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金华开化特产 开化县可以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金华开化特产 开化县可以带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2-02 05:05:00

一. 浙江省 金华 武义 农家土鸡

农家土鸡

农家土鸡采用武义山区的武阳春雨有机茶和山野土鸡合烹而成,经过4小时炖制,清香绕鼻,鲜、嫩、滑。

二. 浙江省 金华 武义 浙玄参

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茎具四棱,有沟纹。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 玄参-植物形态

m,边缘具细锯齿,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溪边、山坡林下及草丛中。主产浙江。

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三.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苏庄炊粉

苏庄是开化县的一个镇,与江西交界,这里的人喜欢用米粉拌上肉类或蔬菜蒸熟而食,谓之“炊粉”,又称“蒸菜”。苏庄人用苏庄炊粉招待客人,逢年过节、造屋做寿、红白喜事也都要做炊粉。蒸好的炊粉,色香味俱全,既保存了蔬菜和肉原有的风味,营养丰富,又特别香辣,味道好,让人食欲大开。家禽兽肉、螺蚌鱼虾、各种瓜菜,都可以用来做炊粉。冬天吃,更是暖和又开胃。

苏庄炊粉:这是让舌尖导演惊艳的一道菜。当红红的辣椒包蒸腾着热气端上来时,口水一下子就被那大红的颜色激了出来。知道吗,在开化的苏庄一带,所有你能想到的菜都能够用炊粉做出来。苏庄炊粉的其中蕴含着家庭主妇的智慧,包含着对家人发自内心的爱。开化山高林密,农忙时节主妇们既要帮助家里的男人上山干活,又要操持家务保证让一家老小吃上热乎饭。早上出门前,主妇们会将要蒸的菜或肉洗净切好,拌上米粉、油盐、辣椒等调料,放到饭甑里盖严,随饭同蒸。等到傍晚一家人收工回来时,一碗碗香喷喷、色香味俱全的炊粉菜就是最好的犒劳品。

四. 浙江省 金华 东阳 西垣香榧

香榧又名细榧、粗榧、木榧,以香榧为最佳品种。香榧壳面洁净黄亮、种衣深褐色、核仁微白淡黄,外形一端尖一端略圆,颗粒瘦长,每斤约280颗左右。以传统工艺精炒而成,香脆可口,百吃不厌。 成份:其果仁含油量42%,蛋白质10%,含有钙、磷、铁等成份。 功效:具有止咳、顺气、润肺、驱蛔等功能。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果木,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果实成熟历时17至18个月之久,素有"千年榧树三代果"之称,为干果中之珍品。 东阳市西垣山区,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地肥沃、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榧树生长最理想的地域,是西垣香榧产地。西垣香榧早就以壳薄、肉满、味美、香脆而闻名全国。

五.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开化香菇

香菇是众所周知著名的食用菌。它那泌人肺腑、独一无二的芳香是其他食用菌望尘莫及,也是任何食品无法代替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香菇含有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中的7种,还含有核酸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对小孩佝偻,成为心脏病、神经病、恶性贫血、肠类,肝硬化和坏血病均有一定疗效。开化捍菇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民国初年,就开始生产香菇。1929年,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现代化香菇荣获一等奖。从1985年开始引进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并着手开始推广应用。目前香菇有椴木和袋料两种生产方式,年生产规模在1000万椴(袋),鲜菇产量5000吨。干品有花菇、厚菇,普通菇三种等级,鲜菇有标准菇、普通菇两种。

产品名称:开化香菇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组成:含有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中的7种,还含有核酸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功能:对小孩佝偻,成为心脏病、神经病、恶性贫血、肠类,肝硬化和坏血病均有一定疗效

产品历史:开化捍菇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民国初年,就开始生产香菇。

产品简介:1929年,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现代化香菇荣获一等奖。从1985年开始引进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并着手开始推广应用。目前香菇有椴木和袋料两种生产方式,年生产规模在1000万椴(袋),鲜菇产量5000吨。干品有花菇、厚菇,普通菇三种等级,鲜菇有标准菇、普通菇两种。

