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扬州东站附近哪里买特产 扬州本地人一般去哪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扬州东站附近哪里买特产 扬州本地人一般去哪买特产更新时间:2022-12-07 07:29:51

一.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范水素鸡

范水素鸡出产于扬州市宝应县范水镇,相传范水素鸡起源于宋朝。有李氏厨师将卜页制成多种食品,其中就有素鸡。当时称为“素大肠”。到清代晚期,范水厨师朱正,在当时素大肠的基础上,加入了多种天然植物香料,经过很多次的试验,终于制作出了现在的范水素鸡。此品一经推出,深受广大群众和美食家的厚爱,朱氏将其视为不传之秘,一直流传至今。

范水素鸡由于是纯天然绿色食品,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软绵可口、老少皆宜、一经品尝、终身难忘。其独特的加工工艺,百年祖传秘方,使范水素鸡在全市独树一帜。冷盘、红烧、火锅等皆可。不咸不淡,不荤不素,可做菜、可下酒、可充当食物使用。现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必备,宴会上的佳肴,送人的好礼。远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二.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灌汤包

知名扬州灌汤包

扬州,一座文明的古城,当年乾隆下江南的第一站,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静静的运河、美丽的瘦西湖仿佛把游人带回到了久远的梦乡……。

如果你有幸到扬州走一趟,你定会被她迷人的风貌所倾倒,如果你更有幸结识一位扬州的朋友,他也许会告诉你扬州人常说的一句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初来乍到的你也许会茫茫然,但热情好客的友人定会在晨起时,带你到依着运河或小湖畔的茶楼,请你品着散发淡淡清香的龙井,而后上一笼有名的扬州灌汤包,向你娓娓道来这句话的典故:扬州人早上起得很早,不赶着上班的人早起喜欢到茶楼喝茶、吃一笼灌汤包,啜着浓浓的汤汁,嚼着醇香的肉馅,而到了晚上,他们喜欢把自己泡在浴盆中,浴个热水澡,洗去一天的尘埃和疲劳。听着这个故事,我这个外乡人陷入了沉思:上茶馆吃汤包,很符合老0的习惯。可从前的扬州人也天天沐浴,是否太勤?有点西化的味道?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日日沐浴热水能增加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有益身体健康,不禁心中暗暗称道。

坐在运河之边,瘦西湖畔,听着这久远的故事,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迷人的江淮文化,她在我面前总戴着一层薄薄的面纱,让我沉思,让我遐想……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 珠光米

珠光米产品是采用无污染、无公害的专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种植的新品种粳稻加工而成,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其加工工艺技术获国家专利。米质新鲜、颗粒整齐,晶莹似玉、免淘洗、易储藏,蒸煮后,昧道香浓诱人、口感滋润爽滑,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确认内含丰富蛋白质、脂肪、糖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具有助长发育、增强活力、补血养颜、消除疲劳之功效,实为米中之精品。该产品是中国友好观光年和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产品,年可供应量为2万吨,有2.5kg、5kg两种规格提式礼袋
( 高邮)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泾河大糕

泾河大糕口味纯正,历史悠久。相传东海龙王太子小白龙曾在泾河一带遇难,有一位热心的泾河人每日将自己制作的大糕送其充饥,东海龙王得知后,龙颜大悦,下令浚理了泾河,为泾河百姓消灾送福。“白龙牌”泾河大糕便因此而得名了。其实,早在19世纪,泾河镇上的“郭记茶食店”生产的精美茶食就已名贯淮、宝两县了。当时的“郭记茶食店”的店主人叫郭恩泽,他秉承祖上传下来的衣钵,专门从事生产方酥、大糕、京果、麻饼、茶馓、桃酥等精美食品。之后,到了其曾孙郭洪元时,已是上世纪中期,这个时候的“郭记茶食店”的“郭记方酥”尤为出名。1958年,“郭氏方酥”的传人,郭洪元的长子郭燮臣、次子郭燮棠曾被当时的宝应糕点厂聘请去专门传授制作“郭氏方酥”的生产技艺。1974年,初中毕业的陈书元拜郭燮棠为师,学习制作方酥和大糕的技艺,亦成了现今“郭记茶食店”的传承人。经过陈书元在“郭氏方酥”基础上的精心研制,大胆改进,以民间传说命名的“白龙牌”泾河大糕更是名扬遐迩。

