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信阳西九华山特产 信阳特产在哪里买比较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信阳西九华山特产 信阳特产在哪里买比较好吃更新时间:2023-02-02 20:36:52

一.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炖菜

商城炖菜是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的。商城炖菜,半汤半菜、原汁原味、酥烂鲜香、肥而不腻、鲜而不腥、口味醇厚、易于消化、营养丰富,适合养生保健。商城县赢得“商城吃家”之美誉,获得“河南省炖菜之乡”之殊荣。

商城地处大别山北麓,位于淮河流域上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食物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朴实的风土人情,地方传统菜精华与满清宫廷名菜的完美融合,造就了商城独特的饮食文化,形成以炖为主,炖、炒、焖、炸、蒸等多种烹饪技法并存,融南北风味于一体的饮食风格,成为“信阳炖菜”之发源地,赢得“商城吃家”之美誉,获得“河南省炖菜之乡”之殊荣。

商城炖菜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抗日,发展于当代。千百年来,商城民众秉承原汁原味理念,精心制作商城炖菜,最终形成以清炖为代表的菜点风味流派,与东北炖菜、华南炖菜具有本质区别,在华厦5000年厚重的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

商城炖菜口味广泛接纳。原汁原味和清香鲜嫩的口味特点,符合商城及周边地区民众饮食习惯和时尚潮流,被区域外更大范围民众认同和接纳。

商城炖菜产品种类丰富。现流行的炖菜有原汤、奶汤、清汤、红汤四大类一百余品种,以原汤类炖菜为主,占炖菜产品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

商城炖菜原料选取严格。以选择鲜活品为主,主要选用本地产原生态的畜禽类、水产类、植物类和真菌类原料。

商城炖菜讲究火候运用。制作以鸡、鸭、鱼、肉为主料的原汤类炖菜,对火候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情况下,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中火撇去浮沫,后改用小火慢炖。

商城炖菜调料使用慎重。一般只使用葱、姜、盐、食用油等基础调料,不使用辣椒、胡椒、大蒜、酱油、生抽等调料。少数以鱼、肉为原料的炖菜制作,除使用基础调料外,加用少量料酒、糟米酒、香醋等调料。

商城炖菜适合养生保健。现流行的多数品种为多汤汁炖菜,半汤半菜、原汁原味、酥烂鲜香、肥而不腻、鲜而不腥、口味醇厚、易于消化、营养丰富,适合养生保健。

二. 河北省 石家庄 高邑县 西富村花盆

西富村乡:优质花盆

三. 河南省 信阳市 浉河区 信阳根艺

根雕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形式。信阳地处大别山腹腔地,根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从事根雕艺术创作的好地方。现在常用的根雕树种就有檀木、女桢、杜鹃等十多种。信阳根艺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它虽“土”,但令人爱不释手,从色、形、质、味、韵等方面都保留了根料的自然天趣,给人以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和艺术感染。( 信阳)

四.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枣锅盔

工艺:烙焙法

枣锅盔的制作材料:面粉2000克,老酵面150克,红枣1750克,白糖150克,玫瑰、饴糖、芝麻各50克,青红丝25克,食碱适量。

特色:外酥香,内软甜,味美可口。

制作方法:

1.将老酵面澥开倒入盆内,将面粉倒入,对水和成面块(500克面对水150-200克),略饧后加入适量碱水,放入干面粉揉匀。

2.红枣洗净煮熟,捞出晾凉。将面团分成3份,其中1份擀成圆片,将枣立着均匀地排在上面。另一份擀成圆片,切成长条,每排一圈枣,用长面条紧贴一圈,固定枣的位置,并和下圈枣隔开,同时撒入玫瑰。枣排完后,将剩下的一面也擀成圆片,并稍大于底面皮片,盖在枣的上面,将周围包住,制成“枣锅盔”。

