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榆林有哪些可以带的特产 榆林正宗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榆林有哪些可以带的特产 榆林正宗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1-23 01:32:29

一. 陕西省 榆林 绥德县 绥德雪花

绥德雪花是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特色小吃。雪花是糕点中的珍品,有“糕点之王”的称誉。雪花形似月饼,呈黄白色,皮酥而馅香。它的外表面洁白,薄且多层,人们食用时,掉下去的碎片,酷似天空中飞扬的雪片,纷纷落下,故名雪花。

绥德雪花的制作方法

制作雪花的过程较为复杂,且难度大。其准备工作就有三大步。

首先是“和外皮”,外皮是用猪油、面粉与开水和起。猪油和面粉有一定的比例,水的温度更要适中,如果水温太高或太低,做出的雪花都不合要求。其次是“和内皮”,行话称“酥子”,是用面粉两份和猪油一份而和起。如果猪油太多,谓之顶酥,那就和不拢,如同散沙;如果猪油太少,做出的雪花就不酥。第三是“调馅”,将砂糖、熟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玫瑰等与少量清油混在一块搅匀调好。

雪花的制作,首先是“包”,包时外皮在外,酥子在里,内包馅子,包成雪花坯子。接着是“托”,即把包好的雪花坯子放进模子中托压,托好后从模子中取出,便成为雪花雏形,也就是生雪花。生雪花表面有精美的边纹和图饰,十分美观。最后是“烤”,先将生雪花放在鏊子上,待烤得雪花有一定的硬度,表面微发黄,再放入烤炉中,在烤的过程中要勤翻多转雪花,以使其受烤均匀。炉中温度虽高,但行家经过长期锻炼,翻转雪花非常熟练,也不会烫伤手指。待将雪花烤得表面均呈黄色,稍微发黑,便可出炉食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有用电烤箱烤制雪花,这种烤法比较省时、简单、容易且快。但烤出的雪花质量不如烤炉中烤的。因为烤箱中烤的雪花受火不匀,边棱基本没有火色,且没有炒香味。

绥德雪花的文化内涵

绥德制雪花的历史很长,据说在金代便开始制作,那时包的馅子是单一的糖,只在老乡家中自制自食。到清代,馅子中又加入芝麻,以后逐步充实和完善,发展为今日的雪花。解放前,城内只有李家巷王子英等两三家制售雪花。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制售雪花的逐步增多。

圆圆的雪花,象征着团圆、幸福、和谐。中秋节傍晚,人们用雪花献月、祭月。届时,在院中放一张高桌,桌上摆着盛满雪花的大碟子,另外还摆着苹果、葡萄、梨、枣、西瓜等。在桌上要立一面圆镜,使月亮直接照射镜面,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使镜中也有一个月亮。这样,才算请到了月神,敬献才真实,才有意义。敬献仪式首先点香,接着全家人怀着虔诚的心情,按大小依次烧黄表和叩首。40分钟后,点着的香基本烧完,仪式结束,随后每人要吃献过的雪花,据说吃了,可受到月神的庇佑。特别是妇女,吃了可以长得像嫦娥一样肤色冰清玉洁,容貌俊俏靓丽。

二.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糜子

佳县糜子

黍的一个变种。杆上有毛,穗散而聚,子实而不粘。在陕北“糜”念mi。糜子有软糜子与硬糜子之分。软糜子碾下的米称软米,著名的陕北米酒即用此米做成。软米压成面即可做糕,在陕北做炸糕、枣糕均用此面。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黄米。农民日常生活中,主要以食黄米为主,黄米馍馍也是此米做成。民谣中有“黄米干饭熬酸菜,人人见了人人爱”。

三. 陕西省 榆林 横山区 缸腌腊猪肉

陕北家制“缸腌腊猪肉”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于陕西榆林地区和延安地区,用民间传统的盐理法和油封法腌制而成。外形整齐洁美,呈10~12厘米宽、约5~7厘米厚的方块状,每块0.4~0.6千克重。瘦肉呈红色或暗红色,肥肉呈白色或淡黄色。肉质结构良好,肥瘦相间的肉块,红、白(或淡黄色)分明,色泽鲜艳,外观肉质鲜嫩多汁,咸淡适中,香味纯正、浓郁,具有特殊的腌腊风味;久存(2~3年)不变质。

