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克东县红塔村特产 克东县有钱人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克东县红塔村特产 克东县有钱人排名更新时间:2022-12-19 04:40:49

一.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映月九溪菌子宴

映月潭九溪菌子园座落于美丽的晓月湖畔,在那里您可以享受大自然特有的恩赐——菌子宴,各具特色的美食汇聚一桌,有生吃松茸、凉拌干巴菌、凉拌杨梅菌、干煸谷红菌、干椒杂菌、皮条菌、等云南特有的营养丰富的各类菌子,餐桌上的美食加上窗外晓月湖那迷人的景色,让您的味觉回原自然,体验自然的纯真美味。

二. 河南省 濮阳 南乐县 元村豆腐干

元村镇名产。元村豆腐干历史悠久,以上乘豆腐作原料精制而成,色呈乳白,咸淡相宜,味道可口,含水量适中,经久耐存,是酒席必备佳品。元村豆腐干市场信誉极高,每年春节供不应求,机关、饭店订购者络绎不绝。亲友间常做为礼品相互馈赠。建国初期。曾出口到日本、朝鲜等国家。

三. 广西 百色 田东县 那拔香鸭

田东县西北部那拔镇的那拔香鸭,“实”、“瘦”、“香”、“甜”、“凉”、“脆”。

那拔香鸭因产于那拔镇而得名,该香鸭放养在流经那拔镇境内的灵歧河及其支流中,早晚主喂玉米、稻谷,日觅食河中鱼、螺、虾,鸭皮薄肉厚脂肪少,味甜皮脆,肉质鲜美,煮之香气四溢,因“实、瘦、香、甜、凉、脆”等独特口味而深受广大顾客青睐。近年来,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镇党委、政府依托流经境内的灵歧河及其支流,于2009年积极引导8位香鸭养殖大户出资成立田东县那拔棋盘滩香鸭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广纳入社社员,采取统一提供鸭苗、统一带脚环、统一免疫防疫、统一回收销售的生产模式,为群众提供养殖、加工、销售和技术指导等多项服务,使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整合资源,在技术上紧密合作,在销售上规范市场,实现一条龙服务。为谨防假冒,合作社还通过注册那拔棋盘滩香鸭商标,制定带有“那拔棋盘滩香鸭”标识的鸭脚环和礼盒,通过区、市、县多级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对香鸭进行全新包装,那拔棋盘滩香鸭品牌因此而驰名区内外,成为饭店酒馆的一道热销名菜。

四.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幕村狗肉

开平人喜食狗肉,茶楼酒馆常以“五香狗肉”、“狗肉煲”招徕顾客,乡下人则以蒸狗肉为特色。但开平人虽喜食狗肉,但禁忌在家里蒸狗,认为狗为污秽之物,不能放上灶头,往往为食狗肉而到村边闲屋中另起炉灶。

幕村餐馆是开平人吃狗肉的知名去处,位于开平市长沙郊外广湛公路旁,沿路酒楼林立,晚间霓虹灯闪烁,三层楼的酒家,常常座无虚席,均是好食狗肉之人。店里没有菜单,来者大半是熟客,喜欢的主菜张口即来。

初来者不识也不打紧,点菜的小姐自会推荐,绝对值得信任。店里供应的狗肉主要分为白灼与红烧两种,15元/斤,狗肉味鲜而松软。好食肉者还可点盘开平烧肉,片薄而味美,20元/份,配以店里各种广式老火煲汤与应节时蔬,口感分量都很超值。

五.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宁阳牛家村犬肉

犬肉,俗叫“狗肉”,早先肉户常把煮熟的肉块装入用白蜡树条编制的圆形高筐内挑着赶集出售,故又称“高筐肉”。

宁阳犬肉是省内外驰名的传统名吃,又以泗店镇牛家村的犬肉为最佳。

牛家村加工制作犬肉迄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早在清雍正年间,该村以彭姓为主开始了宰狗肉的生意。解放初期,发展到彭、侯、刘等7家,由于选料、配料、 加工讲究,煮熟后内色棕红、食无腥味,香郁不腻,味道鲜美,具有独特风味。

牛家村犬肉在加工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一是挑选肥狗宰杀后,将肉分成三大块,清洗至无血色。二是把肉和用纱装好的砂仁、肉蔻、肉果、茴香、八角、桔皮、白芷、丁香、花椒等20余种调料放入锅中,然后加清水,先用大火绕开再改为中火,半小时后加入食盐,关键在于把握火侯,不能煮得过烂,三是待肉煮至八成熟时,用木棒将块状火硝(适量)夹住点燃,迅速插入肉汤深处,这样不介使其除脏去毒,并能使肉色鲜嫩,四是当锅中火硝融化、停止翻白沫时,撤去明火,焖六至八小时即可出锅。

