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伊春市上甘岭有什么特产 伊春有哪些适合带走的特产品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伊春市上甘岭有什么特产 伊春有哪些适合带走的特产品种更新时间:2022-12-11 17:01:03

一. 黑龙江省 伊春 伊春区 伊春松子

伊春松子

松子是红松树的果实,又称海松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松子既是重要的中药,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

明朝李时珍对松子的药用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海松子,释名新罗松子,气味甘小无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肥五脏,散诸风、湿肠胃,久服身轻,延年不老。”可食用,可做糖果、糕点辅料,还可代植物油食用。松子油,除可食用外,还是干漆、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松子皮可制造染料、活性炭等。总之,松子是林区经济价值很高的一宝。

我国是出口松子仁的主要国家,伊春是红松子的主产区。

二. 黑龙江省 伊春 美溪区 狍肉烩萝卜

狍肉烩萝卜是伊春当地的特色名菜。狍子肉本身营养丰富,但如果烹饪不当,就会有动物异味,所以家常菜中很少有人尝试,既是当地人,如果要吃狍子肉也多是到饭店。伊春的狍肉炖萝卜,不但好吃,而且具有益气补血的药用作用,50元左右一大碗,虽然不便宜,不过此等特色,值得一尝噢!

三. 黑龙江省 伊春 西林区 红松果仁

伊春是红松的故乡,盛产丰富的松籽,西林地区年产松子2000吨以上,松仁达到500吨,有充足的原料保证。

红松果仁是采用松之果实,精心加工而成,果仁完整、奶白亮色、口感圆柔、香甜可口、回味绵长,具有补气、益血、强心健脑、滋润皮肤、开发智力等功能,还具有延年益寿、减肥等功效,是保健营养佳品。本品无污染、纯正天然,是绿色保健食品。

四. 黑龙江省 伊春 带岭区 炖山珍

炖山珍的原材料有五花肉、蕨菜、木耳、榛蘑、刺嫩芽、银耳、鲜蘑、胡萝卜以及花椒、大料、葱、精盐、味素和酱油等调料。将五花肉煮熟切成薄片,其它野菜洗净切段备用。将葱姜、花椒、大料炸香,加入鲜汤,放入主配料,大火烧开,小烧炖制入味即可。

五. 黑龙江省 伊春 金山屯 酸汤子

酸汤子是纯正的满族小吃,也是玉米面制成的,形状和颜色都类似馇子,比馇子粗些,颜色浅些。因为经过发酵,味道要比馇子酸很多。它的做法是把玉米在水里浸泡一星期左右,之后用磨磨成水面,再用细纹布袋将水面里的粗渣子过滤掉,然后把过滤后剩下的细面放在缸里进行发酵,到有点酸味的时候捞出来,就变成汤面了。

现在这酸汤子不仅在满族的庄户人家能吃到,到城里的满族风味饭店里也可以点到这种食品。吃惯了大鱼大肉,冷不丁吃顿酸汤子再就点小咸菜或者青菜什么的,还真对味。

六. 黑龙江省 伊春 南岔区 脊丝蕨菜

脊丝蕨菜菜品色泽鲜艳、嫩脆润滑而且营养丰富。做法:把新鲜的蕨菜用开水焯好,然后把猪肉切成丝状,再加上盐、味精等调料一齐下锅共炒,特别要加醋再出锅。这样就可食用了。

蕨菜有安神作用: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蕨菜叶是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吃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但干蕨菜或用盐腌过的蕨菜在吃前最好用水浸一下,使它复原。常见的吃法有滑炒脊丝蕨菜、蕨菜扣肉、凉拌蕨菜等。

七. 黑龙江省 伊春 红星区 香辣蕨菜

香辣蕨菜,原料:蕨菜200克,香辣酱20克,盐、味精、葱丝各少许,色拉油30克。制法:将蕨菜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后入冷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切寸段备用。炒锅上火,倒入色拉油,油热入香辣酱和葱丝煸炒出红油,入蕨菜段翻炒几下,入盐,味精同炒片刻即成。

八. 黑龙江省 伊春 乌伊岭 伊春牛肝菌

牛肝菌是世界性著名的优质食用菌。其菌体粗状、菌肉肥厚、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干品含有29.70%蛋白质,22.62%的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就有7种,占总量的41.91%,以及10种其它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该菌所含主要挥发性香味物