3.枣锅盔放入平底鏊里,用小文火烙制片刻,即在面上撒少许水,粘上芝麻,翻身烙另一面,待花纹起匀时,再翻个身,并垫上垫圈,继续烙30分钟左右,待呈柿黄色、锅盔熟时,将鏊端离火口,刷上糖稀,撒上白糖和青、红丝即成。食时切成长方块。

制作要领:

1.面团要揉匀饧透,揉至光滑为宜;

2.烙制时火不宜太旺,以免焦煳。

五.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呼噜汤

“呼噜汤”名甚怪,却是取其喝汤时“呼呼噜噜”的声音为名,颇为形象。试想,数十人围坐一堂,捧一碗爽口的热汤,送至唇边,引颈一吸,那呼呼噜噜的声音岂不是一曲动人的合声?

呼噜汤并不算有名,有小家碧玉的感觉,在河南,仅我的家乡信阳地区固始县大为流行。固始偏居豫东南,与湖北相邻,饮食习惯大别于豫中豫北等地,口味偏于清淡。呼噜汤正合了这种饮食风情,以红薯粉勾芡,混入滚沸的鸡汤,成浓汁状,添加海带丝、豆腐皮儿、肉沫、炒黄豆、粉条子、豆腐丁等物,主料与糊辣汤相似,却只在香辛料上有所区别,仅放入少量茴香、胡椒、辣椒和食盐,以使其味偏于清淡,适合早餐所食,起开胃作用。最有特色的便是,汤中以漏勺淋入蛋花,均

匀有致,在一锅奶白色的清汤之上,莹白的豆腐丁、深绿的海带丝、浅黄的豆腐皮儿、淡粉的肉沫、焦黄的炒豆、黄白相间的蛋花,色调绚烂清新,俨然一幅恬淡的水彩画儿,自然引得食欲大动。

家乡人多好此汤,清晨围坐于街边,呼唤一声,汤碗便呈上来。家乡人精细,对饮食颇为讲究,既要味又重形,连那盛汤的碗也小上许多,且多为细瓷,或青瓷印花,或白瓷套蓝,比不来北方的碗大而粗犷,一色的黑釉粗陶,尽显古风。喝汤自然要配上主食,便有那烙饼蒸馍的与卖汤的搭伙儿共营生意。馍多为地锅柴火蒸制,靠锅边馏水,半蒸半烙至一面焦黄,或用篦子架于水上,蒸得松软;另有“转馍”,类似于北方的烧饼,却是用和好的面盘成长条状,在平底铁锅中盘成一团,淋油后文火烙成双面焦酥。也有油条、糖糕、糍粑等小食可用来配上呼噜汤同食。

汤味清淡鲜甜,馍多松软焦香,一同食来,没有强烈的口感刺激,却于那清清淡淡若有若无的味儿中品出生活的许多意趣来,这也造就了家乡人恬淡的心性和厚道的人品。以汤之不同,划分地域,区别民风,也是很有道理可循的。

六.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西枫斗

广南西枫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药典记载的石斛植物有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等5种。其中铁皮石斛(加工成品称铁皮枫斗)最为珍贵,是石斛中的极品,因其苛刻的生长环境要求和过度的采挖,资源已十分稀少。《本草图经》云:“石斛,今荆、湖、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多在山谷中,五月生苗,茎似竹节,节节间出碎叶,七月开花,十月结实其根细长,黄色。”据《广南府志》记载,从明朝起,广南黑节草就开始外销,民国时期本地商人将鲜黑节草运销沪、杭等地。黑节草加工成西枫斗是云南省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拥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同时也是提取物制成“脉络宁”的重要原料。

