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贺州竹芷特产 贺州10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贺州竹芷特产 贺州10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2-16 01:01:29

一. 广西 贺州 平桂区 贺州田螺煲

贺州田螺煲:选取的为农村稻田、河塘的田螺,煲制时大约要煲十几分钟以上才能煲好,鲜香味和卖相好特别,它味道鲜美,爽脆香滑可口!味道与众不同,田螺具有滋阴补肾的功能。有句发广州音“想螺就螺”四个字是的偕音口头禅。

功效: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1.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同时适宜糖尿病、癌症、干燥综合征、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食用;2.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小贴士: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二.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贺州竹笋酿

真应了客家人缝菜必酿的老话,左面这盘就是新鲜的竹笋酿,全靠自己的双手工劳动得来的哦。

原材料

刚刚新鲜的竹笋酿,原材料是贺州随处可见的麻竹竹笋。这个时节,竹笋已经很少了,不过运气不错,在河边还找到了几棵嫩嫩的竹笋。麻竹在我们这边,到处可见,每年产生的竹笋也是很多的,除了部分让它正常生长,剩下的就是这竹笋啦。

拨开皮后,洗净的竹笋,还有花生。

去苦味

想吃竹笋酿?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哦。挖来的竹笋拨开皮洗净后,要放进锅里面蒸煮过,煮熟后,可以按自己的要求,切成大块状(用来酿),或者切成小块(用来炒),放在清水中泡,大约要泡两到三天左右,泡的时候,也要换几次水。如果没有泡够这么长时候的话,竹笋会苦的,不好吃。

制作竹笋酿

泡够时间后,就可以将原来切好的笋块洗净,买些五花肉(猪肉的一种),香菇之类的东东,剁碎,做成馅。具体这个馅的材料,不限的,看个人的喜好,可以随意加些东东进去。将剁好的馅酿进竹笋上,放入锅中煮,香喷喷的竹笋酿就出炉啦。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常见的竹笋酿有两种,一是前面介绍这种新鲜的竹笋酿。还有一种是使用晒干的竹笋来酿的。竹笋干一般是采用山里的那种竹子,不是麻竹,晒干后,再泡发的竹笋酿成的竹笋酿别有一番风味,比新鲜的竹笋酿更清香。-

三. 广西 贺州 平桂区 芳林马蹄

芳林马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芳林马蹄是贺州的传统名牌产品,也是主要产业之一,因其最初种植地起源于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芳林村,且当时其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及认可,因此人们习惯称其为芳林马蹄。芳林村清代就已经有种植马蹄的习惯,一直以来,贺州历届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名牌产品的发展壮大。 发展潜力与品牌提升方向:经多年发展,目前芳林马蹄在贺州种植面积已有4878公顷,年产马蹄160593吨,种植面积最多的年份达到5347公顷,产量181883吨。在贺州市辖区内拥有以马蹄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生产能力70000吨,其中有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龙头企业,1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嘉宝、贺兴、大成等企业生产的清水罐头等系列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深受各地消费者的推崇,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蹄(荸荠)是贺州市平桂区大宗农产品,主产于沙田、鹅塘、莲塘、贺街等镇,2003年全区马蹄种植面积5.89万亩,总产10.47万吨。八步马蹄是果蔬兼用型保健食品,既可鲜吃,又可加工成马蹄罐头、马蹄粉、马蹄糕等系列产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降压的功效。“芳林马蹄”是八步的名优,其球茎扁圆形,表面光滑,成熟后呈深栗色或枣红色,果大,单果重大的可达55.6克,皮薄细嫩,肉白色、脆甜多汁、富含淀粉、化渣爽口,风味独特而闻名,亩产量2000-3000公斤左右,八步区年种植马蹄6万多亩,11月底上市,可年产鲜马蹄10万多吨。产品畅销两广、湖南、海南、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地。1996年以来,八步区通过外资企业对马蹄进行加工出口,从而促进了马蹄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有大成食品有限公司(台资)、富翔食品有限公司(美资)、嘉宝食品有限公司(闽资)和鹅塘罐头厂从事马蹄加工生产,加工后“清水马蹄”罐头远销欧美及日本市场,价格一直看好。今年又有鼎盛机构食品公司(美资)以洁净的鲜品马蹄销往美国市场,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地域范围

芳林马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包括:平桂管理区的黄田镇、沙田镇、羊头镇、鹅塘镇、公会镇、望高镇、西湾街道、水口镇、大平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5′至112°03′,北纬23°39′至25°09′。地域保护范围的面积4878公顷,年产量160953吨。

四. 广西 贺州 钟山县 红花腐竹

红花腐竹

红花镇位于钟山县的西北部,思勤江上游,距钟山县城17公里,少数民族以壮族瑶族为主。全镇总面积109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全镇耕地面积14700亩,其中水田面积13500亩,林地面积达13万亩。该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土有优质米、腐竹、香芋、大肉姜、水果,其中红花大米享誉区内外。特有的红花油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远近闻名的汤公温泉距集镇只有6公里。汤水龙口矿泉水厂生产的"红花山"矿泉水味道甘甜,爽口宜人。