陕北缸腌腊猪肉的制作方法

1.选用健康的,在比较卫生的条件下宰杀的猪肉。除净残留毛,刮洗净血污脏垢,去骨(肋骨可带骨)、去蹄膀,然后按要求切成10~12厘米宽、5~7厘米厚的方块备用。

2.将缸及石板盖准备好,用清水刷洗干净,然后盖好盖放在适当的地方备用。缸的大小,应视肉量的多少来选择,一般要求肉装至离缸口20~30厘米为宜,过大、过小都不利于肉的保存。

3.炒盐:将所需要的盐(陕西定边产的大青盐)放入铁锅内炒,炒至微黄时为宜。炒盐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是“缸腌腊肉”成败的关键。

4.滚雪球(上盐):将炒好的盐放于盆内,在盐未凉时,把肉块放进盐中滚几下,使肉块表面粘上较厚的一层盐,提起肉块轻抖几下,以不掉下盐粒为度。

5.腌晒:将上好盐的坯块摆放在干净的盖片(用高粱秆的盖子)上,放在太阳下腌晒,腌晒时间,夏、秋季大约为1天,冬、春节约为3天,以晒至表面渗出水分为好。

6.搓盐:将晒好的肉坯块,再拿盐搓上一次,其目的是搓出多余的水分,补增些盐分。

7.复腌:将搓好的坯肉块,抖擦去多余的盐粒和水分,使表面相对干燥,再进行复腌。 8.半熟加工及腌制:有咸味较浓的盐埋法与盐味较淡的油封法两种。

(1)盐埋法:①笼蒸:将腌好晾凉的肉块,皮面向上摆放在笼里蒸10~15分钟后,取出晾凉。②入缸:先将炒好的盐进行压底,其厚度约5厘米,然后将肉块肥瘦搭配,排列整齐,稍留空隙,皮面向上,放入缸内一层,然后撒上一层盐,盖没肉面,轻压一下,接着装第二层,直至装完为止。最后一层盐应撒约5~8厘米厚一层,稍压实即可。③加盖封口:装毕肉后,用石板盖将缸口盖严,然后用绳在缸口中间轧几圈固定,以防缸体裂炸。整个加工过程完毕。

(2)油封法:①油浸:将猪的板油、五花油等油脂炸炼,除去油渣后,把油加热,控制在6~7成熟,将腌好晾凉的肉块逐块放入油锅内浸泡,炸至肉边起色时为度,捞出晾凉,直至炸完。②净油:将泡炸过的油,继续加温炼至水分耗净后,澄清,除去渣质,待用。③入缸:将油浸过的肉块逐块放入缸内,要求皮向向上,排列整齐,肥瘦相间,上层与下层肉块错位,左右留有空隙,层层装进,装至离缸口约25~30厘米时为宜。④油封:将除干水分的澄清油,油温降至40~50℃时,徐徐倒入缸内,淹过肉面5~10厘米时为止。⑤加盖封口:先将石板盖盖好,一边隔起空隙,待油冷却后盖严。即腌制加工完毕。

四.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榆林山地苹果

榆林山地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属于苹果优生区,在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空气质量等多个方面,具有发展优质山地苹果的适宜条件和竞争优势。早在2012年,省委、省政府就认定绥德、米脂、子洲、清涧4县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

为推动陕西省果业从大省向强省转变,在林果业发展不与粮食争地的政策约束下,陕西省农业和林业部门联手,立足陕北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有 200多万亩坡耕地适宜发展林果业的优势,在榆林市南部的米脂等6个县区和延安市北部的延川等8个县区的丘陵沟壑区建设300多万山地苹果示范区,打造全 国最大的优质山地苹果示范区。

五. 陕西省 榆林 绥德县 绥德煎饼

由精制荞麦糁加工而成,可与豆腐干、热豆腐、各种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样,凉爽味鲜,口感舒适,有减脂抗癌之功效,是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的最佳食品。

煎饼在延安可谓是非常有名的一种小吃,这种煎饼不同于天津的煎饼果子,也不同于山东的煎饼大葱,这种煎饼是用面糊摊的一小张很薄的皮,通常卷上豆腐干,豆芽菜,粉条,酥肉等馅,然后蘸着红油,蒜汁,辣椒油等调料调制的蘸水,味道特别好.还有一种吃法是将煎饼浇上蒜汤,汤汤水水下肚别有一番滋味。

