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特产1米2 云南特产中国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特产1米2 云南特产中国特产更新时间:2022-11-30 23:40:51

一.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客家米橙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客家农村,每逢过年的时节,就会看见一些师傅挑着黑黑的崩锅,走街串巷,为山村里的人们制作美味的过年美食米橙。

米橙是客家人家家户户必备的过年美食。米橙的香脆味让人难以忘怀,米的香味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一层糖附在上面,使米香和糖完美粘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去,糖立即融化溢满口中,爆开的米香松脆,使人吃了口齿留香。

特点:香甜脆口,入口即溶,回味无穷。

二. 辽宁省 本溪 溪湖区 关外米仁

米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也称苡仁,因其种仁及根可以入药,而植物又形似玉米,一些产区又称薏苡为“药玉米”。辽宁东部山区及北部平原地区所产的薏苡种仁,量虽不多,而品质精良,素有关外米仁之美称,为辽宁地方名产之一。关外米仁颗粒饱满,色白质净,入口软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等营养万分,为滋补美食,除食用外,亦可用于酿酒。薏苡通身是宝,其茎、叶可造纸,根和种仁可以入药。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潞西遮放米

遮放米产于潞西市遮放镇遮放盆地,色泽白润如玉,米饭清香可口,软滑适中,粘而不稠,泠不回生,营养丰富。自元朝始,被历代王朝指定为潞西土司进贡之物,年有定量。一九五九年被国务院定为接待外宾宴会用米。本品采用传统稻种传统方式耕作,经最新加工设备和工艺精制而成,清洁卫生,是家居自用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遮放米是积传统稻谷的精华,取天地之灵气在特殊的气候生态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珍贵软香型食用米。遮放米的名称都以“毫”字开头,有毫安公、毫安秀等,均为晚熟高杆低产稻种,“毫”傣语为祖宗流传下来的米饭。产区傣族以种传统水稻,吃传统米
饭为荣,连耕作也保持了牛犁人薅的传统方式,即使在“大锅饭”追求高产量的年代,也从不间断种植。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物质短缺年代的结束,人们的生活追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吃“遮放米”成为时尚,随着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潞西市的传统品牌商品。

具有遮放米品质特性的,仅为遮放盆地东南三台山峡谷、龙江峡谷、莫里峡谷“三峡”交汇的海拔840米处10万亩水田区域, 最高年产量3000万公斤。这里,土层肥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流动快,有多处温泉、暗河出露,多股林泉流入,不施化肥农药,少有瘟、虫、病害,形成遮放米特性的气候生态环境。若干年来,有不少农业专家实地考察后引种作异地试验种植,均不成功。

四. 山西省 大同 天镇县 红谷米

其色泽金黄,颗粒均匀,香甜开口,用途较广,可制成稠粥.锅巴.米面饼等不同风味的食品。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印花米果

印花米果 用七成粘米粉,三成糯米粉搭配,加水揉搓,再捏成一个个圆团,放入专做的米果印子中压成饼状,印好花纹,蒸熟以后就是印花米果。米果印子用梨木做成,里面雕刻有“莲花”、“梅花”或福禄寿喜等字样。印花米果是客家人正月里上亲戚家拜年必备的果品。元宵节龙灯、狮灯上门贺新年,要用印花米果和米酒招待客人。亲戚朋友家建新屋,或做道除灵等都要送印花米果。

六.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米茶

沙洋米茶,也叫焌米茶,也叫米茶、酸米茶、炒米茶,得名于“食之裹腹,饮之解渴”。叫焌米茶是因为该小吃中间带少许的米粒,似茶一样,发酵后更好吃,所以叫“焌米茶”。其制作方法为:先将大米或麦米放在锅里翻炒至熟透,然后盛起,待锅里的水煮沸后,将少许炒米放进锅中一同煮沸,凉后食用。焌米茶水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涩而不苦,充饥解渴,减肥健美,为夏季防暑降温佳品,气候愈热,食之愈爽。其主料为“糙米”,制作方法是:将大米放在锅里,置中火干炒至发黄带焦时起锅,清水淘洗后滤去水份,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冷却即成。在农村,人们一般在头天晚上炒制后,盛入陶罐中,第二天食用。隔夜米茶,味略酸甜,更能增进食欲,生津止渴,别有一番风味。相传明朝朱佑元(嘉靖生父)册封为兴王,其妃(嘉靖皇帝之母)蒋氏身怀六甲时茶米不思,喝了这米茶,食欲大振。王见大悦,米茶从此从民间进入宫廷。后蒋氏随嘉靖入紫禁城,每逢夏季,必饮米茶。

