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湘潭特产歌谣 湘潭县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湘潭特产歌谣 湘潭县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12-11 16:13:38

一.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湘潭水煮活鱼

湘潭水煮活鱼是湖南省湘潭市的特色美食。湘潭水煮活鱼,经典湘潭家常菜。以鳙鱼为原料的水煮活鱼,鼎盛时期,车队排成长龙,吃饭要抢桌子,由此在湘潭掀起水煮活鱼热,至今不衰,成为桌上常客,几乎所有全国各地大型湘菜馆都有此菜。

湘潭水煮活鱼以鳙鱼为原料,其实以鳙鱼为主的水煮活鱼湖南各地都有,但唯有湘潭的味道得以公认,所以被命名为湘潭水煮活鱼,特点是鲜香辣。湘潭市区一般小饭店水平都还可以,大饭店本人觉得差劲。韶山冲里头都是家庭式的饭店,味道有保证。

湘潭水煮活鱼的做法:

原料:主要是鳙鱼,湘潭本地也叫雄鱼(北方似乎叫胖头鱼、大头鱼),草鱼也可,但肉质不如鳙鱼细嫩。

辅料:

方案一,香葱(切成小段)、尖青(红)辣椒、生姜片、紫苏,主要适用于春末夏初到秋末。因为本地紫苏产于这段时期,不过现在有些大超市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咳咳,这道菜的[菜点]在于紫苏,缺了它可不行

方案二:大蒜(带叶子的那种,北方叫蒜苗)、豆豉、生姜片,口味重可以加四川郫县豆瓣酱,主要适用于冬季。

其他:植物油或猪油皆可。植物油湘潭本地家庭自做常用茶油。酱油、味精。

制作:

1、走油。将宰杀好的鱼,抹少许盐,视鱼大小,倒入至少3两油,烧熟后将鱼放入煎炸。如果锅大,更好,油可多放,家庭一般在鱼煎炸好之后,回收可重复使用(饭店也多用此法,术语叫“走大油”)。煎炸要将鱼肉烧熟为最好。

2、煮。放水,放盐。水量为盖过鱼的整体为宜,加盖大火煮,至鱼汤发白,渐稠,呈牛奶般颜色。水开锅以后,加入切成碎末的辣椒以及姜片,不怕辣的可以早放多放。

盐宜早放,否则难以入味,湘潭本地云:咸鱼淡肉,可适当多放一点。

3、放入辅料,先放紫苏,待其蔫下去将熟的时候,放香葱,其后味精,以及酱油少许调色。半分钟之后即可出锅。

香喷喷又鲜又辣的水煮活鱼就大功告成。

注意事项:本菜强调一个“活”字,饭店都是现宰现煮。鱼汤很好喝,倘若味道不够鲜,或是饭店的鱼本身进了冰箱不新鲜,或是鱼质本身不好。一般来说,鲜的鱼其肉都带淡淡的甜味,但现在有的鱼是用饲料养的,与地道的农村水塘里的鱼有区别。本人认为夏季吃最好,紫苏作配料,香味浓郁。

二. 湖南省 湘潭市 湘乡市 湘乡烘糕

湘乡烘糕自清雍正元年(1723),由县城天元斋斋馆研制成功以来,历200余年而不衰。咸丰年间,曾国藩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曾以烘糕作士军粮,战后呈皇帝及朝廷大臣品尝,倍受赞誉,被钦定为贡品。1932年曾送芝加哥博览会展出。1937年湖南各界携烘糕赴沪慰劳十九军将士,对抗日将士鼓舞极大。

烘糕以上等白米、白糖为原料,经浸米、磨粉、筛粉、拌糖、上匣、划片、烘焙等工序制成。象牙色、落口溶、火炙香、清纯爽口,营养丰富;因不含油盐,又系直接火烤而成,故卫生无菌,便于保存,既可作旅行干粮,又可作婴儿代乳食品,尤宜家庭备用,馈送亲友。1980年挖掘传统工艺,改进包装,获省优质产品证书。

大米在中国作为主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各地人民充满情趣的智慧,用它创造了别具风味的糕点,这是关于时间的故事。家乡把这种用大米和白糖简单搭配的糕点叫烘糕,这是无数成年湘乡人童年的记忆。