五.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南乡白糯米糍粑

南乡白糯米糍粑是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之一,它是以上等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掏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舀内,后用木棒捣碎后上锅蒸。再将蒸熟的糯米饭捣烂成软韧的糍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此食品具有美味香甜、松软爽口等特点。

六.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南乡冬菇

南乡冬菇,又名香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是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主要。冬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冬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七. 广西 贺州 平桂区 信都三黄鸡

信都三黄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信都三黄鸡

信都三黄鸡其因毛黄、嘴黄、脚黄而名之。主销广东、海南、港澳,异乎畅销。三黄鸡个体适中,体型紧凑,骨细肉嫩,肌肉结实,味美可口,香而不腻,尤适合制成“两广”人喜吃的著名传统佳肴白切鸡。素以鲜美、软滑、幼嫩、甘香等特色闻名。

信都三黄鸡的特点是肉厚而嫩滑,皮脆而骨软,入口骨肉自然分离,最适宜作两广人爱吃的“白斩鸡”。制法是将宰后去毛及内脏的鸡悬挂滴水梢干后入锅,文火烧水沸后15分钟取出凉后切块上碟,吃时蘸上袢有姜丝、葱头、芝麻油的酱油,嚼之满口香味,让人回味无穷。信都三黄鸡远销粤港澳地区,是人们喜庆节日争相备置的佳肴。

都三黄鸡,因其羽黄、嘴黄、脚黄而得名。信都三黄鸡的特点是肉厚而嫩滑,皮脆而骨软,入口骨肉自然分离,最宜作两广人爱吃的“白斩鸡”。制法是将宰后去毛及内脏的鸡悬挂滴水梢干后入锅,文火烧水沸后15分钟取出凉后切块上碟,吃时蘸上袢有姜丝、葱头、芝麻油的酱油,嚼之满口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公鸡羽毛酱红色,颈羽颜色比体羽浅。翼羽常带黑边。尾羽多为黑色。母鸡均黄羽,但主翼羽和副翼羽常带黑边或黑斑,尾羽也多为黑色。单冠,耳叶红色,虹彩橘黄色。喙与胫黄色,也有胫白色。皮肤白色居多,少数为黄色。

成年鸡体重:公1980~2320克,母1390~1850克。15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5.0%,母83.5%;全净膛,公77.8%,母75.1%。开产日龄150~180天,年产蛋77个,蛋重41克,蛋壳呈浅褐色。

信都三黄鸡是广西三黄鸡系列品种的最佳品种,1983年荣获国家外经部优质产品奖荣誉证书。信都三黄鸡肉质香甜,细嫩滑爽,肉脆骨软,是制作我国南方及港澳居民特别酷爱的一道名菜———白斩鸡不可替代的原料。信都三黄鸡之所以比其他外来品种鸡好吃,据测定,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比其他鸡均高出2个百分点,所以其味道比较香甜。用信都三黄鸡制作菜肴时,无论是白斩、炒、炖都可称得上为美味佳肴。信都三黄鸡出口已有110年的历史。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3.3%,属高档肉食品。我国和美国的营养专家布鲁斯·詹纳博士推荐的“十大长寿食物”和“十种最佳营养品”,都是把鸡肉放在第一位,说它是极为丰富的营养品一点也不过分。

信都三黄鸡是由野鸡演化成信都野生原鸡,经本地水土长久养育驯化及当地农民的长期选育形成了今天的信都三黄鸡。信都三黄鸡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一小、二矮、三黄。即体型小(特指项鸡),脚矮,喙、毛、脚均为黄色。用混合料饲养150天左右,成年公鸡(阉鸡)一般体重为1.5千克~2.5千克;成年母鸡(项鸡)体重为1.0千克~1.5千克。公鸡羽毛一般呈金黄色,颜色较深者为金红色,翼羽有些黑边和酱红色,主尾羽成墨绿色,单冠直立,鸡冠和髯比母鸡大3到4倍,眼微突有神,毛色光泽亮丽,公母皮肤为黄色;母鸡(项鸡)冠鲜红,眼睛有神,虹彩为铁锈色,全身羽毛呈黄色,颈部为深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主翼和副翼羽有黑边或黑斑,身体收贴时不外露,主尾羽为黑色。胸肌丰满,龙骨不显露。信都三黄鸡是贺州市名优产品,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驰名品牌产品,是极品级之名鸡。曾有学者、专家公开发表论文,认为开发信都三黄鸡,大有“钱途”。

