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杭州西湖特产贵吗 杭州十大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杭州西湖特产贵吗 杭州十大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2-12-21 04:47:00

一.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西湖莼菜

西湖莼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产地:浙江省杭杭州市

产品季节;四月中旬至九月下旬

产品特性:泽鲜艳,汤纯味美,鲜嫩润滑,脍炙人口。颜色碧绿,鲜嫩清香、清香醇浓,别具风味。

产品成分: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铁质,营养丰富。

产品功效:性寒味甘,具有消热、利水、补血、润肺、健胃、止泻、消肿、解毒等功效

产品简介:莼菜是多年生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色暗绿,嫩茎和叶背部都有胶状透明物质。食用部分就是沉没在水中尚未展开的新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铁元素,营养价值很高。由莼菜做成的汤或羹格外鲜美,被列为杭州名菜,西湖莼菜叶片呈椭圆形,色暗绿,嫩茎和叶背部都有胶状透明物质。在历史上,以"三潭印月"莼菜最为著名。新鲜莼菜可用白糖拌食;营养丰富、鲜嫩清香的"西湖莼菜汤"是杭州名菜之一。

产品历史: 杭州传统名产,产于西湖等淡水湖中,又名马蹄草、水莲叶。草在晋朝就有"莼羹鲈脍"的记载。相传乾隆帝下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莼羹进餐,并派人定期运回宫廷食用。它鲜嫩滑腻,用来调羹作汤,清香浓郁,被视为宴席上的珍贵食品。

产品典故:“西湖莼菜”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记载,晋朝张翰在洛阳做官时,“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翰为思家乡之美味,便辞官回乡了,后来这个故事便形成了“莼鲈之思”这一成语典故。

二.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镬糍

镬糍即糯米锅巴。它以糯米为原料,以无结块,略呈焦黄为上乘。

镬糍是水乡独特别致的名点心,来客时加糖用干水冲泡,便成了一碗香喷喷的“锅糍汤”。制作镬糍是件力气活,又是件技术活,手艺一般的人制作的镬糍都是结块,并且伴有焦块,冲泡时不宜溶化。

三.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甲鱼

产品名称:甲鱼

产品产地:杭州瑶琳镇

产品特性:甲鱼性寒,阳虚怕冷的人不宜食用。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常吃甲鱼可以降低胆固醇,是预防动脉硬化的理想补品,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近年研究还发现,甲鱼还有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是,甲鱼对久病体虚、阴虚胃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痛风、甲亢、肝肾功能不全等老弱病者并不适合。

产品简介:瑶琳镇是杭州市文明乡镇、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杭州市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绿色小城镇。目前全镇甲鱼养殖规模居杭州地区首位、养殖效益全省第一。瑶琳镇政府已制定《瑶琳镇甲鱼发展规划》,继续加以引导扶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甲鱼特色经济发展,争取到2001年养殖总量翻番,加快创建现代化甲鱼养殖园区,使瑶琳镇成为浙江省甲鱼养殖之乡。

产品典故:人们用“染指”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春秋时期,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将进宫门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笑眯眯地对子家说:“你看!子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公子宋的手,只见他的食指一动一动的,不禁摇了摇头,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却了动食指,说:“这谁不会!”公子宋哈哈大笑,说:“你以为是我让食指抖动的吗?不!这是它自己在动。不信你再仔细看看!”子家认真地观察了一会儿,再动了动自己的食指。果然,公子宋的食指的抖动与自己食指抖动的状态不一样。公子宋得意地晃着脑袋说:“看样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我们哪!以往每当我这食指动起来以后,总能尝到新奇的美味!子家将信将疑。两人进宫,发现厨子正在把一只已经煮熟了的甲鱼切成块儿。这只甲鱼特别大,是一个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见这只甲鱼很大,可以分给好多人吃,决定把它分赐给大夫们尝尝、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翘了翘大拇指。公子宋笑着晃起了脑袋。郑灵公见这两人这么没规矩,不禁皱了皱眉头,问:“你们在笑什么?”子家就把刚才宫门外的情况讲了一遍,郑灵公听了,含含糊糊地说了句:“喔,真有这么灵验?”便不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大夫们到齐了。那只已经切成块儿的大甲鱼入在鼎(当时用来煮食物的青铜炊具)内由厨子装进盆子,先给郑灵公,然后给各位大夫。郑灵公先尝了一口,称赞道:“味道不错!”示意大家一起吃。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但是,公子宋却呆呆地坐着。原来,他面前的桌案上什么也没有。显然,这是郑灵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看着郑灵公,郑灵公正吃得很香,一边和大夫们说笑,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他又看看子家,见子家也吃得起劲,一边还朝他扮鬼脸。公子宋再也忍不住了,忽地站起来,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摘自《熟语溯源》)

四.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西湖天竺筷

采用杭州天竺山的实心大叶箬竹,故名天竺筷。它可按不同方式分类:按长短分有9寸、9.5寸、10寸和10.5寸四种;按粗细分有粗、中、细三种;按花纹分有佛像、山水、花卉、西湖风景等;按筷头分有银头、珠头、铅头、铁头、骨头等。天地竺筷制作精良,图案清晰,光洁轻便,染色不褪,价廉物美。因筷身饰有云头雕有佛像,每逢香节,灵隐寺的香客游人云集,都争相购买天竺筷,据说从佛地带回的筷子,既能为全家人“增口福”,又可时时保留一份“佛祖心中留”的虔诚。

