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乌兰浩特十大特产美食 乌兰浩特吃货必去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乌兰浩特十大特产美食 乌兰浩特吃货必去的地方更新时间:2022-12-10 03:17:27

一.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锡林浩特 口琴

口琴:口琴,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族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二.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察哈尔右翼前旗 塔布喜

塔布喜

蒙古民族热情好客,家里来了客人,放好桌子,桌子中央放上满满一大盘炒米,周围摆上盛在瓷盘里的黄油、奶豆腐、红糖、各种饽饽,接着献上热气腾腾的奶茶。如果有客在座,不给茶喝或没有“塔布喜”(奶食品等),主人则要“脸发红,心难受”,而客人则以为“茶没有茶,脸不给脸”。

奶茶的种类很多。据文献记载,早在1300年前,就已经有健身止血、治疗失眠症的“酸枣稀饭”;有提高视力和听觉的“嘎仁萨面茶”;有通宣理肺的“西仁宝日玛汤”等等种类的奶茶。而“玉盘茶”、“金字茶”、“西番茶”则是蒙古大帝皇宫中佳茗。蒙古高原可以用来做茶的植物很多,就地取材煮制奶茶,各有千秋。

奶茶有解除疲劳,促人兴奋,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而阿巴嘎茶,除了上述功效外,还能治疗感冒等病,是上乘补品和饮料。

三.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杂粮杂豆

乌兰察布市地处中温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全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优质农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境内所产的荞麦、燕麦、大麦、谷子、红小豆、绿豆、芸豆、扁豆、豌豆等一直都是国内外的俏销产品。

大 麦

乌兰察布市年产大麦2800万公斤,千粒重45克,大麦含有钙、磷、等多种元素。大麦米制成的"麦片粥"是高营养保健食品,大麦芽是酿酒、制油的上乘原料。乌兰察布地区的大麦,品质优良,各项指标均达部颁二级标准,大麦米及其产品畅销河北、山西、山东以及东南亚等地。

豌 豆

乌兰察布市豌豆年产量2500万公斤左右,品种有纯白豌豆、花豌豆和小白豌豆,大粒品种千粒重400克,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制造粉丝、酿制产品的主要原料,由于其形状、颜色特殊,营养丰富,且较为珍贵,被誉为“粮食珍珠”,深受全国各地的欢迎。

芸 豆

乌兰察布市年产芸豆5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纯红芸豆和杂芸豆,芸豆含淀粉较多,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香味。芸豆还有一定的药用功用,其性味甘平,具有温中下气、利肠胃等功用,是一种滋补品。

蚕 豆

乌兰察布市年产蚕豆1000多万公斤,千粒重800克左右,含有较高淀粉和氨基酸,是制作粉丝和各种豆类制品的主要原料。

小 米

乌兰察布市盛产谷子,年产3600万公斤左右。由其加工成的小米是人们极为喜爱的食品。小米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无论煮饭熬粥都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产妇、儿童及老弱病人的良好滋补食品,素有“食品人参”之称。

四. 香港 美食

香港又是世界风味美食菜点的荟集地,有香港快餐、粤菜、潮州菜、西方菜、日菜、越菜等
( 香港)

五. 新疆 塔城 沙湾县 乌兰乌苏红薯

乌兰乌苏红薯是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的。乌兰乌苏镇的冬海子红薯深受客户欢迎。

沙湾县乌兰乌苏镇东海子村80%以上的耕地都种植红薯。近年来,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充分依托地缘优势,以“支部+合作社+基地”为载体,加强与周边科研院校和企业合作,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积极探索种植冬储红薯等特色农产品。2012年,该镇共种植冬储红薯4000亩,亩产量达2.3吨,按每公斤2.3元计算,亩均收入5290元,纯收入达到4000元。如今,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的农民给自己种的地产红薯注册了“冬海子”牌商标,不但提高了地产红薯知名度,而且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六.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丰镇市 乌兰察布发菜

发菜是一种野生藻类植物。俗称地毛, 黑色,形状细长如人发,营养丰富,是名贵的副食品,亦有医疗作用。内蒙古发菜产量大,质量闻名,每年全区收购量在2.5--3万公斤,最高年份达6.5万公斤之多。产地主要有中西部地区的苏尼特左旗、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镶黄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达拉特旗、鄂托克旗、准格尔旗、乌审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在乌兰察布市部分地区亦有分布。

