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自贡特产包装盒印刷 自贡礼品食品包装箱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自贡特产包装盒印刷 自贡礼品食品包装箱价格更新时间:2022-12-07 14:35:04

一.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紫金牌”软包装食品

“ 紫金牌”软包装食品严格依照伊斯兰教制作方法宰牲加工精制而成,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紫金牌烤鸭色泽诱人,以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携带食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产品已远销阿拉伯国家。( 宜良县)

二. 四川省 自贡市 大安区 香辣兔头

香辣兔头

材料:

A:兔头750克,香菜末适量。

B:辣椒段、陈皮、姜末、葱末各适量。

调味料:

A:花椒、豆瓣酱、辣椒酱各适量。

B:红油、盐、糖、胡椒粉、鸡精各少许。

制法:

(1)兔头去皮洗净,去掉内耳,氽烫至熟后捞出沥干。

(2)热油锅炒香材料B、调味料A,加入水烧滚,放入兔头再烧滚,撇去浮沫,改小火烧至兔头酥烂,淋入调味料B烧至入味,撒上香菜即可。

特点:

四川名吃,麻辣可口,香辣适宜,让人欲罢不能。

三. 四川省 自贡市 富顺 蜂窝土豆

蜂窝土豆

蜂窝土豆,用新鲜土豆做成,因其外形酷似蜂窝状而名。

蜂窝土豆的做法是:选新鲜土豆一斤,个大为好,洗净去皮,用刮菜丝的铁刮刮成细丝,越细越好。土豆丝备好后,撒少许豆粉,每根土豆丝都要淡淡地裹上豆粉,其裹豆粉的程度是能够清清楚楚地辨别每一根土豆丝。和土豆丝的同时,用平底锅烧上猪油(上等边油),油煎开,不需要任何香料,将和好的豆丝倒入锅内,炸七八分钟起锅,土豆丝盘根错节,连成一个整体,像向日葵般大,雪白如玉,放在盘子里,撒上一些白糖,上桌趁热吃,酥脆香甜,吃起来有心旷神怡之感。

四. 四川省 自贡 荣县 留佳碰柑

荣县留佳碰柑,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著名,该品产于有国家级优质椪柑基地称号的留佳镇,具有个大皮薄,味甜爽口,果质鲜嫩且脆,色泽光亮,营养丰富的特点。

荣县留佳镇,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南部,以出产优质椪柑而闻名。六十年代引种新生椪柑,并创建三万亩基地,且每年扩増。1996年经全国专家组论证,荣县被列为国家级优质椪柑基地。2000年留佳镇被农业部柑桔质检中心命名并授牌为优质椪柑基地,现年产一亿斤以上。9md

留佳镇2007年全镇3.3万亩橘园今年再获丰收,总产量达4750万公斤。由于镇党委、政府加大了无公害技术的推广,加强了果园管理的技术培训,2008年椪柑除总产量比去年增收1000万公斤外,优级果比例也占到了70%以上,果肉香甜可口。9md

为促进留佳椪柑的持续发展,留佳镇加大了老果园改造,现已推广了640亩新品种果园,并引进“不知火、春见、太田椪柑”等品种,计划每年以2000亩改造速度持续发展,最终使留佳椪柑形成早孰、中熟、晚熟轮番上市,丰富市场,促果农增收。9md

五. 四川省 自贡市 荣县 荣县龙都香茗

荣县龙都香茗,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著名,改品具有外形秀丽显毫,花香鲜灵浓郁而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的特点,由于其曾经供不应求,却依然坚持以质量为本,因此多年来在国内外累累获奖。

荣县龙都香茗是产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一款茉莉花茶品种。荣县古称荣州,毗邻恐龙故乡自贡市,因此这一地区亦称“龙都”。荣县自古产茶,《荣县志》称:“茶自古有之,晋以前茶不通行,惟蜀惟盛。则唐天下风尚矣”。至今在县境西部金花乡的帽子山,还发现有野生大茶树的分布。8W3

1987年自贡市佛山茶厂与西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研制开发出龙都香茗特种茉莉花茶龙都绿茶、龙都花茶三大系列近五十个级别包装规格产品。产品配以礼品装、复合袋、听装等各式精美典雅的包装,适应不同层次消费需求。8W3