产品历史:西湖栽培莼天竺筷历史悠久。明代《西湖游览志》即有“西湖第三桥近出莼莱”的记载。

五.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径山茶

径山茶又名径山毛峰茶,简称径山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因产地而得名,属绿茶类名茶。径山海拔1000米,山岭高耸,神木参天,种植土壤肥沃,气候潮湿,有绝佳的种植环境。

径山茶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名。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禅师曾经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后来把茶籽带回日本,是当今很多日本茶叶的茶种。

茶叶的外形紧细,毫毛显露,色泽翠绿﹔茶汤呈鲜明绿色,口感清醇回甘。

径山茶先后获得中国文化名茶、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等诸多称号。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余杭街道、闲林街道、中泰街道、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瓶窑镇、良渚街道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径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报告》,余政发〔2013〕44号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57.1~2-2010《径山茶》

六. 浙江省 杭州 滨江区 杭州金鱼

金鱼,又名锦鱼,是由野生的金鲫鱼演变而来。金鱼体型奇特,色彩鲜艳,姿态典雅大方,被视为活的艺术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中国是金鱼的故乡。

杭州是我国家养金鱼的发源地。早在北宋,人们就发现并开始饲养金鲫鱼。南宋时盛养金鱼,尤其皇亲国戚养鱼成风,社会上出现了养金鱼的专业户。明清时养金鱼更普遍。现在杭州饲养金鱼多达200多种。

七.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杭州水蜜梨

又名西湖蜜梨。浙江名梨品种之一。主产于杭州。主要品种有八云、太白、菊水等。树势较强,开花结实率高。果在大,微黄,近扁圆形,顶部常有锈斑,果点黄白色,近梗洼多呈肉质,梗洼浅广,呈沟状。果肉玉白、脆嫩,汁多味甜。行销省内外,远销港澳市场。

八. 浙江省 杭州 虾子冬笋

原料:

生冬笋肉400克、干虾子5克、味精2克、湿淀粉10克、白糖10克、奶汤125毫升、色拉油500毫升、

绍酒10毫升

制法:

1、将冬笋洗净,切成4厘米长、1厘米宽、8厘米厚的片。

2、炒锅置中火上烧热,下色拉油,至100度时,倒入冬笋“养”炸3分钟,即倒入漏勺,沥去油。

3、锅内留油10毫升,倒入虾子略煸,即放入冬笋,加绍酒、酱油、白糖及奶汤,盖好锅盖,用小火煮3分钟,放入味精,用湿淀粉调稀勾芡,顺锅边淋入芝麻油,颠动炒锅,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

冬笋鲜嫩爽脆,配以鲜香虾子,其味更佳。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九.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千岛银针

千岛银针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安-千岛银针茶叶选择深山无污染茶园种植,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以优质单芽味原料,经独特工艺洁净加工而成。外形直似松针,绿翠鲜活有毫,香气清高鲜爽,汤色绿澈明亮,滋味甘淳爽口,叶底全芽解剖匀齐。

千岛银珍

浙江

建德市千岛银珍茶叶专业合作社

建德市境内李家镇、大同镇、航头镇、寿昌镇、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洋溪街道、下涯镇、莲花镇、杨村桥镇、大洋镇、梅城镇、三都镇、乾潭镇、钦堂乡等新安江沿岸广大区域,辖16个乡镇、街道,84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46″~119°45′51″,北纬29°12′20″~29°46′27″

AGI2010-09-00531

十.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西湖藕粉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

产品特性:晶莹透明,口味清醇,风味独特,富含营养。

产品成分: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

产品功效:生津开胃,养血益气、滋补养颜。

产品简介:西湖藕粉是杭州名产之一。其风味独特,富含营养。 杭州艮山门外到余杭县一带是西湖藕粉主产地,塘栖三家村所产尤为著名,旧时是为皇家提供“贡粉”。 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茎,经特别加工制成的藕粉,呈薄片状,质地细滑,色泽白中透红。服用时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调和,再用开水冲调成糊状即可,冲泡后的藕粉晶莹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开胃,养血益气的功效,是极适用于婴孩、老人、病人的滋补品。

产品历史:西湖藕粉是与龙井茶叶,杭州丝绸,杭白菊齐名的浙江传统。因杭州西湖盛产荷花,莲藕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的西湖藕粉出产于杭州艮山门至余杭三家村一带,该出产的藕粉最负盛名,在南宋时就成为历代皇帝的贡品,称之为“三家村藕粉”。

西湖藕粉得到较快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当时仅有金华市副食品厂,金华县鞋塘副食制品厂,金华县星火食品厂,金华县江南食品厂等几家挂名“西湖藕粉”生产销售,而杭州的三家村生产挂名是“三家村藕粉”。在杭州市场上金华产的西湖藕粉的占有量达到80%左右,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速溶藕粉(西湖藕莼)的出现,“西湖藕粉”得到更快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天荷”西湖藕莼,“天堂”西湖藕粉等多家的杭州生产厂家。特别是在1997年的“西湖”商标的争议风波,使生产厂家更大一步的发展和增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