七. 青海省 海西州 乌兰县 乌兰茶卡羊

乌兰茶卡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乌兰茶卡羊是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的。乌兰茶卡羊是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羊肉内含丰富矿物质和维生素,食用起来肉质鲜嫩、味道醇香,无膻味、不油腻,自古冠以“贡羊”之美誉。乌兰茶卡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乌兰茶卡羊”是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生长于乌兰县环茶卡盐湖区域。自古乌兰县“茶卡羊”就享有宫廷“贡羊”美誉,因其肉质鲜嫩、口味纯正、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等特点而闻名省内外,目前茶卡地区可利用草场面积为285万亩,羊约21万只,年产值4780万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气候环境孕育出了优质的乌兰茶卡羊品系,是国内牛羊肉产业中最耀眼的明珠。

茶卡羊常食天然牧草,草质矿物质丰富、含盐量高,纯天然、无污染,是“绿色食品”的天然家园。还吃大量枸杞、锁阳、三七、贝母、黄芪等药用植物,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气候环境培育了优质品系。茶卡羊肉中蛋白质含量占22-28%、钙、铁、锌等矿物质含量均在1.33%以上。肉质鲜嫩、口味纯正、肥而不腻、滑而爽口、营养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古代茶卡羊享有宫廷“贡羊”之美誉。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把茶卡羊品牌打造作为全镇首要工作之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牧业发展。自2010年起先后在全镇各牧业村成立了6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目前,全镇自愿入社的牧户239户,入社率86%。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农(牧)户”、“公司+合作社+农(牧)户”以及“公司+合作社+农(牧)户+市场”的经营模式,2011年招商引进了具有完善的产品销售网络、科学的养殖理念和技术的“青海之窗”成立了乌兰吉仁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公司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养殖方式和完善的销售网络,按照“公司+合作社+牧户”模式,加大草场流转力度,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动草原畜牧业由传统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乌兰茶卡羊成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这是我州获得和认证的第一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这将对挖掘、培育和发展我县茶卡地区独具地域特色的“茶卡羊”传统优势品牌,保护茶卡独特的产地环境,提升“茶卡羊”独特的产品品质,增强“茶卡羊”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县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域范围

乌兰茶卡羊养殖地域保护范围为青海省乌兰县茶卡镇境内。乌兰地理坐标为:东经99°01′至99°27′,北纬36°19′至36°20′东西宽80公里,南北长30公里,幅员面积12858.16平方公里。产地适宜养植范围东经98°54′至99°27′,北纬36°41′至36°50′,东西宽80公里,南北宽70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及半细毛羊改良羊的外貌特征因选配公羊而异。今茶卡地区改良历史较长,导入罗血后,半细毛羊及半细毛改良羊呈倾向罗姆尼——玛许亲本体态,身躯发育匀称,头短宽,额宽广,鼻平直,嘴短而粗,肩胛和前驱结合良好,胸深而广,筋骨开张良好,背平直,十字部宽平,臀股部丰满,肢偏短,蹄坚实,多呈淡黑色。肉质鲜嫩、口味纯正、肥而不腻、滑而爽口、口感地道纯正,具滋补功效。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食品。2、内在品质指标:羊肉品质优,营养价值较高。水分≥65.0%,总蛋白22~28.0%(实际值为28%);总脂肪4.0~5.5%(实际值为6.0%);粗纤维≤0.15%(实际值为0.1%);胆固醇≤700mg/kg;富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19.01%。3、安全要求:卫生指标执行NY5147-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标准规定。

八.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美食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招牌菜式如“水鱼(甲鱼)三味”:甲裙加杞子、桂圆、冬菇、瘦猪肉清炖,头、尾和爪红烧,肉切薄片配冬笋或菜胆生炒。一只甲鱼因应不同部位可制作出多样的风味。“炒水蛇片”: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碗豆等菜料生炒。极其鲜美爽滑。“野鸡卷”:肥、瘦猪肉分别切片,拌生粉及其他佐料,卷成圆筒形蒸熟后切成棋子状。再油炸成金黄色上碟,以汁淮盐蘸吃,甘香可口而无肥腻之感,是佐酒的上等菜式;“大良炒牛奶”将鲜牛奶混和鸡蛋清,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之类炒制而成,鲜嫩软滑,浓郁可口。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其他如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虾饼、大内田鸡、凤城酿节瓜、酥炸春花肉等,都制作精细,独具特色

在吃法上,地方特色鲜明又大众化的,为淡水鱼的烹饪,方式主要有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八种