“黑节西枫斗”的原料是黑节草(兰科石斛属),附生草本植物,茎多节,呈绿褐色,有明显纵向沟条纹,丛生。生长在海泼1000~2000米多雾的山林地区,附生在麻栎树或追栗树上。《本草纲目》曰:“石斛丛生石上,其根纠结甚繁,干则白软。其茎叶生皆青色,干则黄色,开红花,节上自生根须。人亦折下,以砂石栽之,或以物盛挂屋下,频浇以水,经年不死,俗称为千年润。”春末夏初或秋季,采摘草质最佳,每株草一年采摘一次。因限于特定的环境气候,生长数量少,优质草更少。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广南人民充分利用本地石斛植物资源,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加工环节和技术,生产出天然药用饮品“铁皮枫斗”。产品远销国内外,至今仍是云南省独特的名贵饮品。西枫斗的饮用方法跟饮茶一样,但比茶叶耐泡,可以连续泡用两至3天。广南西枫斗分“黑节西枫斗”和“吊兰西枫斗”两个品种。按质量分三个等级:一等品用优质黑节草鲜品全茎加工而成,一株草的茎部恰好可加工成一粒两圈半的螺旋状成品,经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每粒成品均可伸展出龙头凤尾状;二等品经开水冲泡后,螺旋颗粒伸展呈有龙头凤尾或有凤尾无龙头状,因系草茎下半部或上半部加工而成;三等品系茎的中部加工而成,在开水中浸泡后,只伸展出龙身,无龙头凤尾。西枫斗具有清热解暑,滋喉润声,生津散结,消散肿瘤的独特功效,主要用于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含有多种生物碱,如石斛碱、石斛次碱、石斛胺等,此外,还含有石斛多糖、总氨基酸等,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抗衰老、补五脏虚劳、改善糖尿病和萎缩性胃炎症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而名扬海内外。越南胡志明主席还与铁皮石斛有着亲密的缘分,在胡志明执政生涯中,曾经多次到过中国,与毛泽东、1等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胡志明晚年身体状况欠佳,我国领导人对他的健康极为关注,于1968年派出国内最高水平的医疗专家赶赴越南。当时,这个来自中国的专家医疗组一直守护在胡志明身旁,照顾胡志明的身体。1969年8月下旬,79岁高龄的胡志明病情恶化。尽管中国医疗组全力抢救,可是1总理仍然不放心,于8月24日和26日接连派出了第2个和第3个医疗组。8月31日,1又派出当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著名专家吴阶平教授乘专机到河内送急救药品。其中急救药品中就有铁皮石斛(拯救仙草),并进一步了解胡志明的病情。1亲自听取了吴阶平的汇报,同时召集有关专家研究讨论,前后用了5个小时。最后,决定再派吴阶平教授率第4个医疗组,携带部分专家和器械、药品,于9月2日清晨乘专机赶往河内抢救。遗憾的是,第4个医疗组的专机刚刚飞到广西上空,就得知胡志明已于当天上午9时47分停止了呼吸。结果,飞机不得不掉头返回北京。

广南西枫斗是国内外知名的天然药用名贵饮品,一直都是外贸出口物资,由当时的广南县外经贸公司组织外贸出口收购及调运工作。而广南加工西枫斗,已有90多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西枫斗远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到1961年,县外贸开始收购野生鲜草加工。据了解当时情况的陆永华老人说:“外贸公司成立了加工西枫斗的一个小组,有10多人,职工到公司领起收购来的野生黑节草,分散到每家每户进行加工,在规定的时限,上缴加工好的成品,而职工以加工多少记酬劳领工资。”这种方式从1961年一直持续到1985年结束。《广南县志》记载:1961~1965年收购加工的西枫斗211公斤;1966~1971年收购239公斤;1971~1975年收购280公斤;1976~1980年收购200公斤;1981~1985年收购148公斤;25年间共加工收购外调出口西枫斗1087公斤。广南的黑节草(西枫斗)草质最好,肉头厚实,年可零星收购鲜草1000公斤左右,全靠手工生产,加工细致而讲究技术,原料取舍按每株草的长短、粗细和质量取材,一般10公斤鲜草加工1公斤成品,优质草可达8:1。