泾河大糕选料特别讲究,需选用泾河特有的香醇糯米和纯净白糖、精练油脂、上等果脯等,按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其产品具有绵、软、细、白、香甜可口、能卷可燃、入口即化等特点,是旅游、喜庆节日、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

泾河大糕已成为本地区的知名品牌,产品覆盖面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销售渠道越来越畅。

五.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宝应全藕席

全藕席是维扬菜系中一个独特的门类。始于清代,建于民国。盛于20世纪80年中期。

全藕席以藕为原料,通过炸、熘、爆、炒、烹、炖、烩、煎、贴、煮、蒸、烤、熏、炝、涮、拌、卤等道工序,制作出香、甜、咸、酸、辣等五味俱全的百种以上精品佳肴,被列入《中国名菜谱》,其中多种极品菜肴如捶藕、鹅毛雪片等被列为皇室贡品。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我县特级厨师吉杏奉命进京在大都宾馆制作了四桌全藕席,共50多种精品藕菜,令与会代表和外宾汉为观止。受到中央领导好评,并被列入“国菜”系列。

作为美食文化精品,全藕席在推动荷文化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历史文化名人在宝应咏荷、颂藕的诗、词、歌、赋、联、杂文逾数百篇,还有荷仙姑等系列神话传说,已成为全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

全藕席作为维扬系中一个独特的门类,已成为宝应一大特色,一方各气、一张名片,它是藕制品与美食文化结合的典范,1998年宝应被国家六部委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全藕席唯一产地。

六.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鲁垛乱针绣

鲁垛乱针绣”起源于苏北里下河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后结合“苏绣”、“湘绣”、“扬绣”工艺的特点,逐步形成鲁垛乱针绣寓“情”于针、以线达“意”的独特风格,成为刺绣工艺的后起之秀。

十九世纪下半叶,鲁垛杨莫氏对传统的枕套绣、肚兜绣和花鞋绣技艺进行大胆革新,融入生肖、花草等图案,充实了传统刺绣的内容。其女潘和珍进一步拓展刺绣装饰面,以乱针铺底,乱中求实,使绣品更加生动逼真。再后的传人莫学春,善采他山之石,远赴苏州、常州等地拜师求艺,结合宝应水乡刺绣的特点,不断创新,融入水乡村姑纯真朴实的审美情趣,“乱针密接其针,排比其线”,使绣品工艺“乱而不杂、密而不堆”。作品内容由单一的花草、风景拓展到人物肖像、世界名画摄影等10多个品种。 鲁垛乱针绣从原来作坊逐步形成产业化,全镇绣姑3000余人,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仪征绿杨春茶

仪征绿杨春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扬州好茶煮在“闷壶”中

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头采”茶贵比黄金,与之相比,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色,但价格却被拉下了一大截,究其原因,是市场推广过于“羞答答”了———

因为气候原因,今年扬州地产茶“头采”较往年提前10天,仪征最早的新茶从3月28日就开始采摘了。这两天,扬城大小茶庄陆续打出“绿杨春”新茶上市的招牌。但是扬州新茶上市却极其低调,只有个别茶庄在店前支起炒锅,沿袭“新茶现炒现卖”的老套路。

反观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安徽毛峰等名茶,无不在“头采”茶上大做文章,极尽宣传炒作之能事,千克新茶拍卖价贵比黄金,而且“头采”天价一年比一年高。地产新茶的“羞答答”,与“早上皮包水”的扬州茶文化显得极度不融洽。