地域范围

中心产区在信都镇,分布于信都、仁义、铺门、灵峰等四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1°56′,北纬23°48′~24°43′,东西长43.5公里,南北宽35。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信都三黄鸡体躯矮小、紧凑,喙、毛、脚均为黄色。公鸡羽毛一般呈金红色,部分为金黄色,翼羽酱红色有黑边,主尾羽呈墨绿色,单冠直立,鸡冠和髯比母鸡大3~4倍,眼微突有神,毛色光泽亮丽;母鸡冠鲜红,虹彩为 桔黄色,全身羽毛呈黄色,颈部为深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主翼和副翼羽有黑边或黑斑,主尾羽为黑色。公母鸡皮肤为黄色,宰后体表浅黄色,肌肉白色且结实有弹性,肉质嫩滑,骨细味美鲜甜。(2)内在品质指标:信都三黄鸡鲜肉(肌胸肉)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为24.8~26.4%;总脂肪为0.32~0.35%;灰分为1.25%~1.33%;膳食纤维为0.048~0.052%;肌苷酸为303.6~322.4mg/100g;氨基酸总量为20.05%~21.29%。(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生产:《无公害食品禽肉及禽副产品》(NY5034-2005)、《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9-2006)、《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NY/T5038-2006)。

八. 广西 贺州 昭平县 昭平茶叶

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其自然生态环境适宜茶叶生产,该县共有茶园面积5万多亩,年产干茶2500吨以上,亩产值达3000多元。全县60多家茶叶加工厂生产的名优茶叶外销良好,农民人均茶叶单项纯收入达1200元。昭平县规模种植茶叶、产业化经营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大产业。

昭平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森林面积达407.9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4.1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雾浓,甘泉四溢,土壤肥沃,无霜期长,为发展优质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昭平县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全力以赴建基地、抓质量、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大力发展以“昭平红”、 “昭平绿”为品牌的生态农业。2013年,全县有茶园面积17万亩,年干茶产量7500多吨,总产值达8亿元。有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6万余人从事茶叶相关产业,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开发了绿茶、黑茶(六堡茶)、红茶等系列茶品种,打造了“昭平红”、“昭平绿”等昭平茶系列品牌,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格局,“昭平红”、“昭平绿”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其地理标志证明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2011年12月,以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亿健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创建的2.88万亩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自治区级验收, 2013年12月,“昭平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1月“昭平红”、“昭平绿”取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商标证明。昭平县先后荣获“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和“广西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殊荣,茶产业正成为昭平新兴绿色支柱优势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九. 广西 贺州 平桂区 贺州黄田扣肉

贺州的扣肉属黄田最有名,是用芋头和五花肉做的。黄田扣肉与众不同的是“双扣”,即两块没有切断的五花肉将油炸过的芋头包在里面,吃起来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还是用本地瓷窑生产的土瓷碗蒸制出来的。

一直以来黄田扣肉都是黄田“二月二”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黄田扣肉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双扣”,也就是两块没有切断的五花肉将油炸过的芋头包在里面,一般采用的都是五花肉,看起来似乎很肥,但是吃起来清爽不腻,入口即化;另一个不同点是加入了冰糖,扣肉吃起来很甜,可是甜而不腻,口感十分独特,跟家里平时做的芋头扣肉不太一样。

做这道菜,首先要处理好食材,也就是五花肉。腌制五花肉时先在肉上插一些小洞,然后放入冰糖和一些调料,腌制20分钟(一般5公斤肉放三两冰糖)。腌制之后,冰糖会完全融进扣肉里面。之后架锅热油,放入肉块炸至两面都呈金黄色,再将芋头切块放入热油中,炸至表面结成硬壳。接着把切好的扣肉夹住芋头块摆盘,并将调好的蚝油、生抽,均匀地涂在肉及芋头上。最后,在锅内烧开水,放入扣肉加盖蒸60分钟即可。之后也可以将碗内蒸出的汤汁倒入锅内加热至浓稠后,倒在扣肉芋头上,这样可以更进味。

黄田扣肉香,甜,嫰,口感新鲜,色美味全,吃过的朋友都知道!!!

扣肉也许不算,不过这个黄田扣肉不同于广东的客家扣肉“梅菜扣肉”。在广东吃的梅菜扣肉,底部是放梅菜的,黄田扣肉,则是五花肉加芋头做的。

这个黄田扣肉与普通扣肉最大的不同就是叫双扣,也就是将里面的肉中间切开,夹上芋头。肉一般是采用五花肉,经过特殊处理,加些蜂蜜进去,看起来很肥腻,但吃起来又是另一回事,特别和中间那块芋头一起吃,可以很好的中和这种油腻感。扣肉底部一般还会放些香菇红枣之类的,买的时候,店家一般都已经处理好的,回来,只需要蒸一下,加热就可以吃了。

十. 广西 贺州 昭平县 昭平银杉

昭平银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昭平银杉,是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的,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银杉采用优质茶树的一芽一叶为原料。挖掘茗明、清炒茶秘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独特方法精制而成,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评该茶叶外形微扁、披毫隐绿,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浓郁,滋味纯爽,叶底绿亮、肥嫩露芽。银杉茶色、香、味、形具佳,具有名茶风格。

地域范围

包括昭平镇、文竹镇、仙回乡、走马乡、五将镇、马江镇、木格乡、黄姚镇、富罗镇、北陀镇、樟木林乡和凤凰乡12个乡镇128个村,总面积8000公顷。

特定品质

文化典故

昭平生态条件独特,茶叶资源蕴藏丰富,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区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三区两带”建设,立足于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积极实施打响“昭平银杉”品牌战略,茶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