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鹤峰县特产介绍图片 鹤峰县土特产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鹤峰县特产介绍图片 鹤峰县土特产批发市场更新时间:2022-12-05 17:06:41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竹节人参

专家学者誉为“百草药之王”的竹节人参是恩施珍稀药材。竹节人参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干燥根茎,别名土参、土精、血参、竹节三七等,主治咳嗽多痰、劳伤吐血、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

二. 湖南省 娄底市 双峰县 永丰五味香干

五味香干选用永丰一带的优质大豆,经去壳、浸泡、磨浆、过滤、蒸黄、调配、入模、榨压,再均匀地撒上辣椒粉、辣椒油、香油、酱油、食盐,然后连续烘烤24小时制作而成,辣、甜、咸、香、鲜五味皆备,具有减肥、降酯、消食、健齿养身等功效。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路过双峰县走马街,品尝了当地饭店的“水豆腐菠菜汤”,颇有好感,回京后令侍臣再访走马街,带回便于旅行食用的干豆腐,从此,干豆腐被列为贡品。据《湘乡县志》载,明代永丰镇就有人制作五味香干,用以在旧历年际供奉九天司命。如今,五味香干已成为很多人喜爱有加的风味食品。

五代时毛文锡《茶谱》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乡人每年采摘不过十六、七斤,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煮之无滓也。”渠江,源于新化奉家山,流经新化、溆浦、安化等地而北入资江。奉家山一带,海拔在800米以上,峻岭挺拔,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溪流潺潺,土质肥沃,是植茶的天然之所.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鹤峰薇菜

鹤峰薇菜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在全国薇菜产业链中,鹤峰县唯一被中国科学技术部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唯一被农业部认定为山野菜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湖北省鹤峰县建成中国最大薇菜生产出口基地,使昔日山中草,今朝成为创汇宝,薇菜出口量占南方薇菜总量的百分之七十、湖北省的百分之八十。

现今,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湖北鹤峰现已加大薇菜的出口模式,在全国薇菜产业链中,鹤峰县是唯一被中国科学技术部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唯一被农业部认定为山野菜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声名远播,近段时期,鹤峰县还投资了一千八百万元人民币的薇菜食品加工厂已经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行,传销链铺满五湖四海,是名副其实的薇菜之乡。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走马木瓜

走马木瓜是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的。走马镇农业中心非常重视科技入户工作,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时指导,大力发展木瓜等中药材生产,获得了较小的成功。

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称,其果实可供食用、药用,同时花色美丽,也供观赏。它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清心润肺还可以帮助消化、治胃病,独有的木瓜碱具有抗肿瘤功效,对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具有强烈抗癌活性,因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走马镇木瓜盛产于柘坪和曲溪两个村,原有野生木瓜不足百亩,主要生长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丘陵地带,因管理不当,老百姓收入甚低。近几年来,镇农业中心技术员深入木瓜园,通过和农户实行面对面讲、手把手的教,让农民朋友掌握了相关技术,该镇又适时引进了良种木瓜苗进行改良,组建专业合作社,增加种植户,目前良种木瓜面积现已增至500余亩。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鹤峰富硒茶

鹤峰富硒茶是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鹤峰富硒茶的珍品为鹤峰毛尖系列,分翠峰、银针、翠芽等,其品质特征是:芽叶嫩壮匀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高长带花香,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美、回甘,叶底嫩匀成朵。

鹤峰地区山清水碧,四季云雾缭绕,自然环境极为优异。据研究,鹤峰地处古生代二叠纪和寒武—奥陶纪岩层上,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非金属元素———硒。鹤峰所产茶叶含有人体所需的硒元素,自古以来,人们觉得它“形奇、色奇、汤奇、味奇”,是向宫廷朝贡的“贡茗”,但压根儿不知道这是因它含硒丰富的缘故。

鹤峰富硒茶尤以芭蕉侗族乡为甚。芭蕉侗族乡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建成了“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第一乡”。该乡生产的“鹤峰玉露”,历史悠久,中外驰名,1991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载入《中国名茶》。 近年来,还研制了“龙潭翠峰”、“金星玉毫”、“炒青绿茶”等产品,这些产品多次在“鄂茶杯”评比中获金奖。2003年举办了“鹤峰茶叶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

