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汕头 特产 汕头特产最全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汕头 特产 汕头特产最全清单更新时间:2022-12-11 13:06:34

一.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精制芋泥

甜类菜肴。精制芋泥为宴席佳品。

煎制芋泥,以淀粉质较多的槟榔芋为佳,其他芋种次之。

制作时先将芋头洗净蒸熟,剥去外皮,辗压成芋茸。先备铁锅放入猪油,随后将芋泥及白糖放如,用文火煎熬,并不断用炒勺翻搅,至芋、油、糖充分溶化融合,至有一定粘稠性和光亮度即成。

以芋泥、玻璃芋泥、金瓜芋泥和清汤芋泥等多样品种,其特点是柔软滑润,甜而不腻。

二.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上坑姜薯

上坑姜薯

河溪上坑所产姜薯是潮阳特有而闻名国内外的优稀名蔬。姜薯对地土要求严格,整地费工,故种者甚罕。上坑只有坑尾、顶乡、坑仔等坑廊田最宜种植,上坑姜薯状似淮山而略小,品种以“长蒂”为上乘,皮薄肉白,粉多且有粘性。刨片煮甜汤,卷曲酥脆,滑润清爽;切块甜炊,清甘可口,风味独特;碾成薯泥,做成甜五果,是喜庆宴席上常见之佳品。潮人喜食姜薯,且有除夕“围炉”和正月初一吃甜姜薯、初一至元宵以姜薯汤款客的民俗。回乡探亲的华侨、外籍潮人和港澳同胞都喜欢带姜薯回旅居地,让亲友品尝,以唤起游子眷恋故土的乡思。

三.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酥皮蟹盒

酥皮蟹盒

酥皮蟹盒主料:面粉400克、猪肉150克(去皮)、熟蟹肉100克、荸荠肉100克、鲜虾肉150克、湿香菇50克、猪油1000克(耗250克)。

配料:味精、胡椒粉、湿淀粉、芝麻油、精盐各少许。

做法:1、将猪肉、蟹肉、虾肉、香菇、荸荠肉均切细粒,用淀粉水拌过,下鼎炒香,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芝麻油和湿淀粉(少许)调成馅料。2、取面粉160克,加入猪油80克拌和,搓成酥心,又把面粉240克,加入猪油80克和清水90克拌成面皮。3、将酥心、面皮各分成24件。用面皮包上酥心,用棍子擀薄摊开,卷起再擀,再卷起,用刀一切为二,逐件擀成薄圆形。4、先取1张皮子,放入馅料,再取1张皮子覆盖在上面,四周捏紧,再卷成花纹边,制毕后,下六成热油鼎,用文火炸至金黄色取出,沥去油便成。

特点:色泽金黄,馅香皮脆。

四.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米糍

民俗小食。流行于澄海市隆都及莲阳等地。以糯米磨粉,加水搅拌成软块状,煮熟后再反复揉拌,作为皮,以加油的甜豆沙作馅,再用扁圆体木模印制而成。

这样制成的米糍,历来以隆都的最为闻名。

还有一种莲阳等地出产的米糍,不加馅,只用上述糯米粉软体捏成圆粒状或圆扁状的一口大小的团块,外楷撒芝麻油和芝麻花生糖粉。两种米糍皆香、甜、柔、滑。

五.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潮汕白果桃

皮用料:粘米粉加入少许生粉搅匀,用温水冲泡搓成团,分为若干小块按压成薄饼状,用水下锅煮熟捞起,加入适量干粉搓匀待用
馅用料:糯米、板粟、莲只、腰果、虾米、精肉碎、湿冬菇丝、精盐、味精、胡椒粉
制作:先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约30分钟后放入蒸笼炊约20分钟至熟透成饭取出,起镬下油,将湿冬菇丝爆香,分别投入精肉碎,虾米,再下板粟,莲子,腰果,小炒调味后加入蒸熟糯米饭搅匀成馅待用。将皮料分成各小粒,搓圆按压成小碗形,将馅料包入其中,取适当桃果印轻轻压成形取出,摆放入蒸笼中炊约15分钟至熟取出便成。食时,可煎可蒸,淋上甜鼓油,味道更佳
特点:皮薄可蒸,是地道的潮汕民间传统小食之一,备受港、澳、台同胞的青睐
此外,还有马蹄糕、羔烧芋头、拼盘、虾卷、虾饺、芋泥也是潮汕著名的小吃

