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平顶山特产牛肉 平顶山特产便于携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平顶山特产牛肉 平顶山特产便于携带更新时间:2022-12-16 17:21:20

一.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汝瓷

汝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坯质好、质明亮、面下呈斑点、隐纹、冰花。为历代珍品。产于汝州市。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第一批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物产丰富的汝州本是商贾集聚之地,文化积淀由来已久,贞观盛世使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汝州陶器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业的兴盛,从汝州瓷业的兴盛说明汝州早在远古时代,造瓷工艺已较先进。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微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汝瓷”烧造地

北宋时间,北方烧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时属直隶州即现今的汝州市),当时(公元1102—1127年)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现今宝丰县)、鲁山县、汝阳县(伊阳)、叶县、襄县等地(据《中国美术史》记载)。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南北两大瓷区;北区从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区张公巷、文庙,大峪乡的东沟、陈家庄至黄窑到临汝镇的坡池;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严和店起沿东南方向延伸至罗圈、桃木沟和清凉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炉。鼎盛时窑炉达到了300多处,影响扩及到内乡、宜阳、新安及黄河以北等地,是汝窑生产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汝州东北方烧造的是稍有花纹装饰的青瓷,釉色极润泽而带葱绿是早期的产品;南方烧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装饰,隐隐浮现在透明的艾绿釉之下,但制作时代可能晚到南宋;市区出土的大多是汝窑新窑器,多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

烧造“汝瓷”主要原料

唐代,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黄长石、砂岩石、半坡土、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汝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汝州城北的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残破的天蓝釉汝瓷碗,属晚唐时期产品。1988年9月于鲁山县段店古窑址,亦发现残破天蓝釉汝瓷缸,属唐代早期产品)。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窑”。 “汝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是古陶瓷中罕见的珍品。

相关历史记载资料

宋·周辉《清波杂志》、陆游《老学庵笔记》、周密《武林旧事》、杜绾《石谱》、欧阳修《归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论》、《正德汝州志》等书,曾记载有汝瓷的始况。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宋人叶寘《坦斋笔衡》清说郛本,曾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的赞语。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民国27年到30年(1938至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 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

二. 广西 桂林 平乐 玉竹煮牛肉

传统家常菜。采用玉竹、牛肉、精盐、汤水作原料。将玉竹放入瓦罐中加汤煮出味, 再加牛肉及佐料煮至肉烩汤浓,即可装碗上席。具有养胃益气、滋补健身功能。( 桂林)

三. 河南省 平顶山市 舞钢市 舞钢响石

舞钢响石是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约在距今12亿年左右,舞钢市一带沉积有泥质岩,经后期应力作用,产生很多裂纹,这些裂纹将固结的泥质岩切割成了不规则的块状。在距今6千万年到1亿年间,舞钢市南部有大面积的岩浆浸入,其岩浆热气沿岩石裂隙到达泥质岩分布区,不规则的块状泥质岩受到高温烘烤,四周被烤成厚达2—3厘米的硬壳。由于冷却较快,内部受热温度低,时间短,没有硬化,在热涨冷缩作用下,外壳与内核分离。壳内的内核形成一定的空间,内核成整块的,摇动时会发出“咚咚”的响声,成碎块的为“哗啦”声,成碎沫的为“沙沙”声。内核颜色有杏黄、淡红和灰色等。这种响石叫固体响石。还有一种属液体响石,里面是水,摇动时能听到“哗哗”的水响声。其形成地质环境同为古老泥质沉积岩受深处岩浆活动烘烤变质所致。

舞钢响石分布于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九头崖一带的山中,获取极为不易,特别是水胆响石更为稀有、珍贵。有诗云:“曾见山有洞,罕闻石中空。虽非珠玉类,可在一绝中。”舞钢响石的固体胆能涩肠止血,可治“久泻久痢、妇女崩下”等症。当地群众在山中偶尔受伤流血,常会把响石砸开,取其经过“高温消毒”的内核粉末,撒在伤口上止血,效果很好。

四. 河南省 平顶山市 郏县 萝卜炖牛腩砂锅

原料:牛腩、白萝卜。

调料:姜片、葱段、盐。

做法:

1、牛腩洗净切块,飞水后冲净,沥干,放入砂锅中;再加入没过牛肉的清水,放入葱段和姜片;