鹤峰富硒茶不仅茶汤口感清香、鲜美、回甜味持久,能使人们享受到茶香的乐趣,而且又为人们补充了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国内专家对富硒茶深入研究发现,该茶具有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抑制动脉粥状硬化班块的形成,预防和治疗动脉粥状硬化的作用,以及促进生长发育、延长生长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进行茶叶加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消费群体广泛,由于具体特定的区域资源优势,使得产品不仅在省内,而且在国际、国内均具在广泛的市场开发前景和空间。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鹤峰茶

鹤峰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鹤峰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2004年底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鹤峰县荣膺“中国茶叶之乡”称号。

鹤峰县有茶园10.8万亩,去年茶叶总产量近6500吨,总产值1.45亿元,出口创汇380万美元,直接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5000万元,茶叶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该县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重点推广应用了机剪机采、无性系良种、名优茶加工及无公害生产等新型适用技术,10.8万亩茶园中有9.5万亩通过了中国有机茶开发与发展中心的认证。

茶叶产业是鹤峰县的第一名片、特色产业培植的第一重点、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该县聚合众力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企业有龙头”的茶叶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5万亩,茶叶年产值过5亿元,茶农直接现金收入2.6亿元。如今,鹤峰绿茶、白茶、黑茶、宜红茶等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吃香,而且畅销国际市场。

地域范围

鹤峰茶产于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铁炉乡、五里乡、燕子乡、中营乡、下坪乡、邬阳乡、太平乡、容美镇等9个乡镇。鹤峰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5′-110°38′,北纬29°38′-30°14′。东毗湖北省五峰县和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依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市相连,北同湖北省建始县、巴东县接壤,境内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67公里,国土总面积2892平方公里。茶叶总生产面积8800公顷,总产量10422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鹤峰县土壤种类较多,红壤、黄棕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岩土、潮土、紫色土、水稻土等7个土类,15个亚类,44个土属,1469土种,201个变种,总面积432.95万亩;全县土壤中性偏酸;普遍缺氮,严重缺锌,有机质含量丰富,部分土壤物理性不良;鹤峰县地貌由低山、二高山、高山三种立体地貌类型组成,整个地势均由平地、缓坡地和陡坡地组成,夹有河谷平坝,四周高山环绕的形势。

(2)水文情况:鹤峰县地域辽阔,河沟纵横,有溇水河、咸盈河、林溪河、王家河、白泉河、江坪河六大流域构成。其中主要河流溇水河,发源于西北部的云雾山脉,山坡谷,向东南逶迤奔去,在江口出境进入湖南桑植县,

流程全长147.5公里,干流落差1455米。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430mm。

鹤峰县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山区水能发电县。境内无大型工厂,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历史,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监测,鹤峰县境内地表水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水质感观良好,无色、无臭、无味、透明,pH值4.5-7.5之间,砷≤0.05,镉≤0.005,铅≤0.05等有关指标符合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质准则。

(3)气候情况:鹤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均温10-15℃,昼夜温差明显;年均空气相对温度76%,年日照时数1960小时,无霜期249天;全县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年均降雨量1710mm,降水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90%,其季节分布是3-5月平均降雨量为466mm,占31%,6-8月平均降雨量为380mm,占25%,9-11月平均降雨量为320mm,占21%,12-2月平均降雨量为250mm,占16%。

(4)人文历史情况:从晋朝至今,鹤峰人民一直有生产、食用茶叶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西晋时的《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产茶”。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亦云:“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又说:“山南以峡州上”,鹤峰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处于“巴山峡川”其间。由此说来,鹤峰是茶叶发源地之一,且茶叶品质上乘。公元1704年,清代文学家、诗人、戏剧家、旅行家、社会学家顾彩受戏剧家孔尚任之托和

容美土司田舜年盛情相邀,在容美土司游历5个多月,结诗成集《容美纪游》载:“……诸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日‘湘潭茶’,故茶客往来无虚日。”

公元1867年,鹤峰第一任知州毛峻德在第一部《县志》里记述:“容美贡茗,遍布生植,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极清腴,取泉水烹服,驱火除瘴,清心散气,去胀止烦,并解一切杂症。”

由此可鉴,我县栽培利用茶叶的历史渊源可究。鹤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一直把茶叶生产作为鹤峰县的主导产业,先后出台了《鹤峰县茶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使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模式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茶叶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鹤峰茶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02年国家农业部把鹤峰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基地县,2004年国家农业部把鹤峰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县。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鹤峰为中国茶叶之乡。2002年以来鹤峰茶先后有8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鹤峰县已发展成为鄂西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鹤峰茶基地位于走马镇、铁炉乡、五里乡、燕子乡、中营乡、下坪乡、邬阳乡、太平乡、容美镇等9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NY/T391-2000)的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适合本地环境条件的福鼎大白、槠叶齐、福云六号、龙井43及鹤苔早等大叶形良种;符合DB42/111-2002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

