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黄瓜有什么特产可以吃的 中国特产十大排行黄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黄瓜有什么特产可以吃的 中国特产十大排行黄瓜更新时间:2022-12-17 13:19:27

一. 广东省 茂名 化州 笪桥黄瓜

笪桥黄瓜 笪桥农民种植黄瓜历史悠久,量制成瓜干,则是百多年前的事,笪桥黄瓜,以产地得名,始种地是中村、留村,以后陆续发展至附近的山埇、下垌、英笔、禾仓角、尘塘、良埇、低坡、西埇和瑶埇等地。新中国成立后,笪桥黄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旧产区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外,相邻的良光区(镇)豺岭、龙秀、落底、斋塘坡和出拔等地也有种植。50年代至70年代,笪桥每年种植黄瓜100多亩,制成瓜干15吨左右。

笪桥黄瓜有甜瓜、黄瓜、米瓜和蛇瓜4个品种。这些瓜经过细致加工腌制成的瓜干,色泽金黄,淡甜,鲜脆可口,

笪桥黄瓜干久贮不坏。黄瓜干与瘦肉加上冬茹、蚝豉,剁成肉饼,美味可口,饶有风味;将陈年瓜干合老米熬成稀饭,可治慢性腹泻及痢疾;以酸醋、生姜作佐料,把瓜干同猪蹄或生鸡一起熬汤,是产妇的精良食品,既消食开胃,又去淤生新。因此,人们往往把笪桥黄瓜当作送礼佳品,赠送亲朋挚友。故此,笪桥黄瓜干远销广州、深圳、珠海、海口、三亚、湛江、南宁、北海和香港、澳门等大中城市,且销售量日益增大,经久不衰。

二. 四川省 绵阳 江油 盐渍黄瓜香

盐渍黄瓜香

选用野生新鲜质嫩,体质粗壮,无虫害、无损伤、无破裂、无老化,菜头呈卷曲紧闭状,色泽呈绿或黄绿色嫩茎作原料,经科学保鲜工艺加工,保存其天然的色、香、味形态及营养,因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具有生津开胃、增强食欲、健脾养胃、延年益寿之功能,是人们膳食佳品。

三.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潘刘于庄的秋黄瓜

潘刘于庄的秋黄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小涧镇狼山南麓座落着一个东西走向的三姓庄——潘刘于庄。该庄虽然不大,然而却闻名方圆数百里,其缘故是盛产秋黄瓜。

潘刘于秋黄瓜的特点是:个大、好吃。多数在半斤重以上,最大的可达2斤多重,长约40厘米,且皮薄、子稀、肉厚,吃起来脆嫩、甘甜爽口;更有清热、健胃、利尿、提神、助消化之功能,一向被誉为宴席上之佳品。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潘刘于的黄瓜,砀山的梨,鲍沙滩的萝卜赶南集”。

潘刘于的黄瓜尤以狼山南麓的18亩地所产的最佳,其他次之,亩产1000斤以上。过去,每逢初秋季节,其他瓜类基本结束,果类还未成熟,潘刘于的黄瓜即上市,因此被称为初秋的“瓜王”。此时,除去本县外,淮南、淮北、宿州、蚌埠、涡阳等地的客商竞相购买,远销开封、南京、扬州等地。年销售量已达20万余斤。

相传潘刘于的秋黄瓜已有千余年的盛名,其种子虽然传往外地,但所长出的黄瓜远不如潘刘于黄瓜的品质。

四.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酱黄瓜

酱黄瓜酱黄瓜为开封传统名产,有百年左右的生产历史。该品色泽青鲜,脆甜爽口,酱香味突出,市场畅销。龙亭酱腌厂生产的酱黄瓜于1982年在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获第一名。

该品选用顶花带刺、个头匀称的鲜黄瓜,每条不超过100克者为最佳,先将黄瓜杀水,然后配食盐、酱黄粉、花椒等,经腌制、酱制而成。如以开封产优良品种"五瓜龙"黄瓜作原料,用同样配方和制作规程,制成酱乳瓜,其味道比酱黄瓜更佳。