因产品少而功效奇,价格昂贵,多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大多销往港、澳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上流社会中高层人士享用,或为国内外一些著名歌唱家、京剧表演艺术家保嗓润喉的良药,一般市场上很难见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广交会上与外商的成交价为每公斤上品3600美元,曾以每公斤兑换12吨小麦,从国外换回一批粮食。上个世纪80年代初,1元帅、杨成武上将曾先后通过有关部门指名购买广南西枫斗,从广南买去一、二、三等品各1公两。当时省委书记安平生曾专程到广南视察西枫斗的生产加工情况,并作了发展生产的指示。1983年6月,县林业部门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首次在广南六郎城后山人工栽植黑节草试管苗5688株。通过一个生长期后的调查,成活率为14.47%,为后来的人工栽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02年,广南县组建了鑫茂民族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合并整合为广南云大石斛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1月由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南县中医院共同出资成立云南南草堂药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完成了500亩铁皮石斛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前期基础设施工作,规范种植大棚200亩,并按科学化、规模化种植铁皮石斛组培苗40余亩,成活率达到98%以上。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已收集到了大量的石斛种质资源,年可育苗120万瓶,约6000万株,年产值1200余万元。如今,0广南县委、县人民政府把铁皮石斛列为该县的重点产业规范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种植奖励政策。并决定打造为铁皮枫斗药物经济园区,带动该地区群众致富,经济发展的短、平、快项目。

广南西枫斗

广南县经济作物工作站

12756237

西枫斗

七. 河南省 平顶山市 郏县 郏县山儿西烟

郏县山儿西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儿西”烟以其叶片肥厚、色泽金黄、油分适中、气味香醇驰名中外,是我国浓香型烤烟的代表,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

郏县山儿西烟郏县烟草业协会

八.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胶西马铃薯

胶西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西镇地处胶州市西郊,是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被誉为“山东省马铃薯第一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庄,6.2万人口。胶济铁路(青岛-济南)、胶新铁路(胶州-新沂)、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海南省三亚市)、省道胶王路、胶高路、朱诸路贯穿胶西镇,距青岛港55公里、黄岛前湾港43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3公里,处在青岛市一小时经济圈内。

镇内有墨水河穿流而过,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历史上群众就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基础,是青岛市著名的蔬菜基地。先后获得了青岛市一镇一业示范镇、青岛市农业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五个好”镇党委、连续两年被评为青岛市经济二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完成(下同)国内生产总值3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36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4元。

一、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胶西镇就开始零星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不足200亩,平均亩产量在五六百斤,90年代后期,马铃薯种植得到较大的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多为黄皮、白皮等地方性品种。但因种出的土豆,个小、皮不光滑,产量不高,就有人开始到外地,内蒙、东北考察土豆品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市农业局的带领下开始引进推广脱毒种薯,克新为主栽品种;现在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摸索,主要以荷兰七号、荷兰十五号为主。截至到2008年,全镇种植马铃薯面积达10万亩。马铃薯产业规模急剧膨胀,产业档次发生了质的飞跃,产业效益迅猛提升。目前,全镇从事马铃薯产业的村庄达到46个,占全镇村庄总数的63%,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加上与之配套的农资供应、良种繁育、包装、购销、仓储、运输等三产从业人员总计达4.5万人,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万亩。

二、胶西镇马铃薯生产特色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市场营销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胶西镇马铃薯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春季马铃薯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公信”“墨河绿”等商标注册的基础上,叫响品牌,特别是“胶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成功申报,为进一步争取著名标牌、标识,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提供了条件。先一步胶西将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潜力,强化营销观念,生产出适销对路产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是规范销售市场

目前,马铃薯销售市场管理尚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统一分级和质量标准,也没有统一的产品包装。下一步将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地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范市场,扩大胶西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是加快保鲜、加工企业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保鲜业发展较慢,胶西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建立一批较大规模的加工、保鲜企业,提高胶西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争取在胶西镇建立山东省马铃薯商品集散地。

