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汉中宁强县特产介绍 汉中必买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汉中宁强县特产介绍 汉中必买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2-19 21:52:03

一.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茶食

城固县农村自古以来就有种茶饮茶的习惯和待客茶为先的习俗,还有以茶食品滋补保健、招待亲朋的传统。成为香飘农家的美味茶食,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鼎罐茶”。流行于该县南部山区二里镇一带。将鼎罐里的水烧沸后,放入适量茶叶,用文火熬煮,其茶汁味浓酽,多为夜间看守山林人饮用,能提神醒脑,随时防备野猪山猴糟蹋庄稼。

“筒筒茶”。流行于小河、双溪一带。将小铁皮圆筒煨在火塘中,烧至发红,把菜籽油或猪油倒入筒内,待油沸时将适量茶叶放入筒中,用筷子不停地翻炒,炒至茶香味浓时倒入清水,放一些白糖或食盐即可饮用。其甜茶味美,咸茶味鲜,消暑解渴,生津养胃,提神去腻。

“蒸油茶”。盛行于天明镇、小河镇一带。将猪油、桂圆、大枣、枸杞、核桃仁、冰糖等装入盆中,放在锅里蒸至猪油冰糖等融化后,添加适量泡好的茶水,放在柴火边煨沸即可饮食。其茶甜美醇香,有滋肺益脾壮阳之效。

“炒米茶”。流行于文川、上元观、原公镇一带。把大米和当年新产的青茶同时放在锅中炒至淡黄色,加入清水烧沸,再调进油盐姜葱和浆水菜即可食用,可除风寒治感冒。

二.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桂圆杏仁露

材 料南 杏 2 两北 杏 2 两桂 肉 2 两冰 糖 适 量生 粉 适 量水 适 量制法 1 南 杏 仁 、 北 杏 仁 一 同 用 水 清 净 , 用 冻 开 水 三 杯 浸 过 夜 。2 将 南 北 仁 放 入 搅 拌 机 磨 成 杏 仁 汁 , 隔 渣 取 汁 , 备 用 。3 将 冰 糖 及 杏 仁 汁 一 同 放 入 煲 中 , 煮 至 冰 糖 溶 化 。4 用 生 粉 埋 芡 成 稀 糊 状 , 备 用 。5 桂 园 肉 ( 龙 眼 肉 , 中 药 店 有 售 ) 洗 净 , 沥 干 水 分 , 调 冻 开 水 2 杯 同 煮 至 汁 浓 , 然 后 放 入 搅 拌 机 内 , 搅 成 圆 肉 汁 。6 放 入 杏 仁 露 中 , 即 可 饮 用 。 功用 滋 补 身 体 , 兼 可 开 窍 , 舒 缓 神 经 , 增 领 悟 力 , 小 孩 常 饮 能 促 进 学 业 进 步 。 材料功用 龙 眼 形 如 眼 , 必 似 龙 目 , 故 称 圆 眼 , 龙 眼 以 桂 花 飘 香 时 节 当 造 , 亦 称 桂 园 。 龙 眼 功 能 安 神 养 血 ,益 智 补 虚 , 益 脾 开 胃 。杏 仁 有 平 喘 、 润 肠 、 止 咳 袪 痰 功 能 。( 汉中)

三.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菜豆腐

菜豆腐是汉中人爱吃且百吃不厌的一种家常菜。

菜豆腐的制作十分讲究。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泡涨的豆子磨成浆,磨好了浆,再细细滤去渣,之后倒进锅里,把豆浆烧开,放进切好的小白菜,就开始点豆腐了。

菜豆腐质量的好坏全在这“点”上,在汉中家家都有吃酸浆水菜的习惯,用上好的酸浆水点出的豆腐白细、软嫩,后味绵长,略带甘甜,不像用传统的石膏、卤水等化学原料点制的豆腐那样发涩发苦。

点要得法,每隔四五分钟点一次酸浆水,需一勺一勺慢慢点,性急不得,如此数回,待豆花一层层结块,水和豆腐泾渭分明时,轻轻捞起,用纱布包裹,再挤压成块状,豆腐块中间夹杂着青菜,色泽清白如玉,一股酸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垂涎。然后将淘净的大米下入滤过豆腐的酸水中熬粥,小火慢熬,不时用铁勺在锅底轻搅几次。粥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太稀,要汤浓米烂,这时再将豆腐切成小块,回锅与粥一起稍煮一下,一锅酸香四溢的菜豆腐就做成了。

菜豆腐食用时非常讲究,吃时还要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极有讲究,一般是将葱花、香菜、姜末、蒜泥、青椒、香油、芝麻、核桃仁末、油泼豆瓣酱、咸菜、红油辣子等拌匀入盘下饭。这饭菜吃起来急不得,要有章有法,一口豆腐,一口汤粥,即一口浓香,一口清香,乱了招式便走了味儿。先小心翼翼地呷一口热汤,清香自然,浸润双唇,再用筷子夹上一些小菜抹于豆腐上,送入口中,细嚼慢咽,浓香宜人。豆腐的绵甜,汤粥的酸香,小菜的麻辣,那种难言之妙令人回味无穷。