五.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 全节黄瓜鱼

“瓜”是闽、台民间对“黄鱼”的简称,黄鱼也叫黄瓜鱼、黄花鱼。黄鱼体长而侧扁,肉厚结实,质地细嫩,呈蒜瓣状,味鲜美,刺少,肉多,肉刺易离,富有营养。“全节黄瓜鱼”是将整条黄瓜鱼完美无缺加工而成的传统佳肴。此菜呈金黄色,缀有诸色丝料,外酥香内鲜嫩,芡汁红润酸甜,爽口宜人。

制法

●将黄瓜鱼身两侧肉面,每隔2厘米剞上深至中骨的斜刀,再用干淀粉敷匀鱼体。辣椒、猪肥肉、冬笋、香菇均切成细丝。

●将鱼下油锅炸两面呈金黄色时倒进漏勺沥去油,盛入大腰盘,撒上胡椒粉。

●将肥肉、冬笋、香菇、辣椒丝料及葱段、番茄酱一并下油锅煸炒,加入酱油、白糖再炒片刻,下骨汤煮沸,用湿淀粉调稀勾芡后,加入醋、花生油推匀,起锅浇在炸酥的鱼体上,淋上芝麻油即成。

六.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绍兴乳黄瓜

产品别名: 酱黄瓜

产品名称:乳黄瓜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简介:系绍兴酿造行业传统名品。清康熙《会稽县志》载:“王瓜、青瓜四五月熟。”(王瓜即黄瓜)。乳黄瓜,以嫩黄瓜为主料。采摘时花犹未谢,刺布全身,当天采摘,当天腌制。此种瓜如未断奶婴儿,故用“乳”字。制作规格每公斤60支左右,配以食盐、母子酱油、甜面酱、味精、黄酒、白糖等辅料,经三次腌渍(俗谓头爆、二爆、三爆),始成优品。绍兴乳黄瓜以脆嫩爽口、香甜鲜美、营养丰富著称,被誉为“酱菜之宝”。1987年,鉴湖牌和舜-乳黄瓜,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产品远销日本等地。

产品历史:乳黄瓜又名酱黄瓜,是我市的传统之一。早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加工乳黄瓜,60年代初期就出口日本、港澳地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中绍兴咸亨食品厂生产的鉴湖牌乳黄瓜和上虞章镇酿造厂生产的舜-乳黄瓜均获1987年部优质产品称号。目前年产量在500吨上下,出口200吨左右。

七.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黄瓜

凌源黄瓜在京津唐倍受青睐,以反季黄瓜为主的蔬菜种值面积达到16.5万亩,年产量可达60万吨,主要品种有黄瓜、茄子、青椒、番茄、西兰花、西芹、菜豆等。2003年凌源黄瓜经农业部检测,获无公害产品标识;2004年凌源无公害黄瓜被确认为“辽宁省名牌产口”,“凌馨”牌黄瓜商标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

八.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狼山秋黄瓜

狼山秋黄瓜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小涧镇的。狼山秋黄瓜的特点是:个大、皮薄、子稀、肉厚,吃起来脆嫩、甘甜爽口;更有清热、健胃、利尿、提神、助消化之功能,一向被誉为宴席上之佳品。

在小涧镇狼山南麓座落着一个三姓庄---潘刘于庄。该庄虽然不大,却闻名数百里,其缘故是盛产秋黄瓜。狼山秋黄瓜具有个大、细长、色青、皮薄、子稀、肉嫩、肉厚等特点,多数在0.5公斤左右,最大的可达1公斤以上。吃起来清脆,甘甜爽口,还有清热、健胃、利尿、提神、助消化等功能,一向被誉为宴席上佳品。当地有民谣:“狼山的黄瓜,砀山县的梨,鲍沙滩萝卜响县集!”以狼山东南麓18亩地所产的黄瓜最佳,其他地次之,亩产2000公斤左右。每逢秋季,其它瓜类基本结束,狼山秋黄瓜这时即上市,因此被称为秋季“瓜王”。除本县本省客商购买外,还远销开封、南京等地。目前,年产量已达10余万公斤。