犬肉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是饮食佳肴,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人常食能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胃、壮气力、补五痨七伤、补血脉等。

近年来,泗店镇积极开展犬肉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采用真空包装技术进行犬肉深加工,不仅延长了保质期,产品外观形象以及卫生状况大大改善,为外地销售提供了方便,深受广大消费都的好评。2000年,牛家村共有犬肉加工户100家, 其中加工大户50多家,年产犬肉1000多吨,旺季时日产高达10余吨。产品销售主要以批发为主,销往周边市县,供不应求。

六.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障村豆腐

障村豆腐为经济开发区中障村制作,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豆腐洁白细腻,含浆量低,鲜嫩可口。障村豆腐所以闻名,除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外,还恃得天独厚的崂山水为辅料。1987年,中障村有豆腐坊40余家,日产豆腐2000余公斤。

七. 广西 百色 田东县 田东牛耳朵

田东“牛耳朵”:唇齿留香,最是儿时滋味

田东牛耳朵

八.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官渡村藕

官渡村藕

官渡村:地处全椒县南端,与和县石杨镇仅一河之隔,总人口3388人,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共有20个村民组和一个街道组成,全村共有稻虾连作面积8000亩。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金沙包

金沙包

原料:红罗汁、高筋面粉、沙糖、酵母、白菜油、(馅料用咸蛋黄吉士粉粟粉沙糖做成)

制法:红罗白汁与上述原料搓成面团,包馅料大火蒸20分钟。

十.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河西乡箐花村普米族传统文化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约与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对村寨日常生产、生活,共同起着管理约束作用。

箐花普米族妇女服饰庄重艳丽,美观大方。穿麻布大襟衣,着毛线长裙,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各个年龄段的穿着有所不同,喜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各色彩带束腰,手戴镯圈和戒指,耳戴银环或玉坠,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和项链。包大头帕,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男子一般穿对襟麻布衣,着宽大长裤,披羊皮领褂,左衽像藏族穿戴。富有人家的男子穿氆氇和毛质大衣,膝下用布或毛毡裹腿,有的穿自制的半筒猪皮、牛皮鞋。

特色工艺主要有皮制品及毛制品。皮制品主要指羊皮披风,多用于探亲访友、婚丧年节时穿用,有装饰、御寒和作为姑娘嫁妆等功用。毛制品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后即形成毛料,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制作氆氇、毡、帽、鞋等。

普米族信奉自然神灵,祭祀活动较频繁,主要有祭天地、祭龙潭、祭山神、祭铁三脚、祭祖先、祭中柱等。主要传统节日为吾时节,要举行打枪、射弩比赛。每逢节日、婚庆和重大祭祀活动,本村人及周边亲友聚集在一起,唱古歌、跳舞蹈“搓蹉”。

普米族民歌多为前人传下的传统曲目,即兴创作较少。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婚俗类主要有求亲歌、迎客调、接亲歌、拦门歌、果碟调、聚谈调、顶梁柱调等;情歌主要有“铁打链环扣一生”、“除非秤砣水面漂”等;祭祀类民歌主要有祭三脚调、拜龙调、祭中柱等;丧礼中主要演唱指路歌;传统古歌类主要有吉典、马鹿调、黎明调、巴扎贤赞等。曲调多用五声音阶,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朗诵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旋律质朴清新,优美流畅。部分民歌音域较宽,可达到或接近两个八度。节奏平稳匀称,长短交错,明快活跃。歌词一般为奇数,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

四弦是普米族民间乐器,也是四弦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目较多,除舞步的12调外,还有部分古老的曲目,如四弦母调、雀上树等。四弦弹奏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在普米族地区传承和保护情况良好。“搓蹉”舞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是节庆场合的主要民间舞,用羊皮、木碗、木筷、夹板为伴奏,领舞者右手拍击羊皮,伴舞者左手持碗,右手用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系在舞者腰间,左右撞胯时发出声响。

普米族无文字,民间文学为口头传承,村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或在晚上围坐火塘,听老人讲述或演唱,更多的则是在新房落成、求亲结婚、节日庆典、丧葬、祭祀等场合进行讲述演唱。近年,普米族流传较广的民间文学被翻译成汉文,收录于《兰坪民间文学选集》、《普米族故事集成》、《普米族歌谣集成》、《兰坪民间故事集成》、《兰坪歌谣集成》等出版物中。

花村是普米族聚居大村,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有一批传承人,并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