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

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进入农产品市场的基本标准,下步工作中胶西将把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作为胶西农业工作的重点,今年胶西计划创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6万亩,同时创建无公害大葱、大白菜、芹菜等一批无公害生产基地,是我镇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从而推动我镇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讲求健康、追求环保的绿色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胶西应该加强薯农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实现生产环境、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胶西马铃薯

地域范围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范围位于胶州市西部,胶西镇全境。北起傅家村,南至苑家会村,西起宋戈庄村,东至尹家店村,包括宋戈庄、苑戈庄、傅家村、苑家会等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3′00″~119°95′00″,北纬36°22′00″~36°31′00″。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2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马铃薯品质独特,具有显著特征薯型椭圆,芽眼较浅、少,表面光滑,黄皮黄肉,口感脆滑,宜鲜食菜用。维生素Cmg/00g≥0.5%;总糖≥30%;蛋白质≥0.6%;淀粉,%≥0.5;干物质,%≥8.5。

九.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九华黄精

九华黄精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九华黄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天然黄精为原料,经过九蒸九晒,成品内赤外黄,味甘甜,素称“九制黄精”,常食能延年益寿。陵阳镇所产黄精蜜饯,1929年获国家铜牌奖。青阳县高度重视九华黄精产业发展,将九华黄精列入“十三五”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出台加快发展九华黄精产业实施意见,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九华黄精产业发展。目前,全县九华黄精种植面积3000余亩,组建了九华黄精产业化协会和九华黄精产业联合体,注册有“吴振东”、“祥悦林”等黄精产品商标,开发了九制黄精、黄精酒等产品。

九华黄精产地范围为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陵阳镇、庙前镇、蓉城镇、木镇镇、新河镇、丁桥镇、朱备镇、杨田镇、乔木乡、酉华镇、杜村乡等现辖行政区域。

十. 贵州省 贵阳 息烽县 西望山虫茶

在风景名胜区西望山中,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茶树――西山白茶。这种茶制作工艺独特,色泽、香味、口感也与其它品茗迥异,为品茶爱好者所钟爱。然而,拥有这一特色的息烽,迄今却没有成型产品推向市场。西望山区百姓和息烽有识之士认为----

西望山虫茶显山露水会有时

西望山又称西山,位于息烽县城东12公里的西山乡境内,是明清至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佛教胜地,佛教影响远播川滇鄂湘浙诸省,有西南佛教“南来第一山”美誉。山上曾有在当时知名度极高的凤池寺等“西山八大庙”,至今仍有数十处省内外高僧大儒、军政名流游历时留下的摩崖石刻和纪录西望山开山祖师语嵩生平事迹、佛学思想的望嵩碑,以及与明朝建文皇帝有密切关系的盟誓碑等文物古迹,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是省级风景名胜息烽境内的主要旅游景区。

西望山峰奇石异,泉美林幽,其地质构造为中生代侏罗纪石英砂质岩,表土为红色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等多种植物生长。山区海拔在1400米至1600米之间,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土壤、气候条件与省内外绝大多数优质茶产地相同。西山白茶就出产于这样一种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之中。

西山白茶与其它茶相比,有三个显著区别:一是绝大多数茶树为灌木,而西山白茶却属乔木,树高可长至4米以上,且叶片较一般茶叶宽大;二是西山白茶叶片背面长满白色绒毛,白茶即因此而得名;三是白茶不结茶果,因而就没有茶籽做种子,只能靠扦插育苗。西山白茶丛生在西望山林林总总的各种林木之中,只有当地农户中年龄稍长者才能识别出来,真正是养在深山人未识。

西山白茶的制作工艺与其它茶基本相同,采摘后,经过炒、揉、晒几道工序即可制成。而由茶制成虫茶,却与其它茶叶的生产工艺迥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