六.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玉米

佳县玉米

玉米从明代起已在本县种植,它以其产量高、适用广、耐干旱等特点,逐步成为农民农业生产的必选作物。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到1980年后,全县推广了高产抗病的“中单2号”优良品种,实现了全县玉米杂交化。现玉米种植面积约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左右,年产量在1500万公斤以上,单产一般400—800公斤。毛国川、五女川一带是玉米的主要产区,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县的60%以上。

七. 陕西省 榆林 吴堡县 吴堡红枣

吴堡红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吴堡红枣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曾以地方向朝廷进贡。《诗经》中“八月剥枣”说的就是黄河中游河谷一带的红枣,吴堡就位于这一地域,为世代产枣之地。另据《榆林县志》记载,距今1400多年前的北朝,吴堡这一带进入红枣栽培盛期。清道光年间版本的《吴堡县志》有“枣甚盛”、“枣为多,居民以此为业”等的文字记载,足见吴堡红枣在当地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吴堡红枣为吴堡县优势主导产业,全县枣树面积15万亩 , 年产鲜枣1.9万吨以上 , 主要树种有木枣、牙枣、团枣等。其中木枣占全县枣树栽植总面积的95%以上。红枣果皮较厚,肉厚而坚,含水量低,味甘甜,适于阴晾干枣,又宜鲜食加工,还可入药治病。红枣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吴堡红枣

地域范围

吴堡红枣生产区域位于陕北东北部,主要涉及吴堡县宋家川、寇家塬、郭家沟、辛家沟、张家山、岔上等6个乡镇221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东经110°32′-110°47′,北纬37°26′-37°43′,东以黄河为界,西至张家山镇张家沟村,南至宋家川镇杨家店村,北至岔上镇樊家坝村,总面积20万亩,年产鲜果2.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吴堡红枣果形美观,近圆柱形;果个均匀,单果重15g左右;果色暗红,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厚,棉软味甜;适宜制干,制干率高达48.6%。干制红枣,果面褶皱较少,色泽红艳,质地细密,富有弹性。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吴堡红枣营养丰富,干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71.1%-81.1%,总糖含量达58.5-68.5g/100g。 3、安全要求:吴堡红枣的产地环境符合NY 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有机红枣生产技术规程》,产品标准符合NY 5112-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

八. 陕西省 榆林 靖边县 榆林炸豆奶

炸豆奶是陕西榆林传统风味小吃。以豆浆,鸡蛋,绿豆淀粉为原料,经炸至而成。

其做法是:取浓豆浆置碗中,磕入鸡蛋,再将绿豆淀粉糊加入,搅打均匀,即成鸡蛋豆浆。炒锅置火上加豆浆,白糖,用旺火烧开,缓缓加入制好的鸡蛋豆浆,边倒边用手勺在锅底轻轻搅动,见豆浆已成糊状时起锅,倒入方瓷盘内,使其冷却成冻状,即成豆奶。案板上撒一层白干面粉,将冷凝的豆奶扣翻在面粉上,再撒上一层面粉,切成4厘米的宽条,放入面粉中裹匀。炒锅置火上,放入熟猪油,逐个下入豆奶条,炸至漂浮油面,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撒上白糖即成。

其特点是:外焦里嫩,香甜适口,味道甘醇。

九. 陕西省 榆林 子洲县 圪凸

圪凸

圪凸是一种家常吃食,它是用荞面做的。将荞面用手指捻成小拇指蛋儿大小的卷儿,下到开水锅里煮食,有点儿像西安市街头卖的麻食。若倒入羊肉汤更为好吃,民歌中有“荞面圪凸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的话,这倒符合饮食烹调中“调和鼎鼐”的道理。荞面与羊肉汤搭配珠联璧合,有相得益彰之妙处。将碗豆和小麦按各半兑在一起,推磨成面,再加少许沙蒿面。将面擀薄切细,下出的面不仅有麦面的筋道,而且还有着特殊的豆香味儿,因而群众特别喜食杂面。

十.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干瓜条

干瓜条将西瓜皮刮净红瓤,削去绿皮,用小刀转着割成长条,烈日晒干即为干瓜条。食时,先把干瓜条用温水泡软,切段。可烩,可炒,也可调。凭爱好选择吃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