六.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苏南豆(麻)薄

苏南豆(麻)薄

苏南麻、豆薄酥系澄海县苏南糖果厂出口之名优品种之一,采用精选乌、白芝麻、花生、白糖和麦芽精制而成,其制法可谓集苏南所有老饼店之传统工艺优点于一身,以

薄、酥、香

的特点而闻名于世,为饮茶佳品。苏南麻、豆薄酥还因其具有益胃润脾清肠等功能,故除远销世界各地外,近年特别畅销中东一带,成为中东人

每天必食

之佳品,今出口量大为增加。

七.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公固鹅肉

公固鹅肉

松发卤鹅又名

公固鹅肉

,因其

咸、香、瘦、烂

之食质美味而驰名潮汕乃至东南亚等地。

创始人许松发,澄海县苏南许居村人。清光绪年间,许松发在家乡敕书楼巷开店卤鹅,该店无论选材配料,还是炖制功夫,均特别严格,首先分春夏秋冬四季选鹅,其标准每只在14至18市斤方能合格,将鹅杀血涤净阴干后,以丁香、川椒、肉桂等18种名贵中药及特制鱼露、鼓油为佐料,按比例添水下锅,放入秘传

卤母

。炖锅用薄铁皮制造,每锅放进肥鹅两只,旺火煮沸后,抽火文炖,因常发

公公固固

之声,故唤

公固鹅肉

,今松发子孙继操旧业,仍在救书楼巷开店,销路甚畅。

八.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油泡鲜鱿

油泡鲜鱿

用料:
    鲜鱿鱼(去头)500克,蒜米100克,味精10克,生油1000克(耗150克),红椒末、胡椒粉、芝麻油、淀粉水少许。

制法:
    (1)先将鲜鱿鱼头用清水洗净去膜后,拿上砧板用斜刀放横直花纹,切成三角块,盛在碗里,蘸上薄淀粉水和味料待用。
    (2)将鲜鱿鱼放进油鼎用温油溜炸捞起,把蒜米、红椒末放进鼎里炒至蒜米变成金黄色。
    (3)将鱿鱼倒进鼎里,用手勺推动,再加入味料(味料要先对在碗内淋入),即炒即起。

特点:
    爽脆香滑,滋味浓郁。

九.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双烹粽球

端午节,潮汕也有吃粽子的习俗。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而一种叫“双烹”的粽子在潮汕最富盛名,“双烹”粽子的主要特色在馅料,一个粽子的馅,三分之一的甜馅和三分子二的咸馅。甜馅主要是水晶馅、乌豆沙馅或红豆沙馅和甜糯米;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腊肠、翅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肉。一个粽子要同时显出咸、甜两味,就必须将咸、甜两种馅料和在一起,但又不能搅均。“双烹”粽子一口咬下去,即甜滋滋,又香喷喷,深受汕头人和海外潮人的喜爱。

引用

主 料:糯米、猪五花肉、香菇、虾米、咸蛋、红豆沙。

做 法:先将糯米用水浸3小时,晾干,放炒锅中用蒜头朥炒香,调入鱼露,把竹叶折成三角斗形袋状,先放入炒好糯米,再放入猪五花肉、香菇、虾米、红豆沙、咸蛋仁等馅料,再放糯米,包好用咸水草扎紧,用水煮半小时或上蒸笼蒸半小时。用蒸笼蒸效果较为干爽。

特 点:潮州“双烹粽球”和其它地区粽球不同之处,在于它更讲究“色、香、味、形”。“双烹粽球”用咸水草把粽球扎得很紧,共有四个角,其中一个角最长,把这个角的竹叶打开,便露出黑的香菇,白的猪肉,红的蛋仁、豆沙、虾米,五彩缤纷,十分好看。

点评:潮州粽球称为“双烹粽球”,这是因为每一个粽球中,都同时有咸、甜两种馅,甜馅为红豆沙,咸馅为咸蛋仁。

备 注:制作“双烹粽球”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每个粽球约需15克的红豆沙,搓成一小圆球,用猪朥网包好,再放入粽球中。这样用猪朥网把红豆沙和糯米隔开,避免糯米碰到甜的东西,难以煮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