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通江特产礼盒 大巴山通江特产批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通江特产礼盒 大巴山通江特产批发更新时间:2022-12-19 16:23:22

一.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通江茶叶

通江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通江茶叶生产的规模和品质就享誉华夏,罗村茶就属四川八大名茶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5.5万余亩,其中投产茶园3万亩,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820吨,其中名茶25吨,优质茶380吨,产值达2685万元,名优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名优茶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发的“天岗银芽”、“天岗云雾”、“罗村茗眉”、“佛龙香茗”、“翰林茶”、“汉城银毫”、“龙虎银芽”等十多只历史名茶和创新名茶获部、省级名茶称号。到2002年建成名优茶生产基地20000亩,A级绿色食品(茶叶)基地10000亩,无公害生产基地15000亩。通江雨量市沛,气候适宜,土壤含硒丰富,茶园远离工厂、农田、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既有利于建立生态高效茶园,又有利于生产安全、卫生、营养的高档名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

 

二.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通江板桥麻花

通江板桥麻花,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 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

蜜麻花是中国许多地区的特色小吃,同时也时四川省传统名产之一,通江县以板桥的麻花最受欢迎,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 成品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hP7

通江板桥麻花的制法:hP7

1、皮心制作:皮料的特粉、化猪油须充分揉合。心料按配方的12%加清水,搅拌10~15分钟。皮、心料分成7~8块,然后以皮包心,再擀制。hP7

2、擀制成型:将包心后的料坯擀成厚约2厘米的长方形薄片,再切成5厘米宽的条子,又切成1.5厘米宽、5厘米长的小块。然后逢中切口,口长约3厘米,翻卷一端成型。hP7

3、炸制:将成型后的制品下锅油炸,在油温180~190℃时炸约3分钟,起锅,滤干,趁热浸糖。hP7

4、浸糖:将白糖加水制成糖浆,当熬至105℃左右时,舀入容器,将滤干油的制品浸入其中1~2分钟,然后滤干,摊开,冷却,即可包装。hP7

三.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空山核桃

空山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空山核桃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空山乡的。空山核桃具有壳簿、个大、籽仁饱满等特点,2006年空山核桃获得四川省无公害食品认证。

“通江空山核桃”皮薄肉厚,富含亚油酸、亚麻酸、氨基酸、维生素、出油率高、香醇营养等特点,在通江县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目前形成了以空山乡为核心,诺水河镇、铁溪镇、永安镇、两河口乡、泥溪乡、烟溪乡、洪口镇等32个“通江空山核桃”示范基地。2012年,通江县种植“通江空山核桃”面积达到12万亩、540余万株,年产量达180万公斤、产值突破1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县种植“通江空山核桃”达到20万亩,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实现年产值2亿元以上,带动3万农户增收。

空山乡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核桃在空山的种植历史几乎与人类在当地的活动历史相生相伴,现存最大的核桃树有一百多年的树龄。全乡农民家家户户都有核桃树,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随处可见。全乡共有核桃树18万株,其中已投产3万株,年均产量30万斤,产值240万元。

空山核桃具有壳簿、个大、籽仁饱满等特点,空山核桃粗脂肪含量高达70%,粗蛋白高达17%,出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高出国标良种的七个和三个百分点。2006年空山核桃获得四川省无公害食品认证。

四川省通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通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空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报告》,通府函〔2013〕61号

巴中市地方标准:DB511900/T5-2010《空山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空山核桃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通核0035、通核0147等核桃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500m至1600m,土壤类型为紫色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pH值5.5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1%。年均气温12℃至17℃,年均降雨量1100mm至1800mm。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以当地核桃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2. 栽植:春季栽植时间3月中旬至下旬,秋季栽植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栽植密度每667㎡(亩)≤330株。

3. 整形:采用主干分层形。

4. 施肥:幼树期每年每株施腐熟有机肥≥25kg,盛果期每年每株施腐熟有机≥50kg。

5. 浇水:在萌芽前、果实发育期、果实成熟前、土壤封冻前各浇水1次。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每年9月中旬至下旬,青果皮由绿变黄,部分果皮顶部开裂,内褶壁变黑后开始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实外形呈椭圆形、圆形。果面较光滑,缝合线低平。仁色白,饱满。

2.理化指标:平均单果重≥7g,出仁率≥39%,粗脂肪含量≥63%,蛋白质含量≥11%。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黑木耳

通江黑木耳起源比银耳更早,是银耳的分离母体,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最早发现于原始林间栎林的腐木表面,形似人耳,故称为“木耳”,初生为杯状,渐变为耳状,诸多耳片连在一起,呈菊花状,鲜时呈半透明,有胶质,民间采食作野菜食用。至明清年间,衍生有白色木耳(银耳)种,“惟木生耳,黑者使白,善变法也。”

生产工艺:第一年,耳树选择、砍树、剔枝、截段、架晒、人工接种、发汗、排场、清搭荫棚、起架管理、采收加工;第二年,越冬管理、起架管理、采收加工;第三年,越冬管理、起架管理、采收加工。