(3)生产过程管理:鹤峰茶生产过程必须执行《鹤峰县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422828/T001-2005)。为了保证鹤峰茶的品质特色,尤其要注意以下环节:①茶园肥培管理:茶园冬季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以经过腐熟的土杂肥、饼肥、栏肥等为主,施肥结合中耕松土和深耕松土时进行。②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方法。一是可采用每50亩面积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杀灭蛾类,降低害虫危害指数;二是可根据害虫种类,选用绿色食品许可使用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也可用雷公藤、除虫菊等经济有效、无残留的土农药。农药使用必须符合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茶树蓬面每平方米达到10-15个标准芽时为开采适期。茶叶采摘要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早上,鲜叶要用竹制器具盛装,使用专用车辆及时运输符合绿色食品加工条件的加工厂加工,加工人员要经过鹤峰茶生产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原料进入车间后要实行人工拣除其中的杂质,按照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摊青、杀青、揉捻、烘青、整形、提毫、烘干。鹤峰茶产品加工必须符合DB422828/T002-2005鹤峰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5)生产记录要求:鹤峰茶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必须准确、清晰、工整、完全。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外形条索紧细圆直,色泽翠绿、显毫,为茶种上品。

(2)内在品质指标:鹤峰茶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亮,内含物丰富,耐冲泡,口感好,新鲜感强,100克干品含粗纤维≤16g,灰分≤6.0g。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安全要求:鹤峰茶执行《绿色食品茶叶》NY/T288-2002。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鹤峰茶按照《鹤峰茶》地方标准分为鹤峰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4个等级。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鹤峰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和标注形式)。

(3)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腊肉土豆片

腊肉土豆片

大抵是因为好吃,所以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同伴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我。在大家的戏谑声里我居然没怎么推托,想想也是哦,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土家菜系以猪肉为主,犹以“腊肉”见长。“腊肉”的制作都在每年的十冬腊月,把猪杀了,分切成块,然后涂抹上盐巴、花椒等调料,以“棕叶”搓成的绳拴挂于火炕之上,任火燎烟熏......这样制作的腊肉可以放三五个月甚至半年也不会变味。

每有客至,便取其中一块。先置炭火上烧烤其皮,任肉油“滋滋”作响,那诱人的香味也渐渐曼延开来......再将烧烤好的肉块丢在炒锅里,用水浸泡十来分钟,然后用刀将猪皮上那层泡软的外皮清理掉,用“刷帚”将猪肉洗净,置于甑板上分解成两指头大小的肉块,放入炒锅,加花椒、辣椒、八角香或者桂皮等物,舀生水至没肉,拿盖将锅合严,然后以文火煨炖。

在煨炖的同时,取晒干的“土豆”片若干,用热水浸泡约十来分钟,至温软时取出笠于筲箕之上。

待肉块煨炖到三十分钟左右时,拿筷子轻戳肉皮,肉皮松则肉熟,这时将笠于筲箕之上的“土豆”片尽数倒在锅中,再掺入少许的水炖开。

说话间,拿小锅将肉盛起,撒上大蒜,端上桌来。哈---我自己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那才叫一个香啊......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走马葛仙米

走马葛仙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走马葛仙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走马葛仙米早在1500年前就被人们认识,据《本草纲目》记载:“葛仙米,生湖广沿溪(今湖北鹤峰走马镇地辖)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口,此米随流而出。土人捞取,初取时如小鲜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肥绿可食,土名开仙菜,干则天仙米,晋葛洪隐此乏粮,采以为食,故名‘葛仙米’”,这就是土家先民世代传颂至今的晋朝葛洪(注东晋人,炼丹家,医学家,道教伦理家)南岭途径走马患疾,病害荒采以为食,奇获身疾康复之功效,后,洪入朝歌,以此奉献皇上,体弱多病的皇太子食之,病除体壮,皇帝娘娘食之,四处求医无法治愈的夜盲症病除,皇感洪恩,随将“天仙米”赐名“葛仙米”的传说。