2、盖盖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煲煮至牛肉软烂,至少要1个半小时;

3、萝卜去皮切块,倒进砂锅,调入适量盐,煮开后继续小火煲至萝卜熟软即可。

技巧:

1、盐要后放,一开始就放的话牛肉不容易烂;

2、水要一次加足,多放点没关系,汤也很好喝;

3、此菜吃的是原汁原味,所以没放任何香料。

五. 四川省 雅安 名山区 蒙顶山毛峰

蒙顶山毛峰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顶毛峰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是细嫩烘青的统称。指绿茶初制中形成条索细紧,露茸毫的嫩烘青。在小叶种地区制的毛峰,外形细紧,茸毫披露,显芽锋,汤色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醇爽,叶底嫩绿明亮;大叶种制的,外形较肥壮,显露毫尖,色泽较黄或暗绿,香味较厚实。

蒙顶毛峰采制均甚精细,品质均甚优异,远在东汉时代就被称为“圣扬花”、“吉祥蕊”,采制后献给地方官。从唐朝开始作为贡茶,一直沿袭到清朝,一千多年间,蒙顶山毛峰岁岁皆为贡品。这在中国茶叶史上也是罕见的。

蒙顶毛峰外形条索紧细匀直,色泽嫩绿,鲜润显毫,香气高洁,新鲜悦鼻,汤色微黄明亮,味浓爽适口,叶底匀整嫩绿。

毛峰茶,在外形上应注重干茶色泽与嫩度。色泽嫩绿的为上品;茶绿的为中档;暗绿的为下档。条索紧结的,色泽深暗的多。毛峰在商品茶中色泽绿的价值大于色泽深暗的,故在审评时要重视色泽的绿翠程度。嫩度应是一芽一、二叶占多数,如果是一芽三叶占主体,应作大宗烘青对待。对香味的审评应注重香气的清香与滋味的醇爽程度。

六.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宝丰 王铁庄韭菜

杨庄镇王铁庄村地处宝丰县城西,频临城区西环路西侧,交通便利,1998年开始发展韭菜种植,带动王铁庄村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成为远近的富裕村。

近年来,王铁庄村两委立足地域区位优势,结合实际,理出了一条以蔬菜种植为切入点,带动村民发展韭菜种植的富民之路。该村先后筹集资金10万多元,整修水利设施,打挖机井,组织20多户村民示范引导,首先发展起韭菜种植,种植面积达40多亩,经过几年的发展,王铁庄村韭菜种植面积已达400多亩,种植农户增加到180多户,又新打机井3眼,可灌溉面积350余亩,逐步发展壮大成较具规模的韭菜种植基地,现有名优高产品种8个。各村的韭菜远销郑州、洛阳及周边市区,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地,村民种植韭菜一项每亩每年收入达到5000元左右。基地在镇党委、政府帮助引导下,建立了韭菜种植协会,筹建了信息外销驻外联络办事处,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销网络体系,农户种植经济效益连年攀升。

七. 广东省 河源 紫金 天光牛肉

天光牛肉以黄牛牛肘肉为原料,切成薄块,置盘中,佐以香料调配,待用时加少许姜片炒熟即食,美味可口。紫金一般傍晚至天亮供应,谓之“天光牛肉”。

八.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长官牛肉

长官镇牛肉品质优良,肉质鲜嫩,口感纯正,驰名中外,很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已形成以该镇为中心的“临泉县黄牛屠宰加工市场”。本镇龙头企业—临泉县肉食加工(集团)有限公司现拥有两条黄牛吊宰生产线,四部冷藏车,22个分部,库容量3500吨,平均日屠宰黄牛600头,年产鲜、冻牛肉2万吨,产值逾2亿元,其产品远销东南亚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黄牛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是阜阳市黄牛系列开发增值增效的示范区,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九.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宝丰 买根烧鸡

宝丰买根烧鸡以已故买根名字命名,为宝丰少数民族清真特色食品,以香、嫩、烂、味美而著称,已有百余年历史,2003年申请注册国家商标。买根烧鸡制作精细,原料选用生鲜活柴鸡,每只均由清真寺阿訇进行屠宰。老汤内有二十余种天然名贵佐料,煮后香味四溢,满巷皆闻,口味独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滋补强身。

十.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叶车前

系中草药,独根者系上等佳品,有利尿、止咳作用。产于叶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