默默无闻的好茶

“客观上讲,扬州名茶‘绿杨春’在品质上并不逊于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等外地名茶,可以说各有特色。”扬州聚春源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十几年,他这样评价扬州茶。

但一个叫好不叫座的茶难称为好茶。张春举例说,福建红茶“大红袍”,绝对是茶中精品,可在扬州却没有太多的人接受。

扬州的“绿杨春”尽管只有20多年生产史,但生产工艺不断创新,茶质也不断提升,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特别是新茶,汤色和茶叶都绿得诱人。如今,扬州“绿杨春”已得到城区消费者的认可,也逐渐被江都、泰州等周边县市茶客所接受。在全国“中茶杯”茶叶评比中,“绿杨春”多次获得特等奖,可以说,以“绿杨春”为主的扬州茶正成为茶中新贵,扬州茶完全具备了与其他名茶一样高声叫卖的底气。

“不过,扬州茶与那些名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没别的,就差在知名度上,除了历史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扬州茶不善于宣传自己。”张春这么认为。

绿杨春茶品质特征:形如新柳(叶),翠绿秀气。内质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仪征绿杨春茶

地域范围

仪征市隶属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顶端,处宁、镇、扬银三角中心地带。“仪征绿杨春”种植区域选择在仪征市所属的谢集乡、月塘乡、青山镇、刘集镇、铜山办事处、新城镇、新集镇、马集镇、真州镇、陈集镇等9个乡镇1个办事处,种植地域范围界于东经119°02‘-119°22‘,北纬32°14‘-32°36‘之间,现有种植面积2666.6公顷,地域保护范围内面积70013.6公顷。年可产茶3200吨,干茶800吨,销售额达2.24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仪征绿杨春茶形似新柳、翠绿秀气,原料考究,选用中叶、少毫茶树良种,特级绿杨春每公斤9万个芽左右。 2、内在品质:仪征地处江淮分水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茶园开采迟,封园早,茶树生长期长,内含物积累丰富,自然品质形成好,具有滋味鲜醇、汤色清明、香气高雅、叶底嫩匀的品质特征.部分内在品质检测量化指标规定如下:水分《7.0%;总灰分《7.5%;碎粉末《6.0%;水浸出物》34.0%;粗纤维《16.0%;酸不溶性灰分《1.0%;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45.0%;1.0%《水溶性灰分碱度(KOH计)《3.0;铅(以pb计)《5.0mg/kg;铜(以Cu计)《60 mg/kg;茶多酚》300 mg/kg. 3、安全要求:“仪征绿杨春”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茶叶》(NY5244-2004)质量标准。

八. 江苏省 扬州 仪征 大仪风鹅

大仪风鹅是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大仪镇的。“大仪风鹅”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腻,酥嫩可口,产品需求已销往扬州、南京、苏南城市安徽、上海及北京等城市。

大仪镇是仪征市古老的集镇之一,地处苏皖二省四县(市)交界处,大仪牛市是历史上三大牛市之一,民间传统加工制品品种繁多。尤其“大仪风鹅”、“大仪卤牛肉”更具特色,口碑甚佳。

大仪镇在传统腌制咸鹅的基础上,吸收我国传统食文化的精华,广采百家之长,创制出“大仪风鹅”这一极具地方特点、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产品,立即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大仪风鹅”的加工技术已走向成熟,产品特色更加明显。“大仪风鹅”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腻,酥嫩可口,产品需求已销往扬州、南京、苏南城市安徽、上海及北京等城市,扬州和上海浦东等地客户一次定购几千到几万只。

九.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翡翠烧卖

江苏—翡翠烧卖,皮薄馅绿,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是江苏传统名点,由扬州市富春茶社创始人陈步云首创。"要得甜先放盐",放盐提鲜衬甜,能保持叶绿素。此点是扬州点心双绝之一。

制作:

1、将青菜叶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内,焯至三成熟后捞出,用冷水漂清,凉透,捞出控净水,剁碎,盛入盆内,撒上精盐、绵白糖搅拌,加熟猪油拌匀即成馅心。

2、取面粉400克放入面盆内,加入沸水120克搅拌成半熟面,再用冷水50克揉匀,取出放案板上。

3、面粉少许撒在案板上,放上面团搓成长条,分为40个剂子,拍扁,用长约23厘米的枣核形擀面杖将其制成中间稍厚、边缘较薄、有褶纹并略凸起呈荷叶形的皮子。

4、左手托起面皮,挑馅心35克抹在面皮中问,随即五指合拢包住馅心,五指顶在烧卖坯的1/4处捏住,让馅心微露,再将烧卖在手心转动一下位置,以大拇指与食指捏住"颈口",并在烧卖坯口上点缀少许火腿未,放入有马尾松针的蒸笼内,盖上盖,上锅蒸约5分钟即成。面皮不粘手时即熟。

功效: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睥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另外,蔬菜也含又很多的维生素,营养丰富。桂花性温、味辛,入肺、大肠经,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痔疮、痢疾、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

青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比豆类多1倍,比西红柿、瓜类多4倍)和维生素C,进入人体后,可促进皮肤细胞代谢;防止皮肤粗糙及色素沉着,使皮肤亮洁,延缓衰老。青菜中所含的维生素C,在体内会形成一种“透明质酸抑制物”,这种物质具有抗癌作用,可使癌细胞丧失活力。此外,青菜中含有的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增加大肠内毒素的排出,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十.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盐水鹅

盐水鹅,是扬州的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盐水鹅的原料多为品种优质的白鹅,经过拔毛和层层卤制,便可食用。盐水鹅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必点菜,一碟雪白整洁的盘子,独具匠心地摆上一块块盐水鹅,色泽黄澄明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鹅肉质感松嫩,吃起来很有嚼劲,舌尖起舞,唇齿留香,用一句扬州方言来形容,就是“呱呱叫”。盐水鹅不但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鹅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维生素亦可保持身体健康。正因如此,鹅肉也成了绿色健康食品中的冠军。

扬州盐水鹅的历史:

到扬州品尝美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扬州“三头宴”、“富春包子”之类的名菜名宴,其实要论食鹅的文化,扬州也当之无愧。扬州大量养鹅、吃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前。唐代诗人姚合在《扬州春词》中描述当时的扬州是“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早在明代,鹅肉是最为家常的一道菜,在一些笔记小说中可以察见端倪。《红楼梦》中的胭脂鹅更是一道人们喜爱的扬州菜。

扬州是名副其实的鹅消费城市。全国最优良的鹅品种为“扬州鹅”。据统计,扬州人一年消费盐水鹅2000万只,扬州风鹅产业用鹅在6000万只,所以北方各地饲养的鹅都到扬州来销售。再说在扬州正式的酒席上,缺不了扬州盐水鹅。扬州盐水鹅的名气大得很,几乎与瘦西湖齐名,到扬州没逛过瘦西湖,没吃过扬州盐水鹅,那你不能算是到过扬州。

扬州盐水鹅,扬州人俗称其为“老鹅”,是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淮扬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到清代,地方官员用盐水鹅招待下江南到扬州的康熙和乾隆皇帝受到赞誉,因此而名扬天下,作为地方特色菜闻名遐迩。

在扬州,卖老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上午十点,下午五点准时出摊。扬州人吃老鹅,跟家常便饭一样。只要高兴,只要想吃,家里来客,走上街头,随处可见老鹅摊,鹅前胛、鹅后腿、鹅头颈、鹅爪翅、鹅血肠、鹅肫肝等,货随主便,任意挑选,称好、剁好、装好、浇卤等,一手交钱,一手拎袋老鹅,与三五知己,推杯换盏,佐酒或是搭饭,既方便又惬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