜是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的。海宁西瓜,历史悠久,享誉甚远。海宁西瓜脐部凹入,瓜蒂细小,四周充分发达,皮薄瓤红,汁多味美。

海宁西瓜产地,除陈安寺、丰士庙外,斜桥、周王庙、长安等出产者也不少。据《海宁州志稿》载:“近海上得佳种,子细质红,艺之倍售。”“近时以陈安寺出者为最,又有白质、黄质两种,出丰土庙一带,远贩者均称海宁西瓜。”传说乾隆下江南,路经海宁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献双秧乡陈安寺所产西瓜,乾隆帝食后称赏,钦点为贡品,使海宁西瓜盛名远播。30年代后,西瓜种植区渐向东移至黄湾等地。

建国后上述盛产地区几乎灭种,“黄湾西瓜”取而代之,闻名远近。1990年黄湾全乡种植西瓜4008亩,年产量达8万余担,品种有新澄一号、巨龙、新红宝等,销往杭州、德清、嘉兴、苏州、无锡等地。

八.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生姜

产品名称:平湖生姜

产品产地:浙江嘉兴

产品特性:肉质肥嫩,纤维质少,辛辣味足,香气浓郁

产品成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

产品季节:第一次是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二次是在9月上旬-10月上旬

产品功能:去腥除臭、解表散寒、健脾暖胃、促进食欲、温中止吐、祛毒行水

产品历史:姜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就有种植。在北宋年代,铜陵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生姜著名产区,并被列入朝廷贡品。据嘉靖〈铜陵县志〉记载,明代铜陵生姜已成为“热门”。“邑产姜、蒜、苎麻、丹皮之类,近亦间有贩贾者,但远人市贩者居多。”(清.赵锦风〈俗篇.新城记〉)。清顺治13年(1656年),〈铜陵县志.物产〉记载,当时姜的产量“每岁不下十万担”。 至民国年间,年产量约720吨左右。时大通经营生姜的私营行商有6家,每年采购鲜姜销往安庆、芜湖、镇江、扬州等地,象安庆的“胡玉美”、扬州的“四美”、镇江的“恒顺”等有名的酱园采购铜陵生姜,加工糖冰姜、糖醋姜、酱姜等。建国初,生姜仍以私商经营。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片面的抓粮食生产,生姜种植面积受到影响,生产量亦减。

产品简介:生姜是平湖市的传统,种植历史悠久,它是蔬菜、调味品,也是中药材、工业原料。它肉质肥嫩,纤维质少,辛辣味足,香气浓郁,品质极优,全国闻名。平湖生姜有新姜与老姜之分,八九月间收获新姜, 11 月初收获老姜。新姜肉质脆嫩, 纤维含量低, 味鲜美,辛辣适中, 生吃熟食均可, 群众常用盐、酱油、糖、醋等腌制作佐餐料。新姜炒鸡风味极好,为平湖名菜;著名的扬州佛手姜、平湖酱紫姜就是用平湖新姜加工而成。老姜肉质坚实,辣味足,香气浓,具有去腥除臭、解表散寒、健脾暖胃、促进食欲、温中止吐、祛毒行水之功效,是烹调中的必备品。它又是重要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伤科及食物中毒等方面。由于平湖生姜含有较高的姜醇、姜烯等芳香物质,所以是提炼香精的优质工业原料。

九.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硖石灯彩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是海宁民间艺术的奇葩,源于秦代,盛于唐宋。与“硖石灯彩”相随的“灯会”、“灯展”自南宋以来,在民间历代相沿,蔚然成风。

“九陌联灯影,前门共月华海”。海宁硖石镇的民间元宵灯会,素以灯彩之针工精细,良宵迎灯盛况,享有“江南第一灯会”的誉称。正是农历三月十三。

“硖石灯彩”工艺独特,其制作主要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字技法”见长,尤以针刺花纹精巧细美取胜,制作精巧,细腻秀丽,玲珑剔透,经千百年的锤炼,成为融声、光、电、建筑、书、篆、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

