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宁县土特产有哪些 宁县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宁县土特产有哪些 宁县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3-02-02 20:38:05

一. 新疆 伊犁 伊宁县 黑加仑茶

黑加仑茶

黑加仑,分类种名黑穗醛栗,别名黑豆果,哈萨克语卡拉哈特,属虎耳草科,茶词鹿子属,为多年生小灌木。该属植物约有160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黑加仑的野生种分布333在欧洲和亚洲。

16世纪开始在英国、荷兰、德国驯化栽培,至今只有400余年历史。有关黑加仑栽培的首次记录,出自英国17世纪初的药物志上,因为它的果实和叶片的药用价值而受到重视。

二.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草鱼

草鱼

我国“四大家鱼”养殖品种之一,全国均有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中均可作为搭配品种,亩产量平均50千克左右;池塘主养,投喂全价配合饵料,亩产可达700千克左右。

三.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苹果

西北黄土高原拥有符合苹果生长的7项气象指标,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苹果优生区。而位于其中的正宁县,又是这片区域中的最佳优生带。这里平均海拔1460米,平均气温8.3℃,降水量630毫米,无霜期180天,土壤主要为黑垆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县内和周边地区无工业区,全县无金属矿山,不存在大气、土壤和水污染问题,大气环境质量、水质环境质量和土壤质量均符合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

正宁县是“八五”期间国列22个苹果生产县之一;国家“十五”计划又将其列入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县。县内所产长富、秋富、岩富、短富系列富士苹果和秦冠、玉林苹果,曾被国家、省、市3次评为金奖,8次评为银奖和铜奖。按果型、色泽、品质衡量,正宁县的果品80%达到优质果标准:苹果可溶性糖含量15.8%,可滴定酸含量0.35%,维生素C含量56毫克/百克,去皮硬度8.2公斤/平方厘米,色度红或条红。

1999年,在湫头乡、永和镇、三嘉乡等地建立的9万亩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年产苹果2000多万公斤。正宁县苹果冠以“陇蜜”品牌,70%随产随销。优质果多销往广东、香港;中档果销往河南、内蒙、俄罗斯;三类果由当地加工,以瓶装果浆果汁行销西北地区。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正宁栽种苹果已有较长的历史。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修的《正宁县志》记载当时就种植有“苹菠果”,而据深入考证,所谓“苹菠果”也即“频婆果”、“苹婆果”,也就是苹果(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由张友鹤选注的《唐宋传奇选》第200页)。1958年,县上成立果树站,引进国光、红元帅、黄元帅等品种,开始在宫河王录马鞍山、湫头滩、三嘉细嘴子湾试点栽植。1974年以后,除过国光、红元帅外,又引入大山红、青香蕉、鸡冠等品种,一些行政村在集体山场,个别农户在庄前屋后栽植。但规模小,产量低,属于粗放性经营,根本形不成生产力。1984年左右,县上又从山东招远县引进普通红富士着色系列,如长富2号、秋富1号等,实施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1988年,全县苹果栽植已达10万亩,后因管理不到位,生产技术差,病虫害防治能力低,栽植面积一度下降,徘徊在4~5万亩。

1994年至现在,正宁苹果生产基本处于稳定、良性的发展阶段。围绕“兴果、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栽植上规模,强化管理攻质量,系列开发增效益,使果业生产成为县上的后续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以山河至周家50公里优质丰产带、五顷原至永和20公里优质基地、三嘉万亩优质基地片、南原万亩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主的绿色苹果生产带已经形成。苹果生产已通过了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综合监测验收。二是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全县果园施肥、修剪、喷药、涂白、清园等5项周年管理指标均达到95%以上,示范园达到了100%;果实套袋、铺设反光膜、喷施果型剂、覆草缠膜、拉枝扭梢、刻芽环割、节水灌溉等优质丰产新技术也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促进了果品产量和品质的稳步提高。三是产业开发走势强劲。果品生产基本上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全县已发展个体私营果品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各种果品70万公斤,加工产值350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建成50吨以上果库16座,30吨果库76座,10吨果库218座,简易果窖460孔,年贮鲜果500万公斤,保鲜增值70万元。成立果行21个,组建果品运销队39个,年运销量600万公斤,创利税20多万元。其中以正宁县陇东果品集团总公司最为突出。该公司包括基地建设部、服务保障部、加工部、贮销部4个部门,下设经销门市12家,纸箱厂1家,发泡网厂1家,10吨以上果库33个,总固定资产达150万元,2003年总产值1200万元,已成为正宁县果产业开发的龙头公司。

