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特产桂圆介绍 广西哪里产的桂圆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特产桂圆介绍 广西哪里产的桂圆最好更新时间:2022-12-01 05:28:24

一.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泸州桂圆

泸州桂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泸州桂圆,在国内颇有名气,是我国5大名水果之一,属高档、畅销土品。市中区、泸县为主产区。

泸州桂圆以肉厚鲜嫩、色泽晶莹、果汁香甜、风味隽美,富含糖份和多种维生素而享有盛誉。其细、嫩、香、甜诸品质,均赛过福建、两广所产桂圆。桂圆可鲜吃、制果干、果脯、罐头。圆肉营养,药用价值高,具有补心、益智、养血、安神等功效,是常用中药之一。目前,泸洲有桂圆树13万多株。

著名川果之一的泸州桂圆产地在四川省泸州市境内,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雨量充沛,日照较强、热量充足,冬暖夏热湿润,无霜期长,周年无台风,属准南亚热带气候。泸州桂圆主产区分布在海拔400m以下地区,土壤以紫色土和沿江新、老冲积地为主,产地能排能灌,水利资源属长江水系,十分丰富。泸州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南亚热带气候特征,为泸州桂圆生长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条件,成就了我国成熟期最晚、品质优、种植规模较大的内陆最北缘桂圆商品生产基地。

泸州桂圆具有“果肉厚,离核,肉质细脆、化渣,味浓甜,有香气,种子小,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果实外观好,品质优,其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高,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泸州桂圆在8月中旬至10中旬成熟,比国内南方桂圆主产区晚2个月上市,占据国内晚熟桂圆市场,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泸州优质晚熟桂圆已成为国家农业部列入《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为今后重点扶持发展的优质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泸州桂圆种植历史悠久,据考证,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1600年前已形成生产盛貌。在后汉杨孚著《南裔异物志》、 公元三世纪左思著《蜀都赋》和唐天宝年间(742年)苏子瞻的诗文中已对泸州桂圆的生产做了详细描述,并成为贡品,直至今天,泸州一带仍把最大的桂圆称“贡元”。现存的泸州张坝桂圆林是中国北回归线上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占地6000余亩,绵绵10余公里,生长着15000多株百年以上桂圆树,蔚为壮观,是泸州桂圆历史悠久的佐证。

泸州桂圆

四川

泸州市园艺学会

泸州桂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泸州市辖区的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等6个区县102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6°28′、北纬27°39′~29°20′

AGI2010-04-00300

二. 广西 百色 靖西 桂西鸭

桂西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主产于广西靖西、德保和那坡一带,属大型肉蛋兼用型。

外貌特征:羽色有深麻、浅麻和黑背白腹3种。分别被当地人称作“马鸭”、“凤鸭”、“乌鸭”。

品种性能:成年体重2.4~2.7公斤,肉用仔鸭70日龄体重约2公斤。母鸭130~150天开产,年产蛋量140~150枚,蛋重80~85克,蛋壳多为白色。

三. 广西 桂林 全州 石塘生姜

石塘生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味辣、皮薄、肉嫩、鲜脆”是全州石塘生姜的特点,作为“全州三辣”土品之一,以“五指姜”为上品的石塘生姜每年上市时都能热销一空,甚至远销湖北、广东、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

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生产新技术的引入,石塘生姜从产量到品质都有了提升,带动了全州全县的产业辐射。今年,全州县生姜种植面积2.85万亩,生姜产量12万吨,平均售价6000元/吨,产值达7.2亿元。“石塘镇种植效益得到提高,也辐射带动了安和、两河、凤凰等周边乡镇规模化种植石塘生姜。种生姜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现辖行政区域。

《全州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石塘生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全政发〔2016〕5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石塘生姜》(草案)

(当地种植户供图)