四.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汉中御贡香米

汉中御贡香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五.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锅贴

汉中锅贴实际上是一种“花卷”。除了面以外,里面仅有一点点由"盐、花椒、肉末"组成的内馅。

据说在隋朝末期,兵慌马乱,战势处于下风,做饭的人也都是敷衍了事,打仗的士兵很难吃上热饭。有一天,那炊事员(姑且叫他)将锅烧热,准备给带兵的将领煮面,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战斗的号角声,那厨子慌乱之下将未拉长的面条扔进锅里,等他开锅后才发现原来锅里根本没加水,面条全贴在了锅边,上面还是软的,下面已镀上了一层金黄,这时也故不了那么多,拿出来一吃,嘿,上软下脆,还很爽口。隋朝虽然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但这种面食却流传至今,便演化成了今天的锅贴。

后来人们在制作锅贴的工艺上做了更新,又添加了许多佐料,经过水蒸油煎,不仅保留了锅贴松软酥脆的舒适口感,吃起来油滋滋的,让人回味无穷。

制作方法:将发好的面擀成很薄的面片,里面抹上“油、盐、花椒粉”等作料,再卷成一个个很长很细的长卷,很多的这样的“卷子”并排放进大锅里面。这个大锅也不是小街锅贴使用的那种平底锅,而就是一般传统的那种尖底大锅。大锅里面放进了少许猪油,在大锅的尖底处创造性地放进了一个有点类似紫砂制作的有着很多小孔的“盆”,该盆是倒扣在大锅的尖底处。而那些做好的卷子就在这个大锅的锅沿上排列了,由于大锅的锅沿是倾斜的,所以本来是长长的卷子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不断地向下集中,这样等到成熟的时候,本来是长长的卷子就演变成为了一个个下高上矮的“三寸金莲”形了,下面也被油煎成为了一片金黄色了。

六.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散面饭

散面饭

把玉米面放入煮沸的水中,用擀面杖搅制成的一种糊状饭食。

七.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雀舌

宁强雀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出产于陕西省宁强县境内的汉源、高寨子、胡家坝、铁锁关、青木川、广坪、燕子砭、阳平关、大安、代家坝、巴山、安乐河、舒家坝、黄坝驿、宽川、南屏十六个乡镇海拔600-1200M地带生长的优良茶树品种

特定品质

宁强雀舌是由陕西宁强研制出的扁形名茶。其外形微扁挺秀,色泽翠绿,银毫披露,形似雀舌,汤色绿亮,香气高长馥郁,滋味醇爽甘甜,叶底嫩绿成朵,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微量元素等物质,是品饮、养生的上品。因其外形和产地而得名,被人们称之为“宁强雀舌”。

文化典故

唐朝陆羽《茶经》载:“茶树,金州(今安康)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今汉中)生褒城、金牛(今宁强)二县山谷”,历史悠久,但真正成名却是1993年研制出的“宁强雀舌”,以形似雀舌而名,年产500吨左右,供不应求,有着宁强名片的作用。

八.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天麻

宁强天麻: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九.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根面角

根面角是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一道风味小吃,形似半月,呈浅褐色,每联5瓣。据传是由当地传统素筵中分化出来的。初为清香型,流行既久,后来转为浓香型,从而素与荤两种并列。其主要原料系从野生蕨根中提取的淀粉作皮,以鲜蔬作馅,急火蒸成,然后再蘸上酸辣之汁。本为夜宵小吃,现在也逐渐登上豪华宴席。

将根面用擀面杖擀成粉末状,置盆内,加少许食用碱,用刚开的沸水冲烫,边冲边用筷子搅拌,至完全烫匀,赶紧揉成团,再擀成大薄片,用一圆形器具扣成一个个小圆片。可提前拌馅,荤素依自己喜好而定。一般用时令鲜蔬,如竹笋、豆腐、豆芽、小葱、瘦肉等,加食盐、胡椒粉、花椒粉等调料。包时取皮一张,放馅适量,对折捏成月牙形。吃时上笼急火蒸几分钟即可。另调酸辣汁醮食,热吃最美,爽口开胃。

十.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汉中附子

汉中附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巴山区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库和中药库,具有丰富的天然中药材生物 图1 汉中:附子

.资源。陕西省汉中市是中国传统的特色和优势中药材——附子的原产地、主产地,被历代中药界内人士称之为“中国附子之乡”,附子主要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胺、中乌头碱等20多种成分,可用于医药、化工、军科、生态农药等行业,药理作用用于镇痛、强心、增强免疫力等,主治癌症疼痛,心衰,免疫力低下等。
据有关资料显示,汉中年产鲜附子6000余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年出口量约为500吨,创汇400万美元,在国际上有良好的声誉。2009年,陕西“汉中附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汉中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汉中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汉政函〔2008〕3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勉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宁强县、汉台区等7个县区所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