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夏特产公司电话号码 临夏县老东乡订餐电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夏特产公司电话号码 临夏县老东乡订餐电话更新时间:2022-12-15 17:16:43

一.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河州发子面肠

发子面肠制作工艺与火腿有异曲同工之处,发子和面肠是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羊杂和面粉灌制而成,外部包装均用新鲜羊肠发子将新鲜羊心、羊肺、羊肉剁碎,拌以葱、油、调味品,撒以适量面粉,制成馅子,装入羊肥肠中,入火蒸好后,切段入盘。面肠以面粉为主料,配以调味品,灌入羊小肠中,放入蒸笼约蒸15分钟,中间须针刺泄气,以防破裂,熟后切段入盘。按临夏习惯,发子面肠为一道菜,盘底放面肠,上面放发子。放入辣椒油、蒜泥、味醋即可享用。发子色泽暗红,面肠通体白净,配以鲜红的辣椒油,色泽亮丽,风味独特。

二.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积石酿皮

积石酿皮:
    临夏酿皮子享誉三陇,已成名小吃。积石酿皮和临夏酿皮是一样的,它是各族人民非常喜欢的风味小吃。制作时选用优质面粉,用凉水调成面团,在盆中揉搓水洗,分出淀粉和面筋。而后在淀粉中加入适量水、盐、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盘上锅蒸熟,上面擦上一层熟油,逐次将面浆蒸完为止。再把面筋上笼蒸熟。吃时将酿皮切成条,面筋切成片装盘,再调上油泼辣子、芥末、蒜泥、芝麻酱、精盐、香醋等佐料即可。上好的酿皮子色泽鲜亮,质地柔韧,吃起来咸、酸、香、辣、鲜五味俱全,清爽适口,别具风味,特别是盛夏酷暑,一碗酿皮子下肚,精柔爽口,全身清凉,暑气顿消。

三.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筏子面肠

筏子面肠因形似当地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而得名。制作极为讲究,用新鲜全羊大肠,经过多道手工整治,清洗洁净待用。再将心、肝、肺、腰子及精选肉剁细成肉馅,拌上细切葱白、生姜末、精盐、胡椒粉,调和好,仔细灌入肠内。用细麻绳扎口,放入蒸笼蒸熟或放入肉锅里煮熟。将蒸熟的肉肠切成小段,待铁锅油热时,加葱花、鲜姜丝,入锅炒热至微黄后,盛碗,浇上蒜泥、辣椒油、老醋,顿时香气浓郁袭人,肥而不腻,鲜嫩味美。

四.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陇南核桃

陇南核桃: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产量最多,以大河家乡所产个大油多,皮薄如纸,出油率高,质量最优。核桃生长历史已2000年左右。

四堡子乡:冬果梨、核桃久负盛名。

四堡子乡中庄村:所产核桃、冬果梨闻名。

大河家乡:冬果梨、核桃出名。

五.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彩陶

彩陶是人类生产、生活而产生的用具,它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河州彩陶的密集出土,既使临夏享有“中国彩陶之乡”的美誉,又见证了临夏为人类发祥地之一,把临夏的历史提前了五千年。

河州彩陶多姿多彩,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四个文化类型各具风韵。各种陶器造型迥异,有瓶、盆、壶、钵、瓮、罐、碗等,表面饰以精美花纹,纹饰多以黑、橙、褐、红、灰色为平行线、曲线、交叉线、同心圆、涡形纹组成。河州彩陶最负盛名的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陶器,其代表作为1954年出土于积石山县三坪村,被郭沫若先生称为“彩陶王”的双耳四鋬彩陶瓮,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临夏的先民在河州大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彩陶文化,境内发掘的古文物遗址有370余处,仅临夏市的王坪、罗家尕塬、护林山等多处遗址中,就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皿,佐证了远古时期的临夏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乐土,演绎了临夏这方热土的人们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旅。

临夏这块沃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半山文化”、“齐家文化”因最早在这里发现而命名。被郭沫若先生命名“彩陶王” 的国宝就出土于临夏。甘肃彩陶王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距今五千年左右,通高49.3厘米。以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而闻名于世,原件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临夏是著名的中国彩陶之乡,出土彩陶是国家的珍贵文物,数量有限,价格昂贵,市场上流通的少,为了满足人们对彩陶的喜爱之情,临夏的民间艺人们通过长期探索研究,仿真复制出不少精美的彩陶手工艺品。这些仿古复制的盆、罐、壶、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品。

六.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砖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是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它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在临夏市的一些建筑物上,丰富多彩的砖雕几乎到处可见了,而红园和座落在市区八坊东南面的东公馆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有不少是出自名家高手的佳作,显示了临夏砖雕艺术的独特风彩和精湛技艺。