四. 广西 防城港 防城区 广西肉桂

广西肉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玉桂、牡桂、亚热带常绿乔木樟科植物,是广西亚热带芳香药料植物中的“三宝”之一。肉桂树的皮、枝、叶用途很广。可作药用,可制香料和提炼桂油。成品有:桂皮、桂子、桂蛊、桂丁、桂辛和桂油等。防城区、上思县等地一般年产桂皮200万公斤以上,最高年产达350万公斤。桂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多年前就已远销欧洲,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誉。

“广西肉桂”系中国广西省南部亚热带地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生产农艺和加工工艺,形成了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肉桂(CinamomumCassiaPresl),属樟科樟属,是亚热带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生长迅速、收益快、经济价值高的特点,造林后5-6年即可剥取桂皮和采叶蒸油,桂皮和桂油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

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工种植肉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0把发展亚热带优势水果和经济林木作为“奔小康工程”来实施,肉桂被列为重点项目来发展。广西桂东南、桂西南适宜发展肉桂种植的县市,掀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大规模营造肉桂林地,从而广西肉桂生产创了历史新的篇章,出现了一批批肉桂种植千亩村、万亩村乡(镇),10万亩以上的县市,展现出连片开发、连片造林,建大基地的新格局。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末广西肉桂有林面积还只是50万亩左右,但到1996年总面积已达176万亩,六十年时间面积增加了3倍多。到2000年广西肉桂林地面积已突破200万亩大关,达到250万亩以上。其中肉桂林地面积在30-40万亩的县市有平南、防城、岑溪、藤县;20万亩以上有容县、苍梧,10万亩以上有上思县。广西肉桂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肉桂生产基地。年产桂皮3万吨以上、桂油约1000吨,种植面积和桂皮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桂皮出口和桂油的加工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广西肉桂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广西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广西八角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建议的函》(桂政函〔2006〕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平南县、苍梧县、岑溪市、藤县5个县(市、区)的全部乡镇及那坡县百合乡、百南乡、百都乡等3个乡;东兴市东兴镇、马路镇、江平镇等3个镇;上思县南屏乡;桂平市油麻镇、罗秀镇、麻垌镇、罗播乡、木根镇、中沙镇、中和镇、石龙镇、金田林场等9个乡镇林场;昭平县古袍镇、五将镇、富罗镇、木格乡、马江镇、富裕乡、庇江乡、走马乡等8个乡镇;梧州市蝶山区长洲镇、夏郢镇等2个镇;蒙山县陈塘镇、黄村镇等2个镇;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浪平乡;容县十里乡、县底镇、自良镇、浪水乡、松山镇、罗江镇、石头镇等7个乡镇;北流市六麻镇、平政镇、六靖镇、隆盛镇等4个镇;兴业县城隍镇、北市镇等2个镇;陆川县陆川林场等44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五. 广西 百色 平果 酢肉

酢肉

民间传统菜肴。将猪肉洗净晾干,切成半斤重左右的长条,用炒米粉和食盐拌裹,放入瓮中,先撒一层炒米粉和盐,再放一层肉,依次层层压紧,然后,酢肉腌透,肉香味甜,不用炒煮,切为薄片即可食。是过节和待客的佳肴。

六. 广西 桂林 七星区 广西壮锦

产于广西天峨。

相传宋朝初年,壮家妇女0了一个织布能手,她的名字叫达尼妹。达尼妹织布有个特点,喜欢不断创新。有一次,她为了想出一个新图样来,坐在大门坎上,眼盯着屋檐下的一个大蜘蛛网,冥思苦想,从月出想到月落,又从月落想到第二天早晨太阳出,整整想了一夜还没有想出来。她正要起身离开时,突然看早晨太阳的光芒照射到沾满水珠的蜘蛛网上,这时整个蜘蛛网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绚丽色彩,好看极了。达尼妹灵机一动,立即奔到堂屋把织布机搬到屋檐下,对着美丽的蜘蛛网图案和色彩,用五彩丝线,织呀织呀织了起来。她两手上下翻飞,一刻不停,不到半天就织出一块锦缎来。消息传开,各地壮家织女纷纷前来向达尼妹学习。织壮锦的工艺技术就这样在壮族居住的地方流传开来。