1723年,湘乡县城天元斋馆研制出烘糕,在那个大米极其珍贵的年代,烘糕无疑是奢侈品。白米、糖,仅仅两种简单的物质,是制作烘糕需要的原料。看似单纯的食品,要经过浸米、磨粉、筛粉、拌糖、上匣、划片、烘焙等工序。白米的颜色,经过火烤,会略带黄色,但机器化生产后以电热代替火烤的制作工艺已经很难让烘糕产生自然的黄色了。一片烘糕入口,看似成型的方形糕点瞬间化作无数甜甜的粉末,儿时的记忆伴随着味蕾涌然而至。昔日的烘糕是一种最佳零食。“养肥小崽,烘糕一篓”这句俗语更是证明了烘糕是老少皆宜的食品,亦是营养和口感兼备的佳味。时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烘糕仍然是一种比较珍贵的东西,一般用来亲友间送人情。

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曾国藩带领成千上万的湘军将士辗转各地,军粮成了很大的问题,他想到家乡的烘糕轻便易保存,于是将烘糕作为了随军粮食。当时湘乡几十家斋馆每天赶制烘糕,提供给前线食用,用烘糕做军粮可比用大米做军粮成本高多了,但依旧稳定供给了湘军,为平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叛乱平定后,曾国藩将烘糕呈献给皇室和大臣食用,深受赞誉,此后湘乡烘糕被钦定为贡品。1932年烘糕曾送芝加哥博览会展出。“1937年湖南各界携烘糕赴沪慰劳十九军将士,对抗日将士鼓舞极大”——《今古湘乡》。

暑期同某食品加工厂老总在茶楼,是一位五十多了的男人,且是老乡。说到湘乡的烘糕,他很有感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烘糕还算居家食品中的佳物,所以市场状况良好,成为了食品公司的主打产品,但能够用传统手艺制作烘糕的人却渐渐老去,而青年人人又不愿意在乡传承技艺,眼看烘糕就生产不下去了。这时的他们,开始物色20岁左右的青年进行培养,用时髦一点的话说就是“订单式”培养。制作烘糕的技术,从外行到基本熟悉制作,至少要花三个月的时间,这对学习者来说是一个考验。“当时给他们(学习制作烘糕的年轻人)六十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六十块钱啊,在那个时候很高了!”,这位老总说。但过了不到几年,这些原本被食品公司寄予厚望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南下或北上。“用传统技艺做烘糕的老人这几年陆续都离世了,也没人用古法做了”,他说。

现今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烘糕都是采用改良技术制作的,再过得几年,可能就再也没人知道几百年前发明的湘乡烘糕到底是如何在古人手中制作出来的。当传统技艺面对工业机器时,它是那么的乏力,且渐行渐远。这时我才发现,我吃的不是烘糕,而是一种情怀!

三. 湖南省 湘潭市 湘乡市 油粑粑

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小吃美食哦,炸出来金灿灿的外酥内软,外面甜酥酥里面香软软,也是我的最爱,喜欢吃甜食的朋友一定不能放过。

四.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竹筒水鱼

主料:野生水鱼2只(重约2000克)

配料:0鸡一只,鲜猪五花肉300克(取汤)

调料:熟猪油50克,盐、味精、料酒、胡椒、葱、姜、蒜瓣、鸡油适量

制法:

0鸡宰杀洗净,五花肉洗净,一同过水将原料放锅肉加水用文火煮2个小时。

将水鱼宰杀洗净,下沸水烫一下取出搓去薄膜,去内脏、去骨、去头、爪尖改切成方块,放盘中,加料酒、精盐腌15分钟,过冷水,漏干水。

取竹筒12个,将水鱼放入竹筒内,加鸡汤、整胡椒、蒜瓣、竹叶,上笼蒸一个小时取出放胡椒粉、葱花、淋鸡油即成。

特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竹香味浓。

五.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清汤滑鸡球

清汤滑鸡球是长沙地区传统风味名菜。洁白的鸡球浮于汤面,极似香甜软糯的汤元,滑嫩柔软,落口消溶,引人入胜。此菜尤重做工,滑鸡球时,油温要保持在四成热,动作要轻巧,让鸡球在油中轻轻滑过。冷则滑不起,热则不成形,要求火候恰到好处。

原料/调料:

去骨母鸡肉300克。熟火腿50克,口蘑15克,鸡蛋5个,小白菜苞12个。熟猪油750克(实耗50克),料酒25克,精盐5克,味精1.5克,胡椒粉0.5克,白糖2.5克,干淀粉50克,鸡清汤500克。

制作流程:

1.将鸡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葱、姜捣烂用料酒取汁,加精盐和白糖,将鸡丁腌约半小时。

2.鸡蛋去黄留清,用筷子打起发泡,加入干淀粉,调成雪花蛋糊。将口蘑、火腿切成薄片。小菜苞下入沸水锅内永过,用冷水过凉。

3.将猪油烧至五成热时,即将油锅端离火位,把鸡丁逐一裹上雪花糊,下入油锅吞炸,待鸡丁呈球形表面凝固时捞起,再在温水中漂过捞出,装入大碗内,加入鸡清汤和精盐,上笼蒸2小时左右,至鸡肉软烂时取出。

4.食用前30分钟,将滑鸡球中加入火腿片、口蘑片、味精上笼蒸热。同时将鸡汤、白菜苞和精盐放入锅中烧沸,捞出莱苞,倒入装有滑鸡球的大碗内,撒上胡椒粉即成。

六.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糖饧

糖饧是湘潭的传统小吃。在民间有句俗语“七月半,糖饧顿”,说的是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大家不生火做饭,都以糖饧为主食。现在则立夏一过,糖饧就开始上市。

七.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毛家红烧肉

毛家菜因毛主席故乡而闻名,毛家红烧肉主席赞不绝口。正宗的毛家饭店位于湘潭韶山冲,这里的红烧肉选的是五花腩,把五层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后入锅放豆豉作料,做法非常讲究和复杂。做好的毛家红烧肉色泽金黄油亮,肥而不腻,十分的香润可口。

毛主席钟情红烧肉世人共知,故红烧肉又名毛氏红烧肉,是主席宴上的八大名菜之一,也是湘菜系列独树一帜的主打产品,流传至今,一直深受世人喜爱。在当时的年代乃至七十年代有红烧肉吃是上等菜,主席认为,红烧肉可以大量补充能量,恢复体力,使人精力充沛。据历史记载,毛主席在指挥三大战役时,对警卫员李银桥说:“你只要隔三天给我吃一顿红烧肉,我就有精力打败敌人。”可见,主席对红烧肉的钟爱。

红烧肉是采用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成匀称的切状,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色泽呈金黄,味道糖而不腻。冬笋炒腊肉,是以腊肉为主原料,配以营养丰富的嫩冬笋佳制而成,如果再加些白辣椒、大蒜茎叶、豆豉便配制成了一份很有特色的菜肴,作为佐酒佳膳。

八.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水饺豆沙馅饼

水饺豆沙馅饼是湘潭的著名小吃,沙甜可口,甜中带酸,酥脆不腻,口味独特,回味无穷。其制作方法也较为特别,先将豆沙与柠檬皮末搅拌均匀作馅,均分成小份并将每小份揉成小球状;水饺皮周围沾少许水,中间填入球状馅,再用另一张水饺皮盖上馅,轻轻压平饼馅,捏紧水饺皮的边缘,并加捏花边造型;之后再用平底锅热少许色拉油,放入水饺豆沙饼,煎至水饺饼两面都为金黄色即可出锅装盘。

九.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乡下腊菜

湘潭、湘乡、韶山乡 都有薰制腊菜的习惯。 制法一般是冬至后取鲜肉切成条块,用盐腌渍两三天,晾干,以 糠壳、瘪谷、木屑、花生壳等烟火薰烤,成腊黄色即成。因以农 历十二月(腊月)薰制的最好,故称冬腊肉,味香可口,且不像鲜肉油腻,许多人都喜欢吃,深受消费者欢迎。

十. 湖南省 湘潭市 湘乡市 鸟朝凤

是一道传统湘菜,象征欢聚一堂,其乐融融。选一只肥嫩母鸡宰杀,去血褪尽鸡毛,除掉嘴壳、脚皮,从颈翅之间用刀划开一寸长左右的鸡皮,取出食管、食袋、气管;再从1处横开一寸半长左右的口子,取出其余鸡内脏,清洗干净,这样,整个鸡的形体未遭破坏。然后将整鸡用旺火蒸至鸡肉松软,再放入去壳的熟鸡蛋,续蒸20分钟左右,即从蒸笼取出蒸铺,倒出原汤于干净锅中,将鸡翻身转入大海碗内,剔去姜片,原鸡汤烧开,加菜心、香菇、再沸时起锅盛入鸡碗内,撒上适量胡椒粉。至此,便成一道鸡身隆起,鸡蛋和白菜心浮现于整鸡周围的形同百鸟朝凤的美味佳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