总之,正宁县发展苹果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具备生产成本低、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目前,全县苹果生产大户蔚然兴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2户、万元以上的有260户、5000元以上的达6750户。正宁县先后被国家、省政府授予“绿色长城奖”和全省“林果产业开发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四.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宁夏石烤羊

主料:羊肉(肥瘦)(3000克)

调料:丁香(4克) 胡麻油(200克) 桂皮(3克) 花椒粉(8克) 料酒(25克) 胡椒粉(3克) 盐(12克)

制作:

1. 祁连山石板一块,厚约2 厘米,削平,用木炭或木柴烧热,擦油;

2. 将去骨羊肉洗净,片成薄片,贴在烤热的石板上,用瓦盆扣盖上面;

3. 将各种调料研成碎末,加食盐和料酒搅拌均匀;

4. 当羊肉每烤7~10 分钟时,起盆将调料撒到肉上,至烤熟呈金黄色时,盛盘乘热食用。

在中国烹任史上,上古之时用火熟食,以“石烹法”为最古。“石烹法”的时代当在陶器出现之前,即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石器做成简单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也包括“石上燔谷”,是以火烧石而熟食的原始烹饪方法。《古史考》云: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据有关史料称,石烹法有二:一是将烧热之石块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水沸再使食物熟之。二是将石烧热,食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西夏石烤羊”就是用第二种方法。这种隔石而烤烙的方法传热较均匀,风味独特。五千年前的石烹遗风,至今犹存,来西北观光者无不争食。

五.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黄河鲶

黄河鲶

黄河宁夏段土著性鱼类。多年来一直作为湖泊和池塘的套养品种,一方面增加池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控制水域中的野杂鱼。属鲶形目,鲶科。其特点:适应能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又无肌肉间刺,市场价格号,经济价值高。

六.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韭菜盒子

韭菜盒子属于宁县一种地道的特色小吃,适宜于春季食用。其特点表皮金黄酥脆。馅心韭香脆嫩,滋味优美,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食品。制作韭菜盒子一般分为拌合韭菜馅和和面两部分,首先将韭菜洗净切成小段,把豆腐和炒好的鸡蛋切成小块,加入姜粉、花椒粉、食盐等拌匀成馅。然后将麦面粉加温水揉均,制成直径在15cm-20cm的面皮。然后将制成的馅包入圆片中间,再用手将边对折捏成月牙形,并将边捏成花边上烤炉,用小火约烤几分钟即成。韭菜盒子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其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适宜便秘、产后乳汁不足女性、寒性体质等人群。

七.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豆结

豆结:豆结,制作工艺类似打粉皮,其形如蛰虫卷曲之状,故名“蛰”而读“结”。豆结原料为大米、荞麦用水浸泡发胀,在手上磨成浆。豆结最好吃的是刚起锅的鲜饼,卷饼时夹心加糖,既香又甜,美味饱餐。

八.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杏梅

杏梅

杏梅为杏、李的偶然杂交种。据县志记载,在衡水阜城县栽培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2.185万亩,产量200万公斤,阜城县被誉为“中国杏梅之乡”。

杏梅果个大,单果重一般70-80g,最大单果重139.8g;果实卵圆形,缝合线浅而明显,一侧稍扁;果皮一般橙黄色,完熟果实有的具红晕;果皮较杏、李厚且有韧性;果皮光滑洁净,有透明感;果肉黄色,细腻多汁,具有杏的芳香味且极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6%,酸1.8%,酸甜可口;每100g果肉中含抗癌物VB170.87mg;80%的种仁胚胎败育,果仁中含苦杏仁甙2.9%,是杏的3倍,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杏梅因皮有韧性,极耐贮运。室温下可存放7-15天,冷藏条件下可存放30-40天。杏梅目前主要用于鲜食,可加工成果脯、果酱、果汁、罐头等,其加工品晶莹剔透,颇具开发价值。

九.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罗川晒烟

正宁罗川晒烟俗称“早烟”,又名“龙凤烟”、“唐台烟”。主要集中在罗川,已有1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曾被视为宫庭贡品。烟叶叶片肥厚、香味浓郁、吃味醇和,是正宁一大。目前全县种植面积1400亩,产烟70万斤,产品远销陕西、四川、新疆、内蒙、青海等10多个省市,总产值达180多万元。

正宁县县古称罗川县。罗川旱烟有千百年栽培历史。其色泽金黄,易燃,灰白,味香醇,风味极佳。相传唐肃宗李亨驻跸正宁,曾品吸旱烟,烟灰飘落处所产旱烟枝杆高大,叶宽肥厚,色泽深黄,香味浓郁,被视为珍品 ,唐以后历代皆为贡品。