其织造,以原色棉纱为经线,以各色丝绒为纬线进行提花。使用传统小木机,又称竹笼机,机上设有“花笼”用以提织花纹图案,用花笼起花为壮锦织机的最大特点。织锦的人可按构思的图案用挑花尺将花纹挑出,再用编花竹与大综线编排于花笼上。织锦时,即按花笼上的编花竹逐条依次转移,通过综线牵引,即将花纹体现于锦

七. 四川省 泸州市 合江县 桂圆

龙眼亦称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新鲜的是龙眼--水果,干的是桂圆--补品,也就是说龙眼晒干了就是桂圆。

由于以前水果不能储藏,不利于运输,龙眼总是晒干才运往北方,因为龙眼是广西(桂)产的比较多,又圆圆的,所以北方人叫桂圆做桂圆,(不知是不是封建时代忌讳说龙,所以不能叫龙眼,所以官方叫法(北方)也有的叫桂圆),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桂圆原来的形态是龙眼。

后来水果能储藏,方便运输了,龙眼作为水果运往北方,可是北方人没接触过它,只接触过它的干尸“桂圆”,于是把龙眼也叫做桂圆。

所以南方一带把龙眼叫龙眼的比较多,中原以及北方把龙眼叫桂圆的比较多而已。

八.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泉州桂圆

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龙眼乃水果中之珍品,果肉鲜嫩,色泽晶莹,味道甜美,尤以东壁龙眼为上品(该品种因始植于泉州开元寺东壁,故名)。

桂圆具有开胃益脾、补血安神的功效,可佐治贫血萎黄、健忘怔忡、产后血亏等疾病,是产妇补养身体的佳品。

泉州是福建省龙眼重点产区。全市种植面积11万余亩,年产量(有大、小年之分)1.5万吨至2.5万吨间。其面积和产量居全省各地、市首位。

龙眼除鲜食和焙制桂圆外,还可加工成桂圆肉、糖水龙眼罐头、龙眼膏等。泉州罐头厂和晋江、南安、鲤城区一些乡镇罐头厂家均有生产和经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部分出口。

九. 广西 桂林 全州 腊肠

腊肠

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腊肠可分为三大类:生抽肠,又名“白油肠”;老抽肠及鸭或猪肝肠(统称润肠)。主要产地有广东、东莞、佛山、广州、顺德、中山、江门、增城、惠阳、梧州、江西、湖南及上海等。各种腊肠除了用料略有分别外,制法是大致相同的。

桂北腊肠是其代表。桂北腊肠是以猪肉为原料,经切碎或绞碎成丁,用食盐、硝酸盐、白糖、曲酒、酱油等畏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烤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类生干肠制品。

贮放腊肠,如放冰箱内,通常可保存鲜味3个月左右。

十.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桂圆干

桂圆干又名益智、龙眼肉,是桂圆(龙眼)成熟果实制干的食品。桂圆干性平、味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化学成份,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养血安胎的功效,被誉为“南方人参”,主治虚劳羸弱,心悸任忡,失眠健忘,脾虚腹泻,产后浮肿,精神不振,自汗盗汗等病症。

龙眼性喜温暖,最适温度为年均温度20~23℃。冬季绝对低温<-4℃的地方,难于经济栽培。岑溪市地处桂东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平均气温为21.3℃,极端最低气温-3℃,无霜期327天,适宜龙眼生产。岑溪市种植龙眼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岑溪农民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移植、嫁接、栽培、管理龙眼的技术,并有加工龙眼干、桂圆肉的丰富经验。目前,岑溪市种植龙眼面积3.5万多亩,年产量9000吨,年加工桂圆肉及桂圆干果品达3000多吨,马路镇桂圆肉加工基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桂圆肉加工销售基地之一,产品远销广州、上海、港澳等全国50%以上的省(市)和地区。2009年,马路社区被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广西桂圆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