七.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山药米拌汤

山药米拌汤系用凉州小米与洋芋(凉州多称洋芋作"山药")做成。制作时,选凉州小米淘洗干净,下入砂锅,用旺火煮至八成熟,把切成方块的洋芋投入,并撒少许面粉,用木勺使劲搅匀,调盐。烧些许清油,炝人葱花,再加切碎的酸白菜即成。当地有"要吃凉州饭,山药米拌汤"之说。

八. 重庆市 南川 南川米

南川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川区常年种植水稻41.5万亩,稻谷总产量19万吨,在农民的年收入构成中,稻谷(米)销售收入占整个收入的20%以上。全区41.5万亩水稻田中有31.4万亩处于海拔600—900米的倒置山区,无污染源,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受金佛山小气候的影响,其日平均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优质米的形成。南川是天然的优质稻米产区,为重庆市中高档优质稻最适宜的种植区域之一。

该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优质稻示范种植。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实施优质稻标准化栽培,在建基地,创品牌,培育龙头企业等各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步走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优质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庆市绿色精品稻米生产基地和重庆市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百万工程”建设基地。该区于2003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基地认证,2004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产品认证,2006年通过了南川米无公害基地和产品的整体认证;200年申报了“南川米”地域品牌,目前已通过认定。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南川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地形呈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北部系平行岭谷区,南部属娄山褶皱地带。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昼夜温差大。水稻生产土壤为沙溪庙组、蓬莱镇组及绥家河组等成土母质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和矿质黄泥土,土壤PH值4.5-6.5,富含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宜种作物面广。

(2)水文情况:全区水域面积6.7万亩,其中河流4万亩,水库1.4万亩,坑塘0.01万亩,沟渠1.8万亩,堤坝水工建筑0.2万亩。境内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58条。塘库和江河能满足水稻用水需要。且水稻用水水质于2006年按绿色食品水稻用水质量标准通过检测,水质良好,无影响水质的其他因素。

(3)气候情况:南川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6℃,年最高温度39.8℃,最低温度3℃;年降雨量1185mm,雨量充沛;年日照1279小时;全年无霜期320天。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7%。

(4)人文历史情况: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特别适合优质水稻的生产,“南川米”在重庆范围内久享盛名。近年来,“南川米”的名气、品质及生产规模都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壮大,“南川米”生产区域已遍及34个乡镇,种植面积40万亩,常年产量16万多吨,“南川米”加工龙头企业2家,均为绿色食品企业,有6个大米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其中“金佛山牌”金佛山贡米和“冬水田牌”大观米已由绿色食品升级为有机食品认证。“南川米”在重庆市场已成为消费者公认的名牌农产品。

地域范围

“南川米”产地主要分布在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东起南川区的鱼泉乡、水江镇、骑龙乡;南接合溪镇、古花乡、大有镇、庆元乡、头渡镇、金山镇、德隆乡;西临神童镇、石莲乡、南平镇、兴隆镇、大观镇,北到太平场镇、乾丰乡、石溪乡、冷水关乡、民主乡及南川中心地域的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木凉镇、白沙镇、土溪乡、河图乡、石墙镇、中桥乡、铁村乡、鸣玉镇、峰岩乡、福寿乡、三泉镇的三十四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为全区统一生态环境条件下的40万亩“南川米”生产区域。

九. 重庆市 合川 合川凤山米

合川凤山米是重庆市合川区的。合川凤山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处合川西北部龙多山台地的凤山地区,因油沙土质且光照充足,水稻品质优良,所产的“凤山大米”口感好,素有“米中贡品”之称,是古时官商大户的专供米。抗战时期,“凤山大米”主要供应重庆,为国府1用米。从2009年至今,以凤山村、凤凰村为中心已建成一万亩的生产基地,凤山大米畅销川渝市场,反响良好。

2013年,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合川凤山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68982。

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农业服务中心

12568982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