临夏砖雕,历史悠久,始于宋金,成熟于明清,完善于当代,它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成为河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凝结着临夏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灿烂文化。其艺术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湛细致,极具想象力和表现力,主要用于影壁、墙面、门楣、棰头等处的建筑装饰,巧妙地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融为一体,栩栩如生,雅俗共赏,博得了中外游客和众多艺术家的赞誉,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2006 年,被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河州砖雕”商标。同年 10 月份,在全国第 100 届广交会上引起了1总理、1副总理等领导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效应。

为了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着力打造经营性文化拳头产品,使传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临夏砖雕产业,把我县砖雕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 年,县上因势利导,按照“小产品、大产业、大市场”的产业开发思路,从砖雕艺人技艺的传承保护、提升传统工艺水平、解决“小而散”问题、走好深度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的路子入手,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培育力度,成功兴办神韵砖雕有限责任公司和能成砖雕有限公司,并迅速发挥效益,其砖雕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并于 2008 年 5 月 9 日,在能成砖雕公司成立临夏州砖雕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进一步推进砖雕产业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2008 年全县生产砖雕产品 30000 平方米,实现产值 3850 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11.8% ,目前,砖雕产业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甘肃省临夏市的枹罕镇、城郊镇、折桥镇、南龙镇;临夏县的黄泥湾乡、尹集镇、韩集镇、土桥镇、新集镇、马集镇、莲花镇、先锋乡、漫路乡、红台乡;和政县的城关镇、三合镇、马家堡镇、买家集镇、松鸣镇;广河县的城关镇、三甲集镇、祁家集镇、齐家镇;康乐县的附城镇、苏集镇、莲麓镇、虎关乡;永靖县的刘家峡镇、盐锅峡镇、太极镇、西河镇、三塬乡、岘塬镇、陈井镇、三条岘乡、杨塔乡;东乡县的锁南镇、达板镇、河滩镇、唐汪镇、东塬乡;积石山县的吹麻滩镇、大河家镇、别藏镇、居集镇、刘集乡、寨子沟乡、铺川乡、银川乡、石塬乡等现辖行政区域

七.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天然地耳

俗称地耷、地衣,属野生菌类。产于东乡县境内黄土表层上的地耳,较其他菌类营养含量更高,属黑色类绿色食品。

八.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凉粉

凉粉是夏秋季节人们最爱吃的一种凉食,将豆类淀粉或荞面粉用凉水搅匀,搅撒入有盐和明矾作底的开水锅中,成糊状,能立住筷子后,烧煮十分钟左右即成。然后再盛入用凉开水冲洗过而未擦干的瓷盆凉透,待全部凉后切成条状或块状盛入碗碟中,调以蒜泥、油泼辣子、醋或浆水、盐等调料后食用。其形色清白透明,润滑柔软,食后辣香满腹,散热爽身,可谓盛夏酷暑中的凉食之一。

九.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唐汪川杏

唐汪川杏:又名大接杏、大桃杏,主产于唐汪川,以个大色鲜,皮薄肉厚,汁多味美,纤维少为特色,营养丰富,宜生食。其仁味甜,也可食用。桃杏栽培源于明代,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

唐汪乡:以大接杏、软儿梨著名。

唐汪乡照壁山村、塔石沟村:红枣、大接杏。

十. 甘肃省 临夏 和政县 和政双低油菜

和政县属典型的二阴地区,特别适宜于油菜生产,油菜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在我县的种植历史比较悠久,甘蓝型油菜在30年代由欧洲引入我国,我县自80年代零星种植。1998年以来,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油菜改良武汉分中心、国家作物遗传与改良重点实验室在我县设立油菜北繁试验研究基地,该基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主持,杨光圣、李再云、涂金星等博导、教授和李兴华、陈伟等40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县农业局技术人员长期蹲点协助工作的国家级试验研究基地。该基地建立以来,先后进行各类试验。以傅廷栋为主的专家教授培育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优质杂交种。在基地专家的大力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油菜产业跨越式发展,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1.5万亩发展到2014年的15万亩,亩产从90公斤提高到220公斤,总产量从135万公斤达到3300万公斤,实现产值2亿多元。

双低杂交油菜一般是指油菜籽中含芥酸低于1%,含硫苷低于30微克分子/克的优质杂交油菜。其主要特点:一是营养价值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油酸、亚油酸含量由常规油菜的3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二是产量高,比常规油菜增产20~30%,平均亩产可达250公斤以上;三是制种效益好,农民制种平均每亩可增收300~400元;四是综合利用价值高,除生产优质种子和加工优质油品外,饼渣还是畜牧业的高蛋白精饲料,茎叶是养畜业的优良饲草,油菜又是轮作倒茬的好作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