荣县龙都香茗系列茶系精选高山茶树春芽和优质茉莉鲜花,采用高档烘青绿茶和优质伏花为原料窨制而成,生产工艺考究,外形秀丽显毫,香气鲜浓隽永,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浓醇,荣获国际金奖2枚,全国金奖12枚,并获得四川名牌、农业部名牌、国家级新产品、四川免检产品、2006年获“四川省十大名茶”称号,特种绿茶中的顶级产品“龙都御芽”,获2004年度“蒙顶山杯”国际名茶金奖。8W3

荣县龙都香茗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秀丽显毫,花香鲜灵浓郁而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龙都香茗曾经供不应求,却依然坚持以质量为本,因此多年来在国内外累累获奖。8W3

六. 四川省 自贡 沿滩区 牛肚火锅

牛肚火锅,四川传统名菜。以牛毛肚为主料,配以牛肝、牛腰、黄牛背柳肉等其他各类菜品,由食者自涮自食。特点是味重麻辣,汤浓而鲜,四季皆宜。火锅在中国历史悠久,四川重庆毛肚火锅起源较早,至清代中期,已盛行于市。

原料:牛毛肚250克、牛肝100克、牛腰100克、黄牛背柳肉150克、牛脊髓100克、鲜菜、牛油300克、豆瓣、姜末、辣椒、花椒、料酒、豆豉、醪糟汁、精盐。

制法:取牛毛肚,抖尽杂物,摊于案上,将肚叶层层理顺,再用清水反复洗至无黑膜和草味,切去肚门的边沿,撕去底部(无肚叶的一面)的油皮,以一张大叶和小叶为一连,顺纹路切断,再将每连叶子理顺摊平,切的片,用凉水漂起。牛肝、牛腰、黄牛背柳肉均切成大薄片。葱、青蒜苗均切成大薄片。葱、青蒜苗均切成6厘米长的段。鲜菜(选用莲花白、芹菜、卷心白、豌豆苗均可)用清水洗净,撕成长片。炒锅置中火上,下牛油烧至6成热,放入剁碎的豆瓣炒酥,加入姜末、辣椒、花椒炒香,加入牛肉汤1.25千克烧沸,盛入砂锅内、置旺火上、放入料酒,豆豉(剁碎)、醪糟汁,烧沸出味,撇尽浮沫(勿将浮油撇去),成为火锅卤汁。

吃时,将火锅卤汁烧沸上桌。上桌时,牛脊髓可先下入火锅,其他荤素生菜片分别盛入小盘中,与精盐、牛油同时上桌。荤素原料随吃随烫,并根据汤味浓淡适量加入精盐和牛油,上桌时给每一食者备一碟芝麻油,供蘸食用。

七. 四川省 自贡市 大安区 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明代(公元1371--1541年)就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清朝乾隆时代,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而灌县、祟庆、大邑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称“西路边茶”。

南路边茶是采割茶树枝叶经过加工而制成。南路边茶的鲜叶原料较粗老,可手采也可刀割,手采老叶或当年枝叶;刀割当季或当年成熟新梢枝叶。南路边茶因加工方法不同,有毛庄茶和做庄茶之分。采割下来的鲜枝叶,杀青后未经茶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采割下来的枝叶,杀青后,还要经过扎堆、晒茶、蒸茶、蹓茶、渥堆发酵后再进行干燥的,称“做庄茶”。制成的做庄茶分4级8等,茶叶粗老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香,滋味平和,汤色黄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毛庄茶也称金玉茶,叶质粗老不成条,都是摊片,色泽枯黄,内质不如做庄茶。南路边茶是压制“康砖”和“金尖”的原料。

西路边茶的鲜叶原科比南路边茶更粗老,采割当年或1-2年生茶树枝叶,杀青后晒干即可。西路边茶毛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制造茯砖的原料茶含梗量约20%左右,而制造方包茶的原料茶更粗老,含梗量达60%左右。