九.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沂南黄瓜

沂南黄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沂南黄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997年,山东省信息中心认定,沂南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夏、秋黄瓜生产基地。黄瓜作为一种蔬菜大面积栽培,沂南县起步于80年代后期。当时以秋黄瓜为主,夏黄瓜栽培量较少。1992年,苏村、辛集、湖头及依汶、朱家里庄等地的农民,开始大面积、规模化栽培夏、秋黄瓜。是年,全县约种黄瓜1800亩。由于大棚黄瓜产量较高,在市场上可补蔬菜淡季之鲜,销货快,价格高,地方0开始大力推广和扶持塑料大棚栽培黄瓜,促进了县内冬、春黄瓜的发展。1997年,夏季黄瓜栽培面积也得到快速发展,全县约种夏季黄瓜1万亩,产瓜约1.8亿斤。到1999年,全县约种黄瓜11万亩,年产黄瓜10亿多斤。其中夏季黄瓜约2万亩,总产量在1. 6亿斤以上;秋黄瓜5万多亩,可产瓜5亿多斤。是年8月中旬,沂南秋黄瓜最大日上市量在200万斤左右, 其中位于苏村的沂南县蔬菜批发市场最大日上市量约100万斤,每斤价格0.4~0.5元。前来蔬菜批发市场购买黄瓜的外地车辆络绎不绝。沂南黄瓜条直、色黑、味甜、顶花带刺,特别是夏、秋黄瓜,以其最大的产量和上好的质量而闻名全国。沂南黄瓜畅销全国20多个省100多座大中城市,并出口东南亚。

地域范围

沂南县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东西长54公里,南北长47公里,总面积1774平方公里,“沂南黄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沂南县境内,东至湖头镇,西至岸堤镇,南至砖埠镇,北至岸堤镇,辖14个乡镇,210个行政村31.8万人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7′-118°43′,北纬35°19 ′-35°46′,海拔60-600米之间。地域保护种植面积23300公顷,总生产面积35万亩,年生产总量为2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沂南黄瓜脆甜清香、色深条直、量大质优,特别是夏、秋黄瓜,以其最大的产量和上好的质量而闻名全国。新鲜度:新鲜、清洁,无不正常外来水分。色泽: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固有的色泽。颜色深绿。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肉质青绿细腻,密实度高。腐烂:无。整齐度:把短、刺密、条直,瓜长差异不超过瓜长平均值的5%。 2、内在品质指标:沂南黄瓜脆甜清香、色深条直、顶花带刺、生食口感好。营养丰富,每100克水分≤96.0,含总糖≥1.58克,钙≥15毫克,磷≥29毫克,铁≥0.15毫克,维生素C≥11毫克。此外,还含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米糖、果糖、咖啡酸、绿原酸、多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油、葫芦素、黄瓜酶等,口感清香脆甜。其突出特点为含糖量显著高于外地黄瓜,生食口感脆甜清香。 3、安全要求:①出口产品按进口国的要求检测。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得在黄瓜生产中使用,不得检出。③黄瓜生产者在其黄瓜被检测时,应向有关的检测部门自报农药使用种类。拒报、瞒报、谎报,其产品被视为不合格产品。④“沂南黄瓜”必须达到农业部“绿色食品黄瓜”的卫生指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十.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糟黄瓜

筠连咸菜久负盛名,其主打产品便是糟黄瓜。糟黄瓜系选用川南乌蒙山脉乳黄瓜和高山鲜红椒手工制成,口感脆嫩辣甜,咸鲜爽口,独有麻、辣、香、脆、鲜风味,让人嚼在口中脑海却浮现一幅美丽的画面;靓丽的筠连姑娘在青山绿水间摘下一条条翠碧如玉的嫩黄瓜,纤纤玉手把黄瓜浸泡、晒干······

从明清时期起,筠连人就开始腌制糟黄瓜。因筠连山区有较多的喀斯特地貌,山势较高而冬天气温较低,蔬菜难种。筠连人见夏天瓜果齐全,特别是黄瓜易种且产量大,人们便将嫩黄瓜采摘后一个个分成条状,放在太阳下晒干;冬天蔬菜缺少时,就拿出来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拌上辣椒酱等食用,脆、辣、甜且清香可口的糟黄瓜因此而得名。昔日马帮经过筠连,常捎带“筠连糟黄瓜”于路上食用,故那时糟黄瓜就已名传南丝绸古道。

改革开放、经济活跃,糟黄瓜这道传统咸菜开始从家庭走入市场,“村夫”、“香名”、“阿婆”、“郝哥”等诸多品牌应运而生,畅销省内外、有的还远销到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一盘糟黄瓜,一片新天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