独特品质:通江黑木耳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李时珍《本草纲目》曰:“木耳生于朽木上,性味甘平,……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作用。”现代科学分析:每100克黑木耳含水11克,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纤维素7克,185毫克铁,375毫克钙和201毫克磷,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C、胡萝卜素等,因此黑木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药物作用有润体强身,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痛等功效。它是矿山工、纺织工等的重要的保健食品。通江黑木耳是用优质树木生产的细木耳,从质嫩脆,口感好。

目前,通江县栽培通江黑木耳45万瓶,产耳(干品)400吨,产值6000万元。

五.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香菇

通江香菇源于野生,自古以来称为香菌,民间采食作菜肴。段木香菇的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木悄香菇始于1997年。

生产工艺:

第一年,耳树选择、砍树、剔枝、截段、人工接种、发菌管理、起架管理、采收加工;第二年,越冬管理、起架管理、采收加工;第三年,越冬管理、起架管理、采收加工。木屑香菇生产工艺: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养菌、转色、上架(入畦)、出菇管理。

独特品质:

通江香菇是以优质树木作为栽培材料,因此产品明显优于比国内其它地方以棉籽壳、草料、甘蔗渣等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具有肉质嫩脆,味道鲜美,香气沁心,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是宴席和家庭烹调最佳配料之一。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延年益寿的佳品。元朝吴瑞的《日用本草》载:香菇可“益气不饥,治风破血”。清朝黄宫绣的《木草术经》曰:“香菇味甘、性平,能益气助食及理小便失禁。”民间把香菇用来辅助治疗痘疮、麻疹、解毒、治头晕、防感冒、降血压、治皮炎、身全衰弱、坏血病、佝偻、肝硬化等病症。就营养价值而论,据化验,100克干香菇中,含蛋白质1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7.8克,灰分4.9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C等。在香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多达18种,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香菇就有7种;脂肪中含有大量的亚麻油酸,灰分中含有大量的钙、铁、锰 等造血物质。此外,还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维生素D原260克,可转化为维生素D,增强人体抵抗力,并帮助儿童的骨骼和牙齿生长。在香菇中含有的30多种酶,是纠正人体酶缺乏的独特食品。据日本研究,香菇治疗胆固醇动脉硬化、肝硬化和抗癌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引起国际上的重视。

2005年通江县栽培段木通江香菇菌种70万瓶,产菇(干品)700吨,产值2520万元;栽培木屑通江香菇680万袋,产菇(干品)680吨,产值2720万元;自1997年起至今通江香菇就销往日本,东南亚等国。

六.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富硒茶

通江富硒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通江富硒茶茶叶生产的规模和品质就享誉华夏,罗村茶就属四川八大名茶之一。通江县土壤富硒含量丰富,所产农作物富硒含量高,全县现有富硒茶园面积5.5万余亩,其中投产茶园3万亩,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820吨,其中名茶25吨,优质茶380吨,产值达2685万元,名优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名优茶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发的通江富硒茶系列品牌“天岗银芽”、“天岗云雾”、“罗村茗眉”、“佛龙香茗”、“翰林茶”、“汉城银毫”、“龙虎银芽”等十多只历史名茶和创新名茶获部、省级名茶称号。到2002年建成名优通江富硒茶生产基地20000亩,A级绿色食品通江富硒茶基地10000亩,无公害生产通江富硒茶基地15000亩。通江雨量市沛,气候适宜,,茶园远离工厂、农田、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既有利于建立生态高效茶园,又有利于生产安全、卫生、营养的高档名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菜豆腐稀饭

菜豆腐稀饭 先将黄豆制成嫩豆腐,然后将嫩豆腐划成小块,再放入酵子水(制嫩豆腐的水)稀饭内煮。吃时,加油辣子、葱蒜姜椒等佐料。营养丰富,老人最喜吃,有“菽水养亲”的情味。

八.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通江雪魔芋

通江雪魔芋

通江县魔芋是地地道道的森林蔬菜,至今荒山中仍有野生。它以无公害、无污染、高营养、超高产高效、见效快的野菜第一奇称绝于世,是当今大有发展前景的森林蔬菜。魔芋开发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九.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天麻

通江天麻

通江天麻是通江县,种植历史悠久。通江县属典型的中低山丘县,70%的乡镇出产野生天麻,乡镇村民历来有种天麻的习惯和经验。通江天麻块茎呈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横切面为牙白色或黄棕色,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药用价值极高。自2011年8月,通江县规划实施《巴药发展行动计划》,通江县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中,因地制宜,把通江天麻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作为重点农业产业之一大力推广与发展,对麻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奖励,建立了以原始森林空山一带为中心的天麻种植示范带,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由通江县科技局组织申报、实施的四川省早期科技创新资金项目《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操作规程(SOP)研究及GAP基地建设》已正式投产。目前,全县共计栽培天麻15万窝,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干天麻达80吨,带领药农人均年增收2000元。通江天麻产业的发展,对秦巴贫困山区脱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