八. 四川省 自贡 自流井 自贡冷吃兔

自贡冷吃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贡冷吃兔,是四川省自贡市的著名特色食品,该品又名浓味冷吃兔、香辣兔,是自贡及其富顺、荣县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自贡冷吃兔(又名香辣兔),是四川自贡地区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四川的自贡、富顺、荣县一带是全国有名的养兔之乡,兔肉供应十分充足;该地区人们也十分喜爱吃兔肉,尤其是喜爱烹饪和品尝一种名为“冷吃兔”的菜肴,几乎家家都会做,人人都爱吃。不仅如此,只要是有客人到四川自贡一带做客,好客的主人招待客人的必备的一道菜就是冷吃兔,客人们品尝之后往往也是赞不绝口;即使是自贡人长时间地到外地去工作和学习,也常常喜欢让家里人做上一点,自己带上几包甚至让家里人邮寄几袋来解解馋。2wC

四川自贡冷吃兔的做法:2wC

原料:兔肉(宰成大拇指大小的块)、干辣椒段(干辣椒剪成一厘米左右小段)量宜稍多。大葱一两根(切成段)、八角、大料、花椒、老姜、酱油、醋、糖、菜油。2wC

1、兔肉块进开水锅汆至颜色变白,捞出沥水,糖与醋放进一碗中,适度搅拌。2wC

2、炒锅中放油,放油的量大概能淹没兔肉的3分之1为宜,大火烧油,直到8成热,放入 八角、大料、花椒,两秒种后放如大葱段,直到炒出香味,迅速捞出大葱段。2wC

3、兔肉入锅,放老姜,加少量盐,开始可用炒勺翻动,然后等到锅中的水分快要炒干的时候 (舀起锅中的油等到油快变得清澈的时候),加入酱油大约一勺,炒到兔肉变成棕黄色的时候 加入干辣椒段,经常翻动,使辣椒的颜色变得油亮暗红。此时应注意兔肉中的水分,应该炒到有点干的时候为最佳。最后放入糖醋(也可以不放,依个人口味)、味精。装盘。2wC

制作要领:最关键的就是把握火候,兔肉的水分应该不宜太多 也不能太干了甚至是炒糊了;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如少许橘子皮,会有很好的效果,少量的芝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2wC

九. 四川省 自贡 荣县 银芽米饺

银芽米饺,蒸点,特点:色白形美,馅心鲜嫩爽口。烹制法:蒸。因为馅儿中用了黄豆芽,故称豆芽米饺。

肥瘦猪肉剁碎,豆瓣剁细。锅内烧猪油少许,将肉下锅先煽散,再下豆瓣煽成红色,烹入料酒、盐、酱油炒匀起锅。绿豆芽择去头尾,入锅微炒后切成短节,拌入肉馅内。K3A

大米吊浆粉子蒸擂后,做成每个重5克的剂子,擀成圆皮,包入馅,捏上花纹成豆荚形入笼,蒸熟即成。K3A

操作要领:豆芽不宜久炒,以免失去水分;制作时封口要牢。K3A

十.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富顺豆花

富顺豆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关于富顺豆花的起源,有一段可以追溯远久的历史和一个有趣的传说:三国时期,由于当时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有一口“盐量最多”的富顺盐井,加上适宜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豆腐流传到了富顺后备受欢迎。此后,由于发达的产盐业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富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自贡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人气异常旺盛,豆腐食品需求量自然显著上升。发展到民国时期,一天,一位来富顺贩盐的商人来到当地有名的朱氏餐馆,由于实在没有耐心等待,就跑到厨房催厨子快点把自己点的炒豆腐端上桌来,当他看见那还没成型的豆腐正热气腾腾地在锅内慢悠悠煮着的时候,由于实在没时间再等了,便要求朱氏餐馆的店主将此“嫩豆腐”卖给他。没有充分凝固,当然就不能煎炒,于是,老先生就吩咐厨子备辣椒水让这位客人蘸着下饭。可是不仅没感到难吃,相反,他还觉得这样吃起来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老先生受此启发,在此基础上反复研究豆花的鲜嫩程度,蘸水的配方以及最适合配豆花的米饭。后来,便有了让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的“富顺豆花”,并成为川菜里的一个经典招牌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