全食是制作时去除内脏、鳞、腮而保留鱼的全形,制法又可分蒸、煎、炸三种。加姜丝、葱丝、料酒、食盐蒸熟再淋豉油熟油(经煮沸的花生油),名“清蒸”,以鲩(草)、鲮、鲫鱼为主。煎炸则各种家鱼均可,一般在煎、炸后加酒、豉油及少许调料再蒸或炆,可免燥热上火,又别具滋味。先炸后炆称“红烧”,与“清蒸”并为两种常见的制法。如将抹盐蒸熟的鱼(以鲩鱼和鳙鱼为主)配上酸荞头丝、酸姜丝及酸甜芡法汁,则为“五柳鱼”,也很常见块食是将鱼带骨切成骨牌大小,调味后以生粉拌匀,放进沸汤锅内浸熟,蘸豉油熟油和姜丝、葱丝吃,香滑可口,俗称“浸滑鱼”

片食是将鲩鱼或大头鱼(鳙鱼)的脊肉起出,切片,以筷子夹持在沸汤锅内灼片刻,再蘸豉、熟油和姜丝、葱丝吃,俗名“鱼片打边炉”,是最方便的一种吃法。若拌蛋清等配料猛火炒之,名“炒鱼片”;若将鱼片拌少许姜丝、葱丝加入白粥稍烫片刻,名“鱼片粥”

拆食是将大头鱼的鱼头稍煎之后,放进沸汤中浸熟,取出去骨,放汤加配料制成羹,名“鱼云羹”。将整条大鱼浸熟后去骨拆肉煮粥,名“鱼蓉粥”。

剁食是将鲮鱼(鲩鱼、大头鱼亦可)的脊肉剁至糜状,加配料和挞至起胶,再捏成丸状,名“鱼球”,蒸熟或沸汤浸熟均可,又可配其他佐料煎、炆、炒、炸、皆成美食

酿食是将整条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取其肉剁糜,掺上猪肉料、冬菇粒、虾米等配料,调味后酿回皮囊内,回复原型,煎或炸熟后略炆即成

生食俗称"食鱼生",取鲩鱼(鲤鱼亦可)脊肉去皮及皮下红肉,抹干后以快刀切成蝉翼般薄片,再加入姜丝、葱丝、炸榄仁(或炸花生、炸粉丝)、酸荞头丝、蔬果(雪梨、莲藕之类)丝、熟盐末、花生油和芝麻油,拌匀生吃,味道鲜美爽滑。但由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近年已不如过去盛行

腌食实为制作鱼干,将扁鱼(鲢鱼)、鲮鱼去除内脏和鳃、鳞,以适量食盐腌一夜后吊起吹至半干,里外再匀涂一层乌酱晒干,蒸熟佐膳。味道甘香,耐嚼醒胃,比之鲜食,别具风味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食也名闻遐迩: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创始于明代,味略咸而甘香,佐粥下饭有坠火功效;二是大良双皮奶,始制于清代,为甜炖水牛奶,碗面覆盖一层鲜奶煮制时形成的薄膜,食味清甜嫩滑,乳香浓郁;三是大良的嘣炒,为面粉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始制于清代,形似金黄色的蝴蝶,过去广东人称蝴蝶为嘣炒,故名;四是凤城鱼皮角,始制于清代,鲜鲮肉刮青加入精面粉搓匀擀薄作皮,鲜瘦肉松、虾仁、韭黄等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宜汤煮、宜干蒸;五是伦教糕,始制于明代,糕体雪白晶莹,爽软滑润而有弹性,食味清甜透凉;六是龙江煎堆,始制于明代,为糯米粉掺和大米粉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作馅的球状油炸年宵食品。( 顺德)

九.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锡林浩特 锡林浩特哈拉海

哈拉海又称荨麻。属荨麻科,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春发冬谢,秋果累累。一般株高50~150厘米,茎直立,全株淡绿色,单一或有少数分枝,有四棱,全株密生蜇毛,触之奇痛。哈拉海的茎和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各种微量的磷、镁、铁、锌、锰、硅、硫、钙、钠、钻、铜和钛等元素。



哈拉海全草可以入药,其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风定惊、消食通便之功效。可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荨麻疹初起、蛇咬伤等。



哈拉海还可食用。用其茎叶可烹制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菜肴。有凉拌、汤菜、烤菜、炖菜、做陷等。经常食用具有补脑、补血之功效,将哈拉海煮水,用水洗浴可治关节炎。

十.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凉城县 羊肉串

羊肉串

羊肉串目前已成为人们热衷的食品,风靡国内外。大胡子羊肉烤串是采用14种中药材香料为基料,再经过腌渍,使烤出的食品色泽金黄、肉质滑嫩、酥松爽口、满口生香、酸辣适中,吃后有润肺润肠、活血、美容,增进食欲等功效,是饮食与保健为一体的特色风味保健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