质1-辛烯-3-醇(占挥发性物质的49%)和吡嗪类化合物,构成了纯香浓郁的特有风味。

该菌有很好的药用效果,具有清热除烦,养血生津、去风散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美容养颜、抗流感病毒、抗衰防癌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防治感冒等,还可治妇女白带症、不孕症。据专家测定,其水提取活性物质,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90%。

九. 黑龙江省 伊春 西林区 林区山葡萄

山葡萄,是伊春林区广泛分布的野生浆果之一,经济价值很高,含糖、有机酸、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营养丰富。上葡萄酒在葡萄酒中独树一帜,不但深受国内市场欢迎,还远销国际市场。

十. 黑龙江省 伊春 嘉荫县 嘉荫水稻

嘉荫水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嘉荫水稻

地域范围

嘉荫水稻产地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县所辖3镇6乡:乌云镇、朝阳镇、乌拉嘎镇、常胜乡、沪嘉乡、向阳乡、红光乡、青山乡、保兴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29°09′-130°45′,北纬48°07′-49°25′,全县平均海拔230米左右。嘉荫县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以黑龙江为界。西至常胜、沪嘉、青山分别与逊克县、汤旺河林区接壤,南至乌拉嘎、保兴与鹤岗、萝北接壤,区域保护面积150000公顷。生产面积800公顷,年总产量48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嘉荫县多为黑钙土、沙壤土,pH值在6.5-7.5左右,土壤肥沃、耕性良好,嘉荫县地势走向西南高、东北低,小兴安岭余脉呈鸡爪状向黑龙江边延申,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漫岗平原相间,西南部守虎山。

(2)水文情况:嘉荫县水资源丰富,除黑龙江流经本县245公里之外,直接流入黑龙江大小河流有26条。以黑龙江水、地下水为主要水源,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的一级标准和生活饮用水GB5749的标准。嘉荫县是农业县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大型工业污染企业,几乎没有污染,因此,水资源保持良好。

(3)气候情况:嘉荫县地处北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区,由于地势和地形的

变化,使嘉荫县气候差异很大,致可分为二个小气候区。一是位于小兴岭北

坡的青山乡、沪嘉乡西南部、常胜乡西部、乌啦嘎镇大部、红光乡西部、保兴乡西南部属山地小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多雨。积温10≥1600℃左右,无霜期90天左右、降雨量530毫米左右。二是常胜乡东北部、乌云镇、向阳乡、红光乡东部、朝阳镇、保兴乡东部地区。冬季,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入,风大、严寒、干燥。无霜期120左右、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全县平均无霜期115天、年降雨量588毫米,年日照时数2377小时。

(4)人文历史情况:据1992年县志记载,嘉荫县农业发展的历史很短。解放前,采金工作用的粮食多数靠外进。1927年全县百多户农民仅有3000多亩耕地。解放后,农业生产发展迅速。耕地面积由1949年41700亩发展到1985年393000亩,到目前为止,嘉荫县耕地面积已达1316200亩。粮食主要作物是大豆、水稻等。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在全县各乡镇选择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的土壤,应符合NY5116-2002的规定。

(2)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选用抗虫、抗病性强的品种,并注意定期更换。

(3)生产过程管理:

A、合理稀植

直播稻:播种量常规稻为每667m23kg-4kg,杂交稻2kg-2.5kg。提倡采用生物种衣剂包衣的种子,以防地下害虫危害。要求注意播种质量,确保全苗。播种出苗后应及时疏密补空。移栽稻:早、晚稻种植密度常规稻一般为每667m22万穴,每穴3本-4本,杂交稻为每667m21.5万穴-2.0万穴,每穴1本-2本;单季稻为每667m21.2万穴-1.7万穴,常规稻每穴3本-4本,杂交稻1本-2本。提倡宽行窄株或宽窄行种植,移栽规格早、晚稻为25.0cm×13.3cm-16.7cm或(33.3cm+16.7cm)×13.3cm-16.7cm,即行距25.0cm,

株距13.3cm-16.7cm或宽行33.3cm、窄行16.7cm、株距13.3cm-16.7cm;单降稻为25cm-30cm×16.7cm或(33.3cm+16.7cm)×16.7cm。超级稻优质稻起畦超稀植栽培,移栽规格33.3cm×20.0cm-25.0cm,每667m20.8万穴-1.0万穴,每穴2本。