海宁硖石灯彩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在宣统2年“南洋劝业会”和1934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大奖,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一对硖石灯彩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贵宾,1992年全国花灯邀请赛,参赛的14盏硖石灯彩全部获得一等奖,轰动全国灯彩界。1994年海宁市人民将两对硖石灯彩分别赠送给新加坡内阁资政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2001年2月,硖石灯彩在新西兰展出,海宁市人民将两对灯彩分别赠送给奥克兰市政府和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再一次在异国他乡引起轰动。

硖石灯彩,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又是海宁三大文化(灯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之一,以针刺工艺独树一帜,堪称“江南一绝”,誉满海内外。1959年版《辞海》灯彩:“浙江的灯彩,则以针刺花纹著名。”它的起源甚早,“相传源于秦,始于汉,盛于南宋,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南宋朝时,金兵已入寇中原,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偏安于半壁江山,为了-,元宵放灯已发展到新的高峰,扎灯、赛灯、赏灯蔚然成风,据《武林旧事》和《乾淳岁时记》等记载,当时,进京朝贡的灯品,有福州的白玉灯、安徽新安琉璃灯、江苏南京夹纱灯、常州料丝灯、苏州罗锦灯、杭州羊皮灯和硖石万眼罗灯等。正是各具特色,争奇斗妍。灯品中尤以针工细密的“万眼罗”最奇,南宋诗人范成大《灯市行》中有“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诗句,点出了它比用轻罗、织锦剪裁结扎的罗锦灯更加精细、美观,当年硖石灯彩进京朝贡,被选为“灯彩精品”而悬挂在临安(杭州)东华门外凤楼前,故许葆翰(1866—1942)《硖川灯市》诗有“东华门外凤楼前,博得虚名非一年”句。

硖石,古时曾先后是长水、由拳、嘉兴、盐官等县的县城,自唐永徽六年县治南迁后,遂以“双山夹水”改名“硖石”,是浙北诸郡市镇之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们自秦汉以来,一直以制作灯彩为乐,出精品为荣,何论它的造型或样式,绝非他乡的灯品可以媲美!自古以来,在硖石从未有过以买卖为目的之“灯市”,也无靠扎灯为生的专业艺人,这些“灯彩艺术家”都来自丝绸、土布、药材、米业、袜业等商号的老板、店伙,也有医生、画师、教师和手工艺者,还有家居老人,民妇等,其中,不乏“灯彩世家”,都是世代相传,兴之所至。硖石灯彩赛会,历来不重元宵节。许葆翰《硖川灯市》诗云:“紫硖灯夕无定时,十年一度春三月。三月清明谷雨间……”。近代著名学者、里人张宗祥(1882—1965)在其遗著《铁如意馆碎录――硖琐记》中有《纪灯》一文也说:“硖以灯名。灯不在灯节,在正二月、二三月之交。不悬于市,不架为山。小者持之手,悬诸竿,大者数人肩之,周一市,故俗名之曰:‘迎灯’。灯不年年有,即有,不年年盛;即盛,不年年同。”故硖石灯会,自古以来,多数在清明节前后举行,是为了祭奠社稷之神――大禹、秦始皇二神,与全国各地盛行的“元宵灯会”毫不相干,所以说,硖石灯彩决非起源于宫廷,而是来自民间,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对全国乃至世界产生这样大的影响这是可以想见的。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海宁市的陈伟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十.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送子龙蹄

相传明代西塘一富贾久婚而未育,后经一道人指点乐行善举,修建路、桥方便众人。在建桥时天宫仙鸟凤凰停歇桥边,而该富商也于当年喜得贵子,故此桥取名:送子来凤桥。富商在得子喜庆之时大摆筵席,其间有一道主菜,即蹄子。众人为贺喜将其名为送子龙蹄。自此,凡方圆各地在婚嫁喜庆乔迁新居,家人团聚时均以该菜作为主菜,意为早得贵子,团圆吉祥。送子龙蹄。采用优质猪腿肉,配以数十种祖传佐料,经煨煮蒸焖、旺、文火反复,肉质酥嫩脱骨、肥而不腻、味美相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