756年9月,唐肃宗行跸宁州彭原郡,即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于757年正月十五离开,经正宁县罗川,南下陕西凤翔,返回长安。途中在罗川城西的土台上休息,一老者吸着旱烟从台下经过,香气扑鼻而来。肃宗接过旱烟锅品吸,顿觉神情气爽,疲乏立消。回长安后,肃宗将罗川旱烟列为贡品,免宁州服役两年。

正宁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子午岭西麓,全县辖12个乡镇,1319.5平方公里,22万人口。地貌属陇东高原沟壑区,黄土层覆盖较厚,土壤多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境内平均海拔1460米。全年日照2447.7小时,日照率为55%,年平均气温8.3℃,无霜期180天左右,降水量630毫米,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经西北烟草质量监督监测站测定和广大农民多年的种烟实践证明,确实是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生产区。

正宁县种植烟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在唐代以前正宁县即栽种旱烟。相传唐肃宗李亨在宁夏灵武即位,返回长安途中,经过正宁,品吸了罗川旱烟,赞其香气浓烈,消困解乏提神。从此,罗川旱烟声誉大增,被人们称为“唐台烟”,成为宫廷贡品。1200多年过去了,“唐台烟”依然久盛不衰,至今仍是当地群众主要的生产和经济来源项目。同样,正宁县种植烤烟也有着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目前,烤烟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首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正宁县已成为甘肃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县。

罗川旱烟为茄科烟草属中的普通烟草。烟草原产中南美洲,它作为栽培作物,在世界上已有四五百年的文字记载。十六世纪传至世界各地。我国开始种植烟草是十六世纪后期,由海外传入福建、广东等省以后逐渐北传。本世纪以前种植的烟草,大部分用日晒的方法进行调剂。烤烟种植传入我国仅有几十年的历史。而罗川种植的旱烟却有二三百年之久。

罗川旱烟具有颜色金黄,气味浓香,绵软顺口和养精提神的特点,久吸此烟者,一般香烟不能解瘾。未吸过罗川旱烟的人,闻到气味就特别引人。罗川旱烟在庆阳地区颇有盛名,吸惯旱烟的人都愿吸罗川旱烟,味浓过瘾。因此,罗川旱烟畅销甘肃、陕西、宁夏、河南、青海等地,烟叶除满足人民嗜好的需要外,还可以从烟叶中提取烟碱(又称尼古丁C10H14N2),用于农业杀虫剂及医药方面;还可以提炼苹果酸和柠檬酸,用于糖果和食品工业。烟草的种子含烟子油30—40%,可作油漆和肥皂的原料。烟茎可制作纤维板、活性炭和木炭油等。

相传唐肃宗驻跸真宁县时,曾携爱妃张良娣前往位于罗水以南的泰山庙拈香求子,并经常在罗川城西门外一个有数亩大的土台上歇息。时值兵荒马乱,肃宗一行数月间鞍马劳顿,饮食不节,久居深宫的张贵妃水土不服,突患肚痛病,而肃宗身边的御医百般施治,竟然不见好转。足智多谋的郭子仪心知是水土不服,便在当地请来了一位农夫诊病。农夫看了一眼张贵妃,便用火点着手提的旱烟锅,猛吸几口,然后让给贵妃。张贵妃一锅烟吸完,只觉得腹痛全消,浑身通泰,心旷神怡。肃宗闻知,龙颜大悦,也点上烟锅品吸一番,良久,脱口而道:“真乃龙凤烟也!”因此烟叶种在唐肃宗歇息过的城西门土台上,所以当地人称其为“唐台龙凤旱烟”。肃宗回朝后,对罗川旱烟念念不忘,叮嘱地方1作为贡品,按时进贡。从此后,罗川唐台龙凤旱烟声名大振,四方远近,竟相购买,经千百年而不衰。

罗川唐台旱烟的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那就是肃宗在城西土台上歇息时,忽然闻到一股浓洌的扑鼻香气。抬头一看,见一老者吸着旱烟锅从台下经过。肃宗便召来老者问香自何来。老者说,是我口吸旱烟飘散而来。肃宗闻言,便接过老者旱烟锅猛吸几口,顿觉口齿生香,神清气爽,便连连予以夸赞。后来,还传说罗川唐台的旱烟之所以香气浓郁,是因为唐肃宗的妃子张良娣将化妆用的胭脂水泼在了唐台上面,脂香味入土渗进了旱烟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