六. 浙江省 金华 婺城区 金华两头乌猪

金华两头乌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华两头乌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金华“两头乌”猪又称金华猪,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金华猪的形成历史悠久,根据金华县古方出土的西晋(公元265-316年)陶猪和陶猪圈文物考证:早在1600多年前,金华、衢州(原属金华地区)一带养猪业已相当发达,由于产区山丘连绵,交通不便,远销十分困难,迫使农民寻找加工腌制猪肉、猪腿以便贮存和远销外地的新途径。据考证,金华农村腌制猪腿,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相传在宋朝时期义乌人宗泽公,在行军时从家乡带去很多腌肉招待友人,味美质高,取名为“家乡肉”,距今也有900年左右的历史。 此外,以金华两头乌猪为原料的金华火腿为世界三大著名火腿品牌之一。2008年,“金华火腿腌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金华市金华火腿”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因其头颈部和臀尾部毛为黑色,其余各处为白色,故又称"两头乌",是全国地方良种猪之-。原产东阳的画水、湖溪,义乌的义厅,金华的孝顺、澧浦、曹宅等地。本世纪60年代起饲养范围渐次扩大到省内外。金华猪皮薄骨细,肉质鲜美,肉间脂肪含量高,其后腿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金华猪产仔多,母性好,泌乳量大,哺育率高,繁殖性能好。 有关部门从70年代末开始采取金华猪的保种措施,由金华猪场、市农科所和农试站、东阳良种场按照大、中、小三个类型有计划地开展选育工作。( 金华)

金华两头乌猪

地域范围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两头乌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金华市行政范围的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浦江县、武义县、磐安县等9个县(市、区)及市直、开发区所辖的151个乡镇(街道)、5051个村庄(居委会),东至磐安县胡宅镇胡田村,南至武义县三港乡曳坑口村,西至兰溪市水亭镇黄岗坞村,北至浦江县檀溪镇周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 119°14′-120°46′30″和北纬 28°32′-29°41′之间,面积10941平方公里。2011年,区域内金华两头乌猪存栏3.55万头,出栏5.95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貌特征 金华两头乌头颈部和臀尾部为黑皮黑毛,胸腹和四肢均为白皮白毛,黑白相交处有明显的黑皮白毛的“晕”带。商品猪出栏时间以8~10月龄为宜,出栏体重60~70公斤。 2. 猪肉品质指标 金华两头乌皮薄骨细,肉质鲜红,肉味香郁,肥而不腻,理化、生化指标均优于外来品种猪。理化、生化指标:肉色评分3分,大理石纹评分3分,失水率(背最长肌)1.95%,肌肉pH1值6.3,肌肉干物质(背最长肌)27.12%,熟肉率(腰大肌)63.5%,肌内脂肪含量(鲜背最长肌)3.95%,肌肉肌苷酸含量(鲜背最长肌)0.80(光密度值/250nm)。

七. 浙江省 金华 婺城区 金华毛坦

“毛坦”又称“麻坦”、“蟠桃果”,是由上等糯米与金华本地红皮毛芋制作而成的金华特色传统糕点,1950年就已驰名中外。2013年,金华毛坦传统制作技艺列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宗金华毛坦的生产厂家金华市起源糕点食品厂,荣获“浙江老字号”称号。毛坦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吕芳银老人纯手工制作的金华毛坦堪称一绝,需精选纯糯米,通过浸涨、淋清、碾成粉、蒸熟成团块,再与用手工去皮后磨成的金华土毛芋(红芋)的生芋泥一起放入石臼内,用木棒无数次的挑打后成一体,切成条形后日晒,一到两个月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毛坦胚,再通过热加工、低温双锅油炸,对之进行熬糖、裹衣、上麻、烘烤后,制作完成。这个松脆可口的金华糕点小吃,据说历史比金华火腿还要悠久。

八. 浙江省 金华 婺城区 金华煲

“金华煲”系浙江金华市独有的美味砂锅炖品,采用二十余味名贵中药材及香料,精心调制而成。味道独特,滋补养生,价廉物美,吃了不上火,目前在江、浙、沪、湘、粤各省市都开有多家“金华煲庄”并极富盛名,生意红火。( 金华)

九. 浙江省 金华 义乌 东塘狗肉

东塘狗肉是大陈楂林一带很早就流传下来的风味美食。是现杀活狗烧烤而成。老嫩得当,香气扑鼻,其名声闻名市内外。

十. 浙江省 金华 金东区 金华府酒


产品名称:金华府酒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别名:金华寿生酒

产品特性:色金黄鲜亮,味香醇厚,过口爽适,既有红曲酒之色、味,又有麦曲酒之鲜醇

产品历史:金华寿生酒是一种半干型黄酒,由明代初期戚寿三在农家自酿的金华酒基础上创新而成。它以精白糯米作原料,兼用红曲、麦曲糖作发酵剂,采用"喂饭法"分缸酿造而成。因品质超群,自成一派,成为历代酒中珍品。寿生酒金黄透亮、呈琥珀色,香味浓郁,过口爽适,口味醇厚,形、味、色俱佳。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有描述:金华酒,有绍兴酒之情,无其涩;有女贞之甜,无其俗,也以陈者为佳,盖一路金华水清之故也。

产品简介:金华寿生酒,系金华传统名酒,是中国优质黄酒之一。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即获金奖。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又获金奖,在同类酒中堪称一绝。

推荐特产