走马葛仙米,是一种淡水野生藻类植物,为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的著名,出口历史悠久。是一种多细胞丝状蓝藻,与地木耳、发菜同属蓝藻门、蓝藻纲,段殖藻目,念珠藻科植物。念珠藻是目前已知分布最广的蓝藻之一,在各种水体、土壤以及江河的入海口,甚至南北极地区均有发现。但世界上葛仙米(学名“拟球状念珠藻”)的分布却非常稀少,我国目前的主要分布是湖北省鹤峰县的走马镇,据报道非洲等地也有少量分布。葛仙米生长在不发达的山区水域,天然无公害,地道的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属高蛋白多功效营养食品,是宴席上的珍稀佳肴,堪称中国一绝,世界珍稀。

葛仙米,并不是谷类。之所以称之为“米”,是因为其形状象米粒一样,采集干燥后颗粒圆形,煮熟后大小比米粒大。附生于稻田、浅水池沼、湖、溪的砂石间或阴湿的泥土上,球形胶质状,外形象木耳,因此称之“水木耳”或“田木耳”;没有根、茎、叶,漂浮在水中,故又名“天仙米”或“天仙菜”;由许多细胞连成念珠状群体,颜色蓝绿色,颗粒圆润,玲珑剔透,可与珍珠媲美,若人蔬烹制成菜肴。味极鲜宴席上的珍馐,故被美称为“珍珠菜”。清史记载为贡品、御膳,末代皇帝溥仪的著作《我的前半生》中有道菜就叫“鸭丁熘葛仙米”。

走马葛仙米早在1998年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武汉)金奖,2008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0年获得了国家商标局批准的商标注册。

除这些购物品外,恩施自治州还有新型蜡烛繁殖产品、宝石花筷等民族工艺品和巴东柿子等。

地域范围

走马葛仙米产于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境内的千金村、汪家堡村、古城村、阳河村、李桥村、白果村、金龙村、官仓村、刘家垭村、花桥村、升子村、锁坪村、岗家湾村、九岭村、北镇村、金岗村、大典村、梅坪村、红土村、九洞村共20个村。

走马镇位于湖北省鹤峰县西南部,东临湖南省壶瓶山旅游区,南接张家界风景区,距武汉、长沙600公里,距宜昌港27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9°8′-110°3′,北纬29°39′-30°9′。平均海拔920米,相对高差1086米。素有“鄂西南窗”之称。总生产面积1050公顷,总产量1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走马镇土壤种类较多,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水稻土等土类,总面积73858亩;全镇土壤中性偏碱,普遍缺氮,严重缺锌,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形大体轮廊是西北高,东南低,落差大,群山矗立,峰峦起伏,溪河纵横,地表切割深,具有丘陵、山区地理特点。

(2)气候情况:走马镇属亚热带大陆非季风湿润气候,拥有高山、二高山、低山三种地理形态的特殊气候。四季分明,冬令夏热,春早秋爽,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2.2度,全年积温3691度,年日照数为1342小时,日照率30%,无霜期225天。

(3)水文情况:走马镇地域辽阔,河沟纵横,有江坪河流域。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934mm。

走马镇境内没有大型化工厂,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历史,根据环境部门监测,走马镇境内地表水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水质感观良好,无色、无臭、无味、透明,pH值在4.5-7之间,砷≤0.05,镉≤0.005,铅≤0.05等有关指标符合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质标准。

(4)人文历史情况:据《本草纲目》记载:“葛仙米,生湖广沿溪山(今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地辖)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穴口,此米随流而出。土人捞取,初取和小鲜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肥绿可食,土名天仙菜;干则天仙米……晋葛洪(注东晋人、炼丹家、医学家、道教伦理家)途径走马患疾,迫荒害采以为食,奇获身疾康复之功效,后,洪入朝歌,以此奉献皇上,体弱多病的皇太子食之,病除体壮,皇帝娘娘食之,四处求医无法医治的夜盲症病除,皇感洪恩,随将“天仙米”赐名“葛仙米”的传说。

据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黎尚豪院士到走马考察报告称:“葛仙米在世界范围内,非洲七亩地,产量甚微,然而湖北鹤峰走马有万亩之产地,且产量之高,实属世界罕见。”

由此可鉴:我县栽培利用的历史渊源可究。鹤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鹤峰走马葛仙米”的生产,一直把鹤峰走马葛仙米作为走马镇的主导产业,先后出了《关于加快鹤峰走马葛仙开发的意见》等政策,使鹤峰走马葛仙米保护与利用力度不断扩大,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葛仙米生产已成为促进走马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走马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2年国家科技部和湖北省科技厅把走马《葛仙米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列为湖北省重大科技发展项目开发的重大课题。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鹤峰走马葛仙米基地位于走马镇千金村、汪家堡村、古城村、阳河村、李桥村、白果村、金龙村、官仓村、刘家垭村、花桥村、升子村、锁坪村、岗家湾村、九岭村、北镇村、金岗村、大典村、