B、平衡施肥

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提倡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氮∶磷∶钾(N∶P2O5∶K2O)一般为1∶0.5∶1。严格控制施氮和施肥总量:每667m2大田施肥总量为早、晚稻控制在纯氮(N)8kg-12kg,磷(P2O5)4kg-5kg,钾(K2O)8kg-12kg,单季稻控制在纯氮(N)12kg-15kg、磷(P2O5)6kg-7kg、钾(K2O)12kg-15kg,施硫酸锌1kg-2kg。施肥方法:施足基面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一般氮肥用50%~70%作基面肥,20%-30%作分蘖肥,10%-2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基、蘖肥各占50%。也可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将专用复配肥料在平田时一次性施入耕作层土壤,但在砂壤田不宜采用。

C、合理灌溉

灌溉水质要求:应符合NY5116-2002的规定。灌溉方法: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和壮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D、有害生物控治技术

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稻蟹等)结合、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生物防治: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代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持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药剂防治(病害):稻瘟病依据GB/T15790的规定,

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每667m2用三环唑20g-25g或稻瘟灵28g-40g喷雾防治。稻纹枯病依据GB/T15791的规定,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抽穗期,当分蘖期丛发病率在15%~20%、孕穗期30%以上时,每667m2用井岗霉素10g-12.5g加水50kg喷雾1-2次,低于此指标可以不施农药。白叶枯病在白叶枯病常发区,于发病初期每667m2用叶枯唑30g-40g加水50kg喷雾防治;尤其在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之后,水稻叶片受到损伤,应及时喷施上述药剂,防止病情暴发。恶苗病采用抗二硫氰基甲烷或咪鲜胺溶液浸种。稻曲病在孕穗中、后期每667m2用井岗霉素10g-12.5g兑水50kg对穗部进行喷雾。药剂防治(虫害):二化螟依据GB/T15792及NY/T59的规定,在稻苗枯鞘高峰期,每667m2用杀虫双36g-45g或杀虫单45g-55g或三唑磷20g兑水50kg喷雾,但蚕桑养殖地区不宜使用杀虫双、杀虫单。三化螟根据虫情预报,掌握在螟卵孵化初盛期,每667m2卵块发生量在50块以上的田块进行药剂防治,药剂种类同二化螟。稻飞虱依据GB/T15794的规定,当百丛虫量达1500头-2000头,每667m2用噻嗪酮7g-10g或吡虫啉1.5g-2g兑水50kg,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稻纵卷叶螟依据GB/T15793的规定,掌握在主害代1、2龄幼虫盛发期(稻叶初卷期)。当分蘖期百丛幼虫65头-85头、孕穗期40头-60头以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杀虫双、杀虫单;此外,也可用毒死蜱32g-40g兑水50kg喷雾稻株中、上部。稻蓟马在苗期出现叶尖卷曲率在10%以上、百株虫量300头-500头以上时,用杀虫双27g-36g或丁硫克百威或吡虫啉1.5g-2g兑水50kg喷雾。杂草防治:秧田杂草于播种后0-10d,每667m2用杀草丹乳油100g-125g、禾草敌乳油96g-140g或丁草胺30g或苄嘧磺隆1.5g-2g兑水30kg喷雾。移栽前杂草在移栽前2d-10d,每667m2百草枯20g-40g兑水50kg细喷雾,杀灭田间杂草。本田杂草于移栽后5d-10d,每667m2用禾草丹乳油100g-125g或吡嘧磺隆6.25g或田草光(苄嘧磺隆与丁草胺复配剂)25g-30g拌化肥或细泥土30kg撒施。

(4)产品收获:实行无公害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

(5)生产记录:对嘉荫水稻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全面记载,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水稻所生产的大米,形状纵长,长度约为0.8mm左右,宽度为0.3mm左右白色颗粒。

(2)内在品质指标:嘉荫水稻生产的大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3)安全要求:嘉荫水稻严格按照《嘉荫县无公害水稻生产操作技术规程》NY5115-2002进行操作,严格执行肥料使用的标准NY/T496。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标准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嘉荫水稻收获后,脱粒进行包装,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产品使用“嘉荫水稻”农产品地理标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