梅坪村、红土村、九洞村共20个村。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例》(NY/T391-2000)的要求。

(2)品种选择:走马葛仙米。

(3)生产过程管理:鹤峰走马葛仙米生产过程必须执行《鹤峰走马葛仙米生产技术规程》。为了保证鹤峰走马葛仙米的品质特色,尤其要注意以下环节:①肥培管理:冬季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以经腐熟的土杂肥、饼肥、栏肥等为主,施肥结合中耕松土和深耕松土时进行。②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方法。可采用每50亩面积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杀灭蛾类,降低害虫危害指数。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每年4-5月是鹤峰走马葛仙米采收期。葛仙米采收质量:墨绿色,圆珠状时采收,采收环境要求,保证水田里有17cm左右深的水面。采收方法:人工采收,要选择晴朗的天气,采收时要用竹制器具采收,采收后用专用器具及时运输符合绿色食品加工条件的加工厂加工,加工人员要经过鹤峰走马葛仙米生产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原料进入车间后要实行人工拣除其中的杂质,按照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拣杂物,漂洗、沥干、干燥、风选、人工复拣杂物,然后分级包装入库。

(5)生产记录要求:鹤峰走马葛仙米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必须准确、清晰、工整、完全。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感观特征:成品为墨绿色颗粒状,无异味,不得有非葛仙米夹杂物;温水复原后,呈墨绿色且直径不超过8mm的圆珠状,玲珑剔透,具有鹤峰走马葛仙米独特的清香味,汤色无色、清澈、明亮。

(2)内在品质指标:鹤峰走马葛仙米100克干品含蛋白质≥24g,维生素C(mg/kg)≥8g,灰分≤10g,水份≤18g。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安全要求:走马葛仙米执行《鹤峰走马葛仙米》DB42/305-2005。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走马葛仙米按照《鹤峰走马葛仙米》地方标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共3个等级。

(2)包装:本品采用纸箱包装,同批中各箱净重必须统一,内衬食品包装用塑料袋或铝塑袋包装,纸盒分级包装。销售包装的标签必须符合GB7718的规定。

(3)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鹤峰走马葛仙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和标注形式)。

(4)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鹤峰灰灰菜

鹤峰灰灰菜是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灰灰菜,又名藜,别名野灰菜,灰蓼头草等,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灰灰菜多生长于地边、山野、路旁及房前屋后。

灰灰菜性味甘平,清热、利湿、降压、止痛、杀虫、止泻。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据测定,100克嫩苗中含蛋白质3.5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1.2克,胡萝卜素6.35毫克,维生素B10.13毫克,维生素B20.29毫克,维生素C69毫克以及多种无机盐,含钙量高达209毫克,含铁量0.9毫克。

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因此,灰灰菜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不仅为寻常百姓采食,而且登上了宾馆、饭店餐桌。灰灰菜是含有卟啉类物质的光感性植物,过多服食或接触,并受数小时日晒后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这样就会皮肤红肿、发亮,混身刺痛、刺痒,所以灰灰菜一次食用量不宜过多,食后或接触后应避免强烈日光暴晒。

食用方法:用沸水焯后,再用清水漂泡,可炒食、凉拌或做汤,也可晾干贮藏。

十. 湖南省 娄底市 双峰县 永丰辣酱

永丰辣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丰辣酱,产于双峰县永丰镇,它以本地所产的一种肉质肥厚、辣中带甜的灯笼椒为主要原料,搀拌一定份量的小麦、黄豆、糯米,依传统配方、科学办法晒制而成,其色泽鲜艳,味道鲜美,辣中带甜,芳香可口,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散寒祛湿等功效。

永丰辣酱始产于明代,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以蔡和森的祖辈经营的蔡广祥店最有名。咸丰年间,清朝大臣曾国藩将永丰辣酱带到京城,倍受皇帝喜爱。从此,永丰辣酱被列为贡品。解放后,永丰辣酱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该产品畅销全国20个省市和港澳地区,并出口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

永丰辣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南省双峰县 《关于划定永丰辣酱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建议的函》(双政函〔2006〕5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印塘乡、走马街镇、梓门桥